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26)
2023(17229)
2022(14630)
2021(13824)
2020(11767)
2019(26980)
2018(26133)
2017(49058)
2016(27021)
2015(30280)
2014(30049)
2013(29703)
2012(27372)
2011(24318)
2010(24306)
2009(22644)
2008(22457)
2007(19727)
2006(16857)
2005(14747)
作者
(77380)
(65179)
(64798)
(61779)
(40922)
(31519)
(29545)
(25649)
(24524)
(23048)
(22017)
(21734)
(20435)
(20363)
(20339)
(20081)
(20003)
(19122)
(18698)
(18447)
(16296)
(15987)
(15725)
(14983)
(14966)
(14565)
(14401)
(14298)
(13199)
(13072)
学科
(110862)
经济(110743)
(80484)
管理(76885)
(58500)
企业(58500)
方法(52649)
(49104)
数学(47573)
数学方法(47057)
(40904)
农业(32172)
中国(29366)
业经(26416)
(24044)
贸易(24039)
(23512)
(22454)
地方(22204)
(21545)
财务(21501)
财务管理(21431)
(21155)
企业财务(20344)
(16670)
银行(16614)
技术(16362)
(15892)
金融(15888)
(15710)
机构
学院(376647)
大学(374513)
(157184)
经济(154299)
管理(145945)
理学(127240)
理学院(125928)
研究(124822)
管理学(123727)
管理学院(123063)
中国(97057)
(82047)
科学(78186)
(77896)
(76511)
农业(63969)
业大(63484)
(63327)
中心(59979)
财经(58909)
研究所(57361)
(56044)
(53859)
经济学(48436)
北京(46895)
(45653)
师范(45062)
经济学院(44184)
(43868)
(43642)
基金
项目(259220)
科学(203421)
基金(190155)
研究(183511)
(167647)
国家(166226)
科学基金(142396)
社会(117967)
社会科(111784)
社会科学(111752)
(102014)
基金项目(100984)
自然(93750)
自然科(91650)
自然科学(91620)
自然科学基金(90006)
(85315)
教育(83628)
资助(77460)
编号(73262)
成果(58464)
重点(58318)
(57448)
(55122)
(54122)
科研(51058)
创新(50675)
国家社会(49745)
课题(49265)
教育部(48873)
期刊
(167641)
经济(167641)
研究(105196)
(80213)
中国(72778)
学报(65823)
(64515)
科学(56976)
农业(54019)
大学(49658)
管理(48128)
学学(47311)
(36487)
金融(36487)
业经(31919)
教育(30966)
技术(30877)
财经(28906)
(27250)
经济研究(27096)
(24659)
问题(23384)
(20953)
(19201)
统计(19098)
技术经济(18254)
世界(18001)
理论(17387)
(17289)
业大(17131)
共检索到555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孙致陆  肖海峰  
当前,我国的农民增收难问题越来越严峻,而财政支农支出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效果到底如何?本文根据1994年-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增收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总体上还非常有限,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整体绩效还比较低;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还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和梯度特征,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逐渐降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茆晓颖  成涛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机制"的要求。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的问题之一是农民收入问题。本文以江苏省所辖13个市2010~2012年的全口径支农支出(即包括一般预算支农支出、预算外支农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农支出、其他涉农资金)各子项与各自的农民收入面板数据,使用Stata12.0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对农业的总支出每增加1%,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加0.61%;财政对农业的总支出项目中,财政农业支出、综合改革开发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幅度最大;水利支出次之;林业支出和扶贫支出对农民收入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星  王艺明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实现农业增产,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遵循着农业可能的发展规律,结合我国及世界的经济形势,通过构造抽象的生产函数,运用增长因素分析法和边际收益法剖析了2000—2007年中国26个省际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产出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支农不同的边际收益,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十二五"农村发展战略规划,对未来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方向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海利  童光辉  
文章基于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特有财政体制,通过影响社会性支出总量、效率和结构进而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现有财政体制的突出特征是"收入集权、支出分权",表现为地方财政自主率下降,这一方面意味着单位社会性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率下降,另一方面意味着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特别是对应性转移支付)规模扩大,中央政府掌控地方政府社会性支出总量和结构的能力增强。前者延缓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进程,后者加速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换句话说,当前社会性支出总量、结构和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未产生合力。进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建利  岳正华  
以1991~2010年中国财经支农资金与农民收入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格兰杰原因;通过单位根检验,发现农民收入、财政支农资金都是非平稳时间序列,但通过二阶差分后可变成平稳序列;二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短期内可能失衡。因此,长期来看,应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当务之急是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式,提高使用效率,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兴文  邢斯达  
增加农村居民消费对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完成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1998年-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探讨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重要意义;财政支农支出对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表现出明显的门槛特征,当城乡收入差距跨越特定门槛值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下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萨日娜  
本文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在考虑政府规模差异的情况下,采用门槛回归模型对地方政府支出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之间会因为地方财政收入规模的差异而呈现出统计显著的结构性变化,表现为,当财政收入规模较小时,地方财政支出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正相关系数较小,而地方财政收入规模较大时,二者正相关系数较大,且随着地方财政收入规模的扩大,地方财政支出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正向影响越大。实证结果还表明,地区人口规模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显著正相关,且弹性系数大于1,与最终消费显著负相关,表现出明显的替代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古家军  谢凤华  
文章基于1997—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各区域农民创业活跃度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表明,各区域之间农民创业活跃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除西部地区外,东中部地区的农民创业活跃度对农民人均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中部地区的农民创业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1414、0.006238。据此,文章分析并解释了各区域存在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各地区应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资源禀赋状况制定合理政策促进农民创业的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宝剑  颜彦  
基于经济增长的最优财政支出结构模型的理论推导表明,各项财政支出的所占份额要和自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成正比例。中国大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滞后一期预算内财政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结果显示:经济建设类支出能快速地、显著地拉动辖区经济增长,科教文卫类支出和行政管理类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强,社保类支出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小,且各类财政支出的产出弹性系数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万建军  
本文基于2002-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及支出结构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挤入效应",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适度扩大有利于促进城镇居民消费;同时,结果表明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具有明显的区域非对称效果,东部、中部和西部城镇居民消费分别受到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和民生性支出的影响最大,这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制约提升城镇居民消费的异质性瓶颈。因此,在适当提高财政支出规模基础上,不同区域应当因地制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财政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需求升级目标相匹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海利  童光辉  
文章基于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特有财政体制,通过影响社会性支出总量、效率和结构进而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现有财政体制的突出特征是"收入集权、支出分权",表现为地方财政自主率下降,这一方面意味着单位社会性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率下降,另一方面意味着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特别是对应性转移支付)规模扩大,中央政府掌控地方政府社会性支出总量和结构的能力增强。前者延缓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进程,后者加速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换句话说,当前社会性支出总量、结构和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未产生合力。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第三方考核力度,有助于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廖东声  张岳恒  
文章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对1982—2007年广西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广西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广西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对农民增收效应高低的次序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最高,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次之,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居第三,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最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江明  
本文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公共财政支出入手,分析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传导机制,建立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异质性面板协整模型,并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PVECM)考察短期动态调节效应。研究表明,中国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存在长期稳定协整关系,除了少数省份外,绝大多数省份增加教育财政支出、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支农支出,以及少数省份增加卫生财政支出,有助于缩小其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面板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在短期内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增加,有助于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但这一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良松  
地方政府承担了多数财政农业支出,而地方财政支出又高度依赖政府间转移支付,但转移支付对地方农业支出的影响仍不明确,本文使用2003-2009年地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这一问题。理论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存在忽视农业支出的激励,且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缺陷。实证部分表明,无论是使用比重还是人均额,转移支付对农业支出的积极作用均较为微弱,一般性转移支付效果很低,专项转移支付的效果较大,但也低于合理水平;转移支付的效果存在显著的时间与地区差异,即在2003-2006年与财力净流入地区效果更好;转移支付对农业支出中的林业支出影响最大,对其他农业支出的影响较小。政策性建议是转移支付结构调整应当慎重,注意地方政府对一般性转...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曾严  
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释放财政支出的优化作用,拉动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是当前研究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区位角度分析了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的国内和省内效应。结果表明,医疗、科技、交通等方面的支出将促使产业结构水平优化,而文化传媒方面的支出将阻碍产业结构水平优化,且不同地区之间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不同。本研究丰富了产业结构变化的理论文献,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