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3)
2023(11670)
2022(9432)
2021(8547)
2020(7074)
2019(15525)
2018(14909)
2017(27795)
2016(14922)
2015(16537)
2014(15745)
2013(15580)
2012(14066)
2011(11802)
2010(12273)
2009(11467)
2008(11797)
2007(10803)
2006(9305)
2005(8637)
作者
(38497)
(32193)
(32139)
(30359)
(20589)
(15102)
(14381)
(12268)
(11878)
(11753)
(10828)
(10664)
(10593)
(10031)
(9997)
(9625)
(9542)
(9191)
(9144)
(9133)
(7785)
(7782)
(7531)
(7389)
(7213)
(7153)
(7080)
(7062)
(6410)
(6117)
学科
(82218)
(77843)
企业(77843)
管理(68160)
(63473)
经济(63406)
(36801)
业经(27211)
方法(26055)
(22435)
(22290)
财务(22281)
财务管理(22224)
企业财务(21093)
技术(20407)
中国(18559)
数学(18101)
数学方法(18004)
(16451)
农业(16407)
(15317)
(14623)
贸易(14609)
(14328)
财政(13998)
技术管理(13911)
理论(13461)
(13442)
(13198)
(13075)
机构
学院(205627)
大学(197908)
(92497)
经济(91038)
管理(88379)
理学(75469)
理学院(74895)
管理学(74276)
管理学院(73884)
研究(59980)
(53140)
中国(51499)
(40097)
财经(37745)
(34180)
(33361)
科学(31937)
(28819)
(28191)
中心(28031)
经济学(27796)
财经大学(27316)
商学(26516)
商学院(26301)
(25612)
经济学院(25257)
业大(24978)
北京(24867)
研究所(24279)
经济管理(23941)
基金
项目(129409)
科学(105374)
研究(101872)
基金(94717)
(79103)
国家(78315)
科学基金(71123)
社会(67974)
社会科(64787)
社会科学(64772)
(53146)
基金项目(50067)
教育(45122)
自然(42627)
自然科(41773)
自然科学(41763)
自然科学基金(41136)
(41042)
编号(40156)
资助(36702)
(34749)
(33044)
成果(31537)
创新(31268)
(28710)
国家社会(28597)
(28588)
(28563)
重点(28265)
课题(27474)
期刊
(107609)
经济(107609)
研究(66125)
(50251)
中国(47400)
管理(40403)
(27555)
科学(23243)
学报(21171)
技术(21019)
(20293)
金融(20293)
教育(20226)
财经(19826)
业经(19568)
农业(19134)
大学(18173)
经济研究(17883)
学学(17223)
(17145)
财会(14368)
技术经济(13953)
(13584)
会计(13582)
问题(13513)
(12788)
科技(12320)
现代(11232)
商业(10698)
世界(10550)
共检索到327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凌云   陈子芊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发放受政府行为及偏好影响,其能否实质性地提升企业创新质量是创新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选取2011~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经过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依然成立。分样本回归显示,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对初创期、成熟期、东部地区企业创新质量提升有较显著的效果。此外,在政府创新运作效率更高的地区,企业创新质量提升也更显著;反之,与绩效考核挂钩的一般运作效率更高时,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未产生显著的创新质量激励效果。最后,本文验证了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资金集聚机制和技术集聚机制,这种集聚效果在信号传递作用的影响下,能够帮助企业争取到更多的风险投资和研发人员,进而提升企业创新质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唐大鹏  于倩  
本文基于2006~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了地方财政政策支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所在行业获得地方财政政策支持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偏重硬件项目制的政府补贴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但对高技能人才的倾斜相对不足,导致仅促进了创新数量的增长;偏向市场激励的税收优惠则可以同时克服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约束的负面影响以提升企业创新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本身获得政府创新要素倾斜较多或所处地区制度环境较不稳定时,政策支持分别发挥“锻长板”和“补短板”的创新效应。本文厘清了地方财政政策支持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为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优化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振宇   逄雯婷  
如何提高政府组织和市场激励的协同作用是发挥我国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贯彻科技强国战略的核心问题之一。从创新执行层面来看,地方财政金融协同是政府与市场协同的重要切入点,其协同模式决定着辖区内创新资金的供给结构和配置方向,直接影响企业是否“无钱可投”以及“有钱不投”。以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改革政策为例,按照“制度—政策—行为”的基本逻辑,从制度优化带来的政策协同视角出发,剖析地方财政干预金融行为变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1)地方财政金融协同有利于企业创新,表现为政策叠加对企业创新呈显著推动效果;(2)从作用机制来看,地方财政金融协同通过金融市场化改善了企业外部融资环境,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可得性,并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强化了企业创新偏好,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意愿;(3)各地区要素禀赋差异和要素流动差异会影响地方财政金融协同下的创新推动效果。为此,从规范地方财政金融关系、优化地方财政金融协同推动创新发展路径以及制定与要素环境匹配的适应性协同策略3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唐大鹏  杨真真  
地方政府承担着落实中央生态环保政策和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责任,那么地方环境支出能促进当地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吗?本文以我国2011—2018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重点考察了地方环境支出的微观企业创新效应。研究发现,地方环境支出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而在微观企业获得的财政环保补助中,环保研发补助和环保非研发补助都能成为两者之间的传导路径。进一步地,地方环境支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政府环保压力较大的地区、重污染的行业、国有产权、董事会治理积极性较高的企业。最后,这种促进作用有助于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本文为地方政府科学设定环境支出规模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效果评估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车德欣  李凤娇  吴非  汤子隆  
基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利用2007—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针对“财政科技支出—企业技术创新”范式进行分析并基于生命周期视角加以检验。结果发现,财政科技支出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产生正向驱动并展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创新动力,即财政科技支出对于实质性技术创新活动的驱动更强,对于非实质性技术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在界分企业生命周期后发现,在企业成长期及成熟期,财政科技支出在驱动技术创新方面卓有成效,但在衰退期创新增益并不显著。此外,政府激励结构是影响财政科技支出效力释放的重要条件。地方政府在“为增长而竞争”导向下,财政科技支出的创新驱动效果被限制;在“为创新而竞争”导向下,财政科技支出能够充分发挥其结构性创新驱动特点。研究结论能够为合理规划财政科技支出、完善政府激励体制构架提供实证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建斌  李睿骁  兰卫琴  
在创新引领发展背景下,各地区呈现出创新竞争发展格局。基于2013-2019年我国各省市设立的科技创新目标,结合城市面板数据和城市创新指数数据,实证检验地方科技创新目标约束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创新投入目标约束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创新,但创新产出目标约束和创新企业目标约束对城市创新无显著影响。就作用机制而言,创新投入目标约束通过扩大财政科技支出提升城市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创新投入目标约束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显著,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不显著。同时,采用门槛模型考察创新投入强度目标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发现,当创新投入强度目标超过门槛值2.8%时,会抑制城市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原毅军  孔繁彬  
针对中国地方财政环保支出、企业环保投资对工业技术升级的影响问题,利用Battese和Coelli(1992)的随机生产前沿函数测算了我国30个省份工业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从环保资金来源角度分析了不同循环经济能力状态下的地方财政环保支出和企业环保投资对工业技术升级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地方财政环保支出是中国工业技术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企业环保投资对中国工业技术升级的作用效果"因源而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福兴  李惠娟  
本文对我国1990-2005年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科技创新指标的度量上,按照专利的构成赋予其不同的权值,通过对比不同的回归结果,最终建立了二者滞后一年的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对科技创新具有推动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岑树田  葛扬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激励要求发生了改变,从产出激励转变为创新激励。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科技战略和政策要求而产生的创新激励,通过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直接嵌入到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互动循环中,从而对地区技术进步产生显著影响。在稳态经济中,地方政府的创新激励实际上进一步增强了地区财政科技投入对技术进步的正向影响效应,而面板回归也验证了该效应的存在。研究结论揭示,党中央、国务院的科技战略任务,因创新激励的存在,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并取得明显成效。当前,正值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期,地方政府应更好地发挥创新激励作用,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促进地区技术进步的能力和能级,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地区力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鼎祖  陈丹丹  申幸杰  
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和风险,保持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提升地方财政支出效率。基于此,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2007~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进行绩效审计是否提升了地方财政支出效率。研究发现:绩效审计显著提升了地方财政支出效率;预算管理水平在绩效审计提升地方财政支出效率进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中西部内陆地区绩效审计提升地方财政支出效率的效能比东部沿海地区更为显著;制度环境对绩效审计提升地方财政支出效率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建强  乔卫红  
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对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规模和结构在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其规模与结构也存在一个大致合理的范围。利用巴罗效率的方法,从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角度对各省市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规模合理性进行实证分析和判断,根据其结构特征可进行初步解释。研究显示我国地方财政科技支出规模和结构选择上存在较多问题,各地区需要结合本地实际安排财政科技支出水平,中央政府亦应该制定差别化的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政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祝云  
将地方财政科技支出项目分为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两类构建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功效系数法和模糊语意词法标准化后,由加权平均法对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最后根据对某市财政科技支出技术开发项目问卷调查取得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西雅   刘剑民  
本文以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技术进步对企业投资水平的影响机理以及财政支出波动对二者关系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技术进步总体上正向影响企业投资水平,地方财政支出波动对企业技术进步与企业投资水平的关系产生正向调节效应;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波动的影响下,投入资本回报率提升、融资约束放松、创新绩效提高会对企业投资水平提升产生激励效应;地方财政支出波动对民营企业、市场化水平低地区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的影响明显强于国有企业、市场化水平高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企业。该研究结论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投资水平等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黎文飞  唐清泉  
本文研究地方财政行为波动与企业创新的关系,旨在解释中国式分权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如何影响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动。以2002—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地方财政行为的频繁波动破坏了以财税为核心的政企双边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创新活动的减少,表现为财政行为的波动性越大,创新性投资活动就越少;而且这种负面影响无论在国有还是非国有企业、大规模还是小规模企业中都是显著的,这说明财政波动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创新都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地方政府质量的提高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活动,而且有助于缓解财政行为波动对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本文提供了地方财政行为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微观证据,为地方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沈鸿  顾乃华  
本文从出口参与和出口规模、出口进入与退出、出口质量和结构三个层次考察地方财政分权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并引入其与集聚经济的交互作用,讨论基层财政权力下放对集聚出口效应的影响。采用2000—2009年的制造业企业数据,应用二值选择模型、断尾回归和Heckman估计等方法进行研究,基本结论如下:地方财政分权程度的上升,显著提高了当地企业的出口参与和出口规模,动态地看,促进了新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减少了退出出口市场的概率;地方财政分权对于发挥集聚经济的"出口溢出"效应有积极作用,且在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中同样存在;地方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不利于出口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同时提高了企业出口上游度,使其更接近产业链上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