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7)
- 2023(11540)
- 2022(9430)
- 2021(8633)
- 2020(6878)
- 2019(15670)
- 2018(15366)
- 2017(27954)
- 2016(15641)
- 2015(18314)
- 2014(18623)
- 2013(17818)
- 2012(16746)
- 2011(15099)
- 2010(15428)
- 2009(13497)
- 2008(12737)
- 2007(11345)
- 2006(10272)
- 2005(9293)
- 学科
- 济(76776)
- 经济(76719)
- 管理(43646)
- 业(39864)
- 企(29947)
- 企业(29947)
- 地方(22982)
- 中国(22059)
- 方法(21921)
- 数学(18600)
- 数学方法(18426)
- 农(16828)
- 技术(16789)
- 业经(16508)
- 地方经济(13859)
- 财(13338)
- 学(13030)
- 理论(12621)
- 制(12262)
- 农业(11871)
- 贸(10699)
- 贸易(10690)
- 环境(10329)
- 易(10230)
- 产业(10132)
- 教学(9962)
- 教育(9577)
- 和(9343)
- 银(9014)
- 银行(9003)
- 机构
- 学院(218064)
- 大学(207007)
- 济(90673)
- 经济(88443)
- 管理(75906)
- 研究(73338)
- 理学(63328)
- 理学院(62555)
- 管理学(61538)
- 管理学院(61087)
- 中国(54010)
- 京(44218)
- 科学(42053)
- 财(40467)
- 江(37445)
- 所(36390)
- 中心(34042)
- 范(32640)
- 师范(32417)
- 技术(32259)
- 研究所(32228)
- 州(31830)
- 财经(30875)
- 职业(30630)
- 经济学(28563)
- 北京(28061)
- 经(27604)
- 农(27565)
- 院(26762)
- 业大(26016)
- 基金
- 项目(135470)
- 研究(111385)
- 科学(106662)
- 基金(91302)
- 家(76596)
- 国家(75810)
- 社会(68290)
- 科学基金(65297)
- 社会科(64516)
- 社会科学(64498)
- 省(58085)
- 教育(54884)
- 编号(50117)
- 基金项目(48162)
- 划(46819)
- 成果(40568)
- 自然(37204)
- 课题(36845)
- 自然科(36256)
- 自然科学(36251)
- 资助(35959)
- 自然科学基金(35564)
- 发(32768)
- 年(31828)
- 重点(31332)
- 创(29540)
- 部(29369)
- 项目编号(29317)
- 规划(28652)
- 性(28109)
- 期刊
- 济(113901)
- 经济(113901)
- 研究(68753)
- 中国(55089)
- 教育(42234)
- 财(32792)
- 技术(30617)
- 管理(29752)
- 学报(25686)
- 科学(24592)
- 农(24503)
- 职业(20563)
- 大学(19985)
- 经济研究(18764)
- 融(18414)
- 金融(18414)
- 学学(17877)
- 业经(16985)
- 农业(16642)
- 图书(16499)
- 财经(15771)
- 坛(15336)
- 论坛(15336)
- 技术教育(14185)
- 职业技术(14185)
- 职业技术教育(14185)
- 问题(14095)
- 经(13948)
- 技术经济(12569)
- 书馆(12266)
共检索到351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书平 荣莉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要紧密结合经济转型升级,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同时需要自身转型升级,高职院校自身转型升级具体可从提升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四种能力着手,即服务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服务地方发展实体经济的能力,服务地方产业优化升级的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地方高职 转型升级 服务能力 经济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新龙
学科馆员制度作为一种先进的服务理念,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所应用。本文介绍了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实践,以期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制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
学科馆员 高职院校图书馆 探索 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宏华 谭永平
本文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行业转制高职院校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开展"四个学习"、实施"三个对接"、抓好"三支队伍"、搭建"四个平台"、建立"二个机制"是提升行业转制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高职教师 社会服务 能力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瞿俊
文章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职业素质竞赛体系的实践探索为例,全面分析了高职院校职业素质的基本内涵、特征和要素,并提出职业素质竞赛体系提升教育资源整合度、人才培养贡献度和企业用人满意度的三大成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素质 竞赛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柱国 杜俊 周丽霞
立足于服务地方型园艺技术专业建设,介绍了湖州园艺产业发展概况,阐述了区域农业产业发展与涉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整体关系,并对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通过改革园艺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及深化与农民学院的合作模式来助推湖州地区农业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绍忠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基于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高职院校必须紧跟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深刻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广阔天地,力争在促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实现高职教育自身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银年 裴智民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工作站模式,全面覆盖学生顶岗实习教育与管理、实现教学环节有效衔接。该模式呈现三个层次递进:建设内容的"实"、建设模式的"新"、建设机制的"活"。它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顶岗实习的几个问题,还大大提高了高职院顶岗实习教育与管理的效率,为高职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工作站 顶岗实习 教育与管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有生 王军 张庆玲 刘金华 逯家富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选择三个专业和三家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合作,从"双主体"办学机制,"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课程+企业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开发,实训条件及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组织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等方面进行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并对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双主体育人 工学交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猛
结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设备资产管理的实践,文章认为高职院校设备资产管理应完善制度体系、加强设备资产管理的组织领导、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编制机制、加强采购和管理内部控制、加强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同时,提出要健全学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设备资产 管理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包祖军 蔡小红 崔倩 王嵘 左步电
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教师和学生两大用户群体的信息需求特点,介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学科服务平台和班级服务平台、开展多元化延伸信息服务的实践,并就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整体水平提出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褚彪 常联合
我国高校建设随着社会发展日益壮大,高职院校为高等教育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高职院校多为地方政府主办,依靠地方经济支持,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可用之才。人才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决定一个地区和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各地高职院校办学理念都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促进高职院校的自我优化和提升,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空有办学理念,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地区关怀等方面还欠缺深入研究与改进实践,没有真正发挥出高职院校的地方特色与地
关键词:
巴州 高职院校 地方经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耘 邓凯
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是打造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对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服务业重点专业群建设情况的深入剖析,阐述构建专业群的具体原则,阐明建设重点专业群的必要性,明晰了现代服务业专业群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设实践,为增强专业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提供人才保障与技术支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韦宏 陈福明
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职业院校应转变观念,将农民工作为所服务的对象,并构建科学合理的,市民素质和职业技能并重的,涵盖政策宣讲、普法教育、市情介绍、市民礼仪规范、普通话或方言培训和心理辅导在内的农民工教育培训内容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江平 谢晓轲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担负着社会服务职能,协同创新平台是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是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洋
信息化时代,灵活丰富的网络学习环境与学校呆板、枯燥的传统课堂对高职学生吸引力对比显著拉大,高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中,基于学情特点,遵循学习规律,以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为手段,着眼于知识够用度、课堂参与度、趣味教学载体实用度、教学评价多维度、学生自信度五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实践,取得一定效果。继续推进本次课程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体化智能开放实验室的建设,注重信息化教学比赛的资源转化,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与教学载体的优化更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方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为例
高职院校目标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基于产业发展需求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探索——以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探索——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实践与探索——以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路径探索——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体育精准化教学实践探索——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专业层面供给侧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青岛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深化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