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6)
- 2023(447)
- 2022(358)
- 2021(370)
- 2020(312)
- 2019(645)
- 2018(730)
- 2017(1203)
- 2016(777)
- 2015(989)
- 2014(903)
- 2013(619)
- 2012(484)
- 2011(420)
- 2010(441)
- 2009(332)
- 2008(340)
- 2007(325)
- 2006(251)
- 2005(213)
- 学科
- 教学(1282)
- 管理(1280)
- 教育(1057)
- 学法(853)
- 教学法(853)
- 工作(826)
- 学校(816)
- 理论(777)
- 学理(664)
- 学理论(664)
- 政治(643)
- 思想(629)
- 德育(623)
- 思想政治(623)
- 政治教育(623)
- 治教(623)
- 研究(567)
- 中国(493)
- 电子(487)
- 济(469)
- 经济(468)
- 易(464)
- 贸(464)
- 贸易(464)
- 网上(449)
- 网上贸易(449)
- 家(413)
- 读者(393)
- 国家(380)
- 图书(356)
- 机构
- 大学(7510)
- 学院(6957)
- 管理(1718)
- 范(1534)
- 师范(1523)
- 图书(1471)
- 书馆(1460)
- 图书馆(1460)
- 研究(1417)
- 理学(1388)
- 京(1382)
- 理学院(1373)
- 管理学(1260)
- 管理学院(1253)
- 江(1251)
- 济(1206)
- 经济(1137)
- 业大(1132)
- 州(1088)
- 科学(1056)
- 教育(1032)
- 技术(1019)
- 师范大学(1005)
- 大学图书馆(991)
- 中国(972)
- 财(963)
- 科技(906)
- 农(896)
- 处(887)
- 职业(876)
共检索到11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震
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对于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提出了"2+X"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洛阳师范学院为例阐明了该模式的内涵特征,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系统阐述该模式的实践过程。
关键词:
地方高校 “2+X”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尧 余五新 左治江
文章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论述了"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实践证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有利于产学研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质量,有利于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专业能力 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瑞春 高克敏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高等教育要实现先行发展,必须培养出能够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地方应用型高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如何明确自身定位、着眼市场需求、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高校办学模式、提升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走有特色的应用型发展之路,是地方应用型高校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由孙雷编写、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校企合作新探索: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地方高校实际,将盐城工学院优集学院的办学实践加以提炼总结,结合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新途径,为地方高校如何更好地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有益建议。《校企合作新探索: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全书共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祥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职业岗位需求也发生变化,由于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未能适应这种变化,导致会计人员需求不减,会计毕业生却面临就业难的现状。文章通过分析目前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会计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课堂教学过于理论化和会计实践教学不足,并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下高校会计专业教学的要求,建议高校会计专业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修改教学计划,课堂授课与网络授课相结合,发挥学生主动性以及实施多样性考核等方式构建新的会计教学模式。
关键词:
会计专业 教学模式 应用型人才 培养定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管天球
地方高校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存在着办学模式陈旧、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存在着教育与科技经济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存在着千校一面、万人同语等现象。地方高校办学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地方性、应用性特色不鲜明。根据教育部"质量工程"对地方本科院校应注重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要求,湖南科技学院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围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晓敏 王洪伟 刘国栋 陈雷 王天琪
基于“四螺旋理论”,系统构建了“多方协同、理实一体、三维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研等多方协同共研项目、共创平台、共享资源等优化教学资源配置,通过“引前沿、活方法、重实践”等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突出应用、强化实践”的人才培养新体系;理实一体指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五融合”推进,搭建“一结合、两平台、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三维联动指课堂—项目—竞赛互嵌互融,以赛(项目)促教、以赛(项目)促学,将项目、竞赛融入课堂,嵌入教学,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云助
地方高校要针对过于专业化取向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根据"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人才培养基本原则,合理设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实践取向的综合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守刚
当下国家高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科技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因此,应用型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刘贤伟、马永红著,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科技人力资本视角下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一书从科技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考察试点工作在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的现状,通过借鉴社会主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耘
地方大学要在高等教育的竞争中赢得自己的地位,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本着务实致用的精神,我们探索构建了“二二三”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地方大学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娜 李在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社会对运动康复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地方体育院校要根据自身优势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服务行业企业需求和人的健康发展需求为办学理念,重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即以运动康复技能服务人才和运动康复科技服务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以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调整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开放性考核方式,并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及反馈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常静
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专业设置缺乏灵活性、教学方式手段陈旧、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地方本科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对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梁雨
本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对当前地方高校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探讨提高地方高校教学有效性的最佳手段,提出: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改进考核方式,提高评价系统的有效性;完善实践环节,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 有效教学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蕾 邱强
突出的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素质。通过阐述实践能力"三层次"提升体系,以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为目标,提出了"理实一体化"教学、优化校内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化校企合作、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等方面具体方案。
关键词:
实践能力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程华 陈华 阮吉
本文认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效能保证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实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课堂表现,强化实践教育,将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生为本,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和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效能保证 效能结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费兰凤
在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应用型高校的重要任务。长春师范大学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本着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双创带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理念,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施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创新工程,重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建立学分认定激励机制,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与实践成效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