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9)
- 2023(11235)
- 2022(9427)
- 2021(8597)
- 2020(6905)
- 2019(16173)
- 2018(15628)
- 2017(30599)
- 2016(16182)
- 2015(18066)
- 2014(17735)
- 2013(17491)
- 2012(16262)
- 2011(14686)
- 2010(15231)
- 2009(14448)
- 2008(13131)
- 2007(11804)
- 2006(10641)
- 2005(10195)
- 学科
- 济(74129)
- 经济(74069)
- 业(42351)
- 管理(42276)
- 企(33413)
- 企业(33413)
- 融(29176)
- 金融(29174)
- 方法(28237)
- 中国(28129)
- 银(27158)
- 银行(27157)
- 行(26350)
- 数学(25557)
- 数学方法(25192)
- 地方(23380)
- 农(19311)
- 财(18143)
- 制(17647)
- 业经(17025)
- 农业(13363)
- 贸(13193)
- 贸易(13171)
- 易(12683)
- 中国金融(11464)
- 体(11295)
- 地方经济(11014)
- 务(10869)
- 财务(10830)
- 财务管理(10802)
- 机构
- 学院(219409)
- 大学(216337)
- 济(96365)
- 经济(94272)
- 管理(83012)
- 研究(75595)
- 理学(69737)
- 中国(69456)
- 理学院(68934)
- 管理学(67617)
- 管理学院(67183)
- 财(48020)
- 京(46537)
- 科学(41537)
- 中心(38139)
- 财经(36863)
- 所(36761)
- 江(34298)
- 经(33304)
- 研究所(32538)
- 农(32493)
- 经济学(30572)
- 北京(30104)
- 银(29136)
- 州(28982)
- 范(28550)
- 师范(28338)
- 银行(27897)
- 经济学院(27453)
- 业大(27426)
- 基金
- 项目(138739)
- 科学(110554)
- 研究(106234)
- 基金(100286)
- 家(84994)
- 国家(84229)
- 科学基金(73695)
- 社会(68363)
- 社会科(65012)
- 社会科学(64994)
- 省(55357)
- 基金项目(52544)
- 教育(48395)
- 划(45644)
- 自然(45450)
- 自然科(44461)
- 自然科学(44457)
- 编号(43711)
- 自然科学基金(43621)
- 资助(41803)
- 成果(35654)
- 发(34072)
- 重点(31063)
- 课题(30862)
- 部(30413)
- 创(29375)
- 发展(28790)
- 展(28379)
- 国家社会(27925)
- 创新(27394)
共检索到359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贺新宇 魏建
在我国双层金融监管体制中,地方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在中央监管规则基础上制定额外的扩展型规则的方式,提高金融监管应对法律不完备的能力,但监管有效性同样会受法律完备性的影响。实证研究扩展型规则对网贷市场发展各指标的影响后发现:扩展型规则能够显著增加网贷市场规模、促进平台以低风险方式退出市场,该效果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省份更为显著,且行业自律也有助于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因此,未来的改革方向是,加快金融立法步伐,以法律法规有效保障央地监管格局,同时加快市场化步伐,形成完善的投资者保护体系。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扩展型规则 网络借贷市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敏
规则导向与原则导向监管优劣势各异,但现代金融监管趋势是原则导向监管。原则导向监管的核心在于构建对话关系,顺利实施该监管的优势明显。美国在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制度设计上已经凸显原则导向的优势,可资借鉴。
关键词:
金融创新 规则导向监管 原则导向监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冀申
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职能和银行监管职能分立的同时,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问题开始显现。在众多的银行业监管指标中,贷存比监管弱化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较为突出。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贷存比对信贷增长的紧缩效应,并从宏观层面讨论了贷存比监管对货币政策的复杂影响。研究认为,贷存比监管不能随经济形势而进行逆周期调整,其货币政策效应缺乏弹性,即在货币政策需要宽松时,贷存比约束仍可能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扩张的制约因素,从而使货币政策调控的效力打折。同时,贷存比监管还会干扰货币信贷统计、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对存款利率管制产生冲击,并阻滞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结合贷存比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关键词:
金融监管 货币政策 贷存比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琪 姚舜达
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整顿行动中,相关监管政策和整顿行动的落实,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地方金融监管的现状针对金融监管而言,当前所处的阶段是中央顶层设计调整和地方底层创新并行。中央层面的监管体系,整体呈现出全面性、制度特征明显、制度间联动性强的特点。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中央授权地方政府开展金融监管;地方通过中央监管部门的委托对地方金融进行监管;地方政府通过创新开展不同形式的金融监管。具体说来,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存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震
地方金融机构的成立与管理背后隐藏着一个非常重大的法理问题——权力与责任的分配新时代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在报告中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增强金融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震宇
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国际国内金融业态的不断丰富,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产业的结合,给金融监管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思考,特别是当前金融服务扁平化、民间金融蓬勃发展,都需要重新认识或者划分国家和地方之间金融监管的职责边界,厘清各部门之间监管权利和责任。2014年3月1日,全国首部地方金融监管条例《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实施,温州坚持"法制先行、引导与监管并重"的原则,在推进民间融资实现"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颜苏 王刚
2016年3月,以《山东省地方金融条例》出台为标志,我国地方金融监管立法进程启动。2017年7月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伴随地方金融监管权的确立,各地陆续加快了地方金融立法进程。除近期四川、天津等地相继出台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外,浙江、江苏、贵州等省也都将其列入省人大五年立法规划,加快推进相关立法工作。总
关键词:
地方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权 金融监管部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岚 方升栋
如何提高地方金融监管效能,发挥监管协调机制作用,仍然是当前地方金融监管亟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推进互联网金融整治、深化机构改革、强化金融风险防范"等新形势、新背景下必须重新思考的关键事项。地方金融风险监管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关键词:
地方金融监管 网格化管理 金融监管权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田野 向孟毅
美国式"规则监管"基于法条主义,标准化与僵化同在,英国式"原则监管"以风险和结果为中心,灵活性与复杂性并存,两种监管模式内涵交叠且优势互补。当前中国实行政府行政主导的金融监管体制,"原则监管"与"规则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符合中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的实际需求;应从防止原则监管的不确定性风险、推动监管的"去中心化"、实行区分原则、合理界定原则与规则的适用范围、严禁原则越过成文法直接作为惩罚依据等五个方面化解"规则监管"与"原则监管"间的冲突,促进二者在中国监管框架中的宏观制度平衡;并通过加紧制定金控公司立法、修改《证券法》等金融行业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律规则体系,为监管框架改革提供微观制度保障。
关键词:
原则监管 规则监管 金融监管框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车宁
随着外部环境的风云变幻及内部问题的逐渐暴露,曾经风头一时无两的金融科技发展陡然失速。然而,在万马齐喑之下,有一支金融科技子业态却异军突起、逆势生长,这就是监管科技。地方金融监管的"新机制"外有世界贸易格局重塑挑战,内有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压力,特别是为应对前期货币宽松诱发的地方债务和互金乱象,
关键词:
地方金融监管 监管科技 风险处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盼
司法与金融监管的权力边界需要合理划定。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行政主管机关已全面放开金融贷款利率管制,但司法通过两种形式介入利率调整:抽象化的规则创制与具体化的个案干预。在抽象层面,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文件从结果上统一了金融贷款利率上限,对利率规范权力配置格局构成冲击,有违"尊重专长"原则,应予检讨。在具象层面,地方法院通过个案裁判调整金融贷款利率,相比抽象介入更具合理性,但也存在裁判路径混乱、说理不充分的问题。司法介入金融监管的权力边界应限于规范框架下的个案调整,在理念上以不介入为原则、以介入为例外,在方法上将司法介入限于个案调整,优先适用具体规则,将抽象化原则具体化之后适用,并将公共政策转介为司法技术问题再行适用,以实现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统一。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司法介入 金融贷款 利率市场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都
金融监管机构的职权边界,除受《行政法》严格界定,也受专门的金融监管法规严格界定。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机构扩权与控权的博弈加重,有人认为要扩张金融监管权力,以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提前防范和及时处置金融危机;也有人认为不能因危机发生而扩张行政权限,多年来金融监管机构的权力扩张并没有有效预防金融危机,并且,简政放权是政府职能部门改革的方向。本文以中国证监会这一金融监管机构为例,对其职权变迁进行分析,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从行政法角度,探寻金融监管权力在不同时期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
行政法 金融监管机构 证监会 证券监管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学庭 邢丞栋 孙自胜
运用供求关系原理,设定计量模型,探讨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行为对市场利率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短期内中央银行可以更好地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市场利率,但通过货币需求量改变市场利率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潘静
互联网金融经营模式的创新,在缔造普惠金融规模迅速扩张、小微初创企业增添融资路径的同时,也使该行业风险不断累积。尤其是市场准入规则模糊、小额豁免制度缺失、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的不完备,致使金融投融资者被暴露在经营风险、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之中。尽管监管层颁布一系列法律规范,但规制实效不佳。对比分析美国和英国互联网金融监管规则,应从建立分类准入规则、增设小额豁免规则、规范信息披露和制定"冷静期"制度等方面,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相应规则,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冲 郭峰
地方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而干预银行信贷,导致信贷风险的积累,而中央金融监管制度的创设旨在规制银行行为,防范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本文将代表中央金融监管的省级银监局局长,代表地方干预的地级市市委书记与城商行特征数据进行匹配,考察银监局局长对城商行信贷风险的影响,以及银监局局长、市委书记在影响城商行信贷风险上的相互作用。实证分析发现,银监局局长任期与城商行不良贷款率负相关,其作用主要体现为次级贷款率的下降,而市委书记任期则与次级贷款率正相关。通过建立银监局局长与市委书记任期的交互项,发现局长任期的延长还会约束书记任期对信贷风险的刺激作用。在经济增长下行期和货币政策宽松期,前述约束效应更强。
关键词:
官员任期 金融监管 信贷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