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4)
2023(6858)
2022(5721)
2021(5566)
2020(4780)
2019(11064)
2018(11462)
2017(21303)
2016(11996)
2015(14142)
2014(13987)
2013(12981)
2012(11565)
2011(10320)
2010(10774)
2009(9505)
2008(9269)
2007(8568)
2006(7430)
2005(6251)
作者
(30757)
(25696)
(25204)
(24389)
(16400)
(12070)
(11713)
(9881)
(9743)
(9371)
(8793)
(8627)
(8227)
(7955)
(7846)
(7726)
(7637)
(7597)
(7473)
(7297)
(6469)
(6267)
(6227)
(5945)
(5919)
(5714)
(5684)
(5652)
(5348)
(5074)
学科
(39480)
经济(39336)
管理(30392)
(27854)
方法(21747)
(21566)
企业(21566)
数学(17781)
数学方法(17260)
中国(13373)
理论(12866)
(10914)
业经(10011)
教育(9724)
教学(9188)
工作(9092)
(9092)
(8527)
(7803)
地方(7603)
(7572)
服务(7198)
(6815)
贸易(6809)
(6632)
农业(6464)
学法(5915)
教学法(5915)
技术(5899)
(5492)
机构
大学(154465)
学院(153442)
管理(58872)
(53911)
经济(52328)
理学(50538)
理学院(50011)
管理学(48615)
管理学院(48340)
研究(46141)
中国(33662)
(32515)
科学(28337)
(26690)
(24262)
(23171)
师范(22993)
(22046)
中心(21972)
业大(21574)
(21136)
北京(20525)
财经(20302)
(19966)
研究所(19889)
技术(19690)
(18294)
师范大学(17590)
(16915)
农业(16207)
基金
项目(103506)
研究(81003)
科学(80564)
基金(70296)
(59408)
国家(58862)
科学基金(51318)
社会(49648)
社会科(45887)
社会科学(45864)
(43607)
教育(41630)
基金项目(36477)
编号(36387)
(35600)
自然(31734)
成果(31545)
自然科(31089)
自然科学(31084)
自然科学基金(30493)
资助(29600)
课题(26100)
重点(23326)
项目编号(22913)
(22238)
(22114)
(22011)
(21291)
大学(20750)
规划(20295)
期刊
(59021)
经济(59021)
研究(44769)
中国(39825)
教育(34454)
管理(22388)
学报(22080)
(21428)
科学(18980)
(18946)
大学(17975)
技术(17288)
图书(15841)
学学(15513)
农业(13035)
书馆(11482)
图书馆(11482)
(10610)
金融(10610)
职业(10437)
财经(9886)
业经(9826)
经济研究(9694)
统计(9132)
(8573)
(8359)
(8338)
论坛(8338)
情报(7753)
决策(7525)
共检索到234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静  侯长林  
目前,地方高校比较有特色的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具体表现为"直饮水"和"灌装水"两种形式。构建此模式的策略主要有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努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组建社会服务组织机构、建立社会服务案例库、完善制度和机制五个方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以彬  
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市场的严峻考验,这使学生、家庭和国家承受了巨大压力。文章认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形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需要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并将其作为重要的社会服务职能;"订单式"人才培养有独特的内涵、系统的过程,要求高校坚持适度柔性的原则。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艳艳  
为满足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催生的对优质人力资源的新需求,地方高校可以尝试"专业实践+跨文化沟通+语言"三通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实现路径有: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搭建、高层次教学团队建设、信息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教学方式改革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常静  
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专业设置缺乏灵活性、教学方式手段陈旧、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地方本科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对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瑾  曾冬梅  
一、以“地方性”为主线。确立办学指导思想 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出发点。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决定于学校办学类型和办学目标的定位。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受到“大一统”办学理念的支配,不论重点大学还是地方院校,办学目标定位基本是一个模式即“高水平大学”。这种缺乏个性的办学思想,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制约着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至今,高校与高校间办学目标的趋同现象仍然存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冰  谢飞雁  杨积堂  
以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为例,围绕着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系统化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创新为导向,实现其个性发展的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课内外有机结合、产学相互融通的教学体系,推动地方高校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云助  
地方高校要针对过于专业化取向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根据"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人才培养基本原则,合理设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实践取向的综合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昕  王丽霞  刘焕君  于建军  
调查发现,地方土建类高校人才培养存在培养方案设计简单、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内容乏陈可新,以及与执业资格脱节等问题。为此,课题组提出,应遵循程序性、符合性、本质性、形成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地方土建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禹四明  
针对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应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技能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对地方本科院校构建技能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办学观念和专业设置、师资培训和队伍建设、技能培养和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和管理制度等视角,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构建技能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构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秀敏  韩丽艳  单良  
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高校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探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问题,提出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系统设计的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黎进深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需要从基本逻辑点出发,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当前需要从高校人才培养的动因出发,对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对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需要全面把握人才培养的动因,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从而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建立完善的毕业生考评制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俭  曹滨  
文章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依据,探讨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并分析了通过该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教育改革思路,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万兵  李英  陈应琴  
"服务学习"作为一个20世纪兴起的概念,在美国有很好的实践,中国的大学教育也在不断尝试推进实行。为探索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培养,西南政法大学走出一条以服务为载体的学习成长道路,在丰富多样的学校和社会服务中改善学习、发展人格。志愿者的"服务学习成长"这一模式,对我们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启发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燕  吴蒙  李想  
本文采用修正的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部属高校运行的整体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种功能的效率以及其对整体效率的贡献度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发现我国高校整体运行效率较低,政府拨款、学科建设两项影响因素对高校效率的作用方向相反,我国高校的教学效率显著高于科研效率,而社会服务功能却十分薄弱,而且不同地区和类型高校的效率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曲哲  
文章依据地方社会各类服务客体的需求内容和方式,结合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能力范围,以服务客体的需求和特点作为切入点,整合服务内容和手段,构建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社会服务的模式并剖析其功能定位及运行机制,为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社会提供理论佐证及实践范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