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26)
- 2023(2886)
- 2022(2419)
- 2021(2205)
- 2020(1917)
- 2019(4296)
- 2018(4109)
- 2017(7955)
- 2016(4354)
- 2015(4957)
- 2014(4999)
- 2013(5169)
- 2012(5146)
- 2011(4766)
- 2010(5039)
- 2009(4574)
- 2008(4701)
- 2007(4249)
- 2006(3878)
- 2005(3465)
- 学科
- 济(23933)
- 经济(23911)
- 业(11763)
- 管理(10442)
- 企(9245)
- 企业(9245)
- 方法(8387)
- 产业(7932)
- 数学(6701)
- 地方(6636)
- 数学方法(6603)
- 业经(6451)
- 农(6200)
- 学(5844)
- 中国(5594)
- 结构(5033)
- 技术(4667)
- 地方经济(4331)
- 农业(4184)
- 和(3688)
- 产业结构(3675)
- 理论(3556)
- 制(3339)
- 环境(3091)
- 发(3008)
- 财(2999)
- 贸(2941)
- 贸易(2940)
- 体(2820)
- 易(2785)
- 机构
- 大学(71683)
- 学院(71267)
- 济(30393)
- 经济(29880)
- 研究(27426)
- 管理(26165)
- 理学(22605)
- 理学院(22280)
- 管理学(21829)
- 管理学院(21705)
- 中国(19001)
- 科学(18486)
- 京(15838)
- 所(14593)
- 研究所(13505)
- 农(13426)
- 财(12421)
- 江(11569)
- 中心(11530)
- 业大(11032)
- 范(10687)
- 农业(10630)
- 师范(10583)
- 财经(10046)
- 北京(9886)
- 院(9580)
- 经济学(9531)
- 经(8999)
- 州(8951)
- 科学院(8919)
- 基金
- 项目(47954)
- 科学(38404)
- 研究(34677)
- 基金(34585)
- 家(30636)
- 国家(30426)
- 科学基金(25542)
- 社会(22390)
- 社会科(21375)
- 社会科学(21370)
- 省(19292)
- 基金项目(18506)
- 划(16257)
- 自然(15978)
- 自然科(15583)
- 自然科学(15576)
- 自然科学基金(15325)
- 教育(14941)
- 资助(13612)
- 编号(13296)
- 发(12148)
- 重点(11309)
- 成果(11170)
- 创(10471)
- 部(10337)
- 发展(9962)
- 创新(9818)
- 展(9804)
- 课题(9669)
- 国家社会(9475)
共检索到107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荆元 郭远生
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地球科学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进展。地球科学的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水文、土地、能源、矿产、交通、运输、通讯、农林牧渔、制造、建筑、旅游、气象、灾害、海洋、军事等领域,涵盖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系千家万户,关系人类文明。
关键词:
地球科学 产业 运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建华
近百年来,是地球科学得以较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反映在地球科学从单一学科深入研究向学科交叉、横向发展的转变;从固体地球科学向行星地球的地球系统科学的转变;从深化对地球的认识,侧重于资源开发利用向探求地球知识、为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转变;从单一的、局部的、实际的地质现象研究向系统的、全球的,以数字化为手段的模拟推演的转变。地球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担当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也借助人类社会进步成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丰富。
关键词:
地球 科学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鑫 史静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发布的2011年SCI-E收录地球科学类期刊的引证报告,从国家和地区分布、出版语言、年载文量、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年指标及特征因子分值等方面,总结、分析SCI收录地球科学类期刊的整体情况,为地球科学研究人员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掌握最新的科研信息、发表自身研究成果提供帮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尚冰 薛平
我国中小学应当加强地球科学普及教育●杨尚冰薛平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人口数量的迅速膨胀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正迅速地改变着地球的物质系统和演化进程,对地球的作用和影响与日俱增,地球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人口、资源、环境”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包秦雯 顾立平 张潇月
[目的/意义]开放科研数据面临着科研人员参与度和认同度不高的挑战。文章旨在明确科研人员开放科研数据的行为影响因素,为各利益相关者更好地激励科研人员参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建立模型,探究行为信念、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地球科学领域科研人员开放科研数据行为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工具SmartPLS3.0分析数据验证模型。[结果/结论]地球科学领域科研人员对开放科研数据态度直接显著影响行为;行为信念(包含感知职业利益与感知职业风险)、感知行为控制(包含感知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管理培训实用性)显著影响科研人员的态度,且通过态度间接影响行为;主观规范对科研人员的态度影响不明显,但对行为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罗珽 冷伟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科学领域的各种测量和模拟数据呈爆炸式增长,对数据的可视化和实时分析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二维可视化方法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地球科学的科研和教学需求.新一代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使观察者能够直观地观察和分析三维地球的科学数据,并与数据进行交互,实现沉浸式地实时分析或远程虚拟野外考察,这将帮助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更快更准确地理解三维地球科学数据.同时虚拟现实技术也能促进新的科学发现的产生,并能够帮助地球科学的成果在大众中的科普推广.目前已经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本文回顾了过去几十年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各种具体应用方式,讨论了该技术在地球科学领域的优势与前景,以及进一步拓展应用水平还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沉浸式 虚拟现实 地球科学 数据可视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安丽芝
采用科学计量研究方法,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所收录论文为依据,以地球科学为检索主题,对基础学科进行统计分析,试图通过这些特征揭示我国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态势,为我国地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地球科学 统计分析 研究热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蔚海燕 林晓雯
开放科学时代,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成为必然要求,而数据重用是其主要目标。尽管国内外已建设了多种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平台,但对于这些平台的数据重用效果与数据开放特征之间的关系仍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立足地球科学领域,对三个国内外的开放数据平台(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NCAR Research Data Archive和Figshare)进行了定量分析,旨在探讨影响科学数据重用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数据质量对科学数据的重用有显著影响。据此,本文从数据平台、科研人员、图书馆和期刊出版商4个维度提出了促进科学数据重用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科学数据 数据重用 数据质量 地球科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仲华 李立睿 陆颖隽
文章阐述了地球科学领域科研用户的知识服务需求,剖析了嵌入式知识服务团队对地球科学领域科研用户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地球科学领域科研用户的情景要素与情景感知。在此基础上,从基于地球科学数据生命周期和地球科学项目生命周期的角度,展示了地球科学领域科研用户情景感知的嵌入式知识服务过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人合 张志强 于洁 王萍
[目的/意义]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撑,改革开放后,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科技政策旨在促进科技发展,但是这些科技政策的资助效应如何,科技政策实施历史周期中资助效应的变化情况如何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方法/过程]以已经实施了20年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为克服样本选择偏误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采用DID模型评估杰青基金对科学家科研论文产出效率的影响,提出"环境-动机-行为"模型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1994-2008年杰青基金资助效应显著的年份达到12年,显著比例达到80%;相比没有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可以多发表论文0. 412-3. 234篇/年;数据换算后,与每年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科学家的同时期其他科学家相比,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可以多发表论文0. 426-3. 277篇/年;资助效应最大的是2002年杰青基金,2007、2008年杰青基金资助效应不显著;科技政策资助效应评估时,可以通过该方法构建对照组,实现因果效应推断的研究目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赵鹏大
1958年,电子计算机首次在地质学中应用,被认为是数学地质学科的起点,而首次应用者美国沉积学家W.C.克伦宾也被誉为国际"数学地质之父"。1968年,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地质大会上正式成立了国际数学地质协会,使这一学科得到国际公认。1978年在杭州召开了我国第一届数学地质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165人,提交论文131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田人合 张志强 高志
以1994—2013年杰青基金地学项目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科研论文发表量和顶级期刊论文发表量评价指标,衡量科研成果产出能力和创新性科研成果产出能力;其次,引入"科技期刊收录膨胀率"消除因WOS中SCI和SSCI收录期刊增加对科技论文带来的放大式增长;最后,通过构建分段线性回归模型对杰青科学家科研论文发表量和顶级期刊论文发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杰青基金资助后,66.5%的杰青科学家科研论文发表量和顶级期刊论文发表量都得到了提高,21.6%的杰青科学家只提高了科研论文发表量,7%的杰青科学家只提高了顶级期刊论文发表量,4.8%的杰青科学家科研论文发表量和顶级期刊论文发表量均未提高。最后,结合已有杰青科学家访谈资料,从科研环境、激励、考评机制等角度对造成上述结果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田人合 张志强 王非 窦超 崔静静
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历程表明,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改革开放以来,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我国R&D经费投入持续增加,科研论文成果增加显著,但是原始创新成果的产出是否取得显著增长引起广泛质疑。实证研究以1994—2013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项目为研究对象,以杰青科学家发表顶级期刊论文产出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析已有的针对杰青基金的研究后,提出"环境-动机-行为"分析框架及理论假设,采用DID模型克服样本选择偏误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分析杰青基金对科学家创新能力的资助效应,验证理论假设并基于"环境-动机-行为"分析框架解释可能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杰青基金对1994—2008年杰青基金资助效应显著的年份达到9年,显著比例达到60%,资助效应显著且为正的共8年,这8年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相比没有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每年可以多发表0.151~0.698篇顶级期刊论文,相对同时期科学家论文产出科学家可以多发表1.094~3.378篇顶级期刊论文。资助效应最大的是2002年杰青基金,杰青基金资助效应从2006年开始下降,2007年、2008年杰青基金资助效应不显著。科技项目实施绩效评价时,可以通过该方法构建对照组,实现因果效应推断的研究目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人合 张志强 高志
[目的/意义]科研论文产出时间序列的传统研究均基于科研人员整体的平均论文产出,此种方法研究所得规律能否代表全部科研人员个人的论文产出规律,既是科研人员成长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科技政策评价的重要内容。[方法 /过程]实证分析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分段线性回归模型对杰青基金资助前后杰青科学家个人论文产出规律进行研究,并与杰青科学家整体论文产出规律进行对比。[结果 /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杰青基金资助前后,杰青科学家整体论文产出呈现持续增长的规律,杰青科学家个人论文产出呈现4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