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7)
2023(7266)
2022(5924)
2021(5209)
2020(4254)
2019(9366)
2018(8728)
2017(16941)
2016(8682)
2015(9782)
2014(9587)
2013(9546)
2012(9093)
2011(8572)
2010(8913)
2009(8843)
2008(7323)
2007(6598)
2006(6294)
2005(5952)
作者
(25304)
(21008)
(20988)
(20326)
(13238)
(10055)
(9425)
(8093)
(8066)
(7507)
(7435)
(6815)
(6752)
(6692)
(6671)
(6613)
(6062)
(6010)
(5826)
(5497)
(5490)
(5050)
(5035)
(4881)
(4881)
(4773)
(4531)
(4278)
(4265)
(4203)
学科
(60629)
经济(60595)
(25080)
金融(25079)
管理(22268)
(21801)
银行(21798)
(21275)
地方(21190)
中国(19883)
(19852)
方法(15920)
(15682)
企业(15682)
数学(14456)
数学方法(14404)
地方经济(12618)
(12089)
(11367)
业经(11308)
中国金融(11002)
(10350)
(10235)
(8398)
农业(7867)
环境(7389)
产业(7306)
经济学(7164)
(6583)
财务(6566)
机构
学院(127702)
大学(125187)
(67648)
经济(66475)
研究(49443)
中国(43949)
管理(42597)
理学(35491)
理学院(35069)
管理学(34481)
管理学院(34251)
(31390)
科学(26879)
(25014)
(24684)
财经(24180)
经济学(24021)
中心(23360)
研究所(22517)
(21795)
经济学院(21430)
(18441)
(18169)
金融(17865)
财经大学(17796)
(17672)
(17606)
(17298)
银行(17010)
人民(16276)
基金
项目(79158)
科学(62323)
研究(58963)
基金(57684)
(49342)
国家(48950)
科学基金(41845)
社会(40447)
社会科(38611)
社会科学(38598)
(31973)
基金项目(29815)
(24875)
教育(24792)
自然(24023)
资助(23876)
自然科(23407)
自然科学(23403)
自然科学基金(22978)
编号(22079)
(19792)
重点(18552)
成果(18166)
国家社会(17584)
发展(16864)
(16806)
(16645)
课题(16334)
(16213)
(15971)
期刊
(82737)
经济(82737)
研究(46405)
(29674)
金融(29674)
中国(25553)
(23997)
学报(17264)
管理(16995)
(16830)
科学(16008)
经济研究(15057)
财经(13673)
大学(13435)
学学(13155)
(11855)
农业(10544)
技术(10354)
业经(10161)
问题(10161)
技术经济(7720)
(7488)
统计(7297)
世界(7248)
国际(7150)
教育(6800)
经济问题(6718)
理论(6577)
(6375)
改革(5917)
共检索到213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学信  
地方金融布局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影响地方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河南为例,对地方经济发展、范围经济与地方金融布局的关系以及地方金融机构的规模经济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人均GDP、人均收入、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出水平和地方金融机构数量负相关,范围经济对地方金融布局影响难以判断,地方金融机构规模不经济问题较为突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延哲  龚文君  封雅玲  
经济布局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演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河南省经济布局受到了许多内外因素包括自身结构、发展阶段、体制转变、产业政策、建设重心转移等的影响,认真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河南经济布局的演变和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文桂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布局,现有布局既有现实合理性,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优化工业布局,调整工业结构,对河南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优化河南工业布局,要服从全国产业分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集聚发展、梯度发展和点轴开发,将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优先放在对解决全省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关键产业、关键环节和见效最快、效益最高、带动力最大的地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雅君  
根据1990~2008年数据,通过协整检验说明河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来考察金融相关率变动与GDP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表明,与经济增长速度相比,河南金融发展相对滞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丙章  彭宝玉  高建华  
以河南省126个县域(市区)为研究单元,运用2014年银行业的12 369个网点数据,借鉴连锁型网络模型,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工具和空间分析软件对河南省金融网络进行综合测度与结构分析。研究发现:1从金融连接度看,郑州是河南省的金融核心,洛阳是次金融核心;2金融核心具有较高的金融联系度和较强的对外金融联系,同时银行网点在空间上的布局并不完全遵循传统地理空间的行政等级制度;3在实体基础设施网络和银行网点虚拟网络共同作用下,河南省金融网络表现出了等级化和网络化的双重特征;4金融网络中,郑州—洛阳的金融连接度最高,金融连接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极化现象,并在空间上呈现出"一体两翼"的格局,且豫北的金融聚集现象较豫南明显;5河南省金融网络拓扑结构图具有较大的集聚系数和较小的平均最短路径,同时度分布在对数坐标中呈现幂律分布,说明整个网络同时具有复杂网络中的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结构特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丙章  彭宝玉  高建华  
以河南省126个县域(市区)为研究单元,运用2014年银行业的12 369个网点数据,借鉴连锁型网络模型,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工具和空间分析软件对河南省金融网络进行综合测度与结构分析。研究发现:1从金融连接度看,郑州是河南省的金融核心,洛阳是次金融核心;2金融核心具有较高的金融联系度和较强的对外金融联系,同时银行网点在空间上的布局并不完全遵循传统地理空间的行政等级制度;3在实体基础设施网络和银行网点虚拟网络共同作用下,河南省金融网络表现出了等级化和网络化的双重特征;4金融网络中,郑州—洛阳的金融连接度最高,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青  
在分析济源市区位条件和区域布局状况的基础上,对未来济源市产业布局和城镇体系进行了战略探讨。提出将全市划分为以市区和周围工业小区构成的核心区,南部农业、工业、环保外围区,北部农业、工贸、旅游外围区,市区边缘农业、工贸外围区;并构想了以市区为中心的三级城镇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路付明  
本文主要研究了河南省地域开发布局现状与特点,对今后地域开发布局设想和综合开发的重点经济区域及建设项目也作了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文楷,李寿考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国需水量迅速增加,尤以城市和工业用水增加最快。据统计从二十世纪初期到七十年代中期,全世界工业用水增长20多倍,城市生活用水增长12倍,农业用水增长7倍。另外,工业和城市用水量占各部门总用水量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如美国从1970年的52%上升到1980年的60%。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工业和城市用水增长也很快,据统计分析,自1953年至1978年,工业总产值每增长10%,用水量要相应增长4~8%。建国30多年来,北京市用水量增长40倍,河南省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平顶山等市,也增长20余倍。因而,供水已成为我国多数城市普遍性问题。据1982年对全国216个城市调查统计,每天缺水1,200万吨的城市占80%。不少城市因缺水而限产停产,导致产值减少,产品质量下降,如大连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冬梅  魏后凯  于斌  
本文在对地区差距进行产业分解的基础上,运用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1997-2008年间我国31省区市制造业和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结构特征与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东部与中西部制造业和服务业空间集聚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发展趋势,且在极化区域内通过集聚的路径依赖与累积循环机制,影响地区差距的演变。尽管以上海为中心形成的强强集聚区产生了正向增长极效应,但这不足以短期内完全打破两极化发展的分化现象。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考虑到了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事实与趋势,发现服务业对地区差距的贡献日益强化并可能成长为主导因素。因此,从长远发展看,要缩小地区差距,应加快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三大增长极的辐射效应;同时,应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优势,优化投资环境,培育强势产业,积极加强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分工合作,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长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战豫  
文章基于对河南省重点建设的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的分析,给出这些产业集聚区分布的规律性描述和所存在的问题;立足河南省各地区中心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对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影响水平划分区位,给出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区位选择差异;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丁志伟  王发曾  
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结构布局与城市、区域的协同发展密不可分,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的整合与优化是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进程必须要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目前,河南省着力建设中原经济区,选择合适的空间优化模式与优化战略对其发展尤为重要。基于成长能力评价模型的城市空间发展态势,结合城市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提出了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空间布局优化的"三圈、一廊道、四轴带、双核、多边形组团、五协调区、一经济区"模式,并由此提出其空间优化的战略选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史本林  
河南是一旅游资源大省,但其强大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相应的经济优势。其根本原因之一是旅游生产力缺乏合理的空间布局。文章在对河南旅游生产力的布局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重点突出又兼顾整个区域的旅游生产力空间布局网络:3级旅游中心、2条发展轴、4个大旅游区、10个精品旅游区和10条特色旅游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德显  乔旭宁  杨永菊  
文章论述了区域经济联系的一般关系,进而用经济联系的观点,通过对河南交通流量和流向变化规律的分析以及河南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变化实际模拟结果比较,探讨了由经济联系方向、强度变化而引起的新时期河南产业布局的新变化,并对产业轴发展趋势及动力进行了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