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1)
2023(9638)
2022(7892)
2021(7017)
2020(5778)
2019(12976)
2018(12603)
2017(23887)
2016(12615)
2015(14211)
2014(13824)
2013(13357)
2012(12253)
2011(10772)
2010(11226)
2009(11034)
2008(10118)
2007(9453)
2006(8425)
2005(7804)
作者
(32995)
(27285)
(27008)
(26021)
(17258)
(12971)
(12470)
(10533)
(10141)
(9922)
(9364)
(9236)
(8781)
(8677)
(8638)
(8629)
(7990)
(7916)
(7912)
(7626)
(6856)
(6712)
(6507)
(6280)
(6228)
(6166)
(6140)
(6121)
(5433)
(5371)
学科
(45495)
经济(45411)
管理(44192)
(38175)
(33612)
企业(33612)
(27487)
金融(27485)
(25577)
银行(25572)
(24799)
中国(22181)
(20332)
(19733)
方法(14721)
地方(14037)
业经(13280)
(12896)
(12628)
数学(12482)
(12458)
财务(12418)
数学方法(12388)
财务管理(12381)
企业财务(11882)
中国金融(11145)
体制(11135)
(9281)
制度(9280)
农业(8534)
机构
学院(166206)
大学(165096)
(71359)
经济(69687)
管理(62332)
研究(54406)
理学(51842)
中国(51482)
理学院(51349)
管理学(50687)
管理学院(50359)
(41640)
(34130)
财经(30844)
中心(28273)
(27917)
科学(27789)
(27119)
(25316)
经济学(23457)
财经大学(23061)
(22297)
(22067)
研究所(21927)
北京(21541)
(21534)
银行(21367)
经济学院(21106)
(20807)
金融(20400)
基金
项目(105970)
科学(84216)
研究(83776)
基金(76681)
(64274)
国家(63702)
科学基金(56076)
社会(55143)
社会科(52401)
社会科学(52391)
(42294)
基金项目(40047)
教育(38429)
(34259)
编号(33952)
自然(32548)
自然科(31797)
自然科学(31792)
自然科学基金(31251)
资助(30332)
成果(29323)
(27518)
课题(24742)
重点(24156)
(24003)
(23378)
(23307)
国家社会(23189)
(22929)
创新(22015)
期刊
(82960)
经济(82960)
研究(56585)
中国(42643)
(36519)
金融(36519)
(35083)
管理(25571)
(21240)
学报(20259)
教育(20202)
科学(18809)
大学(17085)
财经(16376)
学学(15848)
技术(14615)
(13895)
农业(12988)
经济研究(12831)
业经(12609)
问题(10207)
理论(9079)
会计(9010)
财会(8706)
(8170)
实践(8059)
(8059)
国际(7943)
现代(7557)
(7299)
共检索到277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邢毅  闫静文  张晓红  
要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原则,建立有效的地方金融工作议事机制,明确地方政府金融办的职责定位,压实省级政府的地方金融风险处置责任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作为一种纠正市场失灵现象的金融制度安排,通过明确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地方金融业健康发展。但实践中地方金融监管存在监管信息不充分、监管制度不完善、防风险长效工作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贺聪  洪昊  王紫薇  葛声  陈一稀  项燕彪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下各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在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法律依据和组织形式介绍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组织架构不完善、尚未建立信息协调机制和平台,以及难以防范综合经营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构建的几点设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逢民  
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面临变革监管的协调成本和监管效率问题正在影响着中国的金融创新乃至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一方面,有关政策已经逐步允许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财务公司、租赁等行业跨行业投资控股,部分企业通过金融控股公司形式事实上实现了混业经营。另一方面,在长期分业经营、分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  陈思憧  曾令祥  
理清地方金融监管现状,特别是央地监管机构之间的协作关系,有助于明确央地金融监管职责边界,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和决策提供支持中央提出要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完善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分工,赋予地方政府相关金融监管职责。在此背景下,理清地方金融监管现状,特别是央地监管机构之间的协作关系,有助于明确央地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曹军新  
当前央行与证监会、保监会和银监会以及财政部等其他机构的金融监管协调问题突显,加快协调机制建设的问题也日益紧迫。为此,文章运用社会学的信任理论和分析方法,在分析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滞后问题的基础上,选取央行NC中支开展金融协调机制建设为例,分析对央行与金融监管部门间信任合作关系由一对一转化为一对多的演化路径以及存在非对称性影响,提出重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劲松  
我国的金融监管不仅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人民银行等专业监管机构,还应包括国家审计等非专业监管机构。我国的国情使非专业监管机构在我国金融监管中能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特点。我国应将这一特色变为我们的优势,建立充分发挥非专业监管机构作用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文章提出将合规监管交由非专业监管机构承担,使专业监管机构集中于风险监管的操作思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劲松  
我国的金融监管不仅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人民银行等专业监管机构,还应包括国家审计和财政部等非专业监管机构。而且国家审计等非专业监管机构在我国金融监管中能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区别于西方国家的重要特点。我们应将这一特色变为我们的优势,建立新型合作监管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韦荣真  吕旭红  
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监管,且由于相关立法不够完善导致了金融监管的不协调。为了提高金融监管效率,迫切需要依法建立经常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纯  王颖  
目前金融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主流的金融经营模式,我国金融业也正在逐步走向混业经营之路。而合理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是实现监管资源有效配置和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基础,在保障国家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危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下,如何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如何构建高效的协调机制以实现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合作,成为现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探讨,指出了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清华  
金融混业经营不断发展,客观上要求金融监管部门之间加强协调与配合。为了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一些国家建立了专门的金融监管协调机构,如美国有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FFIEC),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有类似组织。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GLB法案)对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作出了明确规定。我国金融监管协调重在机制建设,而不在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完善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应包括立法合作机制、牵头监管机制、联合行动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卫东  晏艳阳  
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在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防范金融危机,保障国家金融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在分析我国现有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种种弊端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两种金融监管模式的优点,提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希平  
自2011年国务院批设喀什经济开发区后,喀什的金融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喀什经济开发区的金融要保持健康、有序、持续、活跃的发展,迫切需要金融监管者们携起手来,建立更加符合喀什经济开发区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必要性:一是贯彻落实国家金融支持政策的迫切要求。喀什经济开发区正处在建设起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晖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在分业经营的原则下建立起来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监管自成系统,各司其职。由于缺乏健全的协调机制,各金融监管部门之间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无法实现信息共享,直接影响了监管工作的效率。在我国目前“3+1”的金融监管制度模式下,尽快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已是各方共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成  文苑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及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我国目前金融业经营体制综合化趋势,认为现有分业监管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应根据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进行监管体制协调。基于对我国分业监管体制现状的分析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论和建议是:人民银行与监管部门在分工与协作中,应尽量通过信息共享和相互提供服务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人民银行和三大监管机构各自的职责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建立双边或多边紧急磋商制度;建立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使其发挥更高层次的整合作用和协调功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明镜  齐萌  
在我国现行的分业金融监管体制下,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目前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在法律规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信息收集和共享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建议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立法,强化监管协调机制的权威;并成立新型的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加强各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消除信息不对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