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6)
2023(12815)
2022(11007)
2021(10420)
2020(9044)
2019(20827)
2018(20476)
2017(40524)
2016(21888)
2015(24502)
2014(24567)
2013(23898)
2012(22056)
2011(19649)
2010(19516)
2009(18137)
2008(17988)
2007(16033)
2006(13498)
2005(11877)
作者
(59787)
(50007)
(49832)
(47737)
(31917)
(23868)
(23131)
(19634)
(18931)
(17951)
(16877)
(16803)
(15801)
(15593)
(15592)
(15532)
(15374)
(14937)
(14453)
(14341)
(12343)
(12219)
(12019)
(11487)
(11430)
(11220)
(11010)
(10967)
(9957)
(9913)
学科
(85638)
经济(85552)
管理(63634)
(63384)
(50456)
企业(50456)
方法(43337)
数学(38877)
数学方法(38382)
(26234)
(24297)
中国(23524)
业经(17676)
(17611)
(17515)
贸易(17510)
(17066)
地方(16936)
(16335)
财务(16283)
财务管理(16244)
(15866)
银行(15842)
农业(15721)
企业财务(15397)
(15171)
(14940)
(14266)
金融(14263)
(13542)
机构
学院(303207)
大学(301138)
(127097)
经济(124521)
管理(122441)
理学(105541)
理学院(104518)
管理学(102734)
管理学院(102159)
研究(94849)
中国(76195)
(62294)
(60989)
科学(56144)
财经(49040)
(46937)
中心(46748)
(46092)
(45118)
(44560)
业大(42889)
研究所(41679)
经济学(39248)
北京(37739)
(37231)
农业(37061)
师范(36881)
财经大学(36484)
(35759)
经济学院(35677)
基金
项目(203676)
科学(161538)
研究(150527)
基金(149220)
(128251)
国家(127199)
科学基金(110804)
社会(95767)
社会科(90892)
社会科学(90869)
(79660)
基金项目(78819)
自然(71969)
自然科(70329)
自然科学(70304)
教育(70085)
自然科学基金(69044)
(66938)
编号(61964)
资助(61874)
成果(50033)
(46089)
重点(45445)
(43282)
(42618)
课题(41821)
教育部(40051)
科研(39825)
创新(39800)
国家社会(39416)
期刊
(132618)
经济(132618)
研究(87751)
中国(53521)
(49151)
管理(42346)
学报(41771)
(41504)
科学(39609)
(33492)
金融(33492)
大学(32405)
学学(30740)
教育(28355)
农业(27932)
技术(27144)
财经(23654)
业经(22298)
经济研究(21841)
(20162)
问题(17515)
统计(15336)
理论(15161)
技术经济(15106)
(14839)
(14687)
(14088)
实践(13827)
(13827)
商业(13807)
共检索到437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运华  姜腊  
近些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成为政府重要的政策目标之一。尤其是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各地纷纷响应,相继出台长期护理保险政策。通过对15个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文本的分析发现,政府综合使用了需求型、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但也存在需求型政策工具严重短缺、供给型政策工具总量偏少、环境型政策工具数量较多和次级政策工具结构不均衡等问题。未来应根据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情况,合理调整三大类政策工具的结构,优化次级政策工具结构,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月娥  明庭兴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日益严峻的老年人护理问题,人社部于2016年6月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并决定在青岛、上海等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通过对各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政策的分析,发现试点城市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参保人群覆盖面偏窄、过度依赖医保基金、筹资水平地区差异大、财务可持续性差等问题。针对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以长期护理社会保险为主的护理保障体系、扩大参保人群覆盖面、统一筹资标准、逐步实现独立筹资、控制支出等建议,希望这些建议对进一步完善试点工作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有所益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长远  钱雁星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制度安排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现实路径。文章从筹资方式、筹资渠道、筹资标准、参保对象、给付水平、给付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梳理了全国15个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方案,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试点过程中还存在着筹资责任分担不明确、对医保基金依赖较大、各筹资标准不一、参保对象尚不统一、给付水平参差不齐、待遇给付内容单一化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此,本文提出了落实筹资主体责任、健全多元化筹资机制、提高长护险统筹层次、逐步拓宽覆盖范围、建立统一的失能评估标准、因地制宜丰富服务形式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海龙  尹海燕  张晓囡  
当前中国首批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已全面展开。梳理和比较首批15个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保障范围、资金筹集、护理服务形式、待遇支付水平、失能评定标准等核心内容,发现试点地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尚存在保障范围过窄、资金筹集主体单一、待遇支付水平较低、失能评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因而,在首批试点城市政策的基础上,亟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现行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并通过提升立法层次和建立护理服务人才保障机制对后期政策全面推行予以保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洁  
自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开展试点以来,该险种在缓解失能家庭经济压力、解放失能家庭劳动力、盘活照护服务资源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受到失能人员和家属的普遍欢迎,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填补了我国社保制度的一项空白。同时,实践中存在着制度模式不统一、筹资机制过于依赖医疗保险基金、各地保障范围差异大、评估标准不统一,以及护理服务供给难以满足需求等问题。建议将长期护理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独立的新型社会保险要求,建立社会、个人、政府三方责任共担,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多层次、医养结合、城乡统筹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晓峰  郝宝珠  
日韩两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存在着共性与差异。从目标取向看,日本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目标比韩国的更明确。传递利益与服务的形式方面,日本和韩国都根据老年人的具体健康状况提供不同的服务,但相比之下,日本更注重预防与护理相结合。适用权益的规则方面,日本和韩国针对受保险人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资格审查认定机制,使保险的发放和使用对象群体更精准。服务提供的组织结构方面,日本和韩国均呈现出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推广、社会化服务承担的组织结构特点。筹资方式方面,日本和韩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资金来源同是采取三方筹集的方式,政府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晓峰  郝宝珠  
日韩两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存在着共性与差异。从目标取向看,日本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目标比韩国的更明确。传递利益与服务的形式方面,日本和韩国都根据老年人的具体健康状况提供不同的服务,但相比之下,日本更注重预防与护理相结合。适用权益的规则方面,日本和韩国针对受保险人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资格审查认定机制,使保险的发放和使用对象群体更精准。服务提供的组织结构方面,日本和韩国均呈现出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推广、社会化服务承担的组织结构特点。筹资方式方面,日本和韩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资金来源同是采取三方筹集的方式,政府的财政负担在持续增加。政策要素间的互动方面,政策评估的力度不够,不利于政策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星  赵苗苗  吴群红  郑统  李乐  韩志超  
目的:分析2016年前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试点先行地区政策工具的变化、特点和问题,为改进医保整合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丘昌泰政策工具分类法,综合政策文本和专家意见,整理出政策工具名称及具体指标,对政策工具编码、归类,分析2016年前后政策工具使用情况及变化。结果:分析符合条件的30个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文件,归纳管制、财务及组织沟通4类14个具体指标。2016年国务院提出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意见前,研究地区政策工具财务类占47.63%,组织类占23.97%,管制类占19.87%,沟通类占8.52%。2016年国务院提出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意见后,财务类占73.38%,管制类占12.95%,组织类占7.19%,沟通类占6.47%。使用财务类工具最多,沟通类工具最少。结论:财务类工具总体处于核心地位,组织类、管制类工具内部使用不均衡,沟通类工具使用仍需加强,重视政策工具研究,促进城乡居民医保政策优化与完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罗明忠   林玉婵   柯杰升  
农村人口生育能力并未得到充分释放,赡老压力是重要原因。本文基于代际资源竞争视角,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年、2014年、2016年和2018年四期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实施对农村子代生育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第一,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实施对农村人口存在生育促进效应,能促进农村子代的生育行为;第二,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实施的农村人口生育促进效应存在异质性,对将互联网视为重要信息渠道、主要从事农业和收入低于中位数的农村子代的生育行为影响更大;第三,代际向上照料支持减少和赡老经济负担降低是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实施促进农村子代生育行为的重要机制。因此,优化包容性生育政策,须考虑家庭赡老压力;科学总结农村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实施经验并扩大实施范围,以充分释放农村家庭可用于抚育子女的经济资源和时间资源;妥善处理正式照料和非正式照料二者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荆涛  邢慧霞  王文卿  
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为失能人群提供护理服务,缓解家庭照料压力,保障受护理者家人能正常参与就业。在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消减的背景下,探究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这不仅有利于社会保障的完善,也有利于未来劳动力市场建设。本文基于2010-2019年的44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DID首次量化评估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劳动就业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此外,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东部和西部试点的劳动就业提升效果明显高于中部试点,大规模人口试点其劳动就业提升效果几乎是中等规模试点的两倍多。对其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不仅可以显著提升个体工作意愿、降低提前退休的概率,还可以通过改善个体健康水平,从而增加劳动就业。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荆涛  杨舒  朱海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作为一种解决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的新型模式,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政府支持特别是财政补贴,但目前具体的补贴思路尚未形成。本文以北京市为例,从政府角度出发研究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最优补贴比例与保险覆盖率间的函数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单一的保费补贴方式并不能充分调动商业保险公司的积极性和发挥政府补贴效用,因此应建立综合全面的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补贴制度;最优补贴比例与保险覆盖率之间同时存在需求函数及约束条件下最优化函数关系;除保险覆盖率之外,保险产品价格、政府补贴支出额度、投保人初始财富以及风险偏好等因素均可以对最优补贴比例形成一定影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荆涛  杨舒  朱海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凯  赵娜  焦阳  
财政补贴政策是政府矫正市场失灵,驱动长期护理保险市场高质量演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多主体仿真模型,考察不同补贴政策驱动长期护理保险市场演化的过程。研究发现:实行产品创新补贴政策时,可以形成健康有序的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竞争格局;实行经营性补贴政策时,长期护理保险市场容易演化成垄断市场。保费补贴政策能够扩大需求规模,且差异化的保费补贴政策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励需求空间的大幅增长。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会   王琳   刘华  
基于全国首批试点城市南通市Z区的调研访谈资料,考察了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政策通过社会共济的方式为失能老人及其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同时通过完善照护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使失能老人的家庭能够将获得经济支持转化为照护服务,从而实现了其基本的政策目标。但就目前状况来看,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利用率依然偏低,同时对家庭劳动力的释放程度有限,尤其是对农村地区更为明显。与此同时,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推动养老产业发展、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溢出效应。在未来的政策推行中,应当在居家服务内容上加强其丰富性和实用性,同时增加服务的时长和频次;要逐步减少政府对养老服务市场的干预,引入良性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养老服务水平的提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磊  王静曦  
长期护理保险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2016年国家启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以来,15个试点城市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医保基金结余等因素制定了长期护理保险实施方案。不同城市在长期护理保险资金筹集和待遇支付方面存在差异。由于资金筹集和待遇支付关系到长期护理保险的可持续性与公平性,因此,受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15个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资金筹集和待遇支付政策的梳理与比较,重点探讨了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渠道、参保范围、筹资标准、支付条件以及支付水平等问题。并对长期护理保险实施过程中,参保范围是否覆盖居民、筹资来源是否独立筹资以及是否差别化补偿三个主要争议进行了讨论。本文从明确长期护理保险定位、建立长效多元的筹资机制和水平适度的待遇支付机制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