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92)
- 2023(6784)
- 2022(5605)
- 2021(5230)
- 2020(4570)
- 2019(10278)
- 2018(9995)
- 2017(20255)
- 2016(10591)
- 2015(11844)
- 2014(11486)
- 2013(11719)
- 2012(11139)
- 2011(10073)
- 2010(10093)
- 2009(9469)
- 2008(9447)
- 2007(8677)
- 2006(7695)
- 2005(6558)
- 学科
- 济(53515)
- 经济(53453)
- 农(45220)
- 业(42492)
- 农业(30210)
- 管理(28599)
- 方法(24396)
- 数学(23093)
- 数学方法(22988)
- 企(21134)
- 企业(21134)
- 业经(14873)
- 财(12859)
- 中国(12050)
- 地方(11180)
- 制(11106)
- 农业经济(9886)
- 村(8994)
- 贸(8988)
- 农村(8984)
- 贸易(8983)
- 发(8773)
- 易(8746)
- 收入(8223)
- 策(8205)
- 体(7920)
- 银(7858)
- 银行(7844)
- 融(7597)
- 金融(7597)
- 机构
- 学院(155894)
- 大学(151570)
- 济(72005)
- 经济(70867)
- 管理(64012)
- 理学(56291)
- 理学院(55861)
- 管理学(55236)
- 管理学院(54964)
- 研究(49356)
- 农(46596)
- 中国(40909)
- 农业(35267)
- 财(32113)
- 业大(29359)
- 京(29177)
- 科学(27319)
- 财经(25739)
- 中心(25262)
- 江(23978)
- 所(23977)
- 经(23738)
- 经济学(22145)
- 农业大学(21732)
- 州(21452)
- 研究所(21359)
- 经济管理(20784)
- 经济学院(20464)
- 财经大学(18895)
- 范(17581)
- 基金
- 项目(106470)
- 科学(85466)
- 基金(80194)
- 研究(79830)
- 家(68778)
- 国家(68119)
- 科学基金(59631)
- 社会(54074)
- 社会科(51064)
- 社会科学(51056)
- 基金项目(42816)
- 省(41623)
- 自然(36959)
- 自然科(35950)
- 自然科学(35940)
- 自然科学基金(35357)
- 教育(34983)
- 划(33369)
- 资助(32585)
- 编号(32506)
- 农(28143)
- 成果(25467)
- 部(25397)
- 发(23477)
- 国家社会(23262)
- 重点(23012)
- 创(22104)
- 人文(21816)
- 教育部(21801)
- 制(21638)
共检索到229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洪炜杰 罗必良
地权制度如何影响生育决策?雷州半岛同时存在的承包地和祖宗地制度为观察不同地权制度安排对农户生育行为的激励差异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准自然试验。本文基于农户问卷数据,采用OLS和2SLS方法研究发现:祖宗地村庄农户的生育行为较低,并随着村庄祖宗地占比的增加,农户家庭新增人口数量会减少;农地调整发生次数的增加则会提高农户生育行为的激励。机制检验表明,地权制度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与产权稳定性紧密关联。在农地调整下,较多的家庭人口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多的土地,从而生育行为成为农户获得更多土地的重要策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俪娜 罗必良 胡新艳 张同龙
地权稳定性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之间的关系受到学界关注,但是,已有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利用广东省雷州市祖宗地现象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权稳定性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土地调整频次低和地块持有期限长为特征的祖宗地,相较于普遍的家庭承包地,所引致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更高,且该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这意味着,祖宗地现象为稳定地权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典命题提供了新证据。基于此,在现有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下,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和加强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对保持和有序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地权稳定性 非农就业 农村劳动力 祖宗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明发 欧名豪
以雷州半岛为例,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户耕地流转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75%的农户存在耕地转入或耕地转出行为;(2)影响耕地流转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农业收入比重、人均耕地面积、耕地破碎度、耕地质量、对耕地抛荒的处理、耕地产权认知和惠农政策;针对研究结果,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促进耕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龙 饶清玲 刘同山
基于地下水“漏斗区”黄淮海农区的调查,探索了地权稳定性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内在传导机制和农户特征分化情境下的效应差异。研究发现:地权稳定性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相比未获得确权颁证的农户,已获承包权证书农户采纳概率提升了7.2%。利用LPM模型、PSM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依然支持上述发现。中介效应模型显示,地权稳定性会通过增强农户连片经营意愿进而促进其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进一步从不同代际、家庭经济情况差异、社会资本异质性、作物种植类型差异四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老一代种植户、经济状况较好农户、拥有较多社会资本农户、经济作物种植户有着更强烈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纳倾向。最后,本文提出了稳定地权、推进农地流转和土地整理、关注不同特征农户响应分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权稳定性 节水灌溉技术 黄淮海农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龙 饶清玲 刘同山
基于地下水“漏斗区”黄淮海农区的调查,探索了地权稳定性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内在传导机制和农户特征分化情境下的效应差异。研究发现:地权稳定性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相比未获得确权颁证的农户,已获承包权证书农户采纳概率提升了7.2%。利用LPM模型、PSM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依然支持上述发现。中介效应模型显示,地权稳定性会通过增强农户连片经营意愿进而促进其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进一步从不同代际、家庭经济情况差异、社会资本异质性、作物种植类型差异四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老一代种植户、经济状况较好农户、拥有较多社会资本农户、经济作物种植户有着更强烈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纳倾向。最后,本文提出了稳定地权、推进农地流转和土地整理、关注不同特征农户响应分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权稳定性 节水灌溉技术 黄淮海农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成庆
On July 23~(rd)2003,Leizhou Peninsula was attacked by typhoon "IMBUDO",when the author investigated the capacity of wind ressitance of 27 Eucalyptus clones and different aged stands of E.urophylla U6,and E.ABL 12 W5 clones.Several methods including comparison,variance analysis,and regression analysi...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抄军 王亚新 张东日 李海明 陈四辉
构建了城市广义梯度分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得广州及粤西—北部湾区域6城市的广义梯度分布综合指标,经比较得到如下结论:首先,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梯度推移是多维双向的;其次,在泛珠三角区域中,粤西—北部湾属于塌陷区域;第三,在粤西—北部湾区域6城市中,湛江又属于高梯度城市。湛江市具备了带动雷州半岛实施广义梯度发展的基础,有望成为粤西—北部湾乃至广东省的新经济增长极。在对雷州半岛经济崛起动力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东联西融、蓝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及相关对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映志 叶春海 丰锋 吕庆芳 李润唐
通过野外植物学性状调查、实验室常规分析鉴定和RAPD分析,对中国雷州半岛的菠萝蜜种质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雷州半岛菠萝蜜有湿脆型、少胶型、高糖型、平滑型等优良单株.按肉质脆软和水分多少可分为干包类型和湿包类型两种;按花期及结果习性可分为单造菠萝蜜和双造菠萝蜜.2)雷州半岛菠萝蜜种质资源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与马来西亚种质有较高的相似性,据此推断,两者可能具有相同的起源.3)湿包类型与干包类型种质除果肉质地存在差异外,在DNA水平上没有较大差异,只能作为品种的分类标准.此外,还提出了通过干包类型与湿包类型种质间的杂交育种来丰富现有干包类型种质的遗传基础,通过进一步引进种质和利用更多类...
关键词:
菠萝蜜 种质资源 雷州半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于贤储 王广梁
从国家安全战略高度上讲,雷州半岛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从经济全球化上讲,雷州半岛是我国内陆和世界的重要经济交汇点。探讨了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中的相关理论问题,以及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中的误区,从科学规划、承载力评价、发展理念、人才培养、宣传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融资体制等方面,提出了雷州半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雷州半岛 生态文化旅游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仕尧 徐建民 李光友 陈源
对5年生42个尾细桉无性系在国营雷州林业局的不同性状进行生长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尾细桉无性系不同性状在无性系间及地点间均达极显著差异,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年公顷生长量分别超过平均值和对照ZU6的分别有24个、24个、22个、22个和12、23、14、17个无性系;42个尾细桉单株蓄积和年公顷生长量均以唐家林场>石岭林场>北坡林场,对照ZU6无性系在3个地点上的生长结论与此相同;参试无性系不同性状重复力都较高,说明尾细桉无性系生长受很强的遗传控制,具有保持较高的杂交优势特性,无性系重复力在0.8288~0.9458之间,在12%入选率下,不同性状遗传增益可达13.00%~44.40%,入选无...
关键词:
尾细桉无性系 生长分析 遗传增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宁南 徐大平 Jim Morris 周光益 周国逸 吴仲民
应用热脉冲法对雷州半岛4年生尾叶桉单株树干液流时空的动态变化及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观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形成层以内木质部不同深度的茎流密度不同,其中靠近形成层部分液流速度较快,但各层都具有相同的日变化趋势,中午12点至1点达到最大;夜间因根压作用影响各层仍有微弱上升液流;各深度日平均茎流密度11 6L·m-2·d-1,最大为15 3L·m-2·d-1(晴天),最小仅为5 4L·m-2·d-1(雨天);(2)不同直径尾叶桉的日茎流密度具有相似日变化趋势,胸径与高度相近其茎流密度相同,大树较小树快,这主要与树木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能力有关;(3)热脉冲法与整树容器法对2年生幼树耗水量的同步...
关键词:
热脉冲技术 尾叶桉 茎流密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莫晓勇 彭仕尧 龙腾 陈文平 杨小红
通过对27个3年生不同桉树无性系的几个主要性状进行调查,运用比较、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无性系主要性状的种间差异以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点立地条件、不同桉树无性系的年均蓄积量差异极显著,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干形指标与其产量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树高、胸径之间存在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通过干形指标和无约束指数选择法,综合评定了各无性系的生长表现,选出EC1、CH3、CH1等18个表现优良的无性系。
关键词:
雷州半岛 桉树无性系 综合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宁南 徐大平 Jim Morris 周光益 白嘉雨 周涛
利用热脉冲技术对雷州半岛2种主要土壤类型下的4年生尾叶桉人工林林分耗水量进行了为期1 a的观测,并对林分耗水与林分生长特性、气象因子及4 m深土壤有效水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尾叶桉人工林边材面积与胸径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利用边材面积进行单株向林分尺度耗水的转换可行;河头、纪家尾叶桉人工林日平均茎流密度分别为2 772、1 839 L.m-2.d-1;日平均耗水量分别为1.49、1.53 mm;河头与纪家尾叶桉人工林林分的年耗水量分别为542、559 mm,分别占年降水量的35%、36%;开阔的林冠及较小的叶面积指数、旱季时土壤有效水的减少及较低的饱和蒸汽压差等在不同程度上都限制了桉树的耗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国粹 杜阿朋 赵知渊 谢耀坚 张婧
2012年4-12月,应用热扩散技术对雷州半岛10年生尾叶桉人工林的树干液流进行连续测定,结果表明:树干液流变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与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相似,在晴天呈现单峰型,阴雨天多峰型;树干液流变化拐点均滞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1h左右;在白天,尾叶桉单株的液流通量与大气温度、风速、光合有效辐射和饱和水汽压差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在夜间,则仅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其他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显著.在观测期内,10年生尾叶桉人工林单株平均日耗水量为28.03L/d,整个林分的蒸腾耗水量总共为963.3mm,占同期总降水量的58.61%.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贵 丁效东 王荣萍 廖新荣 李淑仪
研究雷州半岛2种主要桉树品种刚果12W5(Eucalyptus ABL 12)和尾叶桉U6(Eucalyptus grandis U6)不同树龄不同部位对磷素养分的吸收特征和年际磷需求量。结果表明:1年生刚果12W5和尾叶桉U6磷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差异,但是1年生后植株磷质量分数前者显著低于后者;幼龄期时磷素主要分布在叶和枝中,随树龄增加树干、树皮和根中磷素有增加的趋势;磷素对不同树龄的桉树干物质积累量有显著影响,2种桉树的干物质量均为树干最大,树叶最小,各器官干物质量排序为:干>根>枝>皮>叶;从磷效率来看,单位质量磷对刚果12W5干物质量的积累量比对尾叶桉U6干物质量的积累更加显著,表明刚果...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桉树 品种 磷素 吸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业帮扶对农户脱贫及减贫效果稳定性的影响——来自贵州毕节烟草种植计划调减的经验证据
股权激励政策提升了公司绩效吗?——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来自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改善社会治安能够减少多维贫困吗?——来自新疆南疆三地州农户的经验证据
迁移与减贫——来自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
经理人激励与公司过度投资——来自中国A股的经验证据
激励型股权激励真的降低了代理成本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CEO股权激励会影响上市公司的并购决策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并购事件的经验证据
股权激励导致过度投资吗?——来自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激励会强化管理层的迎合动机吗?——来自上市公司R&D投资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