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4)
- 2023(9088)
- 2022(7236)
- 2021(6735)
- 2020(5713)
- 2019(12846)
- 2018(12828)
- 2017(23508)
- 2016(13288)
- 2015(15091)
- 2014(15151)
- 2013(14428)
- 2012(12901)
- 2011(11262)
- 2010(11684)
- 2009(10982)
- 2008(11468)
- 2007(10830)
- 2006(9447)
- 2005(8759)
- 学科
- 业(72610)
- 企(68840)
- 企业(68840)
- 管理(59771)
- 济(52456)
- 经济(52382)
- 业经(25174)
- 财(23377)
- 农(20640)
- 方法(20494)
- 务(18664)
- 财务(18640)
- 财务管理(18609)
- 企业财务(17600)
- 农业(15887)
- 技术(15421)
- 理论(13782)
- 和(13705)
- 中国(13076)
- 制(12701)
- 策(12671)
- 数学(12650)
- 数学方法(12537)
- 划(12268)
- 企业经济(12000)
- 经营(11209)
- 体(10491)
- 技术管理(10171)
- 体制(9096)
- 地方(9036)
- 机构
- 学院(187269)
- 大学(180305)
- 管理(76085)
- 济(73539)
- 经济(71919)
- 理学(63818)
- 理学院(63296)
- 管理学(62470)
- 管理学院(62132)
- 研究(52205)
- 中国(44545)
- 财(39402)
- 京(37719)
- 江(32050)
- 科学(30075)
- 财经(29751)
- 农(28064)
- 经(26718)
- 州(25816)
- 所(25730)
- 中心(24986)
- 业大(23871)
- 北京(23758)
- 范(22856)
- 师范(22697)
- 研究所(22333)
- 商学(22064)
- 商学院(21880)
- 农业(21692)
- 财经大学(21374)
- 基金
- 项目(112263)
- 研究(90454)
- 科学(88895)
- 基金(78027)
- 家(64642)
- 国家(63896)
- 科学基金(57386)
- 社会(55729)
- 社会科(52714)
- 社会科学(52696)
- 省(47598)
- 教育(42182)
- 基金项目(41328)
- 编号(39662)
- 划(36532)
- 自然(35100)
- 自然科(34170)
- 自然科学(34161)
- 自然科学基金(33631)
- 成果(32554)
- 资助(30920)
- 业(29409)
- 创(27046)
- 课题(27040)
- 项目编号(24999)
- 发(24655)
- 重点(24423)
- 创新(24154)
- 制(24083)
- 部(24063)
共检索到297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继军
文章呈现了地方高校与企业的科研资源优势和需求,分析了地方高校科研资源与地方企业难以精准对接的原因在于双方缺乏主动性,缺乏必要的对接政策,对对接切入点难以达成共识。最后提出校企科研精准对接的策略:调整双方的价值观念,加强政策保障和长效机制建设,明确合作的模式和内容,建立科研对接"绿色通道"。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地方企业 科研资源 精准对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谭银花 林海珍 王颖
根据国家提出的对科研项目管理的改革政策,分析高校在科研项目监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高校科研项目进行精准监控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 科研项目 精准监控 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飞燕
高职院校应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根据职业岗位需求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文章基于跨境电商时代背景,分析了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问题,并提出了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对策:根据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做到"精准育人";根据岗位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做到"课岗对接";根据职业标准修改课程标准,做到"精准衔接";基于工作过程安排教学顺序,做到"精准对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博 高卫红
鉴于目前地方高校应用型德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脱节现象,运用实证法从教师、学生和企业三方视角对我国地方高校应用型德语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基于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和职场规划三个方面的调查数据分析,提出德语人才培养的三点建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德语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驱动,明确构建"德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第三方评价为依据,合理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文锴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群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地方开展科学研究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不断变革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高校自身发展渐次显现出不少问题,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办学经费不足、人才吸引力不大、核心竞争力不强、科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婷婷
扶贫是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的结合,精准扶贫应包含市场化的手段,企业和企业家是市场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应用于精准扶贫有其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企业家精神最重要的内涵是创新,将其引入扶贫实践中,通过创新性地将贫困地区的各要素重新组合能够打破原有的低水平循环实现新的循环,增强贫困地区脱贫的内生动力。贵州省黔南州的扶贫实践充分体现出企业家精神对于精准扶贫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企业家精神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形式。因此在扶贫工作中,地方政府应足够重视企业家精神,确定扶贫工作"政府主导、市场配置、政府监督"的基本原则,为企业家精神的发挥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制度环境和服务便利,还要对扶贫生产过程与资金用途等进行必要的监督。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辉
我国地方高校体育场馆资源闲置现象普遍存在,地方高校体育场馆资源需求缺口比较明显。地方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能够有效解决体育场馆资源需求缺口明显和体育场馆资源闲置的问题,实现体育场馆资源供需所求的目标,促进体育场馆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文章提出了构建地方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
高校 体育场馆 固定资产资源 共享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淑珍
高校"多困生"是指兼具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扰或就业困难两类困难及以上的学生群体,探究"多困生"产生的主导因素,探索建立高校"多困生"精准帮扶的路径,更好地促进"多困生"健康成长成才,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多困生 帮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希玲
精准化是新时代高校开展就业工作的指导思路。高校应创新服务理念,以精准服务实现个性化就业;创新教育模式,以精准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创新工作体系,以精准对接打造就业服务新局面,以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
高校 精准就业 服务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建设 丁继安 胡世明
地方高等职业教育的"三层对接"即"学校对接产业,专业对接行业企业,师生对接职业岗位",应是地方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发展方向。对此,地方高等职业院校应走进政府产业部门,创新合作载体,校地互动促进产业合作建设;建立挂职机制,开展工作任务分析开发课程,共建专业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推进专业建设;创建教师企业实践机制,学生岗位实践多样化,工学结合推进教学建设。
关键词:
地方高等职业院校 三层对接 办学模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华东 尹晓飞
高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生力军,在长期的定点扶贫中,探索出了卓有成效的扶贫模式。通过对第一批参与定点扶贫44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扶贫报告进行文本分析,从教育、产业、人才、医疗四个方面概括了高校扶贫工作的主要做法,进而对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四所有代表性的农业高校的扶贫模式进行案例分析,剖析农业高校精准扶贫模式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提出了推进农业高校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的路径:更新扶贫理念,着力建立长效扶贫机制;聚焦产业扶贫,着力建设农业综合体系;深化校企合作,着力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农业高校 模式 产业扶贫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峰
政府和企业对经管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经管专业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应用型高校着重体现在"应用",实践教学是核心环节。通过分析应用型高校经管类"双创"实践育人主要研究内容,文章以某大学为例,从"双创"实践育人平台和"双创"实践教学体系两方面探讨了经管类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经管专业 创新创业 实践育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亦平 滕秀梅
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目标与农业发展的不同态势,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依次经历了产业发展政策的外部"解困"、行业发展政策的成本"减负"与经济发展政策的助力"推进"等过程;现实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农民主体结构的多向性、土地载体功能的多样性与服务功能的社会性的要求;精准农业支持政策需要在"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农"的经营主体结构、"与劳动力流动方向保持一致"的土地指标配置与"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的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形成与建立对应性的措施。
关键词:
农业政策 支持体系 精准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亦平 滕秀梅
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目标与农业发展的不同态势,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依次经历了产业发展政策的外部"解困"、行业发展政策的成本"减负"与经济发展政策的助力"推进"等过程;现实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农民主体结构的多向性、土地载体功能的多样性与服务功能的社会性的要求;精准农业支持政策需要在"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农"的经营主体结构、"与劳动力流动方向保持一致"的土地指标配置与"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的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形成与建立对应性的措施。
关键词:
农业政策 支持体系 精准农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在洲 熊新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