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3)
2023(6614)
2022(5310)
2021(5125)
2020(4247)
2019(9638)
2018(8791)
2017(17441)
2016(9283)
2015(10259)
2014(10093)
2013(10033)
2012(9216)
2011(7802)
2010(8260)
2009(8077)
2008(7339)
2007(6466)
2006(5751)
2005(5363)
作者
(23480)
(19179)
(19034)
(18703)
(12192)
(9107)
(8838)
(7378)
(7216)
(7060)
(6483)
(6446)
(6314)
(6282)
(6092)
(5854)
(5604)
(5532)
(5465)
(5387)
(5030)
(4725)
(4564)
(4504)
(4456)
(4348)
(4271)
(4069)
(3961)
(3877)
学科
(34422)
经济(34393)
管理(30998)
(30328)
(28977)
(26833)
企业(26833)
(26108)
金融(26108)
(23756)
银行(23748)
(22889)
中国(19653)
(15396)
财务(15384)
财务管理(15336)
(14943)
企业财务(14813)
方法(14385)
数学(12794)
数学方法(12711)
财政(12621)
地方(11427)
中国金融(11175)
(10238)
(10039)
体制(9173)
(9150)
业经(8373)
(7813)
机构
学院(119503)
大学(118698)
(53753)
经济(52697)
管理(42961)
中国(39141)
(38540)
研究(38310)
理学(36529)
理学院(36193)
管理学(35630)
管理学院(35419)
财经(26096)
(23570)
(23259)
科学(20189)
中心(19917)
财经大学(19381)
经济学(19215)
(19102)
(18839)
金融(18757)
(18648)
(18394)
银行(18161)
经济学院(17544)
(17027)
研究所(16156)
人民(15856)
(15288)
基金
项目(74364)
科学(58781)
研究(56913)
基金(54859)
(45823)
国家(45437)
科学基金(39873)
社会(38237)
社会科(36466)
社会科学(36456)
(29159)
基金项目(28478)
教育(26197)
(23271)
自然(23243)
资助(23192)
自然科(22718)
自然科学(22714)
自然科学基金(22350)
编号(22214)
成果(19426)
重点(17010)
(16983)
(16550)
国家社会(16359)
(15975)
(15954)
课题(15674)
教育部(15392)
创新(14964)
期刊
(57566)
经济(57566)
研究(43151)
(36278)
(32046)
金融(32046)
中国(25916)
学报(16243)
管理(15538)
财经(14622)
科学(13978)
(13513)
大学(13261)
学学(12735)
(12419)
经济研究(10884)
教育(10003)
财会(8822)
会计(8453)
技术(8057)
(7838)
财政(7838)
农业(7644)
业经(7517)
问题(7229)
理论(6360)
(5928)
通讯(5874)
会通(5861)
中国金融(5521)
共检索到196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铖钢  
对地方金融异化生成路径的全景式扫描,既有利于解析地方金融发展的困境,也有助于实现地方金融发展的突破。我国金融行业的失序发展是我国经济实然状态与金融应然状态背离的结果,财政分权格局的失范、民间资本管制的失序以及金融结构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了我国主流金融功能的缺失。经济的转型、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博弈以及各方主体的利益诉求,又构成了金融异化的现实语境。当前,我国尚有巨大的投融资需求未被市场所消解,这种投融资需求反映的是政府与市场共同的利益诉求。我国的金融法律并没有对非正式金融形成有序的路径规制,非正式金融在弥合政府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铖钢  
对地方金融异化生成路径的全景式扫描,既有利于解析地方金融发展的困境,也有助于实现地方金融发展的突破。我国金融行业的失序发展是我国经济实然状态与金融应然状态背离的结果,财政分权格局的失范、民间资本管制的失序以及金融结构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了我国主流金融功能的缺失。经济的转型、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博弈以及各方主体的利益诉求,又构成了金融异化的现实语境。当前,我国尚有巨大的投融资需求未被市场所消解,这种投融资需求反映的是政府与市场共同的利益诉求。我国的金融法律并没有对非正式金融形成有序的路径规制,非正式金融在弥合政府与市场供需裂缝的同时,不断寻求脱法利益与非法利益。由此可见,民间金融的规范与调整,不仅需要金融法律制度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同时也需要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合理布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振鹏  
理论是在反复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同时又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财政学和金融学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立起来的。它是根据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经济制度,以及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下的财政金融活动的实践,对社会主义财政金融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卅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和财政金融工作经验的积累,社会主义财政学和金融学的理论体系和内容碍到不断地充实。它曾为培育我国一代又一代的财政、金融工作者做出了贡献。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乔天锋  任亚娟  李保东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出让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在土地转让中获得了大量收入,又通过财政担保和土地抵押等方式获取巨额银行贷款,造成了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土地财政"逐渐演变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之一。定西市"土地财政"现状一是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攀升。随着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的实行,我国大多数城市建起了土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乔天锋  任亚娟  李保东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出让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在土地转让中获得了大量收入,又通过财政担保和土地抵押等方式获取巨额银行贷款,造成了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土地财政"逐渐演变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之一。定西市"土地财政"现状一是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攀升。随着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的实行,我国大多数城市建起了土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召  顾永昆  
金融系统具有为财政融资的功能,所以,推动金融结构演化成为缓解财政压力的有效途径。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金融结构演化与财政压力间的作用机制,并利用日本发展经验进行检验。研究表明,"财政增收型"与"经济增长型"下的金融结构存在较大的不一致,在财政增收的压力下政府行为可能短视化,使金融结构偏离最优演化路径。战后日本长期通过金融系统变革缓解财政压力,成为1990年后经济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金融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财政收支间的一些矛盾渐显,优化金融结构、提升其资源配置效率功能,对构建高效、独立的财政与金融系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尹希果  桑守田  
使用1998—2007年我国30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以地区的边际投资产出率作为衡量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指标,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地方政府财政干预与区域资本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地方政府财政干预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后,金融发展促进了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地方政府一方面通过财政支出直接干预经济,另一方面为弥补预算内财政支出的不足对金融机构进行干预,对资本配置效率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傅勇  
从全口径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地方财政风险尚在可控范围,但地市以下的财政状况堪忧。地方债务的产生主要不是因为地方承担了过多的公共物品责任,而是因为地方全面地参与了经济发展;同时为了发挥地方在推动经济增长,尤其是为应对危机冲击需要,中央在很大程度上把放开和整顿地方债务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客观上有融资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其融资方式则受到现存财政-金融体制和中央-地方博弈的限制。只有在这些条件和约束下,对未来地方融资方案的探讨才具有可操作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勇斌  金照地  付宇  
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考察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地方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本地财政分权有利于本地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金融分权不利于本地的经济增长但有利于周边区域经济增长,财政金融分权对经济发展并未形成良性互动,且这些影响具有空间上的差异性。我们的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并且随着金融分权实践的成熟,金融分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凸显,财政金融负向联动效应也逐渐降低。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贺虹  
地方财政与区域金融发展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只有建立良性的地方财政与区域金融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二者在配置社会资源中的作用,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一、地方财政与区域金融业发展关联性分析(一)地方财政与金融业规模具有高度的相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全厚  
近年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防范债务风险已成为稳定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措施,也是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内容。在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现实状况的基础上,简要评估近年来财政在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各项措施的政策效果,以及金融"去杠杆""严监管"对地方政府风险防范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过程中财政和金融协调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传辉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交织的混合体,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财政和金融协同发力。本文在对财政金融协同遏制地方政府债务无序扩张、保障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流通、防止到期地方政府债务发生违约、支持经济转型升级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实践进行梳理基础上,指出在财政金融协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过程中,存在部分政策制定协同性有待提升、部分政策执行力度偏弱、信息不透明影响财政金融协同效率、风险防范与稳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平衡有待加强等需要关注的问题,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丁淑芳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矛盾,特别是在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债务规模更是快速上升,引发了各方对债务风险的担忧。对此,需要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积极探索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治本之道,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平  
当代金融理论和部分国家的实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金融风险的防范和银行业的重组,不仅仅是要求金融监管当局加强金融监管,而且涉及许多财政措施,后一个问题在我国往往被忽略。在本论文中,作者主要分析了中国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中财政措施的作用及其具体操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仲民  
1997年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又一次地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实际上,金融风险是经济风险的重要一面,最终将是国家风险,更是财政风险。财政,作为国家重要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如何主动、积极地发挥其职能作用,参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将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