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30)
- 2023(7946)
- 2022(6545)
- 2021(6197)
- 2020(5070)
- 2019(11568)
- 2018(11102)
- 2017(21160)
- 2016(11731)
- 2015(13031)
- 2014(12673)
- 2013(11880)
- 2012(10972)
- 2011(9901)
- 2010(10354)
- 2009(9476)
- 2008(9400)
- 2007(8887)
- 2006(8158)
- 2005(7163)
- 学科
- 济(38991)
- 经济(38943)
- 管理(33053)
- 业(27649)
- 企(21432)
- 企业(21432)
- 农(14649)
- 中国(14392)
- 财(13825)
- 方法(12022)
- 地方(11155)
- 数学(10191)
- 数学方法(9971)
- 农业(9637)
- 策(9440)
- 业经(9171)
- 制(9055)
- 贸(8503)
- 贸易(8496)
- 易(8300)
- 教育(8190)
- 理论(7382)
- 银(7214)
- 银行(7212)
- 及其(7052)
- 融(7002)
- 金融(7002)
- 行(6989)
- 务(6745)
- 财务(6714)
- 机构
- 大学(148180)
- 学院(148042)
- 济(59988)
- 经济(58490)
- 管理(53639)
- 研究(51581)
- 理学(44592)
- 理学院(44111)
- 管理学(43209)
- 管理学院(42906)
- 中国(40708)
- 财(33354)
- 京(31381)
- 科学(27806)
- 江(25097)
- 所(24603)
- 中心(24501)
- 财经(23879)
- 范(22429)
- 师范(22299)
- 经(21701)
- 研究所(21553)
- 农(20621)
- 北京(20333)
- 州(20120)
- 院(19277)
- 经济学(18036)
- 业大(17757)
- 财经大学(17434)
- 师范大学(17203)
- 基金
- 项目(91822)
- 研究(76236)
- 科学(72339)
- 基金(63540)
- 家(53013)
- 国家(52463)
- 社会(46584)
- 科学基金(45401)
- 社会科(44013)
- 社会科学(44002)
- 教育(37207)
- 省(36804)
- 编号(33219)
- 基金项目(32044)
- 成果(30458)
- 划(30255)
- 资助(26546)
- 自然(26335)
- 自然科(25691)
- 自然科学(25683)
- 自然科学基金(25224)
- 课题(24855)
- 年(21533)
- 重点(20841)
- 性(20770)
- 部(20744)
- 发(20471)
- 项目编号(20288)
- 创(19081)
- 制(19018)
共检索到249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曲硕石 李悦平 高云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又一次重大的高等教育发展计划。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稳步推进,地方政府、高校相继发力,全面开展“双一流”建设。各“双一流”建设高校坚持科学定位、励精图治,集中精力进行内涵建设,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治理体系结构优化与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通过对国家、地方政策深入研究,总结目前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所面临的资源差距、人才流失以及产教融合科研转化难等问题。文章以辽宁省属高校沈阳农业大学为例,对近年来学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成果进行分析挖掘,并从明确建设核心与注重内涵发展、优化学科布局与服务战略需求、坚持立德树人与全方位服务人才培育、创新改革与学科交叉四个角度提出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路径方法。
关键词:
“双一流” 地方高校 建设经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海涛 闫丽雯
新时期新阶段,加强文科建设有利于保持"双一流"建设的完整性、持久度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文科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学科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快速成长动能不强;学科发展逻辑囿于惯性,独特价值受到忽视;学科发展布局调整频繁,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对此,亟须全面深入解读"双一流"政策,强化文科建设共识;强化政府学科统筹与引领职责,创新文科支持方式;立足校情和发展阶段,合理确定文科发展战略;加强文科学术共同体建设,激发学术梯队活力;拓宽文科资源供给途径,积蓄文科发展实力。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人文社会学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元真
在历史的变革中,教学与科研已成为高校的两大重要职能。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高校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发展的中流砥柱,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笔者剖析了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状态,分析了现阶段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并结合外部环境探讨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青年教师面临的发展困境。针对此现状,在"自身"层面上,青年教师应合理定位自身角色,促使教学、科研平衡发展;在外部环境层面上,学校应在资源配置及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调整,全面助力青年教师发展。
关键词:
“双一流” 教学 科研 高校青年教师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小冬 惠志丹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要求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和基础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内部分高校已进行《生物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从实施过程来看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具有极大的必要性,但从教学过程中教育要素的情况来看,教师、学生、教材及教学方式方法上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从实际需求出发,客观分析现阶段双语教学的实际状况和现实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实施建议。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生物化学 双语教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平和光 程宇
通过对19个省市"双一流"建设的政策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定位比较明确、资金投入较大、注重分类开展、突出学科特色、重视人才建设、强调成果转化、传承优秀文化、坚持开放发展是各省市"双一流"建设的共同特点。然而,如何制定"双一流"标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使地方高校顺利突围、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应对人才大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其当下面临的困境。扎根中国大地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标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激发高校办学活力,依据自身实际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以实现重点突破,遵守学科发展规律科学合理的进行学科专业布局
关键词:
“双一流” 政策分析 特点 困境 出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路 钟周 Hamish Coates
在"双一流"建设及各类引才政策的驱动下,我国大学国际人才的数量增长迅速,但大学仍面临国际人才的搜寻手段匮乏、国际人才的引进成效不佳及国际人才的发展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为了提升国际人才的治理能力,必须创新"双一流"建设大学国际人才的治理方式,通过构建国际人才数据中心,提高人才搜索成效;采用胜任力测评并为国际人才提供跨国安置服务,提升人才聘用及引进质量;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国际人才发展机制,支持和保障国际人才的长效发展等举措实现大学国际人才"善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益东
"双一流方案"系统描绘了"双一流"建设的理论框架,体现了先人后物的大学发展逻辑。但是,其以绩效为杠杆的基本原则与这一逻辑发生了内在冲突,至少会在三个方面造成高校的学术文化困境:导致高校的学术气候产生异化;削弱大学教师的价值认同;加剧高校内外部无序竞争,并使校长的学术领导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离。从系统思考的"转移负担"模式来看,绩效原则不仅造成了学术文化困境,还在实质上阻碍了双一流的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日华 乐传永
在当前我国的"双一流"建设中,高层次人才对加快地方大学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这些大学在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需求规划、招揽方式、权力行使以及价值导向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为破解这些困境,亟需转变人才引进规划的常规思维,以"先人后事"理念引领高层次人才引进需求;建立国内人才市场回归"学术本位"的制度体系;健全海外市场保障,构建实施差异化"走出去"战略的新格局;进一步强化学校层面对人才的监管甄别;进一步完善政府项目实施。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地方大学 高层次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生
打破身份壁垒,地方高校不再具有等级束缚。鼓励公平竞争,地方高校拥有平等发展机会。避免恶性竞争,地方高校创优创特潜力巨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世斌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是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深化时期的重要任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对于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高自身的治理现代化水平乃至实现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科学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多元治理主体参与的格局下,民办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在超脱于行政化、企业化的模仿和商业化的风险规避之后,力求突破人治之困境,以科学的治理理念和大学精神为导向,以理性和法制为基础,以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突破口,赋予内部治理结构以科学的权力分配和稳定的行动逻辑,大力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充分发挥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努力实现内部治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民主化,使民办高校治理实践迈向法治、善治的康庄大道。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内部治理结构 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洋磊 于晓卉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构建高水平的博士后质量保障体系成为提升高等教育治理水平的重要议题。当前,我国博士后质量保障存在治理体系"条强块弱",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培养定位偏离,资源使用效能不彰等问题,根本成因是体制化的技术治理导致质量保障制度僵化,项目驱动替代过程质量,模糊了质量与数量的差异,导致"影子质量"。破解博士后质量保障困境,亟须打破"条强块弱"的管理模式,基于"条块融合"、协同治理的理念,建构治理秩序灵活、保障过程高效、治理文化多元的博士后全链条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
质量保障 体制化的技术治理 多元治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超
教师参与学科治理是现代大学治理和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应有之义和本质要求。大学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利益相关主体,其参与学科治理在推动学科治理能力现代化、平衡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和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具有多元整合价值。但在学科治理实践中,教师参与学科治理面临着学科发展自主性与学科管理行政化、学科治理民主性与教师权责边界模糊、学科治理理性价值与工具价值等多重矛盾的现实困境。而解决这些困境,应确立教师参与学科治理的民主参与、利益公共性和权力共享原则和范畴,构建教师参与学科治理的"情—利—权—责"一体化激励机制以及完善和创新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委员会等学科组织结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馨岚
学术性是学术职业的根基,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坚持学术性,推进学术职业的发展。目前学术职业发展中存在自主性缺失、学术伦理失范、学术职业的市场化和实用性等困境,需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大学治理改革、回归学术职业的初心和梦想。
关键词:
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 学术职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杜瑛
绩效评价是新时代提升我国"双一流"建设成效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分析了当下我国"双一流"建设中实施绩效评价在价值选择、评价准则的确定、绩效标准的选择和评价主体等方面的可能问题及困境,提出了以绩效评价为政策工具推动"双一流"建设的行动路径,包括建立关注人才培养过程的绩效观,多元主体协商确定绩效评价标准与指标,建立分类的绩效评价制度,建立政府、高校和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多元评价主体的协同参与机制。
关键词:
双一流 绩效评价 困境 行动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馨岚
学术性是学术职业的根基,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坚持学术性,推进学术职业的发展。目前学术职业发展中存在自主性缺失、学术伦理失范、学术职业的市场化和实用性等困境,需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大学治理改革、回归学术职业的初心和梦想。
关键词:
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 学术职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