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8)
2023(1884)
2022(1507)
2021(1450)
2020(1156)
2019(2325)
2018(2237)
2017(3992)
2016(2069)
2015(2092)
2014(1876)
2013(1724)
2012(1713)
2011(1450)
2010(1502)
2009(1429)
2008(1348)
2007(1206)
2006(1041)
2005(1022)
作者
(5276)
(4488)
(4396)
(4358)
(2796)
(2172)
(2059)
(1706)
(1673)
(1655)
(1587)
(1463)
(1430)
(1420)
(1412)
(1357)
(1313)
(1292)
(1265)
(1238)
(1064)
(1041)
(1034)
(1032)
(1028)
(991)
(971)
(937)
(867)
(856)
学科
(8183)
经济(8179)
管理(5135)
(3673)
(2757)
企业(2757)
(2457)
中国(2427)
方法(2137)
(1976)
业经(1826)
数学(1747)
数学方法(1716)
农业(1634)
(1612)
贸易(1612)
理论(1607)
(1575)
教育(1566)
(1549)
(1548)
金融(1548)
银行(1545)
(1514)
(1450)
(1433)
地方(1327)
环境(1208)
及其(1195)
(1194)
机构
学院(27128)
大学(26161)
(10580)
经济(10350)
研究(10161)
管理(8387)
中国(7624)
理学(7056)
理学院(6962)
管理学(6767)
管理学院(6718)
科学(6026)
(5693)
(4931)
(4901)
中心(4566)
研究所(4475)
(4443)
师范(4399)
(3988)
(3927)
财经(3874)
(3749)
北京(3698)
业大(3620)
(3554)
师范大学(3541)
经济学(3301)
(3254)
技术(3125)
基金
项目(18133)
科学(14213)
研究(14199)
基金(12622)
(11056)
国家(10946)
科学基金(9281)
社会(8745)
社会科(8195)
社会科学(8194)
(7246)
教育(6812)
基金项目(6560)
编号(6129)
(5995)
自然(5785)
自然科(5648)
自然科学(5647)
自然科学基金(5540)
资助(4971)
成果(4698)
课题(4491)
重点(4294)
(4152)
(4081)
(3719)
(3693)
项目编号(3679)
(3662)
大学(3556)
期刊
(13595)
经济(13595)
研究(9195)
中国(4960)
教育(4674)
学报(4112)
科学(3915)
(3884)
管理(3467)
(3441)
大学(3293)
学学(3113)
(2973)
金融(2973)
经济研究(2865)
农业(2809)
业经(2568)
技术(2193)
财经(1894)
(1664)
问题(1514)
国际(1480)
(1472)
职业(1464)
(1360)
商业(1312)
世界(1308)
资源(1267)
(1266)
科技(1209)
共检索到41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Б.Б.波雷諾夫  韓慕康  陳傳康  
有没有用这个术语的必要呢?在阿列克山大·叶夫格尼耶维奇·费雨斯曼~1)不仅把地球化学品(Геохимичесниепровинции)提出作为某些地品单位的概念,而且已应用它来非常具体地把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A.И.彼列爾曼  陳傳康  
许多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和自然斗争的历史,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证明了周围地理环境的统一性,证明了地方气候及其水体、动植物界、岩石、土壤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和多方面的联系。人类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砍伐森林、耕作土壤、饲养家畜、建设城市、修筑道路,作用于自然,不断地破坏原有的复杂联系。不知道自然界的规律性,不知道存在于景观各因子间的联系,便不能预见:砍伐山地森林会使毗鄰的平原遭受到毁灭性的洪水的侵袭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永华,王五一,杨林生,李海蓉  
汞是毒性极高的全球性环境污染物。即使在极低剂量下,汞对人类和野生动植物都有相当大的毒性,并导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和人类健康风险,有关汞及其化合物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的热点之一。基于近三十年来的相关研究报道,作者阐述了生态环境中汞的分布特征及化学行为、汞的来源及循环、当前汞的暴露及人类健康风险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同时,指出生态环境中及环境界面间汞的活化、迁移、转化机制研究、人类活动与汞释放间的关系研究以及生态环境中汞的甲基化作用、生物放大作用等过程和交互作用研究等是今后汞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领域内的研究重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建华  刘军鸽  李元沅  刘炳炎  王志勇  
小沙江地区位于湖南省隆回县北部雪峰山的东南麓,成土母质以燕山期中、晚期二长花岗岩侵入体为主,山区土壤粗骨性强,土壤特性和成土母质的地球化学特性相似,具有富硅、富钾、富微量元素的特点,不仅适种多种农作物,有利生产多种绿色保健食品,而且二长花岗岩地区的森林生态、自然景观好,还有丰富的药石和矿泉水资源,是开发保健药石、特优饮料和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好地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丽  王金生  林学钰  
该文通过对运城盆地漏斗区浅层水文地球化学系统的分析,利用反向地球化学反应路径模型NETPATH模拟盆地漏斗区浅层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在整个模拟的水流路径上,石膏和石盐的溶解在多数情况下占据主导地位,萤石和云母接近平衡状态。这种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说明,从漏斗区边缘到漏斗中心,地下水沿途溶蚀含水层中的石膏、石盐等含盐矿物,地下水中氯化物、硫酸根和钠离子含量沿水流路径逐渐升高,地下水水质逐步恶化。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在较短的时间尺度内盆地漏斗区的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有明显的变化,地下水对方解石有从溶解状态向沉淀方向演化的趋势,整个水流路径上,方解石总交换量由1990年的+14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栾进华  王伟  黄波  蒙炳儒  秦林  
利用在奉节脐橙种植区野外采集的表层土壤样的分析结果,探讨了土壤中常量元素、主要微量元素及土壤元素有效态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N、P、Corg三种元素含量较高,K元素含量一般;微量元素中Fe、Zn、B在该区表层土壤中的分布都较均匀,Mn、Mo在土壤中的分布不太均匀,Cu元素在表层土中分布不均匀;土壤元素有效态中有效P、有效态Mn、有效态Cu、有效S、i速效K、有效态Fe含量丰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盛吉虎  陈中新  
硅质岩是造山带中分布最为广泛的岩石类型之一,硅质岩沉积环境的确定对深海沉积作用、大陆边缘地质学及大地构造格架的厘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硅质岩沉积地球化学研究方面有以下主要进展:①硅质岩沉积地球化学研究;②与蛇绿岩有关的硅质岩沉积地球化学研究;③物质来源研究;④古氧化还原条件研究;⑤硅质岩构造环境判别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智  贾玉连  彭学敏  凌光久  王鹏岭  
对长江中下游彭泽定山—太平地区黄土进行元素分析,并将结果与黄土高原黄土、长江下游等地典型风成堆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元素P、Na、Ca亏损明显,Ti、Fe等为残留富集;断面上黄土脱Ca、Na过程明显,正朝着脱K去Si富Al趋势发展;元素变化率特征,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主要元素的迁移顺序如下:Ca>P>Na>Mg>Mn>K>Si>Al>Fe3+>Ti。(2)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风化强度属于中等风化强度,与其他地区风成沉积在风化强度由弱到强上构成如下序列:洛川黄土<镇江黄土<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宣城风成红土。研究区黄土风化强度略强于镇江黄土,主要是由二者地形条件决定的排水条件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超文  马文明  周青平  陈红  
灌丛化(shrub encroachment)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现象之一,是影响草地碳库的重要过程。灌丛化由全球气候变化、降雨、火烧和生物活动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对区域环境、气候、土壤性质和碳循环影响显著。目前灌丛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仍存在分歧,表现在不同气候和降雨梯度下灌丛化后土壤有机碳/氮储量、养分循环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等差异。本文总结和归纳了灌丛化形成与控制因素、灌丛化对团聚体稳定性、酶活性和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灌丛化改变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酶活性,进而影响土壤呼吸以及土壤生源物质的存储、分解和循环,这将显著影响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因此分析提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灌丛化形成过程长期的定位观察研究,以便了解灌丛化的可控因素,并加强对灌丛化后土壤有机碳库、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化对碳氮循环进程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霍明远  
通过最新的遥感油气勘查 ,结合已有的油气地质和油气地球化学资料 ,对藏北地区油气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 ,认为该地区油气资源总量为40~60亿t左右。勘查重点放在羌塘地区的西北部 ,尤其是地球化学异常低值区具有大型推覆体构造的复合部位 ,最有希望找到亿吨以上整装油气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仇荣亮  熊德祥  黄瑞采  
研究西南地区变性土、铁铝土及水稻土7个剖面的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的结果表明:铁铝土在元素地球化学分类上可划为铝质富铝化类型,变性土也表现了一定的富铝化趋势,而水稻土最明显的特征是Fe、Mn及Ca均相对富集。变性土粘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铁铝土则以高岭石占优势,水稻土矿物组成取决于母质来源。根据主组元分析结果,可以探讨成土过程中不同剖面的元素分异和相关性,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的演变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丛强  汪福顺  王雨春  王宝利  
大规模筑坝拦截是当前世界河流普遍面临的共同趋势,"蓄水河流"在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多层次上区别于天然河流和湖泊,改变了河流水文、河流物质转化和输送通量以及河流生态环境。因此,认识和了解水库建成后河流-水库体系水环境演化的关键过程是评价水坝的水环境影响的基础。广泛综述国内外最近的一些涉及水库效应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作者对乌江流域梯级水库的初步研究,从蓄水河流水文情势改变、生源要素(磷和硅为例)形态和通量变化、温室气体释放、水生生态系统演替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水能开发的巨大经济效益和面临的潜在生态风险之间的平衡关系需要进一步详尽的分析研究。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陶中平  柳炳利  陈聆  
地球化学成矿元素的组合特征对于研究矿床赋存位置有着意义重大,应用独立分量分析理论来解决地球化学成矿元素组合的定量求取问题,分别建立FastICA和JADE模型,经过对实际矿区资料的处理分析,得到的组合异常图与各单元素的异常情况套合情况较好,这为后期的异常评价和解释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季宏兵,王立军,董云社,王世杰,罗建美,孙媛媛  
本文对稀土元素在农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土壤、水体和植物中的分布、迁移与归宿特征作一系统总结,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说明。随着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中稀土元素的增加,进而产生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存在形态是生态环境效应和生物利用性的的重要参量。目前的实验结果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土壤剖面中稀土元素的存在形态不尽相同,推测主要与其母质的组成及所处气候等环境条件相关。最近国际上已对稀土元素的水化学过程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水体中稀土分布受水体的化学参量(如pH,有机质等)和水化学过程影响,含量高低与人为活动有直接关系。植物中稀土元素的分布通常与土壤中稀土的含量多少相一致,在外施稀土的条件下,在施用后短期内稀土在各器官分布与施用部位密切相关,目前对植物体内稀土元素存在位置和赋存状态的实验结果差别明显,对植物中稀土元素的超富集机理不清等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永春,王世杰,欧阳自远  
土壤侵蚀导致土地退化、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下降、水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 ,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而且这个问题随着持续增长的人口压力和农业生产方式深刻变革的影响而日益严重。由于目前广泛使用的高差法、遥感研究法、RUSLE、野外调查法、水土流失监测点法等土壤侵蚀研究方法存在着一些不足 ,因此 ,核素地球化学示踪法、稀土元素示踪法、土壤地球化学指标法等地球化学示踪方法应运而生 ,在土壤侵蚀研究中发挥其独特作用。在比较了各种传统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 ,作者认为 :1 137Cs、 2 10 Pb可用于研究 30、 40年左右平均土壤侵蚀速率 ,7Be可用于示踪季节性土壤侵蚀和一次降雨事件的土粒运移 ,并说明这些核素的示踪原理和侵蚀速率的定量依据 ;2人为施放稀土元素 ( REE)示踪法适合定量一次或多次降雨事件的侵蚀速率 ,可用于土壤侵蚀理论的研究 ,尤其适合于室内模拟实验的研究 ;3土壤磁化率法和土壤理化性质指标法研究土壤侵蚀是一种处于起步阶段的侵蚀研究方法 ,适用于土壤质量退化研究 ,但要用于土壤侵蚀研究特别是侵蚀速率的定量研究还很不成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