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27)
2023(15613)
2022(13062)
2021(12192)
2020(10053)
2019(22743)
2018(22715)
2017(43193)
2016(23725)
2015(26641)
2014(26864)
2013(26298)
2012(24133)
2011(22004)
2010(22038)
2009(20055)
2008(19418)
2007(17463)
2006(15302)
2005(13221)
作者
(68122)
(56640)
(56220)
(53861)
(36112)
(27053)
(25694)
(22205)
(21518)
(20337)
(19311)
(19277)
(18174)
(17816)
(17503)
(17458)
(16719)
(16607)
(16196)
(16159)
(14104)
(13976)
(13650)
(13000)
(12807)
(12587)
(12583)
(12445)
(11506)
(11177)
学科
(109661)
经济(109562)
管理(66598)
(56619)
(46997)
企业(46997)
方法(42392)
数学(36641)
数学方法(36272)
地方(27667)
中国(27293)
(24081)
(23689)
业经(22817)
(22437)
(16738)
理论(16620)
农业(16445)
环境(16261)
(16218)
地方经济(16070)
(14697)
贸易(14688)
教育(14287)
(14259)
金融(14257)
(14130)
(14028)
银行(13990)
技术(13810)
机构
大学(337237)
学院(333092)
(135888)
经济(132885)
管理(128354)
研究(116024)
理学(110737)
理学院(109427)
管理学(107467)
管理学院(106845)
中国(83970)
科学(72044)
(72016)
(61299)
(58108)
研究所(53023)
中心(51544)
(51094)
(49264)
财经(48723)
业大(48608)
(46696)
师范(46290)
北京(45588)
(44277)
(42532)
经济学(41622)
(40248)
农业(39743)
师范大学(37206)
基金
项目(227905)
科学(178649)
研究(168751)
基金(163112)
(141717)
国家(140537)
科学基金(120363)
社会(105992)
社会科(100387)
社会科学(100360)
(89649)
基金项目(86687)
教育(78028)
自然(77018)
(75195)
自然科(75155)
自然科学(75139)
自然科学基金(73767)
编号(68881)
资助(66555)
成果(57248)
重点(51205)
(49857)
(49640)
课题(48443)
(47032)
创新(43834)
科研(43246)
国家社会(43234)
大学(42977)
期刊
(154298)
经济(154298)
研究(103077)
中国(66617)
学报(53082)
科学(48046)
管理(47895)
(45867)
(45745)
教育(44267)
大学(40315)
学学(37024)
农业(32129)
技术(29469)
(27268)
金融(27268)
经济研究(25321)
财经(24380)
业经(23206)
图书(21524)
(20955)
问题(19305)
技术经济(16906)
(16107)
理论(15851)
科技(15810)
书馆(14724)
图书馆(14724)
现代(14682)
(14662)
共检索到497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文清  高策  王莉  
学科建设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能力,但学科建设本身的多维性、滞后性决定了二者并不成绝对的正相关。本文认为学科建设适配性的关键是它对区域经济转型的"合适性"和"有效性"。在学科建设适配性的概念及其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解析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思路,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调整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邱小捷  张喜梅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必须找准定位,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办学目标,通过科学地分析,瞄准区域产业发展走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实行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开发、设置与调整专业的机制,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邹满丽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机构优化的历史阶段,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复合型技能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应抓住这一改革发展机遇,进一步亲地方、融社会,牢固树立植根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努力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芮雪琴  李亚男  牛冲槐  
在分析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适配性理论的基础上,从规模、结构、水平、效应四个方面构建了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适配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3—2013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分别对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以及全国的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在规模和效应上的适配性水平比较低,但有上升趋势;在结构和水平上的适配性很差,并且上升趋势不显著。从整体上看,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水平比较低。主要因为科技人才聚集结构和水平制约了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鲁林岳  
教学、科研、服务是高等学校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不可推卸的三重使命。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尤其是地方高校更是要把推动地方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作为自身发展和转型的第一价值尺度来确定。浙江是一个以涉外经济为主流的经济大省,外语外经贸类人才是推动涉外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人力资源。因而,加强对外语外经贸类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浙江地方高校服务浙江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浙江地方高校转型必须考虑的首要目标。建设一所外语外经贸类的地方高校既是适应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优化地方高校布局结构的必然选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展祥  
学科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龙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学科与管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益显现。横向比较看,无论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国家重点研究基地,还是国家重点学科或博硕士点数量,都表明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整体实力较弱。从省内来看,学术队伍、科研发展以及已有学科基础等指标显示,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呈积聚江西财经大学的明显趋势。要从发展思路、学科培育和学术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发展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凌凌  陈金圣  
学科治理是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学科治理的功能在于通过对学科建设基点与边界的确定、学科方向与特色的凝练、学科队伍的建设、学科团队组织基础的夯实、学科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学科决策体制机制构建等问题的科学决策,促进学科的有效建设与良性发展。然而,地方高校的学科治理仍存在水平较低或治理失范的现象。其学科治理的科学化应从建立行会式的学科治理方式与学科治理结构、确立教授委员会的学科决策主体、加强学术权威的核心地位与引领作用、强化学科治理与学院治理的有机耦合以及构建学术共同体的包容式学科文化等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彭爱萍  
地方高校要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就必须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区的文化、自然资源和经济方面的特色,使之成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资源。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特色、地域自然资源特色和地域经济特色所建成的特色学科,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都能产生积极作用,是地方高校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成钢  
地方高校作为思想源和创新基地,可以为所在区域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供给、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经济体为地方高校特有的学术环境、科研氛围的形成和特色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文章首次提出了"基于协同式学习的地方高校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体系"的综合概念,对其内涵实质系统地进行了研究和实证分析,并就此提出地方高校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幼文  
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为例,分析当前新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毕业生结构与就业意向,以及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新区人才需求间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由此,提出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动态对接的若干策略,包括高校人才培养如何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地方如何改善人才就业环境,高校和地方如何形成联动协作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新淮  
地方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笔者认为,地方高校要根据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进程,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就业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加快地方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为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资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炯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关系密切,双方互动,求得双赢和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略为:实施地方高校区域化发展战略,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发挥高校科研资源优势,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依托高校的"文化中心"功能,引领区域软实力的提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跃平  
改革开放至今,浙江经济经历了三个高速增长期,GDF总量从全国的第12位跃居到第4位。改革开放至1983年为第一个高速增长期,GDP年均增长达.12.6%;1984—1990年为第二个高速增长期,GDP年均递增12.7%;1991—1999年为第三个高速增长期,GDP年均增长达到14.2%。1978—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1%。比全国平均高3.7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7.3%,比全国平均高4.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7%,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分别高55.6%和107.1%。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钱佩忠  潘海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彬  
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有着密切的联系。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产业层次的变化是人才需求变化的原因,产业分工和组织生产流程决定着人才的岗位设置。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要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的需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多样化的人才,以满足区域经济增长对人才的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