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63)
- 2023(16350)
- 2022(13557)
- 2021(12652)
- 2020(10555)
- 2019(23934)
- 2018(23919)
- 2017(45944)
- 2016(25119)
- 2015(28355)
- 2014(28249)
- 2013(27624)
- 2012(24885)
- 2011(22170)
- 2010(22286)
- 2009(20764)
- 2008(20524)
- 2007(18552)
- 2006(16434)
- 2005(14443)
- 学科
- 济(99183)
- 经济(99058)
- 业(98539)
- 管理(82138)
- 企(80151)
- 企业(80151)
- 农(48247)
- 方法(43233)
- 数学(33931)
- 数学方法(33601)
- 业经(33425)
- 农业(32255)
- 财(30445)
- 中国(26901)
- 制(21177)
- 务(21058)
- 财务(20993)
- 财务管理(20960)
- 地方(19910)
- 企业财务(19835)
- 技术(19817)
- 理论(18949)
- 和(18333)
- 贸(17949)
- 贸易(17938)
- 学(17449)
- 易(17432)
- 策(16937)
- 划(16473)
- 体(15746)
- 机构
- 学院(353897)
- 大学(349704)
- 管理(146184)
- 济(140729)
- 经济(137648)
- 理学(126191)
- 理学院(124972)
- 管理学(123149)
- 管理学院(122504)
- 研究(109745)
- 中国(84956)
- 京(73540)
- 农(66879)
- 科学(66856)
- 财(64642)
- 业大(55499)
- 江(53804)
- 所(53495)
- 中心(51340)
- 财经(51153)
- 农业(51044)
- 研究所(48326)
- 经(46500)
- 范(45891)
- 北京(45816)
- 师范(45579)
- 州(43627)
- 经济学(40093)
- 院(39433)
- 经济管理(39259)
- 基金
- 项目(238288)
- 科学(188279)
- 研究(181986)
- 基金(171047)
- 家(146179)
- 国家(144740)
- 科学基金(126343)
- 社会(114653)
- 社会科(108248)
- 社会科学(108216)
- 省(95684)
- 基金项目(91476)
- 教育(82514)
- 自然(79715)
- 自然科(77854)
- 自然科学(77839)
- 划(77687)
- 编号(77660)
- 自然科学基金(76472)
- 资助(68268)
- 成果(62722)
- 部(52147)
- 重点(51907)
- 发(51706)
- 课题(51696)
- 创(51582)
- 创新(47410)
- 项目编号(47205)
- 国家社会(46107)
- 制(45952)
- 期刊
- 济(163564)
- 经济(163564)
- 研究(102293)
- 中国(70417)
- 农(67236)
- 管理(53823)
- 学报(51505)
- 财(50797)
- 科学(48371)
- 农业(45667)
- 教育(42517)
- 大学(40726)
- 学学(37667)
- 业经(33147)
- 技术(31877)
- 融(30993)
- 金融(30993)
- 财经(24375)
- 经济研究(23349)
- 业(23159)
- 图书(22527)
- 问题(21615)
- 经(20832)
- 技术经济(18649)
- 版(17388)
- 现代(17191)
- 科技(17070)
- 理论(16731)
- 商业(16408)
- 书馆(15532)
共检索到524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时正杰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地方高校与现代农业的结合体现出极其重要的战略步骤,现代农业需要地方高校做出服务帮助其在当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二者的融合将帮助社会更进一步走向文明。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地方高校发展现状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状况,提出了地方高校服务现代农业的五大路径方式,包括合作共赢、培育高精尖人才、对中小学生现代农业认知进行启蒙、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大力发展科研对现代农业提供科学技术支持等途径,以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服务方法 现代农业 具体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鸿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客观上要求整合地方高校的地域优势、知识优势、智力优势、资源优势,有效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地方高校教育服务功能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在供需现状相对失衡、"校—农"信息不对称、服务机制与层面有待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改革力度相对不足等问题的审视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创新服务合作形式并拓宽产学研渠道等措施建议,期望在良性激发地方高校创新和经济增长点的同时,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新农村建设 服务职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英霞 陈佳馨
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通过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的耦合发展,将流通、科技、金融、信息等要素融入到现代农业的发展中,会拓展和丰富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的多种功能,其产业地位也会逐步提升。目前,中国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虽然出现了多种形式,但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因此,应从优化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多层次耦合发展、推动协同发展、加快实现区域平衡、完善创新机制、大力培育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等方面提升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现代农业 耦合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科 郭明顺 张艳 张默 刘彦伯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农村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研究在对相关概念内涵、推进路径等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业高校发展的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型提升需要智慧支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新要求;产业融合政策机制创新探索迫切需要深入研究;产业融合中新产业新业态需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思路。研究提出农业高校服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强化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农业人才培养;突出农业高校科研与产业变化融合;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高地。
关键词:
农业高校 一二三产业融合 服务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杜彦坤
农发行将服务农业现代化作为业务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政策性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基本构建了全面服务农业现代化的信贷产品体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连续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增添新动能。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不仅是金融系统服务"三农"的重要任务,也是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业务蓝海,更是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杜彦坤
农发行将服务农业现代化作为业务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政策性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基本构建了全面服务农业现代化的信贷产品体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连续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增添新动能。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不仅是金融系统服务"三农"的重要任务,也是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业务蓝海,更是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清洁 徐传明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发展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高校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有着科技人才集中、学术氛围浓厚、学科门类齐全、仪器设备优良、专业涵盖社会发展的各个学科和研究领域的特点,是人才资源、科技创新的重要集聚地,具有服务地方发展的直接条件和天然优势。本文通过对精准扶贫背景的分析,深入挖掘高校在整个农业工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系统提出高校服务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探析高校服务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高校 服务 农业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秦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这一战略实施进程中,以高等学校特别是涉农高校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建构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农业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地理区位、人才供给和心理认同方面的优势表现突出,但也存在学科发展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综合支撑作用不强、人才培养模式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对接不畅、社会服务破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困境实效性不强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地方农业院校探索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效果的路径,应坚持农科主导,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全面振兴;"以本为本",创新培养模式,突破人才瓶颈;转变观念,创新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校地校企深度合作。
关键词:
农业高校 乡村振兴 优势 问题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慧 刘锦晖 史宏龙 王统勋
积极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甘肃省陇东农产品主产区进行调研,发现其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进行衔接的现代化路径主要有思想现代化路径,组织形式现代化路径,生产方式现代化路径,营销模式现代化路径,社会化服务现代化路径五种,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衔接困境,针对小农户的技术支撑欠缺、综合能力素质较低、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引领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提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机制构建与路径选择对策。
关键词:
小农户 现代农业 衔接路径 机制 甘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慧 郭永田 刘景景 谭智心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文章首先从理清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关系入手,系统归纳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概念和内涵;其次概括了新世纪以来我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成效,分析了当前仍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并参考现代农业的评价指标,测算了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水平;最后提出了我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路径和建议。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发展水平 建设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筱琳 李闯
日本是世界上首次提出"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国家,虽然该理念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至今仅20余年,但日本政府通过完善农业环境法律体系、规范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加大生态农业研究项目投入、健全环境保护农业认证制度、落实环境保全型农业扶持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现代农业环境政策实施体系。日本现代农业环境政策的实施路径对中国探索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关键词:
日本 环境保全型农业 环境政策 实施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荣章 吕姗 李建华 郑百龙 翁伯琦
特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本文依据特色农业的内涵要求和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区域环境条件与特色,从特色农业视角,分析了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实现路径与成效,包括:科技示范园区辐射、农业产业集群引领、特色品牌农业带动、闽台农业合作推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骆少明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本出路在科技。地方农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立足服务"三农"的责任使命,地方农业院校要紧抓机遇,紧密围绕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新要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和引领新常态,深化综合改革,突出农科特色,通过农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科技推广等途径,支撑地方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助力地方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珍珍 赵晓峰
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关系的研究理论具有从分离走向融合的趋势。农业转型研究的国家视角认为,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某些做法,例如极力推动农地流转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忽视了小农群体的利益诉求,挤压了其利益空间。农业转型研究的社会视角则深入挖掘小农户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另外,在后一种研究视角下,农业服务规模化应得到有效推进,这不仅有利于化解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的发展难题,而且有助于解决规模经营在地方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障碍和社会障碍,实现小农户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基于此,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有选择节制下乡资本以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等方式成为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农户 现代农业 规模经营 农业社会化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祁双云
2020年7月河南省政府颁布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意见》。在此背景下研究河南省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对提高河南省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归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当前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
现代农业 产业体系 建设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