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14)
- 2023(3410)
- 2022(2768)
- 2021(2581)
- 2020(2144)
- 2019(4729)
- 2018(4490)
- 2017(8134)
- 2016(4701)
- 2015(5371)
- 2014(5467)
- 2013(5477)
- 2012(4869)
- 2011(4393)
- 2010(4407)
- 2009(4221)
- 2008(4425)
- 2007(4247)
- 2006(3927)
- 2005(3638)
- 学科
- 管理(23972)
- 济(20352)
- 经济(20341)
- 业(16241)
- 企(15564)
- 企业(15564)
- 地方(8615)
- 财(7369)
- 方法(6888)
- 地方经济(6036)
- 务(5609)
- 财务(5590)
- 财务管理(5575)
- 企业财务(5272)
- 数学(5206)
- 数学方法(5172)
- 划(4791)
- 中国(4522)
- 业经(4507)
- 制(4378)
- 和(3997)
- 策(3815)
- 银(3715)
- 银行(3714)
- 学(3688)
- 经营(3596)
- 人事(3591)
- 人事管理(3591)
- 理论(3578)
- 农(3496)
- 机构
- 学院(64639)
- 大学(63944)
- 管理(28154)
- 济(23540)
- 经济(22749)
- 理学(22120)
- 理学院(21751)
- 管理学(21490)
- 管理学院(21310)
- 研究(20661)
- 中国(18855)
- 京(14566)
- 科学(13514)
- 财(13259)
- 江(11727)
- 所(10696)
- 中心(10491)
- 州(9691)
- 研究所(9594)
- 范(9247)
- 财经(9195)
- 师范(9179)
- 北京(9138)
- 省(8465)
- 经(8236)
- 农(8057)
- 院(7790)
- 业大(7679)
- 师范大学(7349)
- 公司(7163)
- 基金
- 项目(40313)
- 科学(32116)
- 研究(30024)
- 基金(28464)
- 家(24680)
- 国家(24483)
- 科学基金(21398)
- 社会(18626)
- 社会科(17688)
- 社会科学(17683)
- 省(16433)
- 基金项目(15361)
- 自然(13832)
- 划(13659)
- 教育(13544)
- 自然科(13458)
- 自然科学(13455)
- 自然科学基金(13190)
- 编号(12560)
- 资助(11129)
- 成果(10004)
- 重点(9269)
- 发(9218)
- 课题(8938)
- 部(8347)
- 创(8144)
- 创新(7699)
- 项目编号(7631)
- 科研(7566)
- 国家社会(7546)
共检索到109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秀彬
应用地理学的研究过分偏重宏观决策领域。宏观决策过程的不确定性和非结构化限制了应用地理学向工程化方向发展,从而在社会上形成地理学只能做“智囊”性的“软”咨询的看法。作者认为,应用地理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面广,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加强区域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促进应用地理学向工程化方向发展,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扩大地理学的社会影响,拓宽就业门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崎正义 ,谭慕蕙
前言笔者在大学期间专攻地理学。以后又立即进入建设省计划局(当时是建设院总务局)从事区域规划工作十三年有余。后来转到国土地理院,主要是为区域规划、国土开发、保护搞地图绘制工作,已达十七年之久。现在,工作于(财)日本地图中心,兼作国土厅国土审议会的特别委员,并同三全综(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重新评价的工作也有关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熊梅
地理学的区域研究传统由来已久,后形成了独立的分支学科——区域地理学,经历了古代地志的分区书写、区域差异的描述解释、空间关系的定量分析和社会过程的深度建构4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区域地理学演进中遭遇的计量革命与理论创新,实质上是对传统区域学派过分强调区域所导致的静止、孤立的研究僵局的打破与修正,是区域地理学不断总结和完善自身的发展之路。区域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范式与研究内容和方法深受区域地理学的影响和启发,并形成了连续的地理剖面复原研究、区域的景观文化生态研究、区位与结构—功能体系研究和分区分类分级的综合研究等多个分支。与西方相比,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研究内容和方法方面显得比较滞后,今后应加强对特定地方的社会、文化及经济空间的深度剖析,进一步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不断拓展研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争取有更多、更有影响力的区域历史地理研究成果问世。
关键词:
区域研究 地理学 区域历史地理学 取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清
一、中国区域发展研究的回顾 中国系统的区域发展研究始于新中国成立。四十年来的发展呈现出两条不同的轨迹,以至目前的区域发展研究混沌一片。在纷呈迭出的各种思潮面前,我国区域发展没有一条清晰的主线。以区域研究为本质特征的地理学在九十年代应该承担起这神圣的使命。 中国区域发展研究按照其本质特征,可分为两个时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才
学科的性质与任务是任何学科发展首先面临的,也是经常关注的问题。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中最古老最核心的部分,学科的发展必须继承地域性、综合性与地域综合思想的地理学传统。区域经济地理学又是地理学中非常年轻而又与经济学交叉的学科,一是说明这门学科富有活力,面对当今诸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发展活力很大;二是要在学科交叉渗透过程中,搞清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经济方向)的联系与区别,以便更自觉地发展地理科学。在区域经济地理学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引进、消化与吸收的关系和学科建设与参与实践关系。文本对"新经济地理学"进行了评析,认为"新经济地理学"是主流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经济方向)的新发展,但不是主流经济地理学的新发展。他们的一些主要理论与模型和一些新的概念有理论指导与借鉴意义,但须经过消化、吸收、改造,使它变为地理学的理论内容方有意义。学科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以之立足于世界科学之林;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增强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肩负着提高全民族发展与培养人才的任务。
关键词:
区域经济地理 学科性质 研究任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兆量,陆大壮
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研究的核心问题。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究竟是什么?这是经济地理学对象讨论中的实质性问题,也是关系经济地理学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地理学界盛行的观点,认为生产或生产力布局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对于布局这个概念,大多数经济地理工作者是作为动名词理解的,既包括个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Б.Н.謝米夫斯基 張文奎 張曉天
1951—1953年间"在哲学问题"杂志上展开了对经济地理学理论问题的争论,其中特别是揭露了所谓"区域学派"的巨大原则性的错误,该学派的根本立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抵触的。特别奇怪的是:任何一个"区域学派"的拥护者也没敢参加这次争论。显然,在哲学杂志的篇幅上,揭露了他们理论观点之荒谬。但是,仍然如故,"区域学派"的拥护者们对别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秀 于丹
与服务业地理空间相关的研究益发引起学者的兴趣,而国内展览业"遍地开花"式发展的现实又为理性思考提出了紧迫性要求,但目前尚没有关于展览服务业空间集聚分布方面的研究。本文旨在从区域集聚这一全新角度,对国内展览业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评价,通过利用EG指数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我国展览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集聚,但水平较低,而且尚不稳定。因此要结合中国实际,为改善国内展览业布局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展览业 空间布局 区域集聚 EG指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冬子
单纯地建立在“人─—地”关系这个哲学范畴上的地理学属于经典意义上的地理学,它难以实现具有普适性的精确地理学原理的建立,缺乏科学预见性。本文根据地理学的区域特征,提出地理学应建立关于“时间─—空间”的物理哲学范畴,认为区域应满足两个条件:具有时空完备性以及充满着事件。本文还提出了区域的能量观,建立了时间─—空间与区域能量的等价公式:E/F=S·T,其实际意义是以较小的能量耗竭获得较大的区域增长。
关键词:
区域,哲学,时间,空间,能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超
"流空间"是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网络与组织结构的优化而形成的一种认识社会空间的全新模式,强调与分析其社会学意义是开展相关研究的重点。然而,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流空间"的区域地方化特征明显,因此探讨其地理学属性和作用机制的理论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内化于"流空间"的地理学属性特征,进一步提出了"流空间"作用机制和空间作用形态及其区域发展效应,同时基于信息流交互量初步分析了吉林省流空间基本格局及其区域响应。
关键词:
流空间 地理空间 地理属性 区域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建 罗庆 祝英丽
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目标对象的相似性及理论观点上的互相借鉴使得其特殊性渐渐模糊起来。为此,文章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研究组分、研究内容层次、哲学思维等三个方面分析两者间的差异。在研究组分上,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研究可分为经济地理学独有部分(经济活动的地理基础、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区域经济学独有部分(区域专业化、产业集聚等)和两学科共有部分(经济活动区位、经济空间相互作用等);在研究内容上,经济地理学研究地理圈层间的关系,重点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在地表的投影,区域经济学研究经济圈层内不同经济体间的关系;在哲学思维上,经济地理学以归纳为主,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而区域经济学以演绎和数学推理为主,强调经济效果的最优化。以上分析有助于理清两学科间的实质差异,从而在相互学习中促进两学科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建吉 王艳华 苗长虹
培育与发展新兴产业是区域转换增长动力、打造新的增长路径的必然选择。新兴产业的形成及其与特定地理环境的交互作用也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命题。演化转向以及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既促进经济地理学的繁荣和学科地位的提升,也为新兴产业的形成与演化提供独特的研究视角。文章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全面梳理区域新兴产业形成的研究兴起与深化的过程,从区位机会窗口、相关多样化与技术关联、区域产业分叉、政策与制度安排等既相互争论又高度互补的方面,来系统阐述区域新兴产业形成的经济地理机制,并针对当前研究的局限性提出深化该领域研究的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滨 邓祖涛 梁慧 毛焱
新经济地理学(NEG)诞生伊始就与正统经济地理学(PEG)存在诸多分歧。正统经济地理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放弃了传统区位理论,而新经济地理学是对古典区位论的继承与创新。二者均重视区域空间研究,但无论是方法论还是关注的区域尺度,都有所不同。在克鲁格曼的学术成就得到主流经济学界的重视和认可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地位陡然提升,为二者在经济政策的空间转向、区域空间研究的政策转向、空间尺度的趋近以及特定研究对象等方面的交融提供了契机和平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П.Н.斯捷潘諾夫 吟如
列宁和斯大林曾多次指出,在研讨苏维埃建设的经济问题时,有研究高等技术的必要。1931年,斯大林在其"论经济工作人员底任务"一文中写道:"已经是,而且早已经是面向技术的时候了。已经是抛弃那种过时的不干预技术的旧口号,而要自己成为专门家,成为谙通事情者,成为完全內行的时候了。"苏维埃经济地理学家完全有责任来研究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方面。全俄电气化计划和历届斯大林五年计划,就是经济与技术以及与地理概念有机结合的鲜明例证——例如,对苏维埃经济发展基础的经济——技术与经济——地理的按区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苗长虹
20世纪西方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一种“区域主义”运动并不断转折的历史。文章以区域研究及其争论为核心,分析了20世纪西方地理学从区域地理学到区域方法、从区域方法到区域主义、从区域主义到区域主义的解构、从区域主义的解构到新区域主义的建构等四次重大转向的历史脉络,探讨了区域研究范式不断转向的原因及其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当前西方地理学“新区域主义”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