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7)
- 2023(11675)
- 2022(9614)
- 2021(8666)
- 2020(7391)
- 2019(16144)
- 2018(16030)
- 2017(30973)
- 2016(16557)
- 2015(18230)
- 2014(17635)
- 2013(17094)
- 2012(15471)
- 2011(13696)
- 2010(14016)
- 2009(13666)
- 2008(13772)
- 2007(12750)
- 2006(11508)
- 2005(10772)
- 学科
- 业(84530)
- 企(79837)
- 企业(79837)
- 管理(74419)
- 济(69379)
- 经济(69263)
- 业经(28804)
- 财(28242)
- 方法(26066)
- 农(23729)
- 务(21297)
- 财务(21278)
- 财务管理(21254)
- 制(20874)
- 企业财务(20157)
- 技术(20139)
- 数学(17699)
- 数学方法(17561)
- 中国(17527)
- 农业(17066)
- 划(16460)
- 体(15550)
- 策(14689)
- 理论(14378)
- 环境(14086)
- 和(14011)
- 技术管理(13768)
- 体制(13682)
- 企业经济(12525)
- 经营(12321)
- 机构
- 学院(235828)
- 大学(229185)
- 济(101946)
- 经济(100029)
- 管理(98264)
- 理学(83483)
- 理学院(82734)
- 管理学(81875)
- 管理学院(81417)
- 研究(71680)
- 中国(59906)
- 财(52261)
- 京(47425)
- 财经(39972)
- 科学(39083)
- 江(38063)
- 经(36088)
- 农(34620)
- 所(34299)
- 中心(33350)
- 经济学(30378)
- 研究所(30071)
- 业大(29998)
- 北京(29582)
- 州(29558)
- 财经大学(29169)
- 商学(28618)
- 商学院(28374)
- 经济学院(27252)
- 农业(26644)
- 基金
- 项目(148286)
- 科学(120428)
- 研究(114293)
- 基金(109120)
- 家(92185)
- 国家(91314)
- 科学基金(81847)
- 社会(75978)
- 社会科(72089)
- 社会科学(72070)
- 省(59707)
- 基金项目(57825)
- 教育(51100)
- 自然(50608)
- 自然科(49456)
- 自然科学(49444)
- 自然科学基金(48673)
- 划(47655)
- 编号(45206)
- 资助(42357)
- 创(37853)
- 成果(35980)
- 制(35512)
- 业(35255)
- 创新(34263)
- 部(33156)
- 重点(32714)
- 发(32095)
- 国家社会(31527)
- 课题(31134)
- 期刊
- 济(123170)
- 经济(123170)
- 研究(71928)
- 中国(51422)
- 财(46279)
- 管理(44799)
- 农(33874)
- 科学(29542)
- 学报(26814)
- 融(24784)
- 金融(24784)
- 技术(23014)
- 农业(22881)
- 大学(22509)
- 教育(22458)
- 业经(22367)
- 学学(21368)
- 财经(20814)
- 经济研究(18540)
- 经(18025)
- 问题(15294)
- 业(14479)
- 技术经济(14388)
- 财会(13957)
- 现代(12856)
- 会计(12367)
- 科技(12289)
- 商业(11771)
- 贸(11522)
- 世界(11326)
共检索到367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义 冯展斌 张茜
关注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波特假说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文章将地理位置纳入波特假说的分析框架中,从融资约束和市场需求的角度考察了不同地理位置的公司在环境规制下的创新转型行为。研究发现,环境规制越严厉,越有助于提升污染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进而促进企业转型;与地处中心城市的企业相比,处于偏远地理位置的企业创新投入水平较低,环境规制对偏远地区企业创新转型的积极作用较弱。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可以缓解偏远地区企业的融资约束和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从而促使其在环境规制背景下顺利实现创新转型。文章的研究有助于深刻认识全面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战略所面临的阻力,而且为我国的"城市圈...
关键词:
地理位置 环境规制 创新转型 财政补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国建 陆玉麒 钟业喜
作为判断上市公司(总部)地理位置的“办公地址”与“注册地址”并非总是重合,可能会造成许多研究的数据和结论出错。文章基于多学科的文献阐述企业位置分歧及对实证研究的影响,验证办公地址与注册地址表征A股上市公司(总部)位置的能力,并延伸讨论不同情况下企业位置的标准及对区位理论的影响。结果表明:(1)办公地址与注册地址的分离必然导致部分文献所界定的上市公司(总部)位置及其所属地区与现实不符,并造成企业指标、地区指标统计和企业距离等误差,使得研究结论可信度存疑。(2)在117家办公地址与注册地址跨省份分离的A股上市公司中,高达85.48%的公司总部与办公地址一致,因此上市公司相关研究应以办公地址作为公司(总部)位置,而采用注册地址的已有文献要重新审视。(3)在企业经营场所与注册地址分离现象的背景下,经济地理学中的企业位置应是承担经济职能并占据一定地理空间的经营场所,注册地址只宜在少数非经济类的研究和数据统计中适用。加强对企业注册地址及其与经营场所分离现象的关注,将在区位主体、区位现象、区位因子、区位影响等方面有益于区位理论的发展创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姚圣 杨洁 梁昊天
本文基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到企业双重博弈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环境信息选择性披露的影响因素,并使用经验数据验证了地理位置、环境规制空间异质性对企业环境信息选择性披露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情况而言,地理位置与环境信息选择性披露显著负相关,即企业距离政府监管者越远,环境信息总体披露较少,披露的显著性、数量性与时间性越弱。对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这种负向影响关系更加明显,但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来讲则不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另外,环境规制空间异质性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总体、显著性与数量性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关系,但对环境信息时间性方面则不存在显著性影响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静 马爱霞
为更好地分析我国医药制造行业的集聚现状及创新水平,首先通过建立行业集聚、创新集聚、创新共聚三者间的理论框架,厘清三者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系;以我国医药制造企业的精准地理位置为基准数据,采用DO指数进行行业集聚、创新集聚及创新共聚水平测度。对比理论框架发现:除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子行业发展较为成熟,其他子行业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中药饮片加工业和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的整体创新水平还比较低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薛胜昔 曹太云
文章选取2004—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地理位置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位于中心城市(或距离中心城市更近)的公司,其负债水平比非中心城市(或距离中心城市更远)的公司显著偏低。相对非国有企业而言,地理位置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中更大。研究结论证明了地理位置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拓宽了人们对影响资本结构因素的理解;对理解我国不同地理位置企业的资本结构的不同,根据不同情况推进"去杠杆"的供给侧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地理位置 资本结构 国有企业 信息不对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涛 尹忠明
文章探讨企业的国内地理位置对出口到不同目的国出口强度的影响,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研究企业空间布局对其产品出口到邻近国家和遥远国家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企业与海港之间的距离对出口到遥远国家的出口强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对出口到邻近国家无显著影响。企业与城市中心的距离对企业出口到邻近和遥远国家的出口强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目的国的收入高低对企业出口到邻近和遥远国家的出口强度具有显著影响,但方向相反。目的国所在地区产生的区域效应对中国企业的出口强度影响不同,亚洲和非洲对中国企业出口强度影响显著为正;但是
关键词:
内部地理 出口强度 运输成本 区域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姚圣 洪媛
由于环境信息在可验证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偏远的地理位置可能会导致企业管理层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机会主义行为,而股东的监督则可以减少这种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选取2009~2016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监管距离为切入点,探索地理位置、股东监督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监管距离的增加,国有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总量明显下降,非国有企业则相反。而在股东监督较强时,国有企业上述机会主义行为得到有效的抑制。实证结果验证了外部地理位置与内部股东监督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可为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提供理论与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钱锡红 杨永福 徐万里
创新的重要地位已经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普遍认可,但关于影响创新的关键因素则仁者见仁。网络理论强调企业外部网络位置对企业创新的作用,而企业内部能力观则认为吸收能力才是决定企业创新的最重要因素。本文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各执一词,也各有道理,但都是片面而不完整的,应该综合看待。本文利用三个维度来刻画网络位置,并且引入吸收能力,考虑吸收能力与网络位置的交互作用,从而构建出更具说服力的整合模型。
关键词:
网络位置 吸收能力 企业创新 产业集群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世婧 张贵
试图理清我国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对其创新表现的影响是否真的朝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展。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数据、中国企业专利数据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得到2000—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和地区的相关信息,以企业出口上游度、进口上游度和净上游度为核心解释变量,测算企业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分工位置,通过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企业创新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企业通过进口中间品回退到本国进行纯国内生产有助于提升创新能力,同时国内生产环节数的增加促进企业开展创新行为,尤其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参与国内生产可以弥补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劣势;进而提出宏观经济环境对上述作用存在“强化正向,弱化负向”的调节作用,除了政府宏观引导的作用,企业本身可以通过引进外资和吸引高科技人才两个渠道影响创新的物质和人力条件,以此提升创新能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梁敏 曹洪军 陈泽文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选择与外部环境规制和内在环境责任密切相关。本研究以186家企业调查问卷为样本数据,从微观视角探讨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环境责任与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机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正向促进末端治理技术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而对绿色产品创新没有显著影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末端治理技术创新、绿色工艺创新以及绿色产品创新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环境责任在不同类型环境规制与不同程度绿色技术创新之间起到的调节作用具有差异性。因此,政府应注重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组合设计,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企业应加强自身环境责任的培养和提升,发挥环境责任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在调节动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珊珊
文章以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为研究对象,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针对中国区域金融资源扭曲配置现象,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地理位置差异对其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经营所在地与中心城市的地理距离越大,其权益资本成本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地理位置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是通过“信息效应”和“风险效应”两条路径实现,且企业所在地高铁开通以及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均可有效降低因地理距离所致的权益资本成本。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国强 孙遇春 胡文安 任浩
创新网络既是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有力保证。双元创新包括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是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两种模式。通过构建企业网络能力与双元创新概念模型,提出企业网络能力与双元创新正相关假设,通过收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高科技行业企业315份有效问卷进行模型验证。研究结果显示:网络能力与网络位置跃迁对企业双元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位置跃迁在企业网络能力与双元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在企业网络能力与网络位置跃迁的正向关系中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创新支持氛围对企业网络能力与双元创新、网络能力与网络位置跃迁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效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怀明 王辉
文章基于2007—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出发点,实证研究不同公众参与度下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就整体而言,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效果不显著。公众参与度越高,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正向促进作用越显著;公众参与度越低,则该驱动效应的实现越受抑制。该研究将公众参与作为"软手段"与环境规制政策结合分析,进一步拓展了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公众参与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若蕙 裴潇
本文选取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企业金融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与绿色创新之间呈“倒U型”关系,该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中更为显著;环境规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二者间的“倒U型”关系,这一弱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水平与会计信息质量在企业金融化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为此,应当加强对企业金融化的重视程度;合理实施环境规制,引导企业以金融化反哺绿色创新,促进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桁宇 马春爱 汤桐 郝馥莹
文章以环境规制为切入点,利用我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2016—2019年801个样本观测值,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企业能源强度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能源强度并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增加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提升技术创新效率,支持了“波特假说”;技术创新投入与技术创新效率在环境规制降低企业能源强度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技术创新效率中介效应占比更高,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相较于非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响应环境规制并降低能源强度;高碳排放企业相较于低碳排放企业面临的环境规制压力更大,能更好地降低能源强度。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能源强度 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