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49)
- 2023(2331)
- 2022(2034)
- 2021(1823)
- 2020(1536)
- 2019(3695)
- 2018(3555)
- 2017(7489)
- 2016(3646)
- 2015(4251)
- 2014(4517)
- 2013(4380)
- 2012(4270)
- 2011(3558)
- 2010(3536)
- 2009(3308)
- 2008(3284)
- 2007(2870)
- 2006(2493)
- 2005(2264)
- 学科
- 济(20308)
- 经济(20302)
- 贸(15881)
- 贸易(15874)
- 易(15399)
- 方法(10966)
- 数学(8530)
- 数学方法(8493)
- 业(6367)
- 地方(6200)
- 管理(6089)
- 出(6033)
- 口(5448)
- 出口(5447)
- 出口贸易(5447)
- 关系(5146)
- 企(4830)
- 企业(4830)
- 中国(4781)
- 农(4412)
- 业经(3740)
- 文化(3689)
- 理论(3668)
- 贸易关系(3500)
- 国际(3460)
- 地方经济(3385)
- 产业(3373)
- 税(3311)
- 概况(3257)
- 税收(3198)
- 机构
- 学院(54049)
- 大学(52979)
- 济(29392)
- 经济(29051)
- 研究(18875)
- 管理(17499)
- 理学(15101)
- 理学院(14906)
- 管理学(14675)
- 管理学院(14580)
- 中国(13242)
- 财(11527)
- 京(10391)
- 经济学(10249)
- 贸(9638)
- 经济学院(9569)
- 科学(9477)
- 财经(9345)
- 所(9081)
- 经(8458)
- 研究所(8123)
- 中心(7855)
- 江(7835)
- 范(7196)
- 师范(7154)
- 院(7017)
- 财经大学(6779)
- 农(6531)
- 国际(6416)
- 北京(6333)
共检索到84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韩会朝 徐康宁
对贸易增长的传统研究主要基于制度与贸易政策的视角,缺少对地理与文化因素的考虑。本文从理论机理和实证分析的角度揭示了地理文化因素与贸易增长之间的紧密联系。特定的地理与文化因素促进了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而全球生产网络的兴起又反过来加深了地理文化因素与贸易增长之间的联系。本文对涉及88个国家1995—2013年的跨国贸易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这一点,其中地理与文化的核心变量对贸易增长的影响在近几十年来呈现上升趋势。研究还表明,自由化的贸易政策对贸易增长的推动力近些年有所下降。中国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合有明确的地理和文化指向,重视并发挥对外贸易中的地理与文化作用在政策层面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贸易增长 地理 文化 一带一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元静 桂玲玲
跨境电商有利于促进G20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贸易增长。本文基于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以G20国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收集相关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了跨境电商、地理距离和对外贸易增长间的影响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标 廖利兵
服务贸易可以分为生产者服务贸易和消费者服务贸易,二者对各国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分别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对它们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生产者服务贸易能提升经济增长率,而消费者服务贸易则对经济增长率有抑制作用,且这一趋势随着国家收入水平的提高愈加明显。因此,我国在进行服务贸易的时候应该优先发展生产者服务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覃开楚 张勇
由于日本对中国投资的增长、日本国经济不景气以及日本大幅度降低农产品关税,中国对日贸易自去年以来迅猛增长,中国成为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是,中国对日贸易仍存在一些隐忧,如中国对日贸易有可能产生赤字,中国的廉价战略将受到多方的挑战,日本经济复苏临近,中国对日出口增长势头已趋缓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霞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2月8日发布的最新一份海运回顾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导致2008年世界海运贸易增长放缓,与此同时,全球商用货船的数量却继续增长,导致运费下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笋雨
直到现在 ,理论模型还无法把贸易政策与更快的均衡增长联系起来 ,而且 ,实证文献有严重的数据方面的问题 ,因此 ,经济学家们还在贸易政策与经济运行的关系上争论不休。但是 ,最近的内生增长理论已经提供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在外向型经济中 ,新技术能更快地被采用 ,外向型的贸易政策与储蓄率之间可能还是存在着某些联系的。而且 ,许多研究者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 ,在越开放的经济中 ,增长速度越快 ,创造的就业机会越多。所以 ,外向型贸易政策对增长、就业可能起正面的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毛春生
外国直接投资与贸易增长毛春生一、外国直接投资与贸易增长:理论假说与国际实践外国直接投资与贸易增长之间的关联,主要集中于下述两个领域:一是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二是跨国公司内部在其全球化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启增
80年代中期之后,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理论突破,产生了具有重大影响的“新增长理论”。它以罗默的“收益递增的长期经济增长模式”和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增长模式”为代表。“新增长理论”的产生不仅给经济增长理论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而且还为我们认识贸易和增长的关系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新增长理论构造了一系列模型,将创新活动内生化,把经济的长期增长归结为对人力资本与新技术投资的结果。这种投资活动不仅能带来更高的利润率,而且具有溢出效应和外部收益。新增长理论所揭示的这一增长机制告诉我们,如果对外贸易有助于刺激一国的新活动以及人力资本的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吕海霞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与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近30年来贸易方式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贸易方式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两个变量无法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即我国当前以高比例加工贸易为主要特征的贸易模式无法成为GDP增长的稳定因素。因此,我国当前以高比例加工贸易为主要特征的贸易方式结构不利用于经济长期增长。在加工贸易面临较大转型压力背景下,我国应加快加工贸易方式结构转型调整,使加工贸易与经济发展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同时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更大的一般贸易。
关键词:
加工贸易 贸易方式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曹昱
发展中国家存在一条理想的动态贸易增长路径,贸易的增长是分阶段的,在不同阶段推动贸易增长的动力不同,相应的产业结构和国家贸易战略也要随之调整。中国近年的贸易增长处于增长路径的第一阶段,已面临着动力转换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贸易动力转换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一些调整方向和措施上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贾伟 秦富
本文结合Novy(2011)相关研究,分析了中国谷物贸易成本变动趋势及其对贸易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谷物贸易成本当量基本上处于下降趋势,而中国小麦的贸易成本当量普遍高于玉米、稻谷;中国谷物贸易成本当量高于美国,而中国与美国谷物贸易成本当量高于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中国谷物贸易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双边贸易成本的下降,其次为收入的贡献,再次为多边贸易所带来的贸易成本的波动;根据本文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贸易成本 谷物 贸易增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辉 查伟华
通过对中美两国1990年~2008年进出口贸易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自1990年以来出口和进口分散水平持续提升,美国同期的进出口分散处于较高水平且波幅较小。我国的进口分散度自2000年开始与美国接近并逐渐低于美国的水平,出口分散度自2007年开始与美国持平并呈现优于美国的趋势。这说明我国进出口地区结构正逐步优化,贸易安全不断加强。实证研究表明中美两国贸易分散与外贸增长的关系不确定,贸易分散对外贸增长的作用均不显著。
关键词:
贸易分散 外贸增长 贸易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