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8)
2023(12736)
2022(10605)
2021(9759)
2020(7885)
2019(17628)
2018(17311)
2017(32559)
2016(17837)
2015(19828)
2014(19902)
2013(19109)
2012(18230)
2011(16559)
2010(17419)
2009(16233)
2008(15295)
2007(14183)
2006(12982)
2005(12125)
作者
(50903)
(41899)
(41528)
(39777)
(26949)
(19955)
(19033)
(16261)
(16148)
(15438)
(14298)
(14112)
(13615)
(13554)
(13508)
(13148)
(12373)
(12370)
(12095)
(11952)
(10777)
(10413)
(10262)
(9783)
(9698)
(9461)
(9445)
(9376)
(8582)
(8580)
学科
(69129)
经济(69041)
管理(50271)
(47731)
(37536)
企业(37536)
中国(30532)
(28475)
金融(28468)
(27492)
银行(27468)
(26735)
地方(24125)
(22443)
(21728)
(20543)
方法(18990)
业经(17916)
数学(15918)
数学方法(15651)
农业(15156)
(13794)
(13771)
(12972)
贸易(12952)
(12609)
(12504)
(12267)
财务(12216)
财务管理(12182)
机构
学院(243064)
大学(237767)
(100094)
经济(97534)
研究(90292)
管理(86500)
中国(77097)
理学(71098)
理学院(70257)
管理学(69088)
管理学院(68610)
(53193)
科学(52325)
(52107)
(46362)
中心(43179)
(41790)
研究所(41158)
(41124)
财经(38979)
(35159)
北京(33848)
(33638)
(33467)
师范(33267)
(33046)
业大(32450)
农业(32144)
经济学(30124)
(30122)
基金
项目(149751)
科学(116689)
研究(115696)
基金(104083)
(89724)
国家(88826)
科学基金(75135)
社会(71395)
社会科(67631)
社会科学(67620)
(61208)
基金项目(53103)
教育(52740)
(50635)
编号(48840)
自然(45364)
自然科(44310)
自然科学(44297)
自然科学基金(43471)
资助(43311)
成果(42201)
(38084)
课题(36296)
重点(34210)
(32059)
(31390)
发展(31165)
(30735)
(30645)
(29862)
期刊
(124582)
经济(124582)
研究(82911)
中国(62129)
(45175)
金融(45175)
(41394)
(40712)
学报(35217)
管理(34961)
教育(34748)
科学(32040)
大学(27114)
农业(26762)
学学(25364)
技术(21926)
业经(21630)
经济研究(19935)
财经(19675)
(16867)
问题(15419)
(13496)
(12815)
国际(12339)
(12077)
论坛(12077)
理论(11881)
图书(11509)
世界(11457)
现代(11190)
共检索到412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郑联盛  孟雅婧  
我国金融市场不断深化,地方金融业态日益丰富,风险也逐步凸显,强化地方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职能成为重要的政策任务。从单点风险处置、多点风险处置,再由点及面,以至近期正式确认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权,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不断深化。但是,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面临诸多的体制机制难题,需要强化法律制度建设、理清中央与地方监管职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锡军   沈靖人  
<正>加快建设完备有效的中国特色金融监管体系,既要遵循金融监管的客观规律,又要基于中国金融机构和市场的实际情况全面建设完备有效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是新时期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实现金融强国目标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发挥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以人民为中心,加强金融监管体系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适时调整优化金融监管模式,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关键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余凌曲   陈俊宏  
助贷业务充分发挥数据的要素作用和科技的赋能作用,帮助金融机构扩大客户群体、下沉业务领域、降低运营成本,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是普惠金融改革的有益尝试。与此同时,国家层面的监管尚存在政策不明确和体系不健全问题,出现了若干监管“盲区”,以致助贷行业在快速发展中产生了贷款利率畸高、机构过度承担风险、非法引流获客、衍生社会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和行业乱象。建议以明确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监管政策、建立跨区域的监管协同机制、探索包容性自律管理模式、落实助贷机构主体责任、搭建智能监管平台、综合治理行业违法犯罪行为等为着力点,持续完善我国助贷行业监管体系,推动我国助贷行业良性发展并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凯  
消费金融监管是维护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的稳定器,对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具有重要保障作用。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消费金融监管力度,逐步健全消费金融监管体系,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消费金融发展环境。但不可否认,当下中国消费金融监管体系发展仍面临监管政策法规不健全、监管方式滞后于市场、监管机制存在诸多矛盾点等现实障碍。美国消费金融在多阶段监管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典型的“多边监管”体系,对中国有一定借鉴意义,但当前该国通货膨胀、金融风险加剧、经济衰退等问题为消费金融监管带来巨大挑战,也为中国提供了深刻警示。鉴于此,立足中国发展特色,在总结美国有益经验做法与实际教训后,提出持续健全消费金融监管政策法规、着力优化消费金融监管方式、不断完善消费金融监管机制等突破策略,以建构中国特色消费金融监管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显克  柯优员  
温州金改三年多来,在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边界探索、民间金融领域监管、地方金融监管法制建设、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搭建、金融风险处置等方面进行了探路,初步形成了以地方政府为核心、以"审监分离、属地管理、监管协调"为思路、以"法制先行,引导与监管并重"为原则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本文从组织架构、监管方式、存在问题等方面对温州地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阐述,并提出进一步推进的建议,为各地提供借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会军  张鹏  
从金融危机的视角看,金融监管体系演进与发展和金融危机密切相关。监管当局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降低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危害,避免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总是不断寻找新的监管重点、变革监管范围和手段,来保持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本文从三代金融危机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的因素存在差异出发,阐述金融监管体系变革的过程和发展趋势,并得出了几点启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胡经生  
完善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职责与风险处置体系,需要立足于金融的本质和功能,深入分析当前地方金融工作中存在的"泛金融化"、创新过度、非法集资案件频发等问题和成因,综合运用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把握突出的薄弱环节作为工作着力点,加强地方金融监管立法,严格限制放权范围,禁止地方政府"泛金融化"行为,并建立对地方党政负责人的金融监管与风险处置问责机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胡经生  
完善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职责与风险处置体系,需要立足于金融的本质和功能,深入分析当前地方金融工作中存在的"泛金融化"、创新过度、非法集资案件频发等问题和成因,综合运用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把握突出的薄弱环节作为工作着力点,加强地方金融监管立法,严格限制放权范围,禁止地方政府"泛金融化"行为,并建立对地方党政负责人的金融监管与风险处置问责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玉强  
通过构建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多属性评价方法,客观评估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绩效发现: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独立性不强,责任性有待提高,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在外部监管治理上整体水平不高。为此,必须逐步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健全合理的外部治理结构,依法提高金融监管的独立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审计理论课题组  
1997年以来,巴塞尔委员会先后出台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和《新资本协议》,显示了全球范围内对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的高度关注。为此中央多次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些对中国金融监管都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在此过程中,金融审计作为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定位,有效协调,形成监管合力,成了急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丁俊  
世纪之交 ,混业经营成为全球金融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也将是大势所趋。但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依然是基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这一目标建立起来的。因此 ,逐步实现金融监管体制的转变即成为我国管理层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笔者通过功能性金融监管体制与传统金融监管体制的比较 ,认为功能性金融监管体制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要求 ,理应成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新方向 ,并且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滨  
监管当局需要关注金融业经营模式变化、金融行业的关联性、宏观经济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将金融体系视作一个整体,运用宏观审慎理念和方法予以监管作为快速发展的中国金融体系的一部分,中国的金融监管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尽管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有着良好的表现,人们对于这一监管体系的有效性并非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黛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建立起来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金融监管体制面临的问题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存在一定缺陷,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功能差,且自律机制不完善,监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应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现有监管部门的独立性和协调性;二是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三是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客体自律机制;四是全面提高金融从业人员及监管人员的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