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6)
- 2023(10405)
- 2022(9317)
- 2021(8878)
- 2020(7420)
- 2019(17333)
- 2018(17549)
- 2017(33744)
- 2016(18676)
- 2015(21240)
- 2014(21175)
- 2013(20609)
- 2012(18634)
- 2011(16618)
- 2010(16486)
- 2009(14863)
- 2008(14370)
- 2007(12520)
- 2006(10863)
- 2005(9052)
- 学科
- 济(66589)
- 经济(66418)
- 管理(52031)
- 业(48540)
- 企(39359)
- 企业(39359)
- 方法(33000)
- 数学(27256)
- 数学方法(26963)
- 中国(19081)
- 农(17940)
- 财(17235)
- 业经(16051)
- 学(15178)
- 地方(14908)
- 理论(13920)
- 和(13376)
- 教育(12144)
- 制(12041)
- 贸(11902)
- 贸易(11895)
- 农业(11683)
- 易(11535)
- 技术(10648)
- 环境(10465)
- 工作(10464)
- 务(10099)
- 财务(10037)
- 财务管理(10015)
- 企业财务(9473)
- 机构
- 大学(254584)
- 学院(249181)
- 管理(102983)
- 济(92765)
- 经济(90403)
- 理学(89803)
- 理学院(88834)
- 管理学(87263)
- 管理学院(86811)
- 研究(79055)
- 中国(56838)
- 京(54028)
- 科学(50131)
- 财(43173)
- 所(38360)
- 业大(37233)
- 农(36325)
- 中心(36122)
- 江(35506)
- 范(35351)
- 师范(35102)
- 研究所(35053)
- 财经(34583)
- 北京(34104)
- 经(31415)
- 州(29721)
- 院(28908)
- 农业(28210)
- 师范大学(28088)
- 经济学(26525)
- 基金
- 项目(176533)
- 科学(138179)
- 研究(133070)
- 基金(126183)
- 家(108131)
- 国家(107169)
- 科学基金(92779)
- 社会(82747)
- 社会科(77494)
- 社会科学(77466)
- 省(69533)
- 基金项目(68084)
- 教育(61670)
- 自然(59768)
- 自然科(58372)
- 自然科学(58362)
- 划(57905)
- 自然科学基金(57304)
- 编号(56210)
- 资助(51310)
- 成果(46936)
- 重点(38661)
- 部(38604)
- 课题(38057)
- 发(36787)
- 创(36693)
- 项目编号(35579)
- 创新(33948)
- 大学(33873)
- 科研(33643)
- 期刊
- 济(99687)
- 经济(99687)
- 研究(73793)
- 中国(48888)
- 学报(38967)
- 管理(36160)
- 教育(35958)
- 科学(34922)
- 农(32262)
- 财(31819)
- 大学(29946)
- 学学(26932)
- 农业(22989)
- 图书(21777)
- 技术(20843)
- 融(17393)
- 金融(17393)
- 业经(16247)
- 财经(16083)
- 经济研究(15335)
- 书馆(15033)
- 图书馆(15033)
- 经(13579)
- 理论(13271)
- 情报(12932)
- 问题(12595)
- 科技(12587)
- 实践(12475)
- 践(12475)
- 技术经济(11274)
共检索到358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恒 韩叶盛
地方高校正确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社会职能的关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是高校自身增强核心竞争力、强化内涵建设的迫切需要。地方高校在发展社会服务方面既有优势,也有局限。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需要政府、高校、教师等方面的协同努力。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社会服务 能力提升 协同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旭东 赵隽咏 李玉珠
近些年来,许多高校都开始探索服务社会的活动,但在探索与尝试中,存在着认识比较肤浅、功利色彩较重,职能错位、社会服务冲击教学,行动偏颇、服务社会与英雄救赎混淆,机构设置缺失、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地方高校有效开展社会服务,应科学定位社会服务职能,立足优势专业、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着手社会的引领与促进、避免社会救赎,完善社会服务体制机制,还应坚持长效发展、特色发展、共赢发展的原则。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社会服务 职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旭东
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与社会服务促进地方高校发展,二者不可偏废,甚至要以后者为开展社会服务的旨归。只有突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孕育学校特色和优势,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传承引领先进文化是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责,社会服务对文化传承创新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日益凸显,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更加紧密。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高校直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旭东
社会服务同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一起构成为现代大学三大职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承担三项职能的侧重点和具体内涵都会有所不同,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院校必须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把积极拓展社会服务职能作为发展的首要选择,努力拓宽社会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并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职能 社会服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旭东
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与社会服务促进地方高校发展,二者不可偏废,甚至要以后者为开展社会服务的旨归。只有突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孕育学校特色和优势,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传承引领先进文化是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责,社会服务对文化传承创新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日益凸显,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更加紧密。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高校直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成钢
地方高校作为思想源和创新基地,可以为所在区域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供给、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经济体为地方高校特有的学术环境、科研氛围的形成和特色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文章首次提出了"基于协同式学习的地方高校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体系"的综合概念,对其内涵实质系统地进行了研究和实证分析,并就此提出地方高校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波 王兴华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构建了高校整体社会服务能力模型,研究高校社会服务的主要层面,即面向社区的服务、面向企业的服务和面向政府的服务对高校整体社会服务能力的影响。Pls模型研究发现,高校面向政府和社区的服务对高校整体社会服务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其中,高校面向政府的服务影响最大。然而,高校面向企业的服务在高校整体社会服务能力影响中非常小。可以窥见,企业与高校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雯
利用访谈法和网络调查法调研南京地区25所本科院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情况发现,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动机主要为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以及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存在社会动机的设立基础缺少理论支持,缺乏对社会服务动机与效果的一致性评价,社会服务实际效果以及读者受惠面并不广泛等问题。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社会服务时,应重视社会服务动机研究,理性看待社会服务,明确并端正社会服务的动机和目的,建立社会服务动机与效果一致性评价机制,确定合理的社会服务内容,在保证校内需求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社会服务 服务动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勇
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有着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紧密联系。本文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互动联系,并从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入手,从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文化服务、农民培训等多个方面探索了学校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策略。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社会服务 新农村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宋远航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定位,使学校职能的内涵进一步向深层次拓展,为经济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正义
地方高校如何正确处理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三个社会职能的关系,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也是加快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强化地方高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就是强化吸收和掌握高校为社会服务的理念、理论、社会价值、成功经验乃至真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适应服务,变单一职能服务为全职能服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静 侯长林
目前,地方高校比较有特色的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具体表现为"直饮水"和"灌装水"两种形式。构建此模式的策略主要有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努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组建社会服务组织机构、建立社会服务案例库、完善制度和机制五个方面。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社会服务 反哺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曲哲
文章依据地方社会各类服务客体的需求内容和方式,结合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能力范围,以服务客体的需求和特点作为切入点,整合服务内容和手段,构建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社会服务的模式并剖析其功能定位及运行机制,为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社会提供理论佐证及实践范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抒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投入足够大的力量来做社会服务。从教育本身的角度来看,教学和社会服务的从业人员在工作性质上差别很大,因此需要建立一支具有自持力的专职科技队伍,其主要任务是提供社会服务。这支队伍的人员有着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学校的教师编制人员之间是同事关系,而不是雇佣关系;靠获得项目经费来支持自身的研究,并开支自身的薪酬。西方国家的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现在越来越多地采用这种方式来解决社会服务人员不足的问题。为了提升我国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笔者认为应加强专职科技队伍建设,特此提出以下建议:1.制定高校专职科技队伍政策。例如,允许高校自主设置专职科技人员编制,在职称结构上,可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