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32)
- 2023(7020)
- 2022(5925)
- 2021(5459)
- 2020(4272)
- 2019(9760)
- 2018(9749)
- 2017(17997)
- 2016(10347)
- 2015(11844)
- 2014(12040)
- 2013(11540)
- 2012(11263)
- 2011(10250)
- 2010(10763)
- 2009(9898)
- 2008(10090)
- 2007(9609)
- 2006(8937)
- 2005(8515)
- 学科
- 济(44400)
- 经济(44344)
- 管理(26147)
- 业(23054)
- 地方(18649)
- 中国(18599)
- 企(16166)
- 企业(16166)
- 农(14740)
- 业经(11535)
- 财(10349)
- 农业(10156)
- 地方经济(10079)
- 银(9791)
- 银行(9783)
- 制(9709)
- 发(9643)
- 行(9547)
- 融(9416)
- 金融(9416)
- 方法(8979)
- 教育(8096)
- 学(7779)
- 贸(7680)
- 贸易(7667)
- 环境(7390)
- 易(7306)
- 发展(7159)
- 展(7133)
- 数学(6999)
- 机构
- 学院(142014)
- 大学(141261)
- 济(57116)
- 经济(55598)
- 研究(54975)
- 管理(47249)
- 中国(43937)
- 理学(37586)
- 理学院(37071)
- 管理学(36302)
- 管理学院(36037)
- 京(32198)
- 科学(32077)
- 财(30272)
- 所(28870)
- 江(25586)
- 中心(25121)
- 研究所(25083)
- 农(23751)
- 范(23565)
- 师范(23392)
- 北京(21940)
- 州(21435)
- 财经(21054)
- 院(19683)
- 省(19365)
- 经(18717)
- 业大(18272)
- 师范大学(17948)
- 农业(17774)
- 基金
- 项目(80260)
- 研究(65852)
- 科学(61677)
- 基金(52215)
- 家(43611)
- 国家(43103)
- 社会(39266)
- 社会科(37044)
- 社会科学(37034)
- 科学基金(36109)
- 省(34603)
- 教育(30840)
- 编号(28948)
- 划(27835)
- 成果(26864)
- 基金项目(26817)
- 发(24087)
- 课题(22488)
- 资助(21501)
- 发展(19973)
- 自然(19914)
- 展(19614)
- 自然科(19376)
- 自然科学(19373)
- 年(19100)
- 自然科学基金(18967)
- 重点(18432)
- 性(17316)
- 项目编号(17164)
- 部(16712)
共检索到257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清明
地方高校的发展得益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两次重大转型,它直接折射着转型期高等教育面临的各种矛盾,同时因其本身发展时间较短、学术实力薄弱,因而面临着比中央部属大学更加复杂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地方高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要在自身的发展和建设中解决,应通过政策调整推动地方高校的制度建设,实现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和谐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清明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催生了地方高校的规模扩张和迅速发展。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主力军的同时,地方高校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摆脱地方高校进一步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实现地方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和谐发展,也是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亟待化解的重大课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铁城
论述了和谐文化内涵、高校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使命,强调以人为本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石,和谐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人际关系的根本,科学发展是加速和谐文化建设的最好措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林莉
从经济学受益公平原则来看,适度、规范的高校贷款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然而,高校贷款拉大了我国本已悬殊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差异,不利于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巩固了公有产权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垄断地位,挤占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不利于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当前我们应特别关注高校贷款中的公平与和谐发展问题,它们不仅关系到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价高校贷款,而且对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校贷款 公平 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旭芳 梁俊花 刘敏
和谐发展就是要构建一个人与自然之间互相调适、平等发展的良性运行的社会。而"三农"问题既是人地关系紧张加剧的具体体现,又是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客观反映,严重制约着全面、协调、持续地发展。若要化解"三农"问题,就应当遵循市场化、持续性、公平性原则,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的经济地位,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推动农村的全面进步,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农业 农村 农民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崇正 肖念 王绽蕊
地方重点大学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重要生力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提出之后,地方重点大学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实现和谐发展。实现地方重点大学的和谐发展,必须使学科建设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必须正确处理高校与社会、政府之间的关系,必须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以便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基础、动力和保障。
关键词:
地方重点大学 和谐发展 教育教学质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宋圭武
发展既是生产力的发展,也是生产关系的发展,二者的落脚点都是人自身的发展;而要实现人自身的良性发展,最根本的基础条件是“和谐”。为此,一是要实现生产力的“和谐”发展;二是要实现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三是“和谐”应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主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冷晔
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必须构建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统筹高职教育各要素协调发展,主要包括处理好六大关系:政府和市场、学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职业核心能力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教育能力和招生规模、全日制教育和继续教育。按照高职教育规律办事,才能促进其和谐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和谐 统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忠义
高校德育环境是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应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以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德育环境 大学生 和谐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林珍
高校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和谐发展,关键在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是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和谐教育的根本要求。在高校和谐发展进程中,必须进一步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明确师德建设的内涵,并通过有效途径不断加强师德建设。
关键词:
高校 和谐发展 师德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巍
和谐高校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谐高校建设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促进高校管理和谐;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思路,促进高校事业和谐;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提升以教师为主体的高校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和谐高校 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晓灵
纵观我国高校专业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体质教育"、"身体教育"、"竞技教育"是一定特殊历史环境下的特定社会需要的真实写照。20世纪90年代前,我国体育过分地重视人"身"的发展,轻视"心"的发展,"竞技"成为主要表征。有学者提出,"中国体育体制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从根本上看,体育领域的制度缺陷和失衡弱点,主要是忽视以人为本的和谐小康社会的构建,缺乏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导致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郝文清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创建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能否和谐发展,直接关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否最终实现。从战略层面上审视这一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探索助推大学生和谐发展的高校学生工作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对于创建和谐校园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于会萍 魏豫州
基于图书馆的文化属性,从高校图书馆承担的大学文化传承、文化育人作用以及体现的教育平等理念等三个方面分析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大学文化发展相交融的特点,以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近年在精神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以及管理文化在内的文化建设实践论证高校图书馆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图书馆文化 大学文化 文化建设 文化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永剑 夏文斌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六中全会又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和时代意义,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全面部署。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对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正确处理高校面临的各种矛盾,构建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校园,对于高校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