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8)
2023(9748)
2022(8899)
2021(8458)
2020(7191)
2019(16726)
2018(16871)
2017(32602)
2016(17881)
2015(20290)
2014(20390)
2013(20233)
2012(18420)
2011(16637)
2010(16508)
2009(15045)
2008(14451)
2007(12515)
2006(10861)
2005(9517)
作者
(52530)
(43306)
(43286)
(41214)
(27777)
(20951)
(19742)
(17369)
(16628)
(15639)
(15013)
(14419)
(13797)
(13720)
(13488)
(13360)
(13171)
(12983)
(12352)
(12204)
(10960)
(10667)
(10488)
(9861)
(9802)
(9744)
(9652)
(9544)
(8777)
(8677)
学科
(68424)
经济(68347)
管理(51284)
(48109)
(40760)
企业(40760)
方法(33816)
数学(28871)
数学方法(28536)
中国(17642)
(17542)
(17230)
(16484)
业经(15017)
地方(14194)
理论(12955)
(12203)
贸易(12196)
(11964)
农业(11821)
(11768)
(11440)
技术(11130)
环境(11116)
(10821)
财务(10756)
财务管理(10740)
教育(10255)
企业财务(10194)
(9864)
机构
大学(254906)
学院(251318)
管理(102725)
(93633)
经济(91331)
理学(89788)
理学院(88713)
管理学(87029)
管理学院(86595)
研究(84024)
中国(60439)
(55367)
科学(55045)
(42998)
(41302)
(41047)
业大(39822)
研究所(39624)
中心(37580)
北京(35310)
(35286)
(34532)
师范(34193)
财经(33940)
农业(32339)
(30856)
(30612)
(29419)
师范大学(27909)
技术(27179)
基金
项目(177551)
科学(138304)
研究(128647)
基金(127443)
(111523)
国家(110565)
科学基金(94354)
社会(77956)
社会科(73654)
社会科学(73634)
(69482)
基金项目(68735)
自然(63516)
自然科(61999)
自然科学(61985)
自然科学基金(60872)
教育(59044)
(59040)
编号(53108)
资助(52899)
成果(42986)
重点(39325)
(38622)
(37056)
(36720)
课题(36405)
科研(34168)
创新(34097)
项目编号(33081)
大学(32964)
期刊
(100581)
经济(100581)
研究(72172)
中国(44851)
学报(42669)
科学(38624)
管理(36887)
(36278)
大学(31522)
教育(30072)
(29352)
学学(29249)
农业(25980)
技术(22135)
(17929)
金融(17929)
业经(16565)
图书(16524)
财经(15413)
经济研究(15356)
理论(13146)
科技(13081)
(13054)
(12947)
问题(12670)
实践(12223)
(12223)
技术经济(11821)
情报(11809)
(11527)
共检索到356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明华  韩荣青  
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和人地系统。人地关系和人地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应用的基础。文章从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的基本内涵认知为切入点,综合分析了国内外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粗浅的研究框架和蓝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传钧  
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青山,梅林  
本文从人地关系属于广义的生态学范畴出发 ,参照生态学模式 ,认为人地关系概念的经典解释 (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和非经典解释 (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与广义的地理环境的关系 )不存在孰是孰非问题 ,其差别在于操作意义的不同。人地关系及其系统的经典构型主要适合于从长时间尺度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 ,非经典构型更适合于从中短时间尺度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以此为基础 ,进一步探讨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特征 ,并将后者定义为开放性、人性、开发性和协调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文佳  鲁大铭  
自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革命以来,人文地理学研究开启了微观个体视角的探索,逐渐形成了具备典型微观人地关系研究范式的行为地理学研究。然而,当前研究对微观人地关系的探索仍然存在不足,理论上呈现宏观和微观尺度割裂的态势,已经成为限制微观人地关系理论发展和指导实践的主要障碍。因此,论文在总结当今行为地理学方法论进展的基础上,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梳理了区域主义、实证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等不同理论思潮下人地关系研究范式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比宏观和微观人地关系研究范式的差异,认为行为地理学研究范式具有探索微观人地关系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可通过建立与其他研究范式的接口,立足人地关系研究微观化的基本内涵和目标,重构微观研究的人地观与方法论,并搭建从微观到宏观的跨尺度研究范式,以期为行为地理学和微观人地关系的发展给予启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盛佳  
值吴传钧院士八十华诞(1918~1998)之际,本文谨以他的人文地理思想与人地关系系统学说为题来祝贺。他在人文地理学中系统阐发了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系统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思想,为中国人文地理学复兴确立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科学方法论,是我国最杰出的地理学大师之一,也是世界上知名的地理学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青山  徐效坡  
1925年7月1日,李振泉先生出生于天津蓟县,1945年7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1949年7月毕业后,受当时中共中央东北局派遣到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现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工作,历任中国经济地理教研室副主任、东北经济区研究室副主任,并曾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爱民,刘加林,高翔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毗邻地区人地系统具有国内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多样性、过渡性与不稳定性特征 ,是极富人地关系研究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地区。本文基于调查和实证分析 ,探讨了该地区人地系统地域分异的成因及其人地系统体系构成 ,重点对研究区内几个主要人地系统类型分别进行了三个方面的详细分析。并以协调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阐明了优化研究区人地系统和协调研究区人地关系的合理途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方言  吴静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辉  潘玉君  丁生  和瑞芳  
在生产力不断进步的今天,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利用开始了多样化,开发程度也不断深入,这极大地加剧了人地关系研究的紧迫性。本文简要阐述了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理论对区域人地关系定量测定的一般方法,同时指出了人地关系状态系数这一指标在区域人地关系评价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系数的计算方法得出2004年中国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系数,并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作为区域发展程度的衡量标准,结合经济、社会和人口密度要素,确立评价人地关系状况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建立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系数结果的评价模型,藉此判断区域人地关系的结果状态,为区域的开发、设计和预测做了必要的准备。运用该模型,文章将不同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香宝  银山  
本文对人地关系系统的演化及对应于各演化阶段的人地关系理论进行了概括分析 ,认为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人地关系理论发展的最高形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启平  李平  
经济系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地相互作用最频繁的一个子系统。而经济结构研究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本文在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经济结构进行研究时,首先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经济结构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指出产业结构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骨架。第三,分析指出空间结构反映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要素的分布格局。最后指出要素流成为联系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重要媒介,共同构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经济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君  郝晋珉  匡远配  谢红霞  
人地关系反映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形态,和谐的人地关系传达了人地协调发展、尊重自然规律的观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根据国内外主要地理刊物和有关文献,对2005年以前人地关系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从宏观的角度反映了研究现状,分析研究趋势,我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方法、技术将逐步更新,人地系统理论的不断提升,研究领域的应用性加强,研究的学科综合性日益显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雷  刘毅  杨波  
作为地球表层的一个物种,人类生存与发展始终以最大限度的资源与环境占有和获取为第一需求,即使进入现代时期,情况依然如此。实际上,随着社会财富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地关系的稳定与协调始终是各国、特别是人口大国(>1亿人口)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自然禀赋(淡水、耕地、草场、森林、能源和矿产)与人文活动(人口、GDP和碳排放)的要素综合分析表明,尽管11个对象国的资源环境秉赋(本底)特征差异明显,但是在资源环境开发的极化效应作用下,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人地关系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一方面,随着资源环境开发规模和深度的不断扩大,国家财富积累与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对各国乃至全球有限的资源基础支撑能力造成日益严峻的挑战。此方面,日本的国家人地关系演进最具说服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雷  刘毅  杨波  
作为地球表层的一个物种,人类生存与发展始终以最大限度的资源与环境占有和获取为第一需求,即使进入现代时期,情况依然如此。实际上,随着社会财富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地关系的稳定与协调始终是各国、特别是人口大国(>1亿人口)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自然禀赋(淡水、耕地、草场、森林、能源和矿产)与人文活动(人口、GDP和碳排放)的要素综合分析表明,尽管11个对象国的资源环境秉赋(本底)特征差异明显,但是在资源环境开发的极化效应作用下,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人地关系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一方面,随着资源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