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5)
- 2023(11575)
- 2022(10248)
- 2021(9707)
- 2020(8139)
- 2019(18874)
- 2018(18945)
- 2017(35965)
- 2016(19821)
- 2015(22355)
- 2014(22577)
- 2013(21887)
- 2012(19921)
- 2011(17857)
- 2010(17713)
- 2009(16094)
- 2008(15217)
- 2007(13204)
- 2006(11455)
- 2005(9907)
- 学科
- 济(72864)
- 经济(72776)
- 管理(55951)
- 业(50229)
- 企(41933)
- 企业(41933)
- 方法(35022)
- 数学(29959)
- 数学方法(29588)
- 中国(20005)
- 农(19495)
- 学(18906)
- 财(18463)
- 业经(16537)
- 地方(15163)
- 制(14110)
- 理论(14085)
- 农业(12922)
- 和(12776)
- 技术(12039)
- 贸(11901)
- 贸易(11894)
- 环境(11825)
- 务(11532)
- 教育(11523)
- 易(11511)
- 银(11490)
- 财务(11454)
- 银行(11443)
- 财务管理(11432)
- 机构
- 大学(274278)
- 学院(271276)
- 管理(109110)
- 济(99910)
- 经济(97460)
- 理学(94722)
- 理学院(93653)
- 管理学(91820)
- 管理学院(91350)
- 研究(90916)
- 中国(66521)
- 科学(60011)
- 京(59798)
- 农(46162)
- 所(45801)
- 财(45575)
- 业大(43687)
- 研究所(42230)
- 中心(41503)
- 江(39247)
- 北京(37674)
- 范(36809)
- 财经(36780)
- 师范(36389)
- 农业(36313)
- 院(33627)
- 经(33480)
- 州(32116)
- 技术(31130)
- 师范大学(29422)
- 基金
- 项目(193818)
- 科学(150962)
- 研究(141037)
- 基金(138785)
- 家(121844)
- 国家(120827)
- 科学基金(102973)
- 社会(85412)
- 社会科(80758)
- 社会科学(80737)
- 省(76199)
- 基金项目(74265)
- 自然(68512)
- 自然科(66898)
- 自然科学(66880)
- 自然科学基金(65628)
- 教育(64811)
- 划(64608)
- 编号(58723)
- 资助(57086)
- 成果(47714)
- 重点(43133)
- 部(41729)
- 发(40491)
- 课题(40170)
- 创(40119)
- 创新(37352)
- 科研(37217)
- 项目编号(36549)
- 大学(35789)
共检索到390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廖顺宝 蒋林
数据分类是数据组织、管理与数据共享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地球系统的圈层结构、研究每个圈层的主要学科和每个学科的主要数据内容,把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分为14个一级类、88个二级类。该分类体系在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项目——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中得到实际应用。
关键词:
地球系统科学 数据共享 分类体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卷乐 孙九林
地球系统科学是地球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以地球系统及其整体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迫切需要大量多学科、多来源、多类型、综合性地学数据资源的支撑。针对这一需求,我国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设立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这一支撑条件。为了构建该支撑条件的标准规范环境,本文分析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的特征,剖析了"研究型"数据对标准规范的需求,指出了其面临的3个关键问题。研究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的概念模式,根据定义的4条基本原则,分析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标准规范体系的定位,构建其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包括4个大类,即机制条例类、数据管理类、平台开发类、数据服务类,具体包括18项条例、办法、规范和技术标准。其中,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联盟章程、核心元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管理办法、数据分类标准是该体系中的引领性、核心标准规范。经过近6年的研究和应用,目前该标准规范体系已经在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的总中心和13个分中心试用,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服务效果。未来,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标准规范将"向下"、"向上"两个方向继续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志峰,胡伟平
从系统的定义出发, 本文简要回顾了提出地球系统科学的背景与过程。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地学领域的研究焦点与热点,并带动和加速了地球信息机理、陆地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的研究。本文重点分析海岸带在地球系统中所处的特殊位置,海岸带研究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简要介绍海岸带科学前沿—海岸带海陆交互作用计划 (LOICZ)。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傅伯杰 牛栋 于贵瑞
地球系统科学是以地球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各圈层、各要素以及自然和人为现象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是在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共同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地球系统科学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需要,是地球科学向综合集成方向转变的重要阶段。目前在地球系统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在全球规模上已经组织了一系列重要国际联合研究计划,企图组织全球的科学家协作推动地球科学的发展。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离不开对地球系统要素和圈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综合观测工作的支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项目都纷纷建立了国家、区域甚至全球尺度的观测、监测和信息共享网络。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络(ILTER)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其目的是对生态过程进行长期的监测,研究各种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及生态过程,从而揭示出生态系统和环境的长期变化,为生态系统评价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始建于1988年,在中国生态系统动态观测、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在CERN的基础上,由国家科技部组织开始建立中国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N),目前已经遴选出了53个台站,开始对农田、森林、草地(含荒漠)和水体(湖泊和海湾)的动态进行观测研究,该网络必将成为全球地球观测系统(GEOS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发展地球系统科学角度,讨论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超 孟涛 刘丽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系统科学理论逐步应用于金融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的研究中,能够实现对金融系统的认知、优化和控制,是未来金融理论研究创新的方向。但当前相关研究存在理论归属混乱、理论研究不系统等不足,因此,有必要构建完善的系统科学金融理论体系框架,以发展金融理论、指导金融实践。
关键词:
系统科学 金融系统 理论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吉权 刘晓梅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高职教育提出新要求,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新需求,学生成长成才对优质教育提出新诉求,所有这些,都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然而,人才培养体系至今没有明确的概念和准确的界定,尚未搭建出清晰的框架,人才培养体系的要素、结构以及运行机制尚不明确,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特点、功能尚不清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必须基于系统科学构建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明晰人才培养体系的结构要素和运行机制,强化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和整体性,大力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创新职业能力清单化、课程模块化、教材活页化、团队结构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
系统科学 高职教育 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润达 诸云强
作为科学基础设施,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可促进科技原始性创新,提高国家科技竞争能力。本文回顾我国近年推动科学数据共享方面的工作,指出科学数据共享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共享理念、数据资源整合和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探索科学数据共享今后发展的重点和工作方法。具体结合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建设实践,提出搭建科学数据交换平台,构建科学数据共享联盟;将科学数据共享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实行主动服务;建立强大的科学数据搜索引擎;重视文档、信息服务等。
关键词:
数据共享 科学数据 数据联盟 数据中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永平,承继成,过静君,李琦
通过对地学空间信息研究背景及其内容的分析,认为数字地球是人类空间信息革命的序幕。并结合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数字地球的全球层、区域层以及国家层的实现模式。文章还对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展开了讨论,认为数字地球是人类下个世纪经济增长的关键,并是人类适居社区等建设的决策信息支柱。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曾小红 王强 方佳
本文介绍了对热带作物科学数据进行分类研究的必要性,及在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中面临的问题。从科学数据共享的需求出发,按照科学数据分类的一般原则和分类方法,对热带作物科学数据进行初步的分类探讨,为开展热带作物科学数据共享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振杰 李满春 程亮 王贝贝 陈东
虚拟仿真实验为地球系统科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与野外观测、真实实验相互补充。然而,地球系统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匮乏,虚拟仿真实验难以真实地反映地学过程,难以支撑学生深入学习地学过程、机理。该文探索了虚拟仿真实验体系设计、问题驱动的实验情境设计,并以尾矿库监测为例,开展了地球系统科学虚拟仿真实验研发与实践。研发实践表明,地球系统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需要地理信息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与地学定量分析方法更紧密、更高效地融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雪强 谭绍华 张俊生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建设必须处理好三大关系:政府、学校、企业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审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以将其视为复杂多元、动态开放的系统,具有适应性与协调性、开放性与动态性、有机性和反馈性等特征,为把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三大关系提供新思路,为构建具有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新路径,为建设具有革新意义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评价体系提供新思想和观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荫凯
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中国地理学界对这一科学体系的研究受到研究对象庞杂性与研究方法操作困难性的双重制约。海岸带是地球表面陆地、海洋、大气系统的唯一结合部,并因人类对其开发历史的久远而成为研究地球系统、人地关系系统的最佳窗口和切入点。笔者在综合论述了海岸带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之后,创建性地提出了海岸带研究的理论框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维佳
本世纪80年代迅速崛起的中国投资科学,对于社会主义投资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正因为如此,投资科学的发展,始终受到经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然而,它毕竟是我国经济科学中的一个年轻的科学门类,其学科体系远未达到完善的地步。特别是当代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国经济改革日趋深化,在投资领域内,不断地出现许多超出原有投资学科研究范围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经验。基于此,笔者认为,必须不失时机地创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投资系统科学;①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刘双 钱澄澄
图书馆信息系统(LIS)是图书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地位。文章在大数据的环境下,以图书馆大数据分类与本体服务功能定位为切入点,对集成图书馆信息系统(ILIS)体系框架与分类规范进行相关研究,提出集成图书馆信息系统应由图书馆业务信息系统(LOIS)、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LMIS)和图书馆服务信息系统(LSIS)三者互联互通而成,并进一步构建了大数据区域图书馆信息化战略规划理论框架,引入区域图书馆信息化三级平台架构与区域图书馆信息平台功能规范标准,这对稳步向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随着经济系统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环节金融化进程的发展,经济资源通过金融系统进行多维度、跨时空资源配置的需求增加,导致金融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复杂性特征愈发明显,金融系统运行和演化机制日益复杂。在此背景下,刘超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对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下的现代金融理论和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行为金融理论的贡献与研究范式不足进行了创新性思考,将系统科学范式下的非线性科学、系统动力学和复杂性科学等理论与方法运用到金融系统研究中,建立了系统科学金融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