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85)
- 2023(17244)
- 2022(14473)
- 2021(13248)
- 2020(11212)
- 2019(25566)
- 2018(24957)
- 2017(48823)
- 2016(26511)
- 2015(30140)
- 2014(30181)
- 2013(30213)
- 2012(28582)
- 2011(25721)
- 2010(26446)
- 2009(24759)
- 2008(25360)
- 2007(23209)
- 2006(20719)
- 2005(18906)
- 学科
- 济(124630)
- 经济(124488)
- 业(104338)
- 管理(88164)
- 企(85196)
- 企业(85196)
- 方法(52318)
- 农(49431)
- 财(43350)
- 数学(42720)
- 数学方法(42405)
- 业经(35074)
- 中国(34560)
- 农业(32867)
- 地方(29446)
- 制(26944)
- 务(25660)
- 财务(25623)
- 财务管理(25556)
- 企业财务(24274)
- 贸(22700)
- 贸易(22685)
- 易(21980)
- 技术(21342)
- 策(20375)
- 和(20012)
- 银(19852)
- 银行(19817)
- 学(19701)
- 体(19152)
- 机构
- 学院(392119)
- 大学(386302)
- 济(170881)
- 经济(167555)
- 管理(154170)
- 研究(131802)
- 理学(131382)
- 理学院(130043)
- 管理学(128386)
- 管理学院(127640)
- 中国(104461)
- 财(85846)
- 京(80932)
- 科学(76278)
- 农(74205)
- 所(67432)
- 财经(64491)
- 江(62801)
- 中心(61284)
- 研究所(59877)
- 经(58256)
- 农业(57055)
- 业大(57038)
- 经济学(51681)
- 北京(51277)
- 州(49312)
- 范(49006)
- 师范(48548)
- 财经大学(46888)
- 经济学院(46814)
- 基金
- 项目(246561)
- 科学(195227)
- 研究(184777)
- 基金(178660)
- 家(153078)
- 国家(151602)
- 科学基金(131286)
- 社会(119699)
- 社会科(113339)
- 社会科学(113307)
- 省(98456)
- 基金项目(94315)
- 教育(83870)
- 自然(81831)
- 划(80582)
- 自然科(79965)
- 自然科学(79944)
- 自然科学基金(78592)
- 编号(75972)
- 资助(73006)
- 成果(61942)
- 发(57548)
- 部(55577)
- 重点(54964)
- 创(53350)
- 课题(52226)
- 创新(49238)
- 国家社会(49124)
- 业(48566)
- 教育部(47856)
- 期刊
- 济(202062)
- 经济(202062)
- 研究(120115)
- 中国(82586)
- 农(73217)
- 财(71791)
- 管理(58999)
- 学报(55365)
- 科学(53445)
- 农业(49035)
- 融(43282)
- 金融(43282)
- 大学(43052)
- 学学(40775)
- 教育(38418)
- 业经(37225)
- 技术(34631)
- 财经(33004)
- 经济研究(30942)
- 经(28397)
- 问题(27118)
- 业(26579)
- 技术经济(22085)
- 贸(21092)
- 世界(20465)
- 商业(19410)
- 版(18827)
- 现代(18495)
- 统计(18261)
- 财会(18063)
共检索到612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勇 田杰 李志平 易法海
文章首先运用panel data模型,对1980~2004年全国25个省市的地方财政支农与地方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截面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农效率在各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结合各地区的农业区位商值,通过聚类分析将我国各地区分成四类农业竞争力地区。相应的提出三种农业发展战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侯石安
利用资源禀赋优势组织农产品生产与贸易是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根据农业生产的资源配置与资源耗费及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 ,选取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 ,在 WTO农业规则下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提高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效率 ,改革农村税费制度 ,建立健全农业灾害保障机制是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选择。
关键词:
农业比较优势 WTO 财政政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佳 余国新
农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农业的发展更加需要政府财政的扶持,那么作为支撑农业发展的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是否存在着积极影响?本文使用中国31省市的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和地区差异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变化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效率的差异。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主要来自技术效率损失,但从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看,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年均增长3.4%,以现有的技术水平和不变的投入要素,如果消除技术效率损失达到前沿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凌
近几年,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关注,随着国家政策对"三农"倾斜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增长迅速,但本文通过对农业总产值与财政支农资金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湖北省财政支农支出效率并不高。针对如何提高财政支农效率这一问题,本文认为应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农业产业体系。
关键词:
农业总产值 财政支农 效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普亮 贾卫丽
根据1994~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借鉴"Armey曲线"二次方程模型,对我国地方财政农业投入的最优规模进行估算。结果发现,如果以农业GDP作为农业经济的代理变量,则当地方财政农业投入占农业GDP的比例为39.8%时,农业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峰值,而地方财政农业投入的现实规模远远小于估算的最优规模。为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强化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汉章 李上炸 刘伯恩
对于农业人口占绝对比重的中国来说,农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而农业的协调、稳定和健康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理论表明,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国家财税政策的支持。本文通过实证模型分析了国家财政各项支农投入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贡献,并由此剖析了财政支农支出的现状,提出今后财政支农政策的调整思路。
关键词:
农业发展 财税政策 理论分析 实证检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崎
财政支农与发展海南效益农业郑崎一、海南发展效益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在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中,海南目前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是热带农业与旅游业,近几年来的统计资料也表明,虽然建省初期的两三年,农业受到了相对的冷落,但仍表现出其强大竞争力,并从90年代后就进入了两...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国光
市场经济下的农业发展及财政支农丁国光一、市场经济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农业、农民和农村面临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第一,市场经济为农业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现在,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主要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兴端 徐万刚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协整分析、格朗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方差分解,采用1978~2009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支农、金融支农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支农、金融支农与农业发展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财政支农是农业发展的格朗杰原因,但反之不成立;金融支农与农业发展之间不存在任何方向上的格朗杰因果关系。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对农业发展具有长期的正向支持作用。
关键词:
财政支农 金融支农 农业发展 长期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玥
采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农支出、农业现代化程度与山西农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山西农业发展水平、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现代化程度两两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显示短期因素对山西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长期均衡关系、农业现代化与财政支农的长期均衡关系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财政支农在长期会对农业的现代化程度产生影响,而农业现代化则促进了山西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的发展也会对财政支农支出产生影响,财政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补贴。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农业发展 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艳 王林萍
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而现有的农村资金主要来自于金融系统的涉农贷款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农支出。文章采用VAR模型,针对福建省的涉农贷款、财政支农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问题展开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涉农贷款、财政支农与地区农业发展之间有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两者都有力的促进地区的农业发展,但是这种效应表现的并不充分,主要原因在于转化效率的不高。
关键词:
涉农贷款 财政支农 区域农业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嘉
笔者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考察了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并未有效促进我国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农业支出的增长。在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财政分权对经济性支出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对社会性支出也有正向影响,但对转移性支出影响不明显。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爱群 蒋成林 王艺霖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可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化比较优势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这一指标体系进行排序,可以看出吉林省农业产业化比较优势的特点:1)吉林省农业生产比较优势明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比较优势不明显;2)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不小,但效益较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农业发展政策是对适应特定经济发展战略而形成的有关农业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宏观调控手段和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安排的总称。对每一组内生形成的制度结构来说,制度适应性是制度安排的重要涵义之一,农业发展政策各个组成部分改革的不配套性必然导致农业发展中的矛盾。理解我国农业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适应性,并由此在市场经济的新的支点上选择一种内在统一的农业发展政策,是本文讨论的中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擎 魏朗 张期翔
本文选取我国西部各省市区1999~200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生产函数框架就财政支农支出对西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其产出弹性系数为0.06。进一步考察发现,各省市区农业投入要素的贡献率不同,可据此将西部各省市区农业经济增长类型分为三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