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93)
- 2023(11896)
- 2022(9095)
- 2021(8071)
- 2020(6241)
- 2019(13855)
- 2018(13621)
- 2017(25088)
- 2016(14318)
- 2015(16121)
- 2014(16114)
- 2013(14884)
- 2012(13048)
- 2011(11487)
- 2010(11535)
- 2009(10922)
- 2008(10620)
- 2007(9989)
- 2006(8893)
- 2005(8406)
- 学科
- 济(49612)
- 经济(49525)
- 管理(45619)
- 业(38007)
- 企(31620)
- 企业(31620)
- 中国(19298)
- 财(17521)
- 农(16711)
- 制(16345)
- 业经(15194)
- 方法(14673)
- 地方(12363)
- 体(12030)
- 数学(11899)
- 数学方法(11772)
- 农业(11020)
- 银(9910)
- 银行(9899)
- 体制(9662)
- 务(9560)
- 财务(9528)
- 财务管理(9496)
- 行(9446)
- 发(9108)
- 企业财务(9061)
- 融(9054)
- 金融(9049)
- 教育(8941)
- 理论(8896)
- 机构
- 大学(191953)
- 学院(191127)
- 济(76135)
- 经济(74340)
- 管理(68754)
- 研究(63379)
- 理学(58083)
- 理学院(57495)
- 管理学(56510)
- 管理学院(56159)
- 中国(48324)
- 财(41353)
- 京(40001)
- 科学(35336)
- 江(31695)
- 财经(30943)
- 所(30083)
- 中心(29113)
- 经(27975)
- 农(27610)
- 范(27050)
- 师范(26833)
- 研究所(26601)
- 业大(25038)
- 州(24893)
- 北京(24838)
- 经济学(24308)
- 院(23842)
- 财经大学(22687)
- 经济学院(21786)
- 基金
- 项目(125214)
- 研究(99540)
- 科学(99266)
- 基金(88247)
- 家(74825)
- 国家(74135)
- 科学基金(64414)
- 社会(64230)
- 社会科(60776)
- 社会科学(60761)
- 省(50680)
- 教育(47442)
- 基金项目(45861)
- 编号(41689)
- 划(41252)
- 自然(37334)
- 成果(36560)
- 自然科(36451)
- 自然科学(36443)
- 自然科学基金(35785)
- 资助(33902)
- 课题(30758)
- 制(30199)
- 重点(28573)
- 发(27951)
- 部(27706)
- 创(26761)
- 国家社会(26577)
- 性(26308)
- 项目编号(25862)
共检索到303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雪梅
新型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生活质量;城镇化不是人为设计的,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手段,不能单由政府推动。以加快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为历史坐标,转变发展观念,确立地方高校的应用型定位,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落实办学自主权,强化质量立校意识,努力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搞清楚"谁的城镇化"和"谁来城镇化"这两个基本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地方高校转型及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互动。
关键词:
地方高校转型 城镇化 教育质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正平
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城镇化质量既是切实解决我国当前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冒进粗放的关键之举,更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的长远战略。优化产业结构与提升城镇化质量存在互促互动的关联机制:一方面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推动城镇转型发展和城镇化质量提高;另一方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又有利于拉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并促进产业合理布局。依据两者互动机制,并针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与城镇化质量相互影响中的"双粗放"、"双缺失"、"双错位"、"双低效"等突出问题,作者提出实现其互动并进的路径选择:加快产业转型,推进城镇化质量整体提升;强化产城融合,推进产业与城镇互动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形成新型城镇化格局;完善产业政策,推进城镇...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镇化质量 互动机制 实现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书峰 王维才
通过阐明产业结构演变与新型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的互动机理,并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证实产业结构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系、作用及影响,最终得出第三产业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据此提出改善产业结构偏差,增强城镇工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有效推动城镇化发展,拉近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镇化 互动机理 反馈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晶
随着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如何能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促进农民增收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目的是分析农民增收与城镇化的互动机制,通过对2006年至2011年河南省农民纯收入和城镇化发展水平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促进城镇化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城镇化 灰色关联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茵
新型城镇化和商贸流通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能否走上现代化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评估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定政策依据。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PVAR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和互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新型城镇化指数、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通过变异模型分析发现,两者之间耦合协调度内部差异逐年趋于稳定。第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最高,中部地区耦合协调度与全国耦合协调度均值相吻合,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最低。第三,互动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有互为格兰因果关系,且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新型城镇化在短期内受到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较强,但是长期来看逐渐变弱;而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新型城镇化推动作用逐渐变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郑鑫
本文使用产业数据和城乡就业数据,对中国城镇经济总量和乡村经济总量进行了粗略的估算。计算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初期城镇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及乡村经济,城镇经济比重曾出现连续下降;从1991年开始,城镇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相应地,城镇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一个包含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等不同城镇化变量的广义生产函数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近年来土地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提高,而人口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下降。鉴于中国人口城镇化的潜力要远大于土地城镇化,未来必须尽快在相关的制度创新上取得突破,从而提高人口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城镇化为经济平稳增长做出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万鹏龙 杜丽红
21世纪是城镇化的世纪,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现在世界人口的近一半居住在城镇,并继续保持快速上升的势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更为迅猛。目前,我国正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欠发达地区,如何又好又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意义尤为重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开腾
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根本性超越,精准扶贫是对传统扶贫的根本性超越,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新型城镇化具有以就地就近城镇化为主要模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四化同步发展"为理念支撑、以"绿色发展"为价值追求等特征,应以新型城镇化推进精准扶贫。具体来说,就是要积极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有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要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农民在精准扶贫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四化同步发展"的动力作用,全力提升精准扶贫绩效;要坚持"绿色发展"的价值追求,积极推进绿色扶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洪银
撤村转居后,转制社区经济功能弱化而社会管理功能亟待加强。通过深度访谈发现,转制社区尚未实现城市化转型,存在居民思想观念没有转变、生产与生活方式不兼容等现象。转制社区应以思想文化转型为先导,以满足民生需求为原则,以就业转型为导向,走社区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和社区管理适应性转型路子。建议在社区下设立"邻里小组"并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促进转制社区社会管理建设;允许农民"带土进城"和建立农业生产综合服务区,提高转居农民城市社区适应性。
关键词:
转制社区 适应性转型 路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闲 丁墨海 王丹阳
在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2001-2013年的数据为基础,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利用3SLS方法研究了保险业发展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保险业发展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的正向影响机制:保险业的良好发展能够促进城镇化的进程,发挥其特有的社会保障、风险管理功能;反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会拉动该地区对保险的需求,从而带动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该结论有利于监管当局改革政策法规,发挥保险业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保险业也应充分利用城镇化带来的红利,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莉 茹伊丽 林仲豪
针对镇域新型城镇化研究缺失的现状,以广东省中心镇为研究对象,在构建镇域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2006年、2009年、2012年中心镇新型城镇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大幅度提升,且区域间差异持续缩小,但仍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与分异特征。总体来说,珠三角地区的中心镇新型城镇化质量较高且呈空间集聚态势,粤东次之,粤西粤北新型城镇化质量整体最低且有小规模低质量集聚区。(2)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及交通区位等基础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上级政府的推力及本地政府的拉力等对其时空演变产生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促进广东省中心镇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莉 茹伊丽 林仲豪
针对镇域新型城镇化研究缺失的现状,以广东省中心镇为研究对象,在构建镇域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2006年、2009年、2012年中心镇新型城镇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大幅度提升,且区域间差异持续缩小,但仍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与分异特征。总体来说,珠三角地区的中心镇新型城镇化质量较高且呈空间集聚态势,粤东次之,粤西粤北新型城镇化质量整体最低且有小规模低质量集聚区。(2)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及交通区位等基础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上级政府的推力及本地政府的拉力等对其时空演变产生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促进广东省中心镇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月娟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优势互补成为在高校与社区互动视野下探讨体育社会化实现途径的前提。目前,中国体育社会化程度较低,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发挥高校与社区优势,创新体育社会化的实现途径。第一,高校创新参与社区体育的方式,实现高校体育社会化;第二,社区创新参与高校体育的方式,实现社区体育社会化;第三,依托高校与社区,构建的学区体育模式,推动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社会化的共同发展;第四,尝试高校与社区互动下的产业化发展方式,促进体育社会化发展。
关键词:
高校体育 社区体育 体育社会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大为
文章基于跨度为三十五年的北京市年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北京市城镇化发展协调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如下结论:改革开放之后,北京市城镇化发展协调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在短期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相互制约和促进作用明显。
关键词:
城镇化 协调性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丽萍 王旭霞 杨筠
本文探讨西部12省区城镇化和经济增长的时空分布情况,并揭示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从空间分布看,城市化水平自西北至西南依次形成高、中、低三个不同梯度;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具有对应性;面板数据模型揭示人均GDP每增长1%,拉动城镇化率上升0.0384%,但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对城镇化率的正向推动作用不一样。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增长 互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