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23)
- 2023(9894)
- 2022(8148)
- 2021(7206)
- 2020(5997)
- 2019(13108)
- 2018(12569)
- 2017(24343)
- 2016(12313)
- 2015(13361)
- 2014(12982)
- 2013(12632)
- 2012(11551)
- 2011(10592)
- 2010(11025)
- 2009(10740)
- 2008(9398)
- 2007(8404)
- 2006(7749)
- 2005(7223)
- 学科
- 济(73017)
- 经济(72977)
- 管理(33667)
- 业(31503)
- 企(26032)
- 企业(26032)
- 融(25877)
- 金融(25876)
- 银(22913)
- 银行(22903)
- 中国(22867)
- 行(22272)
- 地方(21972)
- 方法(21671)
- 数学(19315)
- 数学方法(19161)
- 财(15328)
- 农(14519)
- 业经(14497)
- 制(14417)
- 地方经济(13815)
- 学(12104)
- 中国金融(11161)
- 体(10690)
- 产业(10401)
- 农业(10238)
- 贸(9818)
- 贸易(9805)
- 务(9704)
- 财务(9679)
- 机构
- 学院(175622)
- 大学(171822)
- 济(86756)
- 经济(85182)
- 管理(62454)
- 研究(61827)
- 中国(53320)
- 理学(53205)
- 理学院(52609)
- 管理学(51674)
- 管理学院(51346)
- 财(39162)
- 京(34142)
- 科学(33675)
- 财经(30959)
- 所(30292)
- 经济学(29546)
- 中心(29419)
- 经(27892)
- 研究所(27189)
- 经济学院(26367)
- 江(25766)
- 农(23637)
- 财经大学(22867)
- 院(21914)
- 州(21645)
- 北京(21599)
- 范(21546)
- 师范(21329)
- 融(20945)
- 基金
- 项目(110612)
- 科学(87609)
- 研究(83526)
- 基金(80543)
- 家(68707)
- 国家(68149)
- 科学基金(59013)
- 社会(56334)
- 社会科(53685)
- 社会科学(53675)
- 省(43798)
- 基金项目(41438)
- 教育(37223)
- 划(35050)
- 自然(34635)
- 自然科(33878)
- 自然科学(33869)
- 编号(33297)
- 自然科学基金(33274)
- 资助(33226)
- 成果(26843)
- 发(26484)
- 重点(25276)
- 国家社会(24093)
- 部(23867)
- 创(23319)
- 课题(23254)
- 发展(22258)
- 展(21950)
- 创新(21895)
共检索到278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四平
中国经济的特征之一是东西部之间的“地理二元经济结构”。要改善我国东西部之间的“地理二元经济结构”,一个可行的办法是研究利用金融支持,特别是西部中小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作用,加速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地理二元经济结构 金融支持 中小金融机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弘 李程
本文基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特征,具体研究金融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对金融发展与消费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化比率提高和金融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消费率,其中,金融化比率提高对消费率同时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而金融结构合理化只有直接效应,城乡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不明显;金融发展与消费率之间具有倒U型关系,但目前我国的金融发展是可以提高消费率的;金融发展在城乡收入差距越大的区间对消费率的提高作用越显著,促进作用越大。因此,政策上应该根据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金融发展政策,以促进消费率的提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郎永清
产值与就业结构的调整究竟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还是原因?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劳动转移、资本积累在二元经济增长中的相互关系。对该模型的分析表明,虽然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只有总量的高增长率才能导致经济结构的高变换率,因此结构变化并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因。推动经济增长乃至于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而人力资本则是影响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提高人力资本的平均水平是实现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结构调整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剑平
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之一。实证分析表明,在这样的经济结构下,工业品与农产品理论价格的价值构成、工业与农业地租,均存在着基本的质的差异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靓 王定祥
本文对二元经济结构、政府行为与城乡金融结构演化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政府行为对我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演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和政府行为始终是我国城乡金融结构增强的主导因素;城乡投资差异对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增强在长期内有显著影响、短期内影响不明显。因此,要促进我国城乡金融协调发展,需要减少政府干预、推动农村金融深化。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政府行为 二元金融结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白积洋
传统的二元经济理论只考察了资本因素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中的作用,并没有把金融发展因素纳入其中进行分析,而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对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重视不够。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而我国城乡金融发展差距是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均衡城乡金融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赖小琼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难点在农村。如果占总人口62%的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经济不能快速增长,全面小康的目标就不能实现。然而,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恰恰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发展差距在拉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人的增长。导致农民收入上不去的一个重要的、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农民就业不充分。不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不减少农民,要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是不可能的。本文拟就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根本原因和转移的途径作一探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蒋清海
90年代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仪是西部地区人民的强烈呼声,而且也为全国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共识。但是,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重大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许晓东 谢元态 吕莉萍
长期以来,我国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了二元资本结构,农村资本通过各种渠道不合理地流向城市;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本趋利性使资本外流进一步加剧,在农村形成了巨大的资本缺口,致使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在现有的二元经济结构下,必须构建新型的农村资本支持体系,该体系主要由财政支持体系、价格支持体系、金融支持体系、集体和农户支持体系以及国际资本支持体系等部分有机组成。通过构建农村资本支持体系,最终消除城乡二元资本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资本支持体系,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小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龙 冯涛
农村公共支出是否能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在实证研究上一直存在争论。本文以城乡经济互动关系为基础,将乘数加速数模型扩展为一个含公共支出的两部门增长模型,推导出通过扩大农村公共支出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存在"阈值条件"。根据1978—2008年的时序数据,运用VAR模型考察公共支出与城乡两部门的动态响应关系表明"阈值条件"成立。这说明继续扩大对农村的公共支出能够促进二元经济转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俞伯阳 沈庆劼
近几年来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已成为经济理论的热点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大型企业与国有企业主要从正规金融获得信贷资金,中小企业主要从非正规金融获得信贷资金,形成了相对割裂的二元金融结构。学者们普遍认为金融抑制是我国二元金融产生的主要原因,弱化二元金融也成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动力。始于2011年初的温州债务危机使非正规金融进一步受到广泛关注。加强民间借贷的疏导与监管、推动金融改革与创新、实现非正规金融的阳光化与合法化等日益成为热点问题。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二元金融 金融自由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保平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从总体特征上表现为“双层刚性二元经济结构”和转型二元经济结构,具体表现为工业化的二元性、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就业结构的二元性、城乡市场体系的二元性和区域经济的二元性等。转型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经济转型、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巨大障碍,因此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变是中国在新世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长期战略任务。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二元经济结构 现代经济结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帆
分工程度包含着部门因组织方式不同而导致的生产率差异,它可以为二元经济结构对立提供一个分析起点。本文构建了一个逐次放松条件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从分工角度解释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模型显示:二元经济结构反差源于部门个人专业化水平、迂回生产程度和产品种类数的不同,二元经济结构是两部门分工水平差异的产物,此判断得到了实证分析的支持。从分工角度出发,可以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
分工演进 劳动生产率 二元经济结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叶裕民
一、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特征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在一国一地区的经济结构中,现代化经济与传统的非商品经济并存,并且二者之间存在有很大的断层,这种两重的非同质经济结构是落后国家、落后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二元经济结构最明显地表现为现代化大工业与传统的农业并存,现代城市与落后的乡村并存。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并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差距,远远大于一向为人们所关注的东、西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太碧
文章简要回顾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由来及主要内容,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典型特征,最后提出改造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人本主义思想"。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特征 人本主义思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