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72)
2023(11865)
2022(9917)
2021(9290)
2020(7698)
2019(17161)
2018(16689)
2017(31840)
2016(17776)
2015(19124)
2014(18978)
2013(18778)
2012(17595)
2011(16102)
2010(16136)
2009(14912)
2008(15037)
2007(13384)
2006(12024)
2005(10676)
作者
(54850)
(46635)
(45912)
(43741)
(29109)
(22410)
(20514)
(17939)
(17612)
(16447)
(16295)
(15450)
(15080)
(14765)
(14454)
(14025)
(13904)
(13407)
(13379)
(13095)
(11822)
(11447)
(11399)
(10793)
(10473)
(10307)
(10305)
(10153)
(9584)
(9332)
学科
(71732)
经济(71613)
(54620)
(46868)
管理(45033)
(32741)
企业(32741)
农业(31055)
方法(27958)
数学(24593)
数学方法(24279)
业经(20029)
中国(18446)
(17846)
(17358)
(16860)
地方(14171)
(13652)
贸易(13648)
(13321)
(12111)
(12098)
银行(12057)
(11566)
(11524)
金融(11523)
(11308)
技术(11273)
(10872)
农业经济(10449)
机构
学院(257619)
大学(256382)
(104413)
经济(102437)
管理(93945)
研究(93889)
理学(81984)
理学院(80984)
管理学(79382)
管理学院(78936)
(74644)
中国(70577)
科学(62270)
农业(58234)
(53507)
业大(51625)
(50228)
(46259)
研究所(46250)
中心(42935)
(39494)
财经(36853)
农业大学(36545)
(33752)
(33466)
师范(32981)
(32641)
(32506)
北京(32407)
经济学(31756)
基金
项目(180382)
科学(140583)
基金(132438)
研究(123611)
(120646)
国家(119578)
科学基金(99326)
社会(80176)
社会科(75612)
社会科学(75589)
基金项目(70800)
(70756)
自然(66215)
自然科(64670)
自然科学(64641)
自然科学基金(63517)
(60249)
教育(54667)
资助(52527)
编号(47563)
重点(41329)
(40022)
(39995)
(39161)
成果(37653)
(37412)
计划(35838)
科研(35149)
创新(35115)
(34437)
期刊
(118226)
经济(118226)
(76307)
研究(69805)
学报(53811)
中国(52596)
农业(51378)
科学(47052)
大学(39692)
学学(38380)
(33537)
管理(30007)
(26188)
金融(26188)
(25606)
业经(25303)
教育(20635)
财经(18270)
技术(17557)
问题(17322)
(16995)
经济研究(16923)
业大(16309)
(15615)
农村(14454)
(14454)
农业经济(14088)
农业大学(14070)
世界(13960)
资源(13605)
共检索到378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新艳  王梦婷  洪炜杰  
本文从法律、事实及认知维度解读地权安全性概念,验证分析地权安全性三个维度及其交互项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发现,法律、认知维度的地权安全性显著促进农地流转,而事实维度的地权不安全对农地流转表现出不显著的负向影响。三个维度的交互作用表明:事实维度的地权不安全会减弱法律赋权对农地流转的正向影响;法律维度与认知维度的地权安全性在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时互为前提,缺一不可;认知维度的地权安全性可以消除事实维度地权不安全对农户农地流转带来的负向影响。由此指出,"以确权促流转"的政策目标实现,不能仅依赖于农地确权政策的实施,还需要逐渐构建起法定地权制度、实际制度执行及其制度认知之间具有一致稳定性的配套运作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承芳  何雨轩  罗仁福  张林秀  
笔者基于2014年对5省124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研究农户对农地流转政策的认知和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有21%的农户认为流转农地需要经过村集体批准,而且这一认知显著抑制了农户转入农地的行为;相反,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会显著提高农户转入和转出农地的可能性和农地流转规模。从政策含义的角度看,进一步加大关于农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力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将有助于农地流转。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承芳  何雨轩  罗仁福  张林秀  
笔者基于2014年对5省124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研究农户对农地流转政策的认知和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有21%的农户认为流转农地需要经过村集体批准,而且这一认知显著抑制了农户转入农地的行为;相反,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会显著提高农户转入和转出农地的可能性和农地流转规模。从政策含义的角度看,进一步加大关于农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力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将有助于农地流转。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武剑  
与人们熟知的"土地稳定性"概念相比,"地权安全性"概念涵盖的内容更广泛,更能完整地表明地权权利所包括的内容。笔者采用因子分析法,在中国17个省份农村土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土地的地权安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中国农村土地地权安全性构成的四个重要因子,分别是:时间持续性、保障性、权利强度和土地调整;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这四个因子中,时间持续性因子和保障性因子相对较强,土地调整因子和权利强度因子则相对较弱。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亮  
考察土地流转必须将其置身于特定的社会情景中进行讨论,并不断地追问其背后隐含着的事实,即土地能否大规模流转?土地如何才能真正流转?土地流转到谁的手中?基于这三个维度的考察,我们发现,土地流转不仅仅是农户之间的经济行为,而且会对社会产生深层次的影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亚勤  
实现绿色复苏这一目标,要求我们既要有"绿色"意识,让"绿色"理念渗入到工作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又要将"理念"化为具体的"绿色"行动和措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新久  
管理者应不断提高道德底线和利益底线,在发挥好物质引力作用的同时,更多地发挥文化引力的作用。组织都离不开人,涉及人员管理。关于人员管理,从哲学层面到实操层面,中外有太多的理论与学说。初习管理者,对此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梳理有关人员管理理论,捋一捋思路,对有序开展管理活动,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是有帮助的。一、人本维度从中国的国学,到西方近代人本研究,概括起来,人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由于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新久  
管理者应不断提高道德底线和利益底线,在发挥好物质引力作用的同时,更多地发挥文化引力的作用。组织都离不开人,涉及人员管理。关于人员管理,从哲学层面到实操层面,中外有太多的理论与学说。初习管理者,对此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梳理有关人员管理理论,捋一捋思路,对有序开展管理活动,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是有帮助的。一、人本维度从中国的国学,到西方近代人本研究,概括起来,人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由于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新军  阎建忠  杨柳  
农地流转是优化山区土地资源配置,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然而农地流转是否能够提高山区农户农业生产的效率与公平仍缺乏农户案例研究。文章基于重庆市3个典型山区县的调研数据,构建OLS回归模型,分析山区农地流转在效率和公平两方面的作用,并以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时长和劳动力平均年龄为工具变量,通过2SLS模型控制了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在目前山区农地流转现状下,净转入土地面积与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人均耕地面积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山区农地流转将耕地从人均土地充足的家庭流向人均土地稀缺的家庭,从农业生产效率低的家庭流向农业生产效率高的家庭,进而提高了山区土地配置的效率和公平。同时,本文还发现劳动力占比、牲畜数量、非农收入占比与净转入土地面积有显著的影响。基于此,提出规范山区农地流转市场;鼓励种田能手扩大经营规模;鼓励山区部分农户非农转型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贤磊  曲福田  
研究目的:检验新农地制度下的土地产权安全性对土地租赁市场发育的影响及农户参与土地租赁市场和非农就业市场间的联立性。研究方法: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租入土地决策与参与非农就业市场间存在联立性,提高土地产权的安全性能够显著激励农户租入土地的积极性;(2)农户租出土地决策与参与非农就业市场间并不存在明显的联立性,提高土地产权的安全性对土地租出决策具有微弱的激励作用。研究结论:新农地制度下的土地产权不安全性成为制约土地租赁市场发育的重要产权因素,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放大了农地产权不安全性对土地租赁市场发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史铭之  
社会性是人作为社会个体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文章立足技术本科教育实际,在分析技术本科学生社会性内涵的基础上,从社会关系的视角揭示出技术本科学生社会性的三重关系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本科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具体表征,即:掌握技术文化知识;发展合作、沟通和协调能力;形成公民意识、职业规范和技术价值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奇  朱振林  
高校作为公共教育场所,应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既使社会受益又使个人受益,并体现出公平公开参与的属性。我国民办高校坚持公益性,可通过办学理念、产权制度、社会功能三个维度来凸显。一、在办学理念上坚持公益性办学理念是大学精神的体现,是大学的灵魂,决定了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以及学校的顶层设计,从总体上决定民办高校的办学方向。民办高校尽管被界定为"非公办",甚至被认为是私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办学理念就必然选择私益性或者必然是私益性的。相反,民办高校选择公益性价值取向,既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大学的价值诉求,也是确保其生命力的根本。概观世界各国私立大学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彤璞  郭剑雄  
以传统农民与现代农民的形成本源为出发点,对两者的本质进行识别,发现两者拥有不同的就业选择集合,现代农民拥有多个选择机会构成的就业选择集合。在此视角和逻辑起点下,从选择机会、选择能力、选择条件三个维度出发,揭示现代农民形成中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择优转移下农村人口代际优化-农业的企业化和农民的选择性就业三者之间的联动关系和作用机制,从而展现出现代农民的演进规律和形成路径。扩展的就业选择集合意味着对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非农就业机会,形成现代农民生成的基本前提;农村优质劳动力率先的非农转移,导致农村人口生产的量质转型和代际优化,形成现代农民能力提升的内在路径;农业的企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民成长以及农与非农就业工资的收敛,形成现代农民生成的条件。据此,建议助推现代农民形成,政府应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机会以扩展其就业集合,加大农民人力资本投入以提高其选择能力,提高农业收益、促进农业的企业化经营以转变农民的农业择业条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黄鹏进  
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的地权冲突数量急剧增加,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矛盾类型。通过对L镇土地确权冲突案例的调查和分析,本文发现,当前对农村土地产权的界定规则主要存在公有产权规则、私有产权规则与家业产权规则。这三种产权规则折射了人们对土地产权认知的三重维度,即政治维度、经济维度与社会(文化)维度。中国当前的农村地权冲突主要表现为土地产权规则之争,而其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土地产权认知维度的变化——由政治维度为主导逐步转向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三重维度并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贤磊  仇童伟  钱忠好  
本文利用江苏、湖北、广西、和黑龙江四省(区)111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地产权安全性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地产权安全性会形成生产性效应、交易价格效应和交易成本效应,进而影响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农户最终是否流转农地以及流转农地的规模取决于农地产权安全怀所产生的三种效应的叠加影响。经验检验结果表明,土地承包合同提高了转入户转入农地的可能性和农地流转率,但并不显著影响转出户转出农地的可能性和农地流转率;签订农地流转合同提高了转入户和转出户的农地流转率;而农地流转纠纷并不显著影响转入户和转出户的农地流转率。为了促进农地流转,应该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强化农民农地流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