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94)
- 2023(8709)
- 2022(7398)
- 2021(6710)
- 2020(5488)
- 2019(12491)
- 2018(12093)
- 2017(22978)
- 2016(12575)
- 2015(13688)
- 2014(13001)
- 2013(12684)
- 2012(11627)
- 2011(10312)
- 2010(10094)
- 2009(9029)
- 2008(8633)
- 2007(7109)
- 2006(6266)
- 2005(5145)
- 学科
- 济(47417)
- 经济(47362)
- 管理(36173)
- 业(29770)
- 企(22564)
- 企业(22564)
- 方法(18313)
- 数学(16289)
- 数学方法(16129)
- 中国(14753)
- 地方(13674)
- 农(13557)
- 环境(13545)
- 财(11421)
- 学(10752)
- 业经(10067)
- 农业(9495)
- 贸(9131)
- 贸易(9128)
- 划(8860)
- 易(8779)
- 城市(7625)
- 制(7161)
- 技术(7158)
- 务(7078)
- 财务(7073)
- 财务管理(7065)
- 和(6684)
- 企业财务(6567)
- 发(6394)
- 机构
- 大学(168952)
- 学院(168825)
- 济(64404)
- 经济(62928)
- 管理(62913)
- 研究(59211)
- 理学(55260)
- 理学院(54432)
- 管理学(53492)
- 管理学院(53173)
- 中国(43173)
- 科学(40630)
- 京(39011)
- 农(35177)
- 业大(31218)
- 所(30120)
- 农业(28145)
- 研究所(27873)
- 中心(27325)
- 财(26751)
- 北京(24381)
- 江(24186)
- 范(22791)
- 师范(22466)
- 院(22421)
- 财经(22147)
- 经(20167)
- 农业大学(19423)
- 州(19323)
- 经济学(19180)
- 基金
- 项目(125933)
- 科学(98214)
- 基金(91833)
- 研究(84423)
- 家(83397)
- 国家(82710)
- 科学基金(70295)
- 社会(55210)
- 社会科(52341)
- 社会科学(52326)
- 基金项目(50778)
- 省(48946)
- 自然(48192)
- 自然科(47006)
- 自然科学(46989)
- 自然科学基金(46109)
- 划(42928)
- 教育(36513)
- 资助(35224)
- 编号(31879)
- 重点(28439)
- 发(27649)
- 创(26088)
- 部(25890)
- 计划(25664)
- 科研(24710)
- 创新(24490)
- 国家社会(23314)
- 成果(23273)
- 大学(22271)
共检索到236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诗喆 谢苗苗 武蓉蓉 王亚男 李新宇
尺度效应及空间异质性决定了同一种影响因子在不同地理单元中对生态过程的作用程度存在差异。论文选择城市热环境效应这一典型城市生态过程为研究对象,针对地理单元划分对热环境效应响应规律研究较少的现状,选择土地利用分类、网格、街区、局地气候区4种地理单元,选取常用景观组分指标——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不透水面比例(impervious surface area, ISA)和改进的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MNDWI)为热环境影响因子,探究不同地理单元中城市热环境对景观组分响应规律的差异。以POI数据重新定义的北京市城区为研究区,结果表明:(1)单因子与地表温度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街区和网格作为划分单元,各影响因子与地表温度相关性较高;(2)利用多因子回归方法更适合于地表温度空间分异的解释,植被和不透水面比例因子的组合在4 km网格单元,植被、水体组合及植被、水体、不透水面比例的因子组合在局地气候区单元对地表温度空间分异的解释力度最强。论文为北方大城市热岛影响因素选择提供依据,充实了不同尺度热环境效应响应规律的案例研究,并为城市生态环境效应选择适当研究单元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郧文聚 严金明 汤怀志
后工业化城市区域:土地利用需要更精细土地功能是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核心,土地整治围绕提升土地功能,不断改造利用不当、利用不足的土地,以持续激发区域发展活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那些率先进入后工业化发展时期的典型区域、如北京市海淀区等,其土地利用已经进入为国际大都市服务的新阶段。需要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的效率和品质,土地整治也不能再停留于分散零碎、目标单一的"自发式"整治活动,而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宇琳
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典型特大城市为例,采用人口普查数据,对2000年与2010年三市及其46个区县的职业结构开展实证分析,重点研究外来商业服务业人口的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层面商业服务业人口的数量和比重均实现了快速增长,且外来人口已成为商业服务业人口的主体;区县层面商业服务业人口中外来人口比例随社会发展阶段提升、本地人口教育水平提高、老人和少儿人口比例增加而提高。为此,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的关键在于提高本地人口的就业率以及从事商业服务业的比例,以减少对外来人口替代性就业的需求。
关键词:
商业服务业 特大城市 外来人口 职业结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曲嘉瑶
利用北京市老年人居住环境调查数据,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了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特征,以及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感知评价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提高老年人对服务环境的评价水平对于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最大;社区建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增加人均住房面积,可显著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据此认为,改善居住条件、建设老年友好环境,一可提高老年人对居住环境评价的水平,二可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居住环境 老年人生活质量 老年友好环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鹏飞
网约车出现后,政府对于网约车管理出台了一系列规制措施,不仅规范了网约车市场,对城市环境也产生了影响。本文使用断点回归设计,从城市环境视角探讨网约车规制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网约车在北京数量激增加剧了城市环境污染状况;而网约车规制政策减少了网约车数量,降低了污染物浓度(如:PM2.5和CO),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环境质量。据此本文认为:网约车的出现加剧了城市环境污染,而网约车规制措施对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成效显著,本文建议应鼓励新能源汽车为主的网约车进入网约车市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延吉 张磊 吴凌燕
以北京市甘露园社区为例,通过核密度分析重心分布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流动摊贩在社区街道的分布呈现集聚分布的形态,且在不同时段随人流方向和强弱的改变而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变化规律。人流量大小、街道物质环境和政府管制强弱均对流动摊贩的发生产生显著影响;街道正规商铺与非正规摊贩的分布呈集聚态势,而非互为排斥。分析结果显示,流动摊贩空间分布呈现自动自发的行为规律,并据此提出应通过协商式规划为摊贩经营预留空间,进而探索弹性管理、摊贩自治等长效治理机制。
关键词:
流动摊贩 空间分布 非正规经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金晖 王冬梅 赵亮 王多栋
为研究不同植物叶片的滞尘规律,该文选择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绿化植物种类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直接采样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在封闭式和开敞式两种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植物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的变异系数普遍较大,这是由于叶片滞尘受外界环境干扰较大造成的;②同种类植物种在封闭式环境条件下叶片滞尘量明显低于开敞式环境条件下的滞尘量,说明同种类植物叶片滞尘量随着环境中粉尘颗粒物含量的增多而增大;③在开敞式环境条件下,对同株植物叶片纵向不同高度滞尘量的比较发现,“低”位的滞尘量明显高于“高”和“中”位,这是由于北京市在开敞式环境条件下车辆行人繁多,造成路面较大程度的二次扬尘;...
关键词:
植物叶片 滞尘 方差分析 多重比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芳,朱道林
利用北京市1998—2003年的普通住宅出让地价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北京市普通住宅出让地价的系列空间分布图,在此基础之上揭示北京市住宅地价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地价的分布在空间上既有连续性,也存在变异性。文章提出了地价梯度和地价指向,作为表征地价空间变化的两项指标,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地价 空间分布 北京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熊欣 张力小 张鹏鹏 郝岩 常远 王灿
食物代谢是城市物质能量代谢的基础性过程之一。论文系统分析了1978—2015年北京市城市食物代谢通量、结构和效率的动态变化过程,并核算其水-碳足迹,提出优化城市食物代谢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1)2015年北京市食物代谢通量为881.4万t,比1978年增加了3.3倍,其中植物源食物增加了2.5倍,动物源食物增加了12.0倍,由此引发的水-碳足迹分别增加了6.1倍和4.4倍;2)北京市食物代谢的通量结构和水-碳足迹结构均呈现出主食为主转向主副食替代、植物源食物为主转向动植物源食物并重的演变特征;3)"过度饮食"特别是高比例肉类消费,不但影响了城市居民健康水平,也显著扩大了城市人均环境足迹,导致食物代谢的生态效率指标从1.27降低至0.32;4)降低城市食物代谢的足迹影响需要优化产业链供应,倡导绿色健康消费模式。
关键词:
城市代谢 食物代谢 资源负荷 环境足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鹏军 李南慧 李圣晓
TOD建成环境塑造是TOD空间规划和管理的关键。以北京为例,对TOD区域建成环境对居民和乘客活动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数据,通过构筑居民就业地选择、购物出行和休闲娱乐出行等三种活动和出行的LOgiT选择模型,定量分析了TOD土地利用、交通设施、街巷格局、商业设施等建成环境要素对居民活动和出行的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侯景新
在我国城市化高速推进的今天,很多特大及超大城市都在无节制地发展,过高的密度、摊大饼的模式等使城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及住房紧张等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卫星城的规划逐渐被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但是,虽然国外有不少卫星城成功规划的经验,可至今仍缺乏系统的优化理论支撑,本文即从理论推证、计量分析等方面力求突破,如卫星城相对中心城市的数量选择及合理规模等均有确切结论。但愿这些推证能对我国各大城市的卫星城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卫星城 优化 规模 蛋型区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霞 朱道林
在房屋结构和区位决定房地产价格的假设前提下,以北京市普遍住宅为例,运用地统计学的变异函数理论分析了房价空间结构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建立了各向同性下的变异函数模型,并运用克立格最优内插法进行了空间局部估计。最后,运用surfer7 0软件绘制了房价等值线图,直观地反映了房价的空间规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磊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案例,依托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流动摊贩数据库,将流动摊贩按照经营产品作类型划分,剖析了各类型流动摊贩随季节和时段影响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数据库为基础,引入市场机制,对流动摊贩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非正式经济 流动摊贩 类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至美
本文以北京山区为例探讨了山地型郊区的地域结构的特殊性以及经济类型的变化过程 ,文章重点从产业结构的历史变动过程 ,分析了北京山区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及其演变动因。
关键词:
山地型郊区 产业结构 北京山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叶彩华 栾庆祖 刘勇洪 权维俊 高燕虎
论文通过选择北京大城市生态系统中与生态安全密切相关的气象环境因子,建立了包括生态环境状态指标、大气质量指标、气象致害指标和人体健康气象指标等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相应的18个二级评价指标在内的大城市生态安全气象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不同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化方法,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线性加权综合法进行生态安全气象环境综合值的计算与评价。应用上述方法对北京地区近9 a生态安全气象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城市生态安全气象环境排名前4位的是延庆、怀柔、密云和门头沟,排在后4位的是城区、丰台、海淀和朝阳,这符合北京城市主体功能区域规划分布,说明建立的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北京 城市生态安全 气象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