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7)
- 2023(7226)
- 2022(6316)
- 2021(5879)
- 2020(5022)
- 2019(11541)
- 2018(11398)
- 2017(20256)
- 2016(12379)
- 2015(14173)
- 2014(13954)
- 2013(13004)
- 2012(11814)
- 2011(10651)
- 2010(10901)
- 2009(9494)
- 2008(9492)
- 2007(8845)
- 2006(7684)
- 2005(6569)
- 学科
- 济(39552)
- 经济(39515)
- 管理(28708)
- 业(22817)
- 方法(20030)
- 企(18121)
- 企业(18121)
- 数学(17711)
- 数学方法(17410)
- 中国(11911)
- 教育(11231)
- 农(10577)
- 学(10290)
- 财(10209)
- 理论(10105)
- 教学(8709)
- 地方(8536)
- 业经(8380)
- 制(7865)
- 研究(7740)
- 农业(7082)
- 环境(6952)
- 和(6574)
- 技术(5914)
- 工作(5872)
- 划(5738)
- 贸(5618)
- 贸易(5617)
- 学法(5593)
- 教学法(5593)
- 机构
- 大学(168035)
- 学院(162963)
- 研究(57773)
- 管理(57110)
- 济(56365)
- 经济(54787)
- 理学(49100)
- 理学院(48452)
- 管理学(47115)
- 管理学院(46847)
- 中国(38829)
- 科学(38191)
- 京(36460)
- 农(32327)
- 所(29568)
- 业大(28553)
- 研究所(27401)
- 财(26995)
- 江(26439)
- 范(25907)
- 中心(25769)
- 农业(25644)
- 师范(25613)
- 北京(22477)
- 财经(21192)
- 院(21157)
- 技术(20904)
- 州(20815)
- 师范大学(20085)
- 经(19202)
- 基金
- 项目(114496)
- 科学(88029)
- 研究(85135)
- 基金(78001)
- 家(68982)
- 国家(68379)
- 科学基金(57117)
- 社会(49765)
- 省(48367)
- 社会科(47121)
- 社会科学(47099)
- 教育(43277)
- 基金项目(41285)
- 划(40461)
- 自然(36696)
- 编号(36207)
- 自然科(35843)
- 自然科学(35825)
- 自然科学基金(35124)
- 资助(31871)
- 成果(31574)
- 课题(27253)
- 重点(27060)
- 部(24783)
- 发(24351)
- 创(24182)
- 创新(22475)
- 科研(22243)
- 大学(22166)
- 项目编号(21897)
共检索到242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喻琨 胡雪晴
文章以数据素养内涵和大学生的数据行为特征为出发点,提出了当代大学生数据素养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和目标定位,运用AHP法,从数据的认知和采集、验证与存储、数据安全维护、数据道德领域、数据的交流和表达、数据的验证和处理等六个方面构建地方高校本科生数据素养的目标定位及其评价指标。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明海 周艳红
文章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大学知识教育变革的基本趋势,提出了大数据时代高校数据素养教育目标定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教育主体、教学内容和教学平台三个方面,对高校数据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的路径与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高校数据素养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
大数据 数据素养教育 知识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春梅 杨洪升 罗志文 董锡文 杜春梅 杨金铭
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运行中存在理念定位误区、实施过程形式化和激励考核模糊不清等问题。抓住导师制运行的关键节点,结合地方高校的校情学情,准确定位、建立师生互动的良性沟通机制和科学完整的激励考核体系等,才能真正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效性。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导师制 优化策略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范志武
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是传统用户教育在信息社会下的提升与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质进行评价是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章利用指标评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和研究。
关键词:
大学生 信息素质 现状 指标评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杜红
以美国大学和图书馆协会提出的相关标准为参考,比较研究生与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要求的异同,提出研究生信息素养的具体要求。通过对研究生和本科生信息素养能力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从加强宣传培训、开设适合研究生的文献检索课程、发挥导师和学科馆员作用、利用图书馆资源优势等方面,阐述以科研为导向、提高研究生信息素养能力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 本科生 信息素养 比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林嘉 惠澜 邓支青
文章结合武汉大学图书馆MOOC课程教学实践,以学习目的调研为基础,分析了学生学习学术素养课程目的的特征及其人口统计学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学术素养开放课程的目标定位:提升职业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术素养、应用型教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包水梅
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定位,随着社会发展和学术型博士生教育自身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变革。基于历史溯源和现实考证可见:学术创新人才是我国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现实选择,这类人才以高深知识为工作对象,以学术创新为目的,具有"学者"的基本素质:坚实的知识基础,包括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知识、广博宽厚的跨学科知识;卓越的学术能力,包括独立的探究意识、丰富的想象力和理性批判能力;以学术为志业的品质,包括独立人格、对学术的热情、忠诚于学术及坚强的意志力和敢于冒险的精神。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宇芳 李晓玲 符礼平 许美荣
信息素养课程是本科生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从通识教育的视角提出信息素养通识教育课的理念,设计以科研选题为基点,以学术探究进程为线索的教学内容体系,并根据复旦大学信息素养通识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教学效果分析,总结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国基
本调查以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导师制实施状况为调查对象,根据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认为本科生导师制形式化程度较浓厚、指导内容不够规范、考核机制缺乏科学性。文章提出本科生导师制要实现指导方式多样化,加强针对性指导;强化导师队伍,明确导师职责;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评体系,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成才。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本科生导师制 问卷调查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冯爱秋 杨鹏 牛爱芳 钟丽 张晶晶
毕业实习是巩固和深化学生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特有的重要教学过程,也是实现专业毕业要求、培养毕业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以北京市属高校为例,对不同学科类型的地方普通高校的本科毕业实习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就如何提高毕业实习质量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普通高校 本科生 毕业实习 调查分析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毛建青 徐月
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对在杭两所省属高校大学生对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政策的背景、认知及其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表示理解这一政策,不管家庭地址位于哪个地区,户口的性质是什么,学生的考研意愿都很强烈;家庭年收入对考研的影响呈现一条U型曲线,高收入和低收入家庭的考研意愿要比中等收入家庭的考研意愿更显著的强烈些;学校的引导和鼓励以及本科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对学生考研意愿的影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奖学金占学费的比例为60%—80%和学费标准定在10000—15000元比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总的来说,研究生实行全面收费在实践...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收费 影响因素 意愿调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舜禹 张嘉琪 吴婉柔
新兴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双刃剑”。作为科学技术的研发者和使用者,科技人才在本职工作中能否充分遵守职业道德,是其有效发挥科学技术正向功能的关键。只有科技人才职业道德评价指标的合理设计及有效运行,才能正确引导与规范科技人才坚守职业道德。既有研究主要从概念规范和制度建设角度讨论科技人才职业道德评价指标设计,而在指标定位次级指标体系的探讨上仍有缺憾。本文提出爱国、敬业、求真、创新、理性、自律、协作、责任八项一级指标,并相应细化了次级指标体系。为破解科技人才职业道德评价实践瓶颈,未来地方政府亟需从改革评价体制、营造评价环境、完善评价体系三个路径出发优化科技人才职业道德评价政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喻玲
信息素养已经成为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当前需要从多方面出发,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指标体系,才能促使大学生对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视,不断提高信息素养的能力,对其人生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建设,需要通过指标化形成合理的框架,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积极探索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高校 学生信息素养 评价指标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林秀清 杨现民 李怡斐
教育数据在教育领域不断渗透,教师的数据素养水平对于有效利用教育数据、合理判断学生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用德尔菲法构建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文献分析梳理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评价指标,选择相关领域专家12人,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意见征询,根据专家打分计算指标权重,形成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问卷征询专家的积极系数为100%,专家权威程度均值为0.72,确定的一、二级指标重要性均值均大于4.00,变异系数均小于0.25,符合德尔菲法要求。最终形成了包含数据意识、数据知识、数据操控技能、数据应用能力、评价交流数据、数据思维6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与40条具体内容的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对46位教师进行小范围试用,验证了其科学性与可靠性,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作为评价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发展水平的参考测量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