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6)
- 2023(9547)
- 2022(7762)
- 2021(6739)
- 2020(5826)
- 2019(12711)
- 2018(12556)
- 2017(24382)
- 2016(12880)
- 2015(14399)
- 2014(14331)
- 2013(14426)
- 2012(13381)
- 2011(11892)
- 2010(12532)
- 2009(11946)
- 2008(12003)
- 2007(11075)
- 2006(10142)
- 2005(9681)
- 学科
- 济(87988)
- 经济(87913)
- 业(74149)
- 企(71076)
- 企业(71076)
- 管理(60124)
- 方法(28851)
- 业经(28391)
- 财(26227)
- 数学(21046)
- 数学方法(20977)
- 农(20738)
- 务(20138)
- 财务(20120)
- 财务管理(20101)
- 地方(19176)
- 企业财务(19094)
- 农业(15927)
- 制(15615)
- 中国(15265)
- 技术(15200)
- 策(14601)
- 体(13848)
- 划(13689)
- 和(13249)
- 企业经济(12263)
- 地方经济(11988)
- 理论(11702)
- 经营(11280)
- 体制(11099)
- 机构
- 学院(201684)
- 大学(193738)
- 济(101659)
- 经济(100131)
- 管理(82498)
- 理学(69890)
- 理学院(69271)
- 管理学(68677)
- 管理学院(68284)
- 研究(64031)
- 中国(53700)
- 财(47914)
- 京(39351)
- 财经(37257)
- 经(33621)
- 科学(33431)
- 江(32115)
- 经济学(31869)
- 所(31802)
- 农(29686)
- 中心(28681)
- 经济学院(28440)
- 研究所(27843)
- 财经大学(27087)
- 商学(25368)
- 商学院(25128)
- 州(24856)
- 北京(24748)
- 业大(24486)
- 经济管理(23291)
- 基金
- 项目(119408)
- 科学(96629)
- 研究(90169)
- 基金(88983)
- 家(74583)
- 国家(73874)
- 科学基金(66362)
- 社会(62289)
- 社会科(59287)
- 社会科学(59269)
- 省(47766)
- 基金项目(46722)
- 自然(40249)
- 自然科(39358)
- 自然科学(39348)
- 教育(39115)
- 自然科学基金(38735)
- 划(37016)
- 资助(36042)
- 编号(34266)
- 业(30798)
- 创(28130)
- 发(27164)
- 成果(26754)
- 部(26598)
- 国家社会(26297)
- 重点(26248)
- 创新(25365)
- 制(25060)
- 人文(24098)
- 期刊
- 济(127672)
- 经济(127672)
- 研究(64913)
- 财(43416)
- 管理(38952)
- 中国(37145)
- 农(28578)
- 科学(23661)
- 学报(21684)
- 融(21401)
- 金融(21401)
- 经济研究(20989)
- 财经(20824)
- 业经(20403)
- 技术(20223)
- 农业(19528)
- 经(18187)
- 大学(17956)
- 学学(17661)
- 问题(15868)
- 技术经济(14967)
- 业(12837)
- 世界(12767)
- 财会(12187)
- 贸(11739)
- 现代(11546)
- 经济管理(11447)
- 商业(11015)
- 统计(10426)
- 经济问题(10289)
共检索到320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彭韶兵 郑伟宏 邱静
财政分权体制和企业"规模效应"①导致地方政府更关心企业产值增长,投资拉动地方GDP最终也反映在相关企业的产值增长上。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9年-2012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地方政府干预地方国有企业进行产值操控的动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结果发现:上季度地方GDP相对业绩与地方国有企业产值操控负相关;地方政府直接控制的公司更容易进行产值操控;GDP相对业绩对地方国有企业产值操控行为的影响并未因为政府控制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地方国有企业的产值操控对未来短中期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
产值操控 政府干预 GDP压力 经济后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钟海燕
本文以2005年至2008年我国国有企业金字塔层级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市场化改革中政府出于发展经济而放松对国有企业控制的经济动机以及中央政府基于国企改革策略而放松对小规模或非保护性行业国有企业控制的政治动机是国有企业选择金字塔结构的根本原因;金字塔层级与投资不足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金字塔结构虽然能够抑制国有企业投资不足,提高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但当金字塔层级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金字塔结构还会加剧国有企业投资不足,扭曲国有企业投资行为,降低国有企业投资效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宝宝 黄寿昌
本文在明确定义在职消费经济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关在职消费的经验估计模型。借助这一经验模型,本文对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的相对水平做出估计,并以此为基础对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的决定因素及其经济后果做出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影响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动机的激励因素主要有管理层现金薪酬水平、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管理层持股、管理层的平均年龄以及公司规模,在职消费的地域性激励以及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仅得到有限证据的支持,最优雇佣契约理论则没有得到支持;此外,资本市场能够及时识别在职消费的事前非效率。同时,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还存在着事后的低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池兆念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操控属于会计信息操控的一种,根据Zeff的经济后果理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操控也应该具有经济后果,文章在将"经营活动操控嫌疑样本"和"非嫌疑样本"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操控的经济后果。
关键词: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操控 经济后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廖冠民 沈红波
国有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负担。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本文主要检验国有企业承担政策性负担的隐性动因、经济后果及其治理机制。以中国2005—2011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超额雇员度量政策性负担,本文检验发现:①国有企业承担政策性负担有助于CEO获得晋升,并且当公司所处地区的政府干预程度较高、失业率较高时,政策性负担对CEO晋升的影响更大;②国有企业承担政策性负担会降低其经营业绩与股票回报;③股权制衡与股权激励有助于抑制国有企业承担政策性负担。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在设计国有企业高管人员晋升机制时引入政策性负担指标以引导其承担政策性负担,尽管政府与高管人员都可从中获益,企业也...
关键词:
政策性负担 超额雇员 高管晋升 国有企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彬 张俊瑞
文章以费用操控为研究视角,对比分析费用操控样本公司和配对样本公司未来三期的经营业绩,发现费用操控样本公司其随后三期经营业绩水平普遍低于配对公司的对应水平,得出了利用费用操控而管理盈余的行为是牺牲公司未来经营能力为代价的结论,丰富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研究内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纳新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平稳顺利实施促进了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高了税收征管效率,增强了会计信息可比性,但也会产生巨大的监管成本,其经济后果主要表现为外部监管和其内部执行的成本效益。需重点考虑其在税收、融资方面的隐性执行收益以及可能引发的隐性风险,及时制定合理的执行激励方案,不断挖掘和提升内在动力和自主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其执行的"正"经济后果。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胡师奂
文章从经济后果的角度对企业合并会计方法进行阐述,在比较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两种合并会计方法产生的不同经济后果,并指出企业管理层基于不同的经济后果所做出的会计方法选择。
关键词:
经济后果 购买法 权益结合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万寿义 刘非菲
文章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进行定量衡量,使用不完全契约、委托代理、交易成本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发生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动因,及其发生后对企业盈余质量、财务绩效、资本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社会责任缺失会降低其盈余质量和财务绩效,提高其资本成本,应进一步提高相关信息披露及监管。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动因 经济后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毕茜 彭珏
本文在归纳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购买法及权益结合法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从会计经济后果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企业合并 经济后果 购买法 权益结合法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孙聪
企业合并中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历来备受争议,国内外相关的政策准则也在不断变迁。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悄然兴起,我们更应对国内外企业合并方法具备充分和清醒的认识。本文从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处理出发,分析不同合并方法造成的不同经济后果,并尝试在相关政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
企业合并 购买法 权益结合法 经济后果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正 官峰
基于我国的绿色信贷制度背景,依据企业从事碳减排活动的成本、技术、获利途径等因素,本文研究了企业碳减排活动对债权人、投资者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碳减排活动有利于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我国的绿色信贷政策发挥了作用;但是,碳减排活动越多的企业,其公司价值越低,表明企业的碳减排活动受到资本市场投资者的抵触。根据我国的制度背景和经验证据,我们建议金融机构继续履行绿色信贷职责,支持并监督企业的碳减排活动;政府管理部门可通过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增加企业碳减排补贴的范围和标准来提升投资者的信心。
关键词:
碳减排 经济后果 债权人 投资者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靳小翠
文章主要总结了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企业社会资本的衡量和企业社会资本给企业带来的各种经济后果等内容,对当前的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价,并对企业社会资本的衡量和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一贞 夏冰
企业会计政策实质上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制度安排。其经济后果指企业会计报告将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行为,从而可能损害部分相关者的利益。企业会计政策的政治成本主要包括寻租成本、税费管制成本和社会契约成本,会计政策将导致社会资源控制权向制定政策者转移。
关键词:
企业 会计准则 会计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