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56)
- 2023(17937)
- 2022(15089)
- 2021(14143)
- 2020(12101)
- 2019(27688)
- 2018(27737)
- 2017(51795)
- 2016(29296)
- 2015(33307)
- 2014(33051)
- 2013(31963)
- 2012(29396)
- 2011(26520)
- 2010(27390)
- 2009(25428)
- 2008(25721)
- 2007(23731)
- 2006(20635)
- 2005(18674)
- 学科
- 济(112448)
- 经济(112331)
- 业(98458)
- 管理(93184)
- 企(87035)
- 企业(87035)
- 方法(53051)
- 数学(43422)
- 数学方法(42697)
- 财(34619)
- 中国(34219)
- 农(33613)
- 业经(31957)
- 理论(25306)
- 技术(24801)
- 教育(23911)
- 学(23833)
- 务(23671)
- 财务(23612)
- 财务管理(23564)
- 制(23408)
- 农业(23267)
- 企业财务(22295)
- 地方(21516)
- 和(21037)
- 贸(19411)
- 贸易(19398)
- 易(18821)
- 策(17822)
- 划(17628)
- 机构
- 大学(411284)
- 学院(409243)
- 济(157891)
- 管理(157325)
- 经济(154171)
- 研究(135682)
- 理学(134437)
- 理学院(132928)
- 管理学(130329)
- 管理学院(129541)
- 中国(100922)
- 京(88975)
- 科学(84708)
- 财(75888)
- 农(69504)
- 所(69228)
- 江(65454)
- 研究所(62651)
- 中心(62610)
- 业大(60481)
- 范(60180)
- 师范(59664)
- 财经(59155)
- 北京(56763)
- 农业(54598)
- 经(53521)
- 州(52243)
- 院(48686)
- 师范大学(47463)
- 技术(47339)
- 基金
- 项目(265964)
- 科学(210419)
- 研究(198913)
- 基金(188468)
- 家(163634)
- 国家(162098)
- 科学基金(139544)
- 社会(122675)
- 社会科(116087)
- 社会科学(116051)
- 省(108114)
- 基金项目(98524)
- 教育(97589)
- 划(90768)
- 自然(90056)
- 自然科(87954)
- 自然科学(87925)
- 自然科学基金(86397)
- 编号(83426)
- 资助(77339)
- 成果(69973)
- 重点(60999)
- 课题(59920)
- 部(59021)
- 创(58893)
- 发(57903)
- 创新(54312)
- 项目编号(51497)
- 教育部(50722)
- 性(50567)
- 期刊
- 济(175538)
- 经济(175538)
- 研究(124138)
- 中国(94114)
- 教育(73023)
- 财(63324)
- 农(62342)
- 学报(62125)
- 管理(61213)
- 科学(57164)
- 大学(47657)
- 学学(42745)
- 农业(42472)
- 技术(42014)
- 融(34768)
- 金融(34768)
- 业经(30091)
- 财经(29463)
- 经济研究(27261)
- 业(26305)
- 经(25414)
- 图书(25136)
- 技术经济(22542)
- 问题(22407)
- 统计(20995)
- 科技(20327)
- 策(20203)
- 坛(19393)
- 论坛(19393)
- 职业(19379)
共检索到626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涂继亮 陶秋香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高校培养面向社会服务性要求人才的一种动态体现。为保证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基于江西省高校实地调查数据,确定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互间的相关性。以时间序列多元回归分析为主要手段,探讨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功能与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特征的线性关系,同时运用有序Probit模型解读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可能影响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功能的指数因子,并对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及验证,以期为促进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功能提升提供理论支撑。最后,对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创新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论述,给出相关结论及政策分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秋梅 张晓莲
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通用型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难有较高信度和效度。基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内容设置、核心竞争力、外部情境等方面区别于本科院校的差异性,构建包括要素评价、过程评价、影响力评价三个维度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以中国专科院校排行榜35强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陶秋香 涂继亮 舒长江
基于江西省几所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解读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可能影响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功能的指数因子,分析江西省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出建立良好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能达到引导地方高校自觉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目的,更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功能。研究表明,地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更能有效促进区域内高校和谐发展。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科技创新 服务功能 影响因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珊珊
对各年度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典型案例的研究发现,各校以理念创新为引领,以构建特色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或体系为行动抓手,将理念落实于行动的各个环节,将组织、课程、资源、平台等要素嵌入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中,形成了"行动有理念、教育有体系、实训有基地、孵化有平台、服务有保障"的工作推进模式。其中,多元融合与多层递进的课程体系、多元协同与多层衔接的平台体系构成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最重要的载体,组织与制度的协同推进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运行提供了基本保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评价要素及其结构的确定是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重要基础。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内容分析,提出VPR三维三级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理论结构模型。VPR评价体系由3个一级维度、8个二级维度和29个三级评价维度构成。3个一级维度是价值评价(Value)、过程评价(Process)和结果评价(Result);8个二级维度是精神价值、现实价值、政策投入、教育投入、学生发展、企业发展、创业者绩效、产品与成果。该评价模型强调精神价值评价与现实价值评价相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绩效性评价相结合、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相结合,具有多维、多层、多元的特征,丰富了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内容,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孟莉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与快速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也由此日益呈现上升趋势。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借助科技创新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当代高校创新创业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由杨雪梅,王文亮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时代科技创新创业论》一书,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的新时期背景下科技创新创业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剑 刘永君
针对我国高校科技创业教育进行深度访谈调研,对深度访谈数据进行分析与归类,得到4类影响因素和18个具体关联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出高校科技创业教育模型,并使用问卷调查数据对深度访谈数据进行完整性及延展性检验,结果显示深度访谈数据与调查问卷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因此调查问卷数据具备较好的延展性,进一步说明模型具有较强的完整性。通过两种数据的交叉验证,结果显示高校科技创业教育模型是科学有效的,但受限于验证样本数量,对于模型的完整性需要进一步验证。最后对高校科技创业教育提出三点改进建议,包括构建产学研联动治理模式、增强高校科研创业教育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及加大高校科研能力向技术应用开发方向的投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潘经强
从知识维、逻辑维、时间维三个维度构建地方院校物流创新创业人才胜任特征"冰山模型",涵盖知识储备、专业资质、创新意识、创业意识、挑战精神、洞察力等特征因子。需要分阶段、渐进式推进模型完善,同时发挥竞赛效应的驱动和建构主义的深化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继中
评价体系关乎现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成败,要围绕创业教育的导向性、实用性,明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全面梳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因素。导向性评价理念和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是创新评价体系的主要构建方向,有助于增加评价的深度和准确性。高校要从深化创业教育内涵出发,明确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全面深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推动评价体系构建走向系统化、科学化。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评价体系 综合素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于珊珊 张平 石世杰
服务外包产业是全球产业分工深化背景下出现的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等特点。文章借鉴并运用空间地理重心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系数检验法,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以及科技创新的空间分布演化做了系统研究,通过描述和比较2006-2011年服务外包产业重心和科技创新重心移动轨迹,发现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重心空间分布相对分散,重心移动轨迹波动性相对显著,而科技创新重心空间分布相对集中,重心移动距离变化相对较小。此外,服务外包产业重心和科技创新重心仅在地理纬度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科技创新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影响有限,提出应加大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和科技创新区域性非均衡发展的调整力度,实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松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备程度直接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水平。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不完善、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体系薄弱、校企合作体系不完善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要求,高校应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以专业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导向,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路径。
关键词:
新常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体系构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段肖阳
从哲学意义上看,创新创业实质上是人在应答环境挑战过程中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持续行动。本研究以自我发展理论为轴心,借鉴人格理论、行动理论和胜任力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理论思辨与田野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将创新创业过程创造性地划分为七个阶段,构建出一个崭新的创新创业能力模型。再经过指标评分、专家研讨和指标修订之后,最终构建出一个包含7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的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客观、系统地揭示创新创业能力的成长逻辑,可以为创新创业能力量表开发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设计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芳 王雪 傅海伦
对服务于"双创"教育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胜任力进行新定位,同时,分析指出服务于"双创"教育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胜任力面临着新的挑战,对其作用也有新认识。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探索构建的"1+2+5"模型,有助于提升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促进辅导员向专职化方向发展,提升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能力。对辅导员个体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及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均有积极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华
民办高校要想持续健康发展,需全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具体来说:强化顶层设计,集合各方资源,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体制机制,发挥资源优势,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常态化开展;创新培养机制,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创新教育途径和方法,加强资源建设,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校政企联动,整合内外资源,建设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加强内培外引,搭建资源平台,组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提升服务能力,扩大资源优势,构建全方位的创新创业保障体系。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创新创业 教育资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华东 陈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分析,解决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结合现有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典型事例,紧紧围绕"成功"创业的基本目标,构建了"四位一体"创业教育帮扶体系,即:以双创教育为保障、以孵化基地为载体、以创业教师为引导、以宣传推广为带动的自主创业模式;同时指出,在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这种模式具有开拓者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