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6)
- 2023(15123)
- 2022(13097)
- 2021(12564)
- 2020(10548)
- 2019(24477)
- 2018(24627)
- 2017(46655)
- 2016(25752)
- 2015(28994)
- 2014(28959)
- 2013(27539)
- 2012(24578)
- 2011(22069)
- 2010(21948)
- 2009(19409)
- 2008(18815)
- 2007(15840)
- 2006(13706)
- 2005(11475)
- 学科
- 济(93388)
- 经济(93280)
- 管理(72619)
- 业(65661)
- 企(55501)
- 企业(55501)
- 方法(45466)
- 数学(39640)
- 数学方法(39064)
- 农(25354)
- 中国(25221)
- 财(24867)
- 业经(21759)
- 学(19738)
- 地方(18731)
- 理论(18632)
- 制(18421)
- 农业(16763)
- 技术(16324)
- 教育(15678)
- 贸(15599)
- 贸易(15593)
- 和(15245)
- 易(15141)
- 务(14781)
- 财务(14712)
- 财务管理(14677)
- 环境(14105)
- 企业财务(13887)
- 体(13662)
- 机构
- 大学(344518)
- 学院(341683)
- 管理(137301)
- 济(131505)
- 经济(128596)
- 理学(119817)
- 理学院(118553)
- 管理学(116304)
- 管理学院(115687)
- 研究(109504)
- 中国(78958)
- 京(71976)
- 科学(67878)
- 财(60971)
- 所(52804)
- 农(52213)
- 业大(51176)
- 中心(50270)
- 江(48980)
- 财经(48762)
- 研究所(48431)
- 范(48093)
- 师范(47683)
- 北京(44879)
- 经(44590)
- 农业(40591)
- 院(40221)
- 州(39939)
- 经济学(39223)
- 师范大学(38322)
- 基金
- 项目(242061)
- 科学(190603)
- 研究(181165)
- 基金(173763)
- 家(150317)
- 国家(149039)
- 科学基金(129227)
- 社会(112289)
- 社会科(106345)
- 社会科学(106317)
- 省(95714)
- 基金项目(92734)
- 教育(86492)
- 自然(83660)
- 自然科(81752)
- 自然科学(81732)
- 自然科学基金(80224)
- 划(80141)
- 编号(75569)
- 资助(70912)
- 成果(61500)
- 重点(54066)
- 部(53669)
- 课题(52037)
- 创(51188)
- 发(50951)
- 创新(47567)
- 项目编号(46911)
- 教育部(46771)
- 大学(46445)
- 期刊
- 济(137391)
- 经济(137391)
- 研究(100396)
- 中国(67578)
- 学报(52470)
- 教育(52467)
- 管理(49825)
- 科学(47614)
- 财(46547)
- 农(46263)
- 大学(41167)
- 学学(37616)
- 技术(32568)
- 农业(32486)
- 融(24588)
- 金融(24588)
- 财经(23242)
- 业经(23222)
- 经济研究(21884)
- 图书(21559)
- 经(19921)
- 问题(17564)
- 业(16805)
- 科技(16738)
- 理论(16428)
- 技术经济(15977)
- 版(15510)
- 实践(15168)
- 践(15168)
- 现代(14574)
共检索到489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曹广祥
知识生产方式正由学科模式向跨学科、重应用的模式转变,这一转变将影响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和传授知识的选择。反观当前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却面临着培养理念与实践过程错位、学科中心导向的知识逻辑与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逻辑相悖、发展愿景与评价体系脱节等问题。因此,要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就需要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职业发展所需专业能力统摄培养计划,以应用逻辑重构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发展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知识生产方式 地方高校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宇 王国红 徐铁峰
明确地方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科学合理的定位,不仅直接关系到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但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地方产业的需求,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与企业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因此,需要探索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思路。宁波大学信息学院在探索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应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中引进"倒逼机制",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将学科竞赛引入教学计划,和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等,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思路。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创新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瑾 曾冬梅
一、以“地方性”为主线。确立办学指导思想 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出发点。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决定于学校办学类型和办学目标的定位。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受到“大一统”办学理念的支配,不论重点大学还是地方院校,办学目标定位基本是一个模式即“高水平大学”。这种缺乏个性的办学思想,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制约着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至今,高校与高校间办学目标的趋同现象仍然存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巩建闽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长期以来,我国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都高度重视。各高校也都在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改革。但也应该注意到,一些高校在改革中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改革目标不清晰,改革要解决的问题笼统不具体,改革措施缺乏顶层设计和有效的理论与方法指导。作为一项由上至下靠行政措施推进的改革,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层面还缺乏广大教师的共识,一些改革常常滞留在美好的理念和文字层面。教师各自开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桂德怀
数字经济时代,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数据成为主要生产要素,智能制造、柔性生产成为一种新型生产方式,智能化生产需要更多“高度复合、协同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现代企业需要更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岗位人才数量、结构和素能三大变化,面临着服务智能化生产的专业教师队伍能力水平不适应、匹配智能化生产的课程教材及优质资源不充分、对接智能化生产的综合技能实训基地建设不到位等诸多挑战。需要采取积极应对策略:产业规划引领,完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规划牵引,构建智能制造专产对接新格局;打造“专业特区”,创新智造人才培养模式;探寻技能形成规律,实施新型技能培养重点工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继明 朱磊
就业力是新职业环境下个体实现就业和职业发展的一种综合素养。以就业力为逻辑起点构建课程与教学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面临重知识能力而轻心理结构、重专业教育而轻通识教育、重职业技能而轻职业素养等问题。因此,要合理确定"就业力"涵义,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摒弃工具和功利主义思想,切实推行通识教育改革;构建多元立体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主体自觉意识。
关键词:
就业力 高等学校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倪莹莹
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标准如何对接是职业院校热点研究问题,其改革和创新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然而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素养与企业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要求之间仍有差距。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例,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构建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师资团队、完善评价体系,探索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的实践路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琬婷 赵亮
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的结构性矛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长期以来高校继续教育坚持的创收教育发展模式及趋同化办学体系导致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生际、类际、校际、区域趋同等现象。我国高校继续教育要在终身教育体系中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建立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式、评价体系及培养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凤都
在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现状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中的不利因素,引入大学生就业胜任模型理论,提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对策建议:强调第一课堂效能;强化知识技能维度要素;加强与社会互动,培养行为胜任特征维度要素;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视元胜任特征要素的培育;发展多元德育宣传途径,培育价值、品质与特质维度要素;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提高毕业生就业吻合度。
关键词:
人才培养目标 就业 胜任特征模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白逸仙 邓艳明
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跨界能力和适应能力偏弱,无法适应社会快速变革。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行业特色型高校有必要引入STEM教育。对我国35所工科行业特色型高校本科生开展实证调查的结果显示:工科行业特色型高校的本科生总体接受STEM教育,并且STEM学习意愿强烈;学生的STEM学习在性别、年级、毕业去向、认知经历、学校类型等多个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学生的STEM学习收获受STEM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意愿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STEM教育 行业特色型高校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艳 安岩 王红梅
结合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理念和2015年颁布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本文提出利用"学习产出"教育模式构建地方高校跨文化人才培养的思路,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及评价体系,从而为地方高校跨文化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学习产出 教育模式 跨文化 人才培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魏凌波
文章着重探讨了应用型财会人才培养的内涵及转型的重要意义、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高校财会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财会教学改革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笑 孙晶波
高校教学是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重要环节,基于"双创"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综合教学模式,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禁锢,实现高校"双创"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探讨当前高校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对策以及在"双创"背景下通过改革和完善高校教学体系,对于促进高校大学生科技"双创"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教学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白逸仙 冯向东 陈敏
创业型工程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对他们来说,专业技术是基础,经营管理等市场化活动是重点。创业是团队行为,技术型创业更强调团队合作,需要从事市场调研、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销售、财务管理等多方面工作的各种创业型工程人才合作,共同完成产业链各环节的工作。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璐
高考改革,不仅对中小学教育产生指挥棒作用,而且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重大影响。新一轮高考改革,是自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和最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其考试方式、录取方式、考试内容的改革,将造成高校新生群体的多元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因此,高校应加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改革,以适应新生群体对高等教育的个性化需求。
关键词:
高考改革 个性化 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