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12)
2023(13776)
2022(11964)
2021(11273)
2020(9389)
2019(21534)
2018(21437)
2017(40639)
2016(22938)
2015(26002)
2014(26146)
2013(25138)
2012(22824)
2011(20559)
2010(20630)
2009(18715)
2008(18311)
2007(16206)
2006(14128)
2005(12529)
作者
(63733)
(52861)
(52761)
(50254)
(33757)
(25342)
(23996)
(20763)
(20145)
(19066)
(18244)
(17815)
(16924)
(16621)
(16292)
(16289)
(16021)
(15719)
(15137)
(15097)
(13189)
(13153)
(12705)
(12069)
(11964)
(11787)
(11785)
(11637)
(10690)
(10473)
学科
(84492)
经济(84370)
管理(68341)
(59536)
(50598)
企业(50598)
方法(36843)
数学(31682)
数学方法(31316)
(23673)
中国(23371)
(21985)
地方(20301)
业经(19367)
(19263)
(18035)
理论(16546)
教育(14551)
农业(14459)
环境(14242)
技术(14175)
(14160)
(14118)
财务(14049)
财务管理(14014)
(13587)
贸易(13580)
(13511)
企业财务(13302)
(13148)
机构
大学(317970)
学院(314480)
管理(123143)
(118981)
经济(116095)
理学(106668)
理学院(105443)
管理学(103600)
管理学院(103025)
研究(102976)
中国(74528)
(67561)
科学(64087)
(57822)
(50907)
(47078)
(46892)
中心(46290)
研究所(46259)
业大(46180)
财经(45535)
(44508)
师范(44145)
北京(42640)
(41252)
(38158)
(37875)
农业(36610)
经济学(35414)
师范大学(35301)
基金
项目(217259)
科学(170574)
研究(163791)
基金(154753)
(133432)
国家(132293)
科学基金(113967)
社会(101027)
社会科(95555)
社会科学(95532)
(86614)
基金项目(82702)
教育(77443)
自然(73001)
(72381)
自然科(71232)
自然科学(71219)
自然科学基金(69900)
编号(68554)
资助(62965)
成果(57281)
重点(48869)
课题(48287)
(47877)
(46100)
(45611)
(42640)
项目编号(42442)
创新(42439)
大学(41507)
期刊
(131028)
经济(131028)
研究(94681)
中国(66165)
学报(48739)
教育(48447)
管理(45431)
(44466)
科学(44127)
(42526)
大学(37621)
学学(34387)
农业(29643)
技术(28514)
(24667)
金融(24667)
财经(22111)
业经(21031)
经济研究(19802)
图书(19674)
(18753)
问题(16722)
科技(15747)
理论(15477)
(14801)
(14334)
实践(14242)
(14242)
技术经济(14136)
现代(13676)
共检索到462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熊燕  
区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高校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基于这一原则,地方高校在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中要体现平台和纽带作用,成为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环节的重要承载体。为更好地推动区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地方高校必须理顺关系、明确定位,积极参与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国强  朱炜  陆卫国  
当前,我国虽然大力提倡培养高技能人才,但高技能人才的总量和比例仍与实际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高技能人才培养在供需匹配、校企合作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问题突出。构建区域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平台,将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紧密对接区域产业,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对接产业设置专业,对接岗位制定标准,对接任务建构课程,对接评价实施教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融合指数推进培养模式的动态调整优化,使人才培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为产业发展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艳丽  王岚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但职业教育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未能实现很好对接。对此,文章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对高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并从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人才培养结构、人才培养质量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的对接问题,提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对接的路径选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艳丽  王岚  
许艳丽、王岚在《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19期中撰文,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对高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并从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人才培养结构、人才培养质量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的对接问题,提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对接的路径选择。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蓉  
目前,高职教育同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距离。高职院校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设置和调整专业,要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培养高技能人才,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轶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卷烟工业企业应积极响应中央精神,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激励机制,进一步鼓励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增强生产一线岗位的吸引力和归属感,从而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战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海运  
高技能人才短缺是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严重瓶颈,上海重型机器厂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做法为企业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琳  
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这要求有大批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发展支撑。高等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开发方面具有基础与主导作用。高等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是院校系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国家从政策层面对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大量改革,在当前形势下,迫切需要发挥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改革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海波  
重视在加大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将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强国的总体部署。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小娟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规律性,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主动与政府、行业、企业深度融合,从专业设置、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人才评价等方面深化改革,制订切实可行的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理论基础较好、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冬萍  
高技能人才是社会的财富,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供需失衡,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历史赋予了高职教育承担高技能人才培养之重任,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旨在使高职教育更适应市场经济需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小其  
高技能人才凭借掌握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解决操作性的问题发挥关键作用的一类专业人员。本文从理论构建的视角出发,考察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师教学等方面,探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构建的前提、核心和基础。针对理论建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尝试地提出,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动态调整课程体系;校企合作互利双赢,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凸显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等的思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阳立高  韩峰  杨华峰  刘建江  
高技能人才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生产效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导致高技能人才供求缺口越来越大。通过对美、德、英、日、韩等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进行分析与借鉴,得出有益启示,并就如何加速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小秋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然而,在目前的高职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职学生的被动学习已成为惯性,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的学习意识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孔凡菊  
本文通过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的探讨,提出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高技能人才培养原则;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和基本措施;重点论述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出建立重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制度、推动高技能人才评定工作、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大力宣传和树立高技能人才典型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