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3)
2023(9537)
2022(7753)
2021(7173)
2020(5900)
2019(12838)
2018(12264)
2017(22818)
2016(12076)
2015(13361)
2014(12646)
2013(11774)
2012(10583)
2011(9369)
2010(9647)
2009(9340)
2008(8119)
2007(7538)
2006(6474)
2005(5770)
作者
(29734)
(24435)
(24197)
(23080)
(15566)
(11666)
(11018)
(9339)
(9228)
(8645)
(8327)
(8305)
(7655)
(7643)
(7584)
(7427)
(7196)
(7076)
(6870)
(6866)
(6046)
(5777)
(5742)
(5654)
(5537)
(5464)
(5387)
(5352)
(4939)
(4768)
学科
(42411)
经济(42385)
管理(37943)
(35814)
(32783)
企业(32783)
(24925)
金融(24923)
(22367)
银行(22361)
(21784)
中国(21145)
地方(16647)
技术(15120)
方法(14233)
(13004)
业经(12261)
技术管理(11696)
(11563)
数学(11043)
中国金融(11006)
数学方法(10949)
(10034)
理论(9873)
地方经济(8444)
产业(7967)
(7958)
财务(7945)
财务管理(7926)
教育(7862)
机构
大学(151941)
学院(151530)
(61744)
经济(60359)
管理(58043)
理学(49465)
理学院(48906)
管理学(48144)
管理学院(47834)
研究(47615)
中国(43116)
(31249)
(30408)
科学(26179)
中心(24571)
(24021)
财经(23907)
(21954)
师范(21807)
(21656)
(21472)
(20497)
经济学(19771)
研究所(19218)
北京(18918)
财经大学(17870)
经济学院(17832)
(17823)
(17753)
(17709)
基金
项目(102305)
科学(82796)
研究(82141)
基金(72402)
(60569)
国家(59968)
社会(53904)
科学基金(53661)
社会科(51315)
社会科学(51302)
(43446)
基金项目(38518)
教育(38268)
(34614)
编号(33671)
自然(30958)
自然科(30332)
自然科学(30327)
自然科学基金(29825)
成果(28608)
(28397)
资助(26882)
创新(25349)
课题(24383)
(23925)
重点(23330)
国家社会(22123)
项目编号(21777)
(21726)
(20849)
期刊
(68852)
经济(68852)
研究(49760)
中国(37858)
(30050)
金融(30050)
教育(26509)
(24516)
管理(24389)
学报(17647)
科学(17634)
(15428)
大学(14960)
技术(13366)
学学(13007)
财经(12173)
业经(11022)
经济研究(10999)
图书(10714)
(10554)
农业(9680)
科技(9495)
(8492)
论坛(8492)
书馆(8036)
图书馆(8036)
问题(7686)
技术经济(7659)
职业(7134)
(6855)
共检索到242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海翔  
高等教育与文化传承创新存在天然的耦合因素,两者统一于文化育人的实践,体现高等教育的重要属性。作为文化表征和文化传承载体的大学,是所在区域文化传承创新的起点和归宿,是一种历史性的沉淀进程,体现了区域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地方高校作为区域文化精神的寄托者和守望者,必须具有理性批判的立场,也即在理解区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的融合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家伦  
当前,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校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伟大的历史使命。它既要努力成为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又要充分认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寻找突破点,抓住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因此,办好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是高校面临的现实命题。同济大学一直坚持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往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坚持服务地方的理念,也对学校发展起到根本性的推动作用。多年来,学校积极倡导主动融入社会、服务地方,不仅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做出贡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颖丽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走势取决于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自然环境下形成的一个地区固有的特色文化,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随着国际化趋势的发展,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变得尤为关键。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内的最高学府,汇聚了各方人才、技术和物质资源,在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拟对地方高校在传承和创新地方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展开分析,探寻地方高校在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大学应始终站在文化传承创新的前列,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育人和服务社会并重,科学谋划大学文化的建设发展。作为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开健  
中国国土面积辽阔,各个地区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因而形成了丰富的地域传统文化。"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为了使地域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创新,地方高校积极开展大量以发扬地域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科学研究。《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评价研究》一书由艾术林著,经济科技出版社2017年出版发行。全书主要围绕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评价进行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彭斌  周吉林  高江勇  
林业高校在传承创新生态文化方面具有三个特点和优势:林业高校的生态文化身份由大学和社会共同创造,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性;林业高校以追求人和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的大学精神,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性;林业高校在生态研究方面具有学科、师资、设备等优势,具有传承创新文化的持续性。林业高校需要在提供思想和价值引领的同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传承创新生态文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伟华  
文化传承创新被作为高校职能而明确提出,是对高校功能的拓展与完善,是高校职能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立足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提出背景及时代意义,分析高校目前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遇到的困难,继而从重视人文科学建设、注重自身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高校加强自身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着力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少安  侯菊英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把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贯彻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明确地把文化传承创新列为大学的一项基本职能,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正确发挥大学的功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民  魏饴  
作为文化继承、创新和传播的重要阵地以及繁荣校园文化的主阵地和示范区,大学在推进地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大力推动"文化兴校"战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地方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更加积极、更加坚定地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品牌之路,是当前形势下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未来使命。作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和湖南省首届"书香校园"单位,湖南文理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根海  谭甲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中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新要求。当前,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社会进入了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加剧,社会问题凸显,社会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面对现实困境,地方各级政府亟需与时俱进,创新社会管理思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参与和加强区域社会的管理。高等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作为区域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乾坤  孙兴洋  邓光  
在职业技术教育中,专业文化是依附在专业建设中的灵魂。行业精神是行业文化的精华,它具有行业性、先进性和时代性等特点,其本质是职业道德,基础是敬业精神。在专业文化中融入行业精神,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的必由出路。行业精神在专业文化中的融入、传承与发扬,关键是在专业建设中营造文化氛围,在教学组织形式、课程等方面实现对接,形成特色专业文化,建成以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为主要抓手的品牌院校,从而实现文化育人使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昌武  
地域文化是文化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处在一定的地域内,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同时又承担着传承创新地域文化,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重要职责。设立地域文化研究机构、开设地域文化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搭建地域文化传播平台、深化与地域文化研究机构及学者的合作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传承创新地域文化的可行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昌武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传承创新地域文化的重要职责并开始了积极的实践。汲取地域文化营养,构造和提升校园文化环境,做到环境育人;契合地域文化特质,提炼高校文化精神,做到精神育人;承继创新地域文化,形成和发挥教研特色,做到教学育人,这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传承创新地域文化的积极表现,但仍存在投入不足、挖掘不深、提炼不够、师资队伍不足、辐射范围较窄等不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主动担负起传承创新地域文化的职责,将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创新转变为文化建设的自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行业特色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当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要从文化这个视角来思考发展,更加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高校发展到一定层次后,也要进入到关注文化这个境界。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际,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文化论坛关心高校发展的"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洁  
文化自觉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态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文化自觉的应有之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积极增进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努力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良好氛围;以队伍培养为关键,有效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有效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