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2)
2023(9483)
2022(7903)
2021(7248)
2020(6016)
2019(13272)
2018(13069)
2017(23777)
2016(13495)
2015(15112)
2014(15055)
2013(13999)
2012(12641)
2011(11334)
2010(11736)
2009(10904)
2008(10634)
2007(9945)
2006(8978)
2005(8333)
作者
(34681)
(29041)
(28834)
(27576)
(18419)
(13858)
(13063)
(11016)
(10899)
(10631)
(9831)
(9816)
(9533)
(9328)
(9157)
(8905)
(8610)
(8525)
(8467)
(8260)
(7487)
(7043)
(6860)
(6753)
(6690)
(6651)
(6588)
(6445)
(5825)
(5725)
学科
管理(49431)
(44108)
(42066)
经济(41982)
(39554)
企业(39554)
技术(16859)
(16680)
(16677)
中国(15921)
业经(13333)
方法(13251)
(12744)
技术管理(12091)
(11032)
理论(10852)
(10407)
银行(10394)
数学(10368)
数学方法(10203)
(9942)
地方(9611)
教育(9467)
体制(9223)
(9139)
财务(9115)
财务管理(9084)
(8935)
金融(8933)
(8829)
机构
学院(178817)
大学(174496)
(70383)
经济(68640)
管理(67631)
研究(57081)
理学(56864)
理学院(56303)
管理学(55529)
管理学院(55161)
中国(44054)
(38909)
(36151)
(31205)
科学(30758)
财经(28772)
中心(27247)
(26782)
(25863)
(24297)
(23689)
师范(23490)
研究所(23401)
(23160)
技术(22766)
北京(22705)
经济学(21624)
业大(21475)
(21076)
财经大学(21000)
基金
项目(113915)
研究(92485)
科学(91578)
基金(79625)
(66971)
国家(66287)
科学基金(58463)
社会(58280)
社会科(55124)
社会科学(55112)
(48417)
教育(46221)
基金项目(41795)
(39142)
编号(38536)
自然(34518)
自然科(33775)
自然科学(33767)
自然科学基金(33226)
成果(32900)
资助(30545)
(30456)
课题(29548)
(28916)
创新(27385)
重点(26283)
(25640)
(24750)
(24727)
(24382)
期刊
(85346)
经济(85346)
研究(59602)
中国(49291)
教育(36081)
(32683)
管理(30551)
(22283)
学报(22015)
科学(21414)
(20135)
金融(20135)
技术(20068)
大学(18380)
学学(16574)
财经(15078)
农业(14258)
业经(13799)
职业(13378)
(13042)
经济研究(12817)
(10728)
论坛(10728)
科技(10673)
问题(10236)
图书(8914)
技术经济(8851)
技术教育(8471)
职业技术(8471)
职业技术教育(8471)
共检索到290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雪文  
转型期地方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科研生态环境较差,不利于创新型专业人才成长;引进人才自主权较弱,人才理念机制有较多障碍;人才激励机制匮乏,压制创新型人才健康成长;双师型师资队伍不足,无法承担服务地方经济责任;创新型人才发展空间有限,无法长期留住优秀人才的问题。在深入分析转型期地方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科研生态环境,培植创新应用型人才队伍,完善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培养理论与实践并举的技能型专业人才,拓展创新型人才的事业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地方院校转型期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活力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霍月红  张莹  
随着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的步伐加快,大学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核和智能发动机,尤其是创业型大学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创新带动和辐射作用更加凸显。在创新型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一作用会越来越大。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词,创新能力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借鉴国外创业型大学的经验,探索我国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对于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玉新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地方工科院校教育改革的核心,但目前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课堂教学与学生需求脱节、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脱节、国家号召与教师响应脱节等问题。针对共性问题,河南科技学院机电学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出了一条"导师+项目+竞赛+校企合作"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崔智林  
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一项简单的单项工作,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着眼于整个培育系统的建立和创新。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与根基。创新型人培养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从家庭、学校到社会使创新观念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环境。首先,创新人才成长与生存需要全社会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创新观念,形成重视创新活动、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成果、宽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敏  
本文尝试基于国内智库人才培养管理现状,思考和探讨智库人才素质需求及其培养路径,从而提出新型智库人才培养管理创新对策。建议国内智库通过改善人才结构、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养管理运营人才、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等途径,进一步激活智库内生动力并最大限度整合外部资源,有力提升智库人才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展涛  
当前,研究型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大学使命偏失、培养制度低效、批判精神孱弱、教育目的异化等问题。直面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应在秉持社会责任为先、育人使命为本等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探索研究型大学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以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民族中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菱蓉  
互联网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是较之以往各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只有准确地把握互联网时代用户至上、有效互动、集成服务的思维特点,充分把握学生发展需要、设计多元化教育体系、汇集社会各方资源,打造出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的全新创新型人才系统平台,才能很好地将这些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冲击转换为高效塑造创新型人才的源动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田建国  
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创新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是自我发展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本源是健全人格。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保证是创新人格。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创造个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评价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爱华  侯永峰  郝杰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亟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作支撑。回顾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前期探索和取得的成效,梳理当前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障碍,从加强人才布局、构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特殊通道、统筹推进人才计划项目、完善海外人才引进配套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环境等方面提出完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细香  赵书山  
社会工作在地方院校中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要求培养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但其在实际人才培养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难导致了与目标的严重偏离。"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参考。本文首先阐述了"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并在分析地方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对其如何实施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华峰  
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工程教育的重要任务,地方高校有必要以工程实践为主线,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环节入手,系统完成对学生创新性工程思维、能力及素质的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宇飞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创新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已是大势所趋。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中,应用型院校一方面应坚持本质定位、分类定位、创新定位的基本原则,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有效性;另一方面,应正确把握应用型院校的本质与特殊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应用型院校国际化进程,保证应用型院校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同时,应用型院校应坚持构建完善的自我实现机制、创新动力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社会评价机制,保障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锋  
对广州先进制造业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在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政府主导模式的不完善、院校自我调适机制的不健全、行企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等,应从校政协同、校行协同、校企协同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对策,并尝试构建基于"校政行企"协同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佘国平  
2004年,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率先基本实现上海教育现代化的决策。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上海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理  韦成龙  
动力机制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深层次问题,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是突破既有人才培养模式赖以延续的利益格局,打破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依赖,解放教育生产力,通过重塑高校社会利益关系构建导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动力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