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42)
2023(3451)
2022(3015)
2021(2950)
2020(2475)
2019(5559)
2018(5821)
2017(9822)
2016(6215)
2015(7284)
2014(7509)
2013(6680)
2012(6014)
2011(5126)
2010(5288)
2009(4750)
2008(5171)
2007(5072)
2006(4282)
2005(3916)
作者
(15017)
(12167)
(12041)
(11686)
(7857)
(5918)
(5783)
(4945)
(4624)
(4607)
(4211)
(4019)
(3979)
(3968)
(3884)
(3684)
(3635)
(3614)
(3530)
(3520)
(3153)
(3148)
(3029)
(2974)
(2848)
(2763)
(2674)
(2663)
(2557)
(2471)
学科
管理(22147)
(16662)
(15737)
企业(15737)
(13903)
(12670)
经济(12650)
(10734)
财务(10724)
财务管理(10682)
企业财务(10221)
教育(5727)
中国(5374)
教学(5296)
理论(5145)
方法(4647)
(4444)
(4402)
国家(4350)
工作(4268)
(3836)
地方(3742)
(3595)
税收(3570)
业经(3558)
(3539)
学校(3495)
学法(3474)
教学法(3474)
(3378)
机构
学院(73336)
大学(73030)
管理(23366)
(21089)
经济(20225)
研究(19350)
理学(18418)
理学院(18212)
管理学(17721)
管理学院(17587)
(17550)
中国(17411)
(15598)
(14289)
(11932)
财经(11754)
(11719)
师范(11620)
科学(11390)
(10337)
中心(10116)
北京(10071)
技术(9799)
(9730)
职业(9576)
图书(8458)
师范大学(8354)
财经大学(8328)
书馆(8305)
图书馆(8304)
基金
项目(38192)
研究(34150)
科学(27891)
基金(22808)
教育(18380)
(17757)
社会(17636)
国家(17517)
(17330)
编号(17299)
成果(16818)
社会科(16515)
社会科学(16508)
科学基金(15151)
(13066)
课题(12701)
基金项目(11843)
(11601)
项目编号(11283)
(10341)
研究成果(9862)
资助(9832)
高校(9223)
大学(9006)
(8870)
(8859)
阶段(8842)
规划(8617)
自然(8510)
重点(8452)
期刊
(29488)
经济(29488)
研究(25988)
中国(22165)
教育(20564)
(20169)
图书(9994)
学报(9325)
管理(8880)
(8522)
金融(8522)
财会(8520)
会计(7713)
书馆(7686)
图书馆(7686)
大学(7641)
技术(7066)
(6900)
科学(6200)
通讯(6200)
会通(6182)
财经(5985)
学学(5758)
职业(5693)
(5376)
(5063)
业经(4810)
农业(4359)
(4296)
论坛(4296)
共检索到129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百才  
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由于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投入增长滞后于学生规模的扩展速度,许多地方高校不同程度地向银行发生借贷关系,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办学条件。银行贷款使得高校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办学空间得到较大程度的拓展,基本适应了扩招后学校教学和生活的需要,并形成了一批新的固定资产,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但是,这也使地方高校背负了巨大的债务负担,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崔巍  
2013年,国家审计署对全国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并在年底发布审计结果,对国人高度关注的政府债务问题尤其是地方债务问题,作出了最具权威性的解答:地方政府债务总体上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尽管如此,从法律方面,对地方债务风险进行控制,仍是法治财政的重要选择。一、地方债务风险成因分析(一)主要原因: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1994年,我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中央与地方重新确立了税款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尉纲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规模过大,一些地方政府存在举债的随意性与过度举债,财政入不敷出与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差是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因素。对此,应从建立健全政府担保、借款、投资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举债偿还机制,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等三个方面防范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云松  
近年来,浙江省义乌市坚持科学发展主题,深化"兴商建市"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区域发展之路。在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义乌市地方政府性债务并没有快速增长,做到适度、有为、可控,既有效控制了财政风险,又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截至2010年底,义乌市、镇两级政府负债总余额19.5亿元,其中镇街3.88亿元。全市负债率3.2%,债务率24.3%,偿债率3.8%,完全控制在浙江省10%、100%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靖  
经济新常态下,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从国内外实践看,要实现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有效管控,就需要构建起"开前门、堵侧门"的运行机制。因此,应在强调政府对债务规模、投资领域以及风险处置等进行有效监管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积极创新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史明霞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面对短期内外需迅速下滑、内需难以迅速提升的经济形势,我国政府采取反危机措施,启动四万亿投资计划,依靠扩大投资带动经济发展。借此,地方政府纷纷成立融资平台筹集资金,地方政府性债务激增。据审计署审计结果,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约10.72万亿元,占GDP的26%。其中,省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靖  
经济新常态下,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从国内外实践看,要实现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有效管控,就需要构建起"开前门、堵侧门"的运行机制。因此,应在强调政府对债务规模、投资领域以及风险处置等进行有效监管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积极创新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红丽  李永宁  
文章从深入分析地方高校债务化解绩效评价的意义入手,阐述了地方高校债务化解绩效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内容和评价方法,可为建立科学的地方高校债务化解绩效评价与考核机制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覃智梅  
一、债务规范化管理是前提贺州市虽建市已有12周年,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财政收入总量小,建设城市需投入的基础设施资金必须依靠举借债务来实现。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贺州市的城市化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一是债务余额大,地方政府还债责任大。二是未来几年进入还债高峰期,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大。三是债务管理不规范。存在只管举债,不管资金使用,不管还钱的问题;存在投资重复,不能更好利用债务资金的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樊丽明  黄春蕾  
地方政府债务权责划分是一国分级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实现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合法化已经成为解决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前提条件。地方政府债务的合法化不仅是债务融资权的界定问题,更是管理责任的归属问题。近年来中国某些地方已经开始自发地探索地方层面上的政府债务权责划分的方法。国家应尽快制定统一的法规,赋予地方政府合法举债权,但应严格控制债务规模、界定使用范围。应在财政部和省市县财政部门设立债务管理机构,明确地方政府的债务偿还及风险管理责任,加大债务监督力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宏   陈泽慧   崔松   
一、某市属ABC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分析ABC集团公司定位为服务城市建设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业务涵盖房地产、综合交通、现代物流和产业金融四大产业板块。ABC集团作为某市较大的商业I类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已达86%,包括集团本部及旗下5大经营主体在内,资产负债率超过78%的主体有4家。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温彬   孙莹  
<正>近年来,为抗疫情、稳增长,我国地方债务压力再度上扬。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与事权之间、地方债务结构与支出结构之间、专项债项目收益与债务偿还之间存在一定的错配。必须精准施策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文章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玉明  周春雨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为了履行职能需要,通过借款、转贷国债资金、担保、延期支付等方式产生的各种债务。本报告以安徽省为例,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债务成因,提出了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新思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万泰雷  李松梁  
近年来,我国加大力度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以"开前门、堵后门"的思路规范地方政府举债。当前,规范地方政府举债工作进入到关键时期,需要深入研究国际经验,结合我国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市政债市场,建立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长效机制。探索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思路通过对比研究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根本,是处理好"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市场"两对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健  林渝钦  李诚浩  
近十年来,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加大,地方政府性债务迅速累积,财政风险逐步攀升,PPP模式成为了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新手段,但是PPP模式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具体效用仍存在争论。PPP融资模式的概况PPP项目投资数量迅猛增长。根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