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3)
2023(12333)
2022(10255)
2021(9306)
2020(7274)
2019(16595)
2018(16455)
2017(30601)
2016(16578)
2015(18964)
2014(18894)
2013(18341)
2012(17295)
2011(16037)
2010(16659)
2009(15149)
2008(14881)
2007(13484)
2006(12459)
2005(11666)
作者
(47128)
(39216)
(39027)
(37226)
(25503)
(18631)
(17904)
(15245)
(14991)
(14375)
(13682)
(13145)
(12755)
(12703)
(12372)
(12146)
(11686)
(11405)
(11351)
(11268)
(10293)
(9648)
(9587)
(9171)
(8966)
(8883)
(8809)
(8777)
(8054)
(7833)
学科
(86558)
经济(86492)
管理(43683)
(39955)
(28983)
企业(28983)
地方(28401)
中国(26526)
方法(22981)
(20277)
数学(19423)
数学方法(19264)
业经(18862)
地方经济(16873)
(14984)
(14611)
农业(14295)
(13526)
金融(13525)
(13511)
(13415)
(13311)
银行(13302)
(13057)
(12808)
贸易(12791)
环境(12585)
(12248)
理论(11886)
(11307)
机构
学院(235786)
大学(235070)
(104159)
经济(101710)
研究(88150)
管理(84174)
理学(69795)
理学院(68909)
管理学(67847)
中国(67408)
管理学院(67372)
(51036)
科学(50445)
(46993)
(44345)
研究所(39566)
中心(39383)
(39178)
(35835)
师范(35531)
财经(35434)
(33595)
北京(33290)
经济学(32213)
(32082)
(31960)
(31824)
业大(28672)
经济学院(28497)
师范大学(27919)
基金
项目(145934)
研究(115119)
科学(114167)
基金(100559)
(85575)
国家(84775)
社会(72916)
科学基金(72236)
社会科(69133)
社会科学(69113)
(59340)
教育(53518)
基金项目(51948)
编号(48742)
(48500)
成果(42174)
自然(41336)
资助(40472)
自然科(40298)
自然科学(40292)
自然科学基金(39552)
(38512)
课题(35909)
重点(33649)
发展(32100)
(31572)
(31418)
(30491)
(30029)
国家社会(29784)
期刊
(133923)
经济(133923)
研究(80920)
中国(59916)
教育(38073)
管理(35380)
(34812)
(31762)
学报(30058)
科学(29442)
(25822)
金融(25822)
技术(23908)
大学(23878)
经济研究(21957)
农业(21779)
学学(21135)
业经(20857)
图书(18804)
财经(18317)
问题(16597)
(16104)
书馆(14054)
图书馆(14054)
(13658)
(13028)
论坛(13028)
技术经济(12593)
世界(12275)
国际(12260)
共检索到395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晓阳  姜峰  
20世纪90年代,经过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我国高校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以地方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院校布局的变化是高等学校和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不少地方高校由于财政支持较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华南农业大学原为农业部直接管理的高校,于2000年由农业部划为广东省属地方高校。近年来,学校在凝练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上做了积极探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上做了一些富有实效的创新性实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炯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关系密切,双方互动,求得双赢和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略为:实施地方高校区域化发展战略,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发挥高校科研资源优势,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依托高校的"文化中心"功能,引领区域软实力的提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文卫  
服务区域经济是地方高校的职能之一,也越来越得到地方高校的重视,但是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就运行机制的构建,对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建华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学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及早适应社会和工作需要;同时也是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拥贤  
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区域化、集约化、专业化、本土化、特色化的新态势,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虽然可以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校企合作科研、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地方文化传承创新来服务区域,但仍存在主动对接产业重视不够、智力支撑作用有待凸显等制约因素。因此,要加快布局和启动地方各级新型智库建设,加快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构建高校与合作各方"互惠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丰  
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是区域发展的动力之源,二者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区域和高校的共同发展。高校要认真分析区域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努力探索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形成区域与高校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静  
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要坚持因地利导的特色化办学之路,凝练学科特色,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增强服务的机制性,担负起推动和促进区域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使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教育部西南片区对口支援工作推进会3月21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陈希在会上指出,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最核心的目标就是提高这批学校服务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郎军  
高校的主要使命是教育、科研与服务,地方高校要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作为自身转型的重要任务。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要理清思路强化特色,要实施区域化发展战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依托地方高校文化中心功能提升区域软实力。本文旨在研究地方高校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庄河市为例分析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现状,指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认为国库是基层央行对外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窗口,是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重要平台,其服务水准的高低和服务水平的改进,不仅关系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更关系到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和保持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对此,赣州中心支库从国库视角探讨优化国库服务,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选择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菡丽  李俊飞  沈文其  
苏州产业转型升级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苏州高职教育应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文章通过统计数据调研,分析苏州高职教育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苏州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策略建议:加强纵向衔接、横向错位,推进高职教育特色化发展;建立专业预测系统,优化专业与产业紧密对接机制;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转型的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单佳平  
社会的全面进步需要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也要求高等学校在服务经济社会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当前高校都在积极寻求适合本校和本地区实际,发挥自身服务潜能的有效途径。2006年,教育部、科技部在杭州联合召开的全国高校服务地方工作会议提出,高校要真正做到服务基层、服务地方,做到“顶天立地”,就要有立足当地,服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炯天  
社会服务作为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时代背景下,要准确把握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和特征,深刻体认高校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时代要求,全方位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用实际行动肩负起时代赋予高校的责任和担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鲁林岳  
教学、科研、服务是高等学校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不可推卸的三重使命。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尤其是地方高校更是要把推动地方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作为自身发展和转型的第一价值尺度来确定。浙江是一个以涉外经济为主流的经济大省,外语外经贸类人才是推动涉外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人力资源。因而,加强对外语外经贸类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浙江地方高校服务浙江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浙江地方高校转型必须考虑的首要目标。建设一所外语外经贸类的地方高校既是适应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优化地方高校布局结构的必然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承忠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山东省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工业中心城市和三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近年来,济宁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新兴产业培植壮大一起抓,着力膨胀拳头产品、建设重点项目、扶持骨干企业,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