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30)
- 2023(17216)
- 2022(14622)
- 2021(13464)
- 2020(11301)
- 2019(25970)
- 2018(25231)
- 2017(48602)
- 2016(26441)
- 2015(29792)
- 2014(29841)
- 2013(29570)
- 2012(28192)
- 2011(25566)
- 2010(25932)
- 2009(23945)
- 2008(23867)
- 2007(21364)
- 2006(18924)
- 2005(17455)
- 学科
- 济(129793)
- 经济(129670)
- 管理(75022)
- 业(68919)
- 企(54021)
- 企业(54021)
- 方法(49915)
- 数学(44102)
- 数学方法(43769)
- 财(37431)
- 中国(36896)
- 地方(34267)
- 农(32452)
- 业经(25751)
- 贸(24539)
- 贸易(24526)
- 学(24230)
- 易(23700)
- 制(22808)
- 农业(21999)
- 务(19563)
- 财务(19531)
- 财务管理(19463)
- 融(18670)
- 金融(18667)
- 银(18648)
- 银行(18613)
- 企业财务(18467)
- 环境(18284)
- 地方经济(18166)
- 机构
- 大学(378958)
- 学院(377899)
- 济(165808)
- 经济(162334)
- 管理(140065)
- 研究(136043)
- 理学(119118)
- 理学院(117609)
- 管理学(115744)
- 管理学院(115021)
- 中国(104733)
- 财(81900)
- 京(81857)
- 科学(81056)
- 所(69418)
- 研究所(62083)
- 中心(62066)
- 财经(61528)
- 农(61009)
- 江(59349)
- 经(55659)
- 经济学(52639)
- 北京(52239)
- 业大(52054)
- 范(51283)
- 师范(50846)
- 院(49071)
- 经济学院(47380)
- 农业(47306)
- 州(47001)
- 基金
- 项目(243000)
- 科学(191351)
- 研究(179503)
- 基金(175802)
- 家(152273)
- 国家(150957)
- 科学基金(129065)
- 社会(115771)
- 社会科(109814)
- 社会科学(109788)
- 省(94351)
- 基金项目(92943)
- 教育(81670)
- 自然(80675)
- 划(79442)
- 自然科(78818)
- 自然科学(78797)
- 自然科学基金(77366)
- 编号(72686)
- 资助(72054)
- 成果(60094)
- 发(56769)
- 重点(55061)
- 部(54220)
- 课题(50652)
- 创(49709)
- 国家社会(48355)
- 教育部(46646)
- 创新(46563)
- 科研(46178)
- 期刊
- 济(193493)
- 经济(193493)
- 研究(121049)
- 中国(81149)
- 财(67259)
- 学报(56099)
- 农(55155)
- 科学(52024)
- 管理(50745)
- 大学(42599)
- 学学(39783)
- 教育(38905)
- 融(38799)
- 金融(38799)
- 农业(37127)
- 技术(32388)
- 经济研究(32242)
- 财经(31654)
- 业经(29370)
- 经(27312)
- 问题(26685)
- 贸(22278)
- 业(20240)
- 技术经济(20013)
- 图书(19032)
- 统计(18793)
- 世界(18484)
- 国际(18454)
- 资源(17614)
- 商业(17359)
共检索到595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悦 詹添丞
通过面板数据,从财政支出与经济发展角度对1990-2010年我国地级城市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总体而言,地方财政支出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发展,财政支出结构中的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科学事业支出;按照城市所在东、中和西部区域分类估计得出,财政支出对东部城市经济发展的产出弹性最大、中部居中、西部最小,财政支出结构中的教育事业支出对东部城市的经济发展的产出弹性最大、中部居中、西部最小,科学事业支出对东部城市的经济发展的产出弹性最大。这表明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比较鲜明的地区差异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小柯 席艳玲 陈一
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构建了一个政府行为和金融发展内生化的增长模型,通过引入政府行为这一重要变量来探讨金融发展与城市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计量分析的估计方程。利用219个城市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同城市经济增长呈U型关系,且绝大多数城市仍处于U型的下降通道中,但金融发展与政府行为的交互项则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这说明在我国金融市场化体系不发达的情况下,政府适度参与金融改革会促进金融体系的完善。此外,物质资本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均显著地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
关键词:
政府行为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雪彬 胡建光
笔者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基于2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广义矩分析,考察区域金融发展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与经济福利的关系。得到的结果是: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福利的影响较为微弱,财政支出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内经济福利的提高,但是当地政府同时面临着"福利磁铁"的矛盾。在分省区研究中发现: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财政支出对当地经济福利水平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
区域金融发展 财政支出 经济福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明喜
本文首先对财政支出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述评,进而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以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为主要指标对区域重新进行划分,把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域类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比较鲜明的地区差异性,不同地区类型的各项财政支出的产出弹性差异较大。其蕴含的政策意义是在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及各项地方财政支出的产出弹性相适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宝剑 颜彦
基于经济增长的最优财政支出结构模型的理论推导表明,各项财政支出的所占份额要和自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成正比例。中国大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滞后一期预算内财政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结果显示:经济建设类支出能快速地、显著地拉动辖区经济增长,科教文卫类支出和行政管理类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强,社保类支出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小,且各类财政支出的产出弹性系数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内生经济增长 产出弹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萨日娜
本文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在考虑政府规模差异的情况下,采用门槛回归模型对地方政府支出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之间会因为地方财政收入规模的差异而呈现出统计显著的结构性变化,表现为,当财政收入规模较小时,地方财政支出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正相关系数较小,而地方财政收入规模较大时,二者正相关系数较大,且随着地方财政收入规模的扩大,地方财政支出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正向影响越大。实证结果还表明,地区人口规模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显著正相关,且弹性系数大于1,与最终消费显著负相关,表现出明显的替代效应。
[期刊] 征信
[作者]
廖霄梅 林烨
运用区位熵分析法对广西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度,以广西14个地级城市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检验金融集聚对广西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广西各个城市金融集聚水平在空间上存在差异,但总体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其对广西经济增长也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而银行业的促进作用要大于证券业和保险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空间相关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明喜
经济增长的收敛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没有绝对收敛,也没有条件收敛。三大地区中只有东部地区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地方财政支出总体上没有达到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效果,并且突出表现在中部地区。地方科教文卫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比重的提升有利于区域经济收敛,地方行政管理费用则应该压缩。
关键词:
地方财政支出 区域经济 收敛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伟; 苏丽锋;
21世纪以来主要由地方属高校推动的高等教育快速扩张,部分归因于地方政府提升土地价值、扩大土地财政收入的激励。通过构建地市级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在校生规模每增加1万人,土地出让平均价格提升15.12~16.54元/平方米;第二类城市(非直辖市、非省会、非计划单列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土地价格提升效应,高于第一类城市(含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表明第二类城市为了扩大土地财政规模而发展高等教育的动机更强烈。回归结果还发现,存在异质性的未观测效应:第一类城市的未观测因素在显著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限制了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而第二类城市未观测因素在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伟 苏丽锋
21世纪以来主要由地方属高校推动的高等教育快速扩张,部分归因于地方政府提升土地价值、扩大土地财政收入的激励。通过构建地市级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在校生规模每增加1万人,土地出让平均价格提升15.12~16.54元/平方米;第二类城市(非直辖市、非省会、非计划单列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土地价格提升效应,高于第一类城市(含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表明第二类城市为了扩大土地财政规模而发展高等教育的动机更强烈。回归结果还发现,存在异质性的未观测效应:第一类城市的未观测因素在显著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限制了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而第二类城市未观测因素在促进高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卢方元 李彦龙
基于2008~2012年中国31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滞后模型(SAR)对我国金融发展和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空间正相关性;从全国层面看,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为倒"U"型关系,政府财政支出拉大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为倒"U"型关系,东北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正"U"型关系,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东北地区政府财政支出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最大,政府财政支出对拉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从东部、中部到西部地区依次减小。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黄阳平
我国区域经济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差距拉大是正常现象,但差距过大会影响协调发展。应当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体系,以求合理缩小差距适度均衡化。当前应重在调整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和激励机制,加强和协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颖熙
本文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研究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考察1987—2006年间各地区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差异及变化趋势,并利用29个省份,三大区域面板数据测算不同省份最优财政支出规模。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财政支出规模 最优支出规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淑婉 刘向东 张宇
通过构建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机制的理论框架,采用较为前沿的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对1998~2011年我国25个省,283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有明显的影响作用,一般预算支出规模越大越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会通过省区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及空间溢出机制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动产生时空效应,即上一期和相邻省份的财政支出均会对本地区内部的经济增长差距产生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金贵 余可
财政科技投入虽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但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往往超越了地理区域向邻近地区扩散,因此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产出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未纳入空间相关因素的经济模型通常是有偏的,采用空间经济计量模型融入了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产出对其他地区经济增长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与支出结构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土地财政:基于中国地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区域竞争、土地出让与地方财政效应:基于1999~2003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模型——基于我国各省、市面板数据分析
分权框架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与政治周期——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研究
财政分权、经济开放与政府的建设及社保支出——以河南省城市面板数据为例
地方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
地方财政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广西14个设区市的面板数据研究
地方财政农业支出与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基于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是否显著扩展了财政支出的随机前沿面——基于全国272个地市级城市的准自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