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2)
2023(10306)
2022(8616)
2021(7608)
2020(6221)
2019(13738)
2018(13738)
2017(25639)
2016(13427)
2015(15494)
2014(15637)
2013(15588)
2012(15391)
2011(14276)
2010(14787)
2009(13939)
2008(13740)
2007(12757)
2006(11941)
2005(11329)
作者
(43067)
(35857)
(35798)
(34050)
(23168)
(17189)
(16267)
(13880)
(13733)
(13156)
(12483)
(12031)
(11748)
(11687)
(11256)
(10983)
(10794)
(10460)
(10311)
(10263)
(9514)
(8891)
(8783)
(8352)
(8114)
(8113)
(8076)
(7947)
(7384)
(7140)
学科
(82977)
经济(82909)
管理(42147)
(39526)
(31289)
企业(31289)
地方(24396)
方法(23492)
中国(22743)
数学(19539)
数学方法(19313)
(18070)
业经(17752)
技术(15881)
(15683)
地方经济(15544)
(13350)
农业(12936)
(12313)
金融(12313)
(12219)
(12196)
(11879)
银行(11859)
(11699)
贸易(11688)
(11571)
环境(11309)
(11180)
理论(10880)
机构
学院(212281)
大学(211411)
(95391)
经济(93385)
研究(81515)
管理(76463)
理学(63016)
中国(62592)
理学院(62220)
管理学(61185)
管理学院(60769)
科学(48166)
(47033)
(42523)
(41842)
研究所(37887)
中心(36668)
(34719)
(34050)
财经(31973)
北京(30843)
(30113)
师范(29824)
经济学(29731)
(28695)
(28658)
(28192)
业大(27965)
经济学院(26276)
农业(26171)
基金
项目(127433)
科学(99541)
研究(95826)
基金(89744)
(77921)
国家(77237)
科学基金(65208)
社会(61511)
社会科(58344)
社会科学(58332)
(50604)
基金项目(46256)
教育(42423)
(41566)
编号(39262)
自然(38863)
自然科(37946)
自然科学(37938)
自然科学基金(37261)
资助(36939)
(33868)
成果(33676)
重点(28918)
课题(27730)
发展(27690)
(27255)
(27202)
(26224)
国家社会(25781)
创新(24752)
期刊
(123071)
经济(123071)
研究(71122)
中国(51243)
(32774)
(32298)
管理(31844)
学报(31806)
科学(29894)
教育(25489)
大学(23906)
(22957)
金融(22957)
农业(22585)
技术(22502)
学学(22097)
经济研究(20169)
业经(18440)
财经(17064)
问题(15120)
(14965)
图书(14688)
技术经济(13663)
(12395)
(11953)
世界(11898)
国际(11559)
(11400)
论坛(11400)
统计(10568)
共检索到357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林笑言  
地理信息技术(GIS)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空间数据,还可以为经济发展带来许多潜在机遇。然而,地理信息技术(GIS)在经济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数据隐私和安全性问题、技术的普及和使用门槛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创新研发、人才培养以及跨领域合作,推动地理信息技术(GIS)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梁滨  
目前在国际上有两个流行的,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说法:一是下一个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一是下一个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把这两个说法加在一起,就是说下一个世纪是信息化的、中国的世纪。很难设想,如果不实现信息化,下一个世纪会是中国的世纪。或者说,下一个世纪中国一定要实现信息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曾智华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曾智华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90年代是世界新旧格局交替时期。随着发展中国家(尤其东亚)经济的迅速崛起,原有的世界经济态势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上的分额不断增大,正在成为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东萍  
一、国家干预和贸易保护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盛行,但从长期看,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还将占据主导地位本轮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要的冲击,许多发达国家甚至出现了经济衰退,总体来看全面的经济复苏尚待时日。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冲击。金融危机既表明美国等国家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永奎  袁伦渠  
我国会展业刚刚起步,正赶上中国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和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等等,这一切对我国会展业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中国入世后,对外贸易必将进一步扩大,企业迫切需要利用展会这一平台展示自己的产品、形象甚至理念,同时获取信息,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实践证明参加展览会是企业最有效的推销方式之一,这必将刺激会展业进一步的发展。应该看到,入世对中国会展业必将产生巨大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尹继东  张兵红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趋势,面临投资和外贸依存度过高、产业结构不完善、生态环境约束、市场压力加大等多种挑战;同时,也存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机遇。要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调整利益结构;从发展循环经济入手强化全民节约和环保意识;从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入手平衡"三驾马车",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方  
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本文在对我国现行的汇率安排和本次推进汇改进行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探讨由此给上海实体经济、金融经济、航运经济及贸易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邬玉明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网上实体的出现,无形资产比重的提高,将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及实务形成冲击,它们将从根本上动摇四个会计假设、权责发生制原则及历史成本原则等,使会计组织结构和会计工作流程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但是,现代信息发展的同时也为会计技术的创新和改进创造了机会,如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会计核算方法从注重可操作性向注重合理性和科学性的转变提供了可能,从而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和多元性,改变目前会计信息提供滞后性的现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丽芳  李盛聪  
大规模网络课程(MOOCs)在全球范围的兴起促进了现代远程与开放教育的蓬勃发展。一方面,MOOCs释放了开放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潜力,使网络教育更加深化和有活力。另一方面,MOOCs对传统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并引发了关于未来学校基础教育的讨论。然而,从国际研究来看,关于MOOCs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研究大部分来源于MOOCs运动起源的美国。欧洲关于MOOCs的实践与研究晚于美国,但由于欧洲在经济文化、教育制度以及管理框架等方面与美国有很大的差异,致使欧洲的MOOCs实践与研究有了自身的特点。文章以欧盟资助的H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志美  张忠国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特征 1.经济全球化 按照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在货物及劳务贸易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与扩散基础上,不同国家市场和生产之间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动态过程。即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以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安增军  
近几年,日本经济形势对我省的经济发展极为有利。因此,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中要抓住机遇,既加大对日本招商引资的力度,又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扩大对日出口,加快福建经济发展的步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斯坦  王屹  
由于互联网经济的开放性、可延伸性、可拓展性,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传统经济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传统经济在互联网经济时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为此文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推动经济整体转型升级;制定和完善保障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与措施,引导资金、人才等要素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汇聚;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全面提升新兴技术安全风险的防护能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乔哲青  
抓住国际机遇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紧迫任务。中国经济在世纪之交面临着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亚洲经济强劲复苏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同时 ,潜在的政治压力和现实挑战有增大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增加了经济发展的风险 ;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央正确的方针政策 ,把握机遇 ,正视挑战 ,趋利避害 ,乘势而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