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58)
2023(3585)
2022(2912)
2021(2931)
2020(2293)
2019(5388)
2018(5380)
2017(9192)
2016(5540)
2015(6530)
2014(6377)
2013(6158)
2012(5484)
2011(4646)
2010(4986)
2009(4562)
2008(4765)
2007(4496)
2006(4048)
2005(3867)
作者
(14252)
(11449)
(11390)
(11005)
(7552)
(5384)
(5309)
(4510)
(4392)
(4383)
(4039)
(4017)
(3845)
(3717)
(3646)
(3608)
(3469)
(3442)
(3441)
(3426)
(2884)
(2877)
(2848)
(2830)
(2690)
(2661)
(2630)
(2522)
(2379)
(2344)
学科
管理(25701)
(17191)
(16895)
企业(16895)
(11391)
经济(11373)
(10187)
(7995)
(6813)
银行(6813)
(6506)
财务(6485)
财务管理(6442)
(6371)
企业财务(6108)
理论(5137)
(5106)
金融(5106)
(4848)
中国(4795)
方法(4457)
人事(4446)
人事管理(4445)
体制(4366)
(4334)
(4282)
制度(4281)
业经(4176)
教学(4102)
(4071)
机构
学院(63713)
大学(63324)
管理(26138)
中国(20441)
(19910)
理学(19350)
理学院(19105)
经济(19005)
研究(18902)
管理学(18887)
管理学院(18714)
(16600)
(14523)
(12846)
中心(11023)
科学(10777)
(10594)
财经(10550)
(9563)
北京(9467)
(9265)
(9253)
(8798)
技术(8728)
公司(8494)
银行(8318)
(8153)
师范(8061)
(8006)
职业(7991)
基金
项目(35512)
研究(29366)
科学(26422)
基金(23021)
(19360)
国家(19147)
科学基金(16400)
社会(15831)
教育(15125)
社会科(14910)
社会科学(14903)
(14548)
编号(13325)
成果(12097)
(11935)
基金项目(11821)
课题(10073)
自然(9922)
自然科(9649)
自然科学(9647)
资助(9526)
自然科学基金(9476)
(8787)
项目编号(8525)
(8231)
重点(8086)
(7731)
(7371)
(7290)
大学(7272)
期刊
(29250)
经济(29250)
中国(22928)
研究(21768)
(17321)
管理(14406)
教育(13731)
(11924)
金融(11924)
技术(8473)
学报(7990)
科学(7507)
(6806)
大学(6634)
会计(6065)
学学(5833)
财经(5729)
图书(5561)
财会(5331)
(4902)
职业(4889)
(4770)
农业(4459)
书馆(4136)
图书馆(4136)
(3868)
通讯(3797)
会通(3773)
现代(3633)
业经(3597)
共检索到121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申相臣  张继东  
预算管理及其审查监督是中国政治经济建设和社会民主进步中一项重大命题。通过公共财政制度特别是预算制度建设,增进财政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创新公共权力审查监督的方法方式,需要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实践。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焦作市十多年来公共财政建设典型做法进行案例剖析,近距离观察"四权分离"、复式预算、参与式预算、"财经沙盘"、绩效管理等创新举措,展示政策目标与预算过程、预算管理与社会民主、预算管理与审查监督、审查监督与为民理财有机互动结果,反映地方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内外制衡联动机制建设实践效果。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财政预算管理要重视法制建设,推进社会民主进步,为政治清明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顾宏平  
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实现社会经济事务管理目标的重要工具。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受人民委托依法审查批准本级政府年度预算并监督其执行。本文将以闵行实践为基础,对加强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能力建设方面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讨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早早  
十八大以来,加强地方人大对地方政府全口径预算的审查和监督工作备受关注。通过多案例比较研究,有助于了解改革过程与特点,分析现状与问题,为未来改革指明方向。本研究从监督范围、监督参与者、监督程序、管理权与监督权间的关系四个方面分析温岭市和焦作市的改革历程。结果发现,地方人大预算监督制度正在以下四个方面不断发生着变化:一是预算监督范围随着政府全口径预算内容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二是参与到人大预算监督工作中,协助人大或者借助人大履行监督责任的参与者在不断变化,范围在不断拓展;三是加强预算的事前监督是改革的重点;四是地方政府行政预算管理权和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权之间的强弱关系、互动方式,会影响地方人大全口径预算...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姚明华  秦明旭  
201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强调要加强政府预算审查监督,这是党和国家对财政资金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回顾辽宁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预算审查监督和预算立法工作实践,总结地方人大在推进实质性预算审查监督、规范监督程序的工作历程以及新时代预算立法的创新性、对策性研究思路,为地方人大加强全口径预算审查监督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早早  
如果从监督范围、监督参与者、监督程序、管理权与监督权间的关系四个方面比较分析温岭市和焦作市的改革历程,不难发现,温岭市和焦作市人大全口径预算监督工作不断发生着变化,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中。1.监督范围已经发生变化,并且会有更进一步的拓展。1999年开始的以部门预算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预算改革,使得政府预算重点逐渐从收入转向支出,因此与部门预算相关的问题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邓茜  
改革开放以来,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工作的重心在于控制赤字规模与稳定预算收支平衡状态这两方面,即关注"钱是否够花"的问题。2018年3月,党中央提出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即更多关注"钱如何有效花"的问题。各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改革工作在审查内容、审查程序、制度办法和组织保障等方面开始部署并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进一步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优化路径研究是突出党委核心、明确分工与合作、并以大数据技术推进预算公开透明。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林慕华  
1999年预算改革以来,中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始真正地行使"钱袋子"权力,将政府的财政收支纳入人大监督的范围之内。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中央不断强化人大预算监督职能的重要性,顶层设计日渐明确,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需要应对诸多挑战,包括:预算审查前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收支政策审查监督体系的建立,预算执行监督的约束有力,决算草案的实质性审查,审计监督合力的构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建设与运用,建立预决算分析制度以及强化人大常委会监督合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切实提升制度能力和组织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进一步完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黎明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对于提高财政绩效和国家治理水平具有根本性的重大意义。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现状来看,监督主体与客体存在比较突出的非对称性问题。这种非对称性,严重削弱支撑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持续运行的物质基础。本文从横向维度进行分析,通过静态、动态视角综合考察这种非对称性的现状、发展及其后果,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黎明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对于提高财政绩效和国家治理水平具有根本性的重大意义。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现状来看,监督主体与客体存在比较突出的非对称性问题。这种非对称性,严重削弱支撑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持续运行的物质基础。本文从横向维度进行分析,通过静态、动态视角综合考察这种非对称性的现状、发展及其后果,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黎明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对于提高财政绩效和国家治理水平具有根本性的重大意义。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现状来看,监督主体与客体存在比较突出的非对称性问题。这种非对称性,严重削弱支撑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持续运行的物质基础。本文从横向维度进行分析,通过静态、动态视角综合考察这种非对称性的现状、发展及其后果,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河南省财政厅政研室调研组  何晞  靳黎民  时文彦  
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焦作市引入财政内部分权制衡的理念,建立了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相互制衡"四权分离"的管理机制;引入参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力平  
本文强调中国特色预算管理监督是国家预算管理之共性与我国制度性安排之个性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核心要义是在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框架内,依据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对中国特色财政预算进行管理监督。本文讨论该体系的主要特征与运作创新,并得出结论与提出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创新的焦作实践》课题组  贾康  苏明  申相臣  
焦作市在我国地市级行政区公共财政管理机制创新方面锐意进取,积极推进,已引起各方高度重视。本报告基于焦作实践,梳理总结其创新内容、成效、基本经验,并试提出"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创新的思路与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继东  李新龙  
预决算公开是"阳光财政、透明预算"法治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从十多年前预算公开的先行先试到财政信息服务大厅、财经沙盘等公开方式上的创新,河南省焦作市以"公开更要透明,全面更要规范"为出发点,在预决算公开的道路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预决算公开的先行先试焦作市预决算公开按照先试验、再规范化、最后法治化的思路进行。早在2000年,焦作财政就向全市人大代表公开了农业、教育、民政三个部门的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邓淑莲  
核心提示:近日,很多媒体纷纷就河南省焦作市十年来的财政改革进行深度报道。报道认为,焦作市从向各局收权的会计委派制到主动预算公开,预算项目群众投票,再到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编制体系,每一步都走在全国前列。恰巧,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使用对全国省级一般财政透明度调查的《财政信息调查提纲》对焦作市财政信息公开情况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以百分制计算,焦作市财政透明度总得分为78分,大大超过省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的平均分(2009年评估为21.71分,2010年评估为21.87分)。对焦作市一般政府基金透明度的评估结果显示,本部分的总得分为426分(本部分的总分为660分),得分率为64.5%。而在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