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7)
2023(8728)
2022(7180)
2021(6584)
2020(4950)
2019(11311)
2018(10839)
2017(20232)
2016(11170)
2015(12633)
2014(12625)
2013(12108)
2012(11416)
2011(10511)
2010(10848)
2009(9743)
2008(9607)
2007(8877)
2006(8231)
2005(7722)
作者
(31467)
(26142)
(26053)
(24588)
(16845)
(12506)
(11754)
(10138)
(9999)
(9545)
(8968)
(8738)
(8479)
(8412)
(8409)
(8013)
(7801)
(7566)
(7546)
(7459)
(6712)
(6505)
(6460)
(6012)
(5979)
(5978)
(5972)
(5835)
(5283)
(5268)
学科
(49867)
经济(49827)
(30314)
管理(30184)
(23371)
企业(23371)
地方(19508)
中国(19108)
(16106)
业经(13877)
方法(11667)
农业(11306)
地方经济(10630)
(10449)
(9821)
银行(9813)
(9764)
(9706)
(9635)
(9602)
金融(9601)
数学(9138)
数学方法(9015)
技术(8950)
(8802)
贸易(8789)
(8438)
环境(8160)
发展(7937)
(7912)
机构
学院(159139)
大学(149996)
(63818)
经济(62294)
研究(58257)
管理(55793)
理学(46255)
理学院(45677)
管理学(44986)
管理学院(44668)
中国(44212)
科学(33947)
(33225)
(30476)
(29563)
(26561)
研究所(26306)
中心(25815)
(24582)
(23683)
师范(23471)
财经(22719)
(22137)
北京(21694)
(21363)
技术(21056)
(20378)
业大(19881)
职业(18833)
农业(18631)
基金
项目(97060)
研究(78296)
科学(76418)
基金(65353)
(55515)
国家(54897)
社会(47958)
科学基金(46728)
社会科(45436)
社会科学(45426)
(41604)
教育(37239)
编号(34501)
(33956)
基金项目(33586)
成果(28651)
(28088)
自然(26876)
课题(26393)
资助(26235)
自然科(26202)
自然科学(26199)
自然科学基金(25705)
发展(23213)
(22781)
重点(22649)
(22419)
(21081)
(20535)
(20302)
期刊
(84289)
经济(84289)
研究(52401)
中国(40572)
教育(28551)
(25313)
管理(23750)
(22196)
科学(20427)
学报(19912)
(18671)
金融(18671)
农业(17430)
技术(16875)
业经(16321)
大学(15714)
学学(14473)
经济研究(13164)
财经(11122)
职业(10870)
问题(10633)
(9646)
(9376)
论坛(9376)
(8774)
(8667)
商业(8354)
图书(8180)
现代(7795)
(7779)
共检索到262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兢  
地方院校首先要明确办学理念与定位,这是形成办学特色的根本,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地方院校要想在战略发展方面取得成绩,必须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确立战略重点和任务。通过实施学科专业建设等五大工程,在完成外延发展的基础上,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驰  
为促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我国选择了由教育部进行引导调节的制度安排,以及借鉴欧陆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模式这一具体路径。但是德、法等欧陆国家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办学,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社会结构、公共政策制度安排与路径选择。对其参考借鉴需基于我国自身的社会文化及政治、经济背景进行全面考虑,进行整体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安排,进而正确引导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顺利转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祥云  钱宇航  陈方红  李冬妮  
在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是必然选择,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与内涵发展阶段以及国家导向下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处在变革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其转型本身就是错综复杂、多元化的。缺少教育家办学、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和评价体系尚不完善,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大学转型举步维艰的症结,需要在改革实践中,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以不断实现政府、学校与社会各司其职,扮演好相应的角色,并形成相互配合的转型体制,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名至实归其"应用技术型"的定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安静  崔民日  
安静、崔民日在《教育评论》2015年第5期中撰文,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论述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路径。新建本科院校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虽完成了从专科到本科教育的层次转变,但其办学定位存在问题,因此,新建本科院校非常有必要实行内涵转型发展。具体表现在:1.转型发展是经济新常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运隆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技术迭代更新加速,创新驱动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就需要主动适应产业变革的大趋势,将产教深度融合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源泉、平台载体和灵魂支柱,探索开放式、一体化与差异化发展战略,精准对接产业链高端技术技能,激发多元主体内生动力,聚焦协同育人与模式创新,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树华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地方高校要遵循以办学定位统领发展方向、以目标管理凝聚发展共识、以综合改革激发发展动力的工作思路;要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学科人才建设,发挥服务社会作用,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以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国臣  胡睿  
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因大众化而兴,受大众化所困;办学层次超前,办学内涵滞后;办学定位渐趋合理,社会服务能力有待提高。通过错位发展形成明确的办学理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其实现内涵发展并提高办学质量的合理路径。这就需要新建本科院校要掌握发展的主动性,找准错位发展的生态位;提高创新的自觉性,培育错位发展的着力点;正视发展的竞争性,寻求错位发展的战略联盟;确保发展的规范性,提供错位发展的制度保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辛均庚  
学科是高校三大职能发挥载体,其建设水平更是高校学术水平、办学水平、办学特色的核心标志,学科建设已经处于高校工作的龙头地位,特别是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是应把学科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思想路径、操作路径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探究,从学科建设类型、核心任务、内涵、层次等方面提出发展走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湘浙  吴静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要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吸纳更多社会资金来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必须积极探索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途径,在继续推进普通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的同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制也是可供选择的现实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思博  王得坤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延续与进步的必然逻辑,当前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生态环境超载、资源枯竭、人力资本流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等诸多挑战。因此,探究适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意义重大。文章首先,总结、镜鉴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历程,理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与逻辑。其次,分别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环境资源、人力资本积累三个层面阐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面临的问题与障碍。最终提出"一转变、二推进、三完善"的战略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聂平香  
一、全球服务外包发展趋势2006年,全球服务外包保持平稳增长,规模达到3490亿美元,同比增长7.2%。服务外包交易规模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服务外包发包商将离岸外包作为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思博  王得坤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延续与进步的必然逻辑,当前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生态环境超载、资源枯竭、人力资本流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等诸多挑战。因此,探究适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意义重大。文章首先,总结、镜鉴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历程,理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与逻辑。其次,分别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环境资源、人力资本积累三个层面阐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面临的问题与障碍。最终提出"一转变、二推进、三完善"的战略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世举  杨雄  赵亮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具有重大作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共识;但同时,应坚持创新驱动,发挥比较优势,注意潜在风险和发展机遇并存,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适度开发、有序发展,预防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文章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做好顶层设计;二是坚持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差别发展、因地制宜;三是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适度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权衡  
“十五”期间 ,现代物流将成为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新兴产业之一。本文指出发展现代物流是上海建立国际化大都市的内在客观要求 ,是增强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上海现代物流必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物流发展的趋势 ,从服务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这一总体发展目标出发 ,通过对现有物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纵横向的功能整合 ,建立功能完善、设施发达、技术先进的信息化 ,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中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咏梅  
当前,"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已经勾画出湖北区域发展战略转型的框架。文章就如何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促进湖北发展战略转型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