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8)
2023(9096)
2022(7409)
2021(6817)
2020(5555)
2019(12244)
2018(12209)
2017(21646)
2016(11978)
2015(13351)
2014(13425)
2013(12263)
2012(11069)
2011(10041)
2010(10070)
2009(9270)
2008(8979)
2007(8540)
2006(7250)
2005(6289)
作者
(32954)
(27538)
(27119)
(25790)
(17217)
(12977)
(12407)
(10641)
(10386)
(9785)
(9281)
(9275)
(8858)
(8574)
(8518)
(8348)
(8142)
(8059)
(8058)
(7656)
(6876)
(6748)
(6537)
(6350)
(6261)
(6103)
(6091)
(5848)
(5697)
(5472)
学科
(40246)
经济(40202)
管理(40054)
(33255)
(29837)
企业(29837)
技术(15403)
地方(13736)
中国(13653)
方法(12814)
技术管理(11646)
(11305)
业经(10243)
数学(10072)
(9983)
数学方法(9963)
(9935)
(9586)
理论(9519)
教育(8999)
地方经济(8068)
(8060)
(7509)
银行(7489)
(7487)
金融(7479)
(7460)
(7226)
(7112)
环境(7022)
机构
学院(159069)
大学(158839)
管理(59165)
(57386)
经济(55930)
研究(52813)
理学(50589)
理学院(49971)
管理学(49067)
管理学院(48742)
中国(38915)
科学(33614)
(33354)
(28752)
(26236)
(25985)
中心(24429)
(24198)
(24075)
师范(23939)
研究所(23683)
业大(22628)
财经(21614)
(21129)
北京(20525)
(20246)
技术(20082)
(19472)
农业(18738)
师范大学(18496)
基金
项目(110287)
科学(87612)
研究(85705)
基金(76053)
(66077)
国家(65448)
科学基金(56559)
社会(53269)
社会科(50354)
社会科学(50342)
(47529)
教育(40951)
基金项目(40391)
(38953)
编号(35874)
自然(34513)
自然科(33725)
自然科学(33710)
自然科学基金(33113)
成果(30676)
(28938)
资助(28234)
课题(26871)
创新(25948)
重点(25379)
(24952)
(22939)
项目编号(22570)
(22292)
国家社会(21485)
期刊
(66309)
经济(66309)
研究(47940)
中国(40864)
教育(31560)
学报(24717)
管理(24428)
(23555)
科学(22264)
(21153)
大学(18921)
学学(16801)
技术(15567)
农业(14390)
(12574)
金融(12574)
图书(11922)
业经(11785)
科技(11011)
财经(10543)
经济研究(10524)
职业(9319)
(9180)
(9108)
论坛(9108)
书馆(8614)
图书馆(8614)
(8267)
问题(7740)
技术经济(7613)
共检索到245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华峰  朱兴丰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在区域层次上的发展和延伸,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创新源和知识库,是从事创新人才的培养、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技术开发与传播的主体。为此,地方高校应该在以知识为主要创新资源的开发中,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产学研合作,理顺自身内部科研管理机制等途径,为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季小立  龚传洲  
本文认为,人才群体的规模和质量决定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人才基于互补性机制、利益和声誉激励机制、企业/产业发展机制、循环累积的自增强机制实现在特定地域的空间集聚。文章提出,促进创新人才区域集聚,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推进跨区域产学研合作,育聚人才;提高创新人才利益分享和自我实现预期的激励强度;发展和集聚本地企业或产业,拓展对人才的需求空间;培植社会资本,促进知识流动和人才"地方嵌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家伦  
当前,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校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伟大的历史使命。它既要努力成为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又要充分认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寻找突破点,抓住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因此,办好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是高校面临的现实命题。同济大学一直坚持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往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坚持服务地方的理念,也对学校发展起到根本性的推动作用。多年来,学校积极倡导主动融入社会、服务地方,不仅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做出贡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艳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从东向西由高到低呈梯次分布。这表明:区域经济发达程度与区域创新能力强劲程度成正相关。显然,这里的“创新”指的是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创新,而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邦英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网络组织,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子网络,它能通过各行为主体间的互动,使区域内部形成高效率的协同效应,推动区域系统向高效率的创新网络演进,从而吸引区域外的经济资源在本区域内聚集、发展,形成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的全面发展。作者认为,通过推进产业集群来构建西部区域创新体系,是促进西部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战略选择,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1)加强产业集群主体建设,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模范来形成区域创新网络;(2)完善产业集群内部的联系与运行机制,促进主体内部、主体之间以及中介机构之间信息高效流动,合理配置资源;(3)加强集群软硬环境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雯斐  王晓鸿  
区域创新能够带动某一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进行系统论述的基础上,从对影响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因素的分析着手,结合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现状,提出了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凡萍  贾永飞  
本文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入手,从实现创新转型的重大战略、产业转型升级两方面分析了山东省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需求,研究了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的自主创新、引进创新及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等四种创新模式,从核心主体、支撑体系、关键保障体系、配套服务体系等四个层面构建支撑全产业链的山东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并提出了关于加快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陆大道  
我国新区新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不断上新台阶的支柱。新区新城的进一步发展关键是要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要加强各类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组织各种功能空间、相应的决策和运作的人员群体空间,建设相应的各种类型平台,成为彼此互动与交流的具有竞争力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成为多层次、多领域、多范畴的彼此相互链接的创新"空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龚荒  聂锐  
本文论述了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根据相关原则及各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构筑了区域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框架模型,即区域创新体系包括两个层次、六个子系统。最后提出了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些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省贵  顾新  
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研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转型期的需要;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构建有中国特色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包括了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主体建设、要素流转建设和区域创新环境建设三个方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光州  赵立龙  熊磊  
文章从创新的角度提出了知识管理的内涵是以知识为对象,以利于创新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管理就是要加速体系内知识流转、应用,实现区域内行为各主体的知识共享,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并总结了加强区域创新体系知识管理的几点具体策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玉玺  郑旭  
在知识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要求建设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主体要素,亟需加快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研究针对地方高校科技体制存在科研管理理念落后,组织体系不够完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伊彤  
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协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区域创新体系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及其演变进行了描述,指出了目前两者关系的新特点,并提出了两者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各自定位和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谷永芬  郭振  
国家把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把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地推进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应创建一个适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支持体系,才能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健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