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77)
2023(14339)
2022(11897)
2021(10857)
2020(9128)
2019(20905)
2018(21084)
2017(40059)
2016(22670)
2015(25880)
2014(26562)
2013(25824)
2012(24388)
2011(22063)
2010(22657)
2009(21344)
2008(21459)
2007(19874)
2006(17609)
2005(16369)
作者
(68840)
(57676)
(57190)
(54831)
(36598)
(27493)
(26304)
(22512)
(21749)
(20715)
(19837)
(19614)
(18781)
(18499)
(18285)
(17809)
(17470)
(17067)
(16993)
(16590)
(14671)
(14420)
(14173)
(13303)
(13056)
(13001)
(12993)
(12985)
(11789)
(11769)
学科
(89902)
经济(89761)
管理(66239)
(61293)
(50032)
企业(50032)
方法(36726)
数学(30719)
数学方法(30367)
(27683)
中国(25945)
(25480)
(23382)
(23037)
业经(21647)
农业(17918)
地方(17660)
(17140)
(16698)
银行(16640)
理论(16061)
(15996)
金融(15987)
(15882)
(15800)
贸易(15793)
(15274)
(15158)
财务(15110)
财务管理(15066)
机构
大学(335875)
学院(332698)
(131374)
经济(128285)
管理(120342)
研究(117847)
理学(101899)
理学院(100677)
管理学(98732)
管理学院(98124)
中国(90197)
科学(73565)
(73031)
(65883)
(63419)
(62127)
研究所(55996)
(54345)
中心(53904)
业大(51531)
财经(50608)
农业(50001)
(46208)
北京(46049)
师范(45668)
(45622)
(42018)
(41968)
经济学(40621)
(37593)
基金
项目(213395)
科学(166133)
研究(155704)
基金(152730)
(134252)
国家(133143)
科学基金(111774)
社会(96764)
社会科(91267)
社会科学(91241)
(83775)
基金项目(80508)
教育(72948)
自然(71738)
(71293)
自然科(69999)
自然科学(69974)
自然科学基金(68727)
编号(64347)
资助(61933)
成果(55358)
重点(49029)
(47694)
(45851)
课题(45731)
(43624)
(41540)
创新(40960)
科研(40636)
教育部(40233)
期刊
(153602)
经济(153602)
研究(100711)
中国(74134)
(59456)
学报(57828)
(53402)
科学(51507)
管理(44961)
大学(43197)
教育(41504)
学学(40415)
农业(39295)
(33146)
金融(33146)
技术(28370)
财经(25842)
业经(24703)
经济研究(23353)
(22224)
(21043)
问题(20920)
(18132)
图书(16731)
(16417)
技术经济(15577)
理论(15390)
世界(15080)
科技(14920)
现代(14698)
共检索到515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伍旭中  李亦含  
本文分析马克思关于中世纪英国地权制度属性、变革的本质和对"农村居民土地剥夺"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地权制度改革的启示,认为在加快地权流转进程中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推进地权正规化,以防止在地权流转过程中对农户承包权的侵害和集体所有权的漠视;二是在尊重农户个体交易意愿的基础上,重视农户对集体组织强制交易的自愿性接受,加快地权流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吕晔  白莹  
近年来我国各地以土地流转为特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这被看作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农业的又一次深刻变革。面对这一新生事物还有待于我们从制度上加以探索和完善 ,本文试图从一个较为广阔的历史视野 ,初步探讨 1 7、1 8世纪西欧以英国为典型的圈地运动和农业革命 ,希望对我国当前农村中正蓬勃开展的土地流转现象及其制度建设带来有益的启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名勇  
农地习俗元制度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农地习俗元制度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包括农地习俗元制度的起源、土地流转(交换)习俗、农地继承习俗、农地习俗元制度多样性、共同性与差异性、农地习俗元制度对农地租赁价格的影响、农地习俗元制度对农地产权制度的影响等。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今天的农村,农地习俗元制度不仅大量存在,而且对农户、农民经济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我们应以马克思农地习俗元制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农地习俗元制度的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娟  熊晓琳  
马克思在步入政治经济学研究时就开始关注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问题。不同于资产阶级经济学非此即彼的分析与选择,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角度探讨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本质及作用。在当代,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的压舱石与稳定器,对待全球化的态度起着重要的风向标作用。秉承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视野,中国坚持以自由贸易引领经济全球化,但绝不是要主张"自由主义";坚持以保护本国利益和不损害他国利益为底线,但绝不是要倡导"贸易保护主义";坚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协调当前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分歧与契合,从而不断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竹苗  
马克思土地国有化思想包含丰富的内容。马克思坚持社会主义的土地国有,认为这是土地所有权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马克思还认为,土地国有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社会主义的土地国有要和合作经营结合起来。马克思土地国有化思想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竹苗  
马克思土地国有化思想包含丰富的内容。马克思坚持社会主义的土地国有,认为这是土地所有权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马克思还认为,土地国有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社会主义的土地国有要和合作经营结合起来。马克思土地国有化思想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莉娟  庄逸群  
为了探讨互联网、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零售本质及其创新机制,本文从马克思流通理论出发,认为无论基于社会再生产视角还是商业资本视角,零售的本质始终在于作为关键的"交换"要素而发挥"媒介供需"的功能,应重视发挥零售识别需求、引导生产的联动机制,而零售商业资本则通过专业化的零售活动以保证更高的媒介效率,亦即以"质效担保"而更好发挥零售最本质的媒介功能。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不是对社会再生产基本规律的突破,从而也不改变零售的媒介本质,而是引发了具体的媒介机制的变化。适应互联网长尾需求的极大显现和"拉"式产销逻辑的转化,利用数字化驱动引导形成高度适应需求动态的柔性生产,是零售深度媒介供需的新机制,也是数字化零售引领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体现。本文还进一步应用案例研究法佐证了上述机制。
[期刊] 求索  [作者] 桑明旭  
随着系统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课题的深入展开,学界对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研究兴趣也日益高涨。梳理马克思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论述可以发现,他的“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并不是一经提出就保持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黑格尔主义到“费尔巴哈派”再到唯物史观及其具体化运用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具体表现为马克思对“真正的共同体”的存在样态、现实主体、内在原则、所有制基础、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关系、个体与共同体关系、历史坐标、实现方式等诸多方面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变革以及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准确厘清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内在逻辑,对于我们以这一思想资源合理推进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禹骅  
针对外部性市场失效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文章从讨论庇古分析与科斯分析的本质着手,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个别生产与社会生产之关系的观点,引入价值体系与价格体系的数学规划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从产权过程的角度,讨论庇古分析与科斯分析之异同和不完备性,从制度工具论的角度,归纳了两大分析的政策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小亮  
本文根据文献资料,从人格假设、基本分析方法、制度变迁的主体、动因、条件、方式、过程和作用等方面,介绍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说明其对改革的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和平  惠小明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提高旧城空间社会、文化和环境的整体质量是城市更新的必然要求。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研究侧重于将资本积累、阶级等引入到城市问题的研究,以英国城市更新历程为研究对象,以新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英国城市更新历程中资本循环积累的轨迹,探究了英国城市更新历程的各个阶段资本积累方式、参与主体关系与更新价值观念的转变。通过研究指出我国旧城更新应转型调整城市更新的价值观、参与主体的约束机制、城市规划的角色,等等,以走向整体协调的包容性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振华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包括政治、社会及经济诸多方面内容。它不仅要求法律上平等,而且要求实际平等。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的平等只是形式的表面(法律上)的平等,社会主义形式上平等和实际不平等不可避免。要实现真正平等,必须消除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晓东  黎莎  
马克思的服务劳动理论是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但长期处于争论之中。本文就服务劳动理论的几个核心争议点及其代表性观点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结合马克思的服务劳动思想对这些核心争议点进行回应,在理论上明确服务劳动的性质类属。在当下中国转入高质量经济发展阶段的实践中,识别服务劳动与第三产业大统计口径中不同劳动类属的区别,有助于探索高质量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体系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服务劳动支撑和关联着大量的实体经济内容,发展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应重视服务的发展。此外,信息技术将进一步释放服务劳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未来可结合互联网情境对服务劳动和现代服务业相关问题展开专门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彩燕  
分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解决好分配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观。关于马克思是否存在正义观一直以来备受争议,马克思认为要在共产主义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分配原则,即“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党的二十大深刻关注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新时代更要坚持把马克思分配正义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促进分配公平、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