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9)
- 2023(13246)
- 2022(11207)
- 2021(10693)
- 2020(9130)
- 2019(20895)
- 2018(20469)
- 2017(39661)
- 2016(21628)
- 2015(24390)
- 2014(24469)
- 2013(24146)
- 2012(22123)
- 2011(19718)
- 2010(19589)
- 2009(18117)
- 2008(17966)
- 2007(16099)
- 2006(13708)
- 2005(11813)
- 学科
- 济(94228)
- 经济(94139)
- 业(66487)
- 管理(61070)
- 农(47928)
- 企(45057)
- 企业(45057)
- 方法(42597)
- 数学(38658)
- 数学方法(38216)
- 财(33471)
- 农业(31556)
- 地方(23246)
- 中国(23205)
- 业经(22058)
- 制(18626)
- 务(17245)
- 财务(17203)
- 财务管理(17144)
- 学(16555)
- 企业财务(16298)
- 贸(15652)
- 贸易(15650)
- 易(15224)
- 财政(14229)
- 体(13245)
- 策(13242)
- 技术(13141)
- 环境(13089)
- 银(12906)
- 机构
- 学院(303671)
- 大学(297866)
- 济(127338)
- 经济(124891)
- 管理(119094)
- 理学(104066)
- 理学院(103008)
- 管理学(101206)
- 管理学院(100653)
- 研究(96858)
- 中国(75172)
- 农(65957)
- 财(63187)
- 科学(60485)
- 京(60111)
- 农业(50841)
- 业大(49950)
- 所(48690)
- 中心(47569)
- 财经(47176)
- 江(45590)
- 研究所(43979)
- 经(42907)
- 经济学(38825)
- 范(37870)
- 师范(37514)
- 北京(36435)
- 州(35483)
- 经济学院(35406)
- 经济管理(34644)
- 基金
- 项目(208124)
- 科学(164476)
- 研究(152653)
- 基金(151549)
- 家(131196)
- 国家(130067)
- 科学基金(112491)
- 社会(97771)
- 社会科(92450)
- 社会科学(92424)
- 省(83367)
- 基金项目(81084)
- 自然(72294)
- 自然科(70583)
- 自然科学(70562)
- 教育(69670)
- 自然科学基金(69279)
- 划(68534)
- 编号(62972)
- 资助(61114)
- 成果(49559)
- 重点(46754)
- 部(46545)
- 发(45984)
- 创(43437)
- 课题(42080)
- 创新(40696)
- 国家社会(40589)
- 科研(40488)
- 教育部(39620)
- 期刊
- 济(138542)
- 经济(138542)
- 研究(83275)
- 农(66664)
- 中国(56553)
- 财(52889)
- 学报(46406)
- 农业(45289)
- 科学(42958)
- 管理(37215)
- 大学(35983)
- 学学(34566)
- 业经(28228)
- 融(27713)
- 金融(27713)
- 技术(26708)
- 教育(25630)
- 财经(22831)
- 业(21857)
- 经济研究(20887)
- 问题(19847)
- 经(19489)
- 版(16694)
- 技术经济(15419)
- 统计(15344)
- 农村(14620)
- 村(14620)
- 资源(14546)
- 农业经济(14317)
- 世界(14220)
共检索到436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时乐乐 赵军
本文利用1994~2012年新疆财政支农投入数据,计算相关指标度量新疆财政支农投入的南北疆区域差异,运用Theil指数分解法分析区域差异来源和构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财政支农投入南北疆区域差异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2北疆财政支农投入力度和规模高于南疆;3财政支农投入与区域农业发展水平不相符;4区域内部差异是财政支农投入南北疆区域差异的来源,不同时期区域内部差异的主导力量不同。据此,结合新疆实际,提出缩小财政支农投入南北疆区域差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区域差异 Theil指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黎翠梅
从财政支农规模、支农力度、支农结构与支农效率等方面,对分税制改革后我国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地方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中部地区无论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均小于西部尤其是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均不尽合理,资金使用效率普遍不高。
关键词:
地方财政支农支出 区域差异 资金使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蒋俊朋 田国强 郭沛
本文采用1995~2009年中国财政支农投入数据,测度和勾勒出分税制改革实施以来中国财政支农投入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并运用相关指标对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和力度的地区差距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出省级空间单元上财政支农投入地区差距变化的区域构成以及区域间和区域内差距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东中西三大区域财政支农投入在区域分布上明显呈"东高中低"的基本格局,中部地区财政支农投入规模最小、力度最弱;区域内差距是形成财政支农投入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而区域内差距主要是由东部地区内部省份之间差距引起的。因此,国家财政支农政策应着力于缩小东部地区内部省份之间的差距,同时加强对中部地区的投入力度。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地区差距 Theil指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毛晖 余爽 张胜楠
运用我国2007—2014年省域的面板数据,从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区域差异,并通过构建包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内的指标体系,对各省财政支农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农绩效的区域差异显著。具体分解来看,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都表现为东高西低,规模效率则表现为中高西低,大部分省域的支农支出已接近最优规模,但在西部某些省份,仍存在规模不足的现象。纯技术效率偏低是影响我国财政支农绩效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提高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绩效,重点应放在提高资金管理效率,而不仅仅是扩大投入规模。
关键词:
财政支农 绩效 区域差异 DEA模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蒋团标 罗琳
本文对中国2007—2019年财政支农的支出空间分布与效率差异进行分析,发现财政支农的"量"与"效率"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运用系统GMM模型分析财政支农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财政支农规模效率提高粮食安全度的能力比财政支农纯技术效率高;在政策短视性影响下,财政支农规模提高粮食安全度的作用存在滞后效应。第二,财政支农规模高不一定能有效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财政支农规模只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非充分条件。第三,粮食主销区应加大财政支农规模,粮食产销平衡区则需在保证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前提下,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财政支农效率。因此,制定财政支农政策应因地制宜,实现精准施策;政府应转变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方式并提升资金管理效率;各地区应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以技术创新替代劳动要素投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汤旖璆
笔者利用2002年2011年全国省域土地出让收入数据,使用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GMM分析方法,研究土地财政对不同区域集群地方财政收支差距的影响,并进行政策评价。研究发现,从整体上我国不同区域的土地财政发展状况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后土地财政阶段、土地财政旺盛阶段、土地财政较为旺盛阶段以及土地财政发展阶段。对处于土地财政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而言,土地财政对地方财政收支差距有不同的影响。因此,笔者提出优化土地税收结构、深化分税制改革、改革政绩考核体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区域集群 地方财政 收支差距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汤旖璆
笔者利用2002年~2011年全国省域土地出让收入数据,使用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GMM分析方法,研究土地财政对不同区域集群地方财政收支差距的影响,并进行政策评价。研究发现,从整体上我国不同区域的土地财政发展状况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后土地财政阶段、土地财政旺盛阶段、土地财政较为旺盛阶段以及土地财政发展阶段。对处于土地财政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而言,土地财政对地方财政收支差距有不同的影响。因此,笔者提出优化土地税收结构、深化分税制改革、改革政绩考核体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区域集群 地方财政 收支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亚楠
文章在对比分析三个地区地方财政收支对区域产业结构差异的影响,得出结论:东中部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对区域产业结构差异的影响力度不大,而西部地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会导致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来完善现行的地方财政保护机制。
关键词:
地方财政 财政保护 产业机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超 甘梦群 徐蕾
文章基于1978-2015年全国31个省区的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等相关数据,对全国四大区域及各省区地方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面板协整检验和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全国各区域内地方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基本呈现挤入效应,且各区域乃至各省区的挤入效应存在差异性,而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结构和城市辐射效应等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据此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财政支出因地制宜、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强区域间经济合作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更好地发挥财政支出作用提供理论基础,从而促进居民消费的增加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居民消费 区域差异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唐鹏 郭莉
为了总结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基本特征,为深入推进地方财政转型提供参考依据,从土地财政与地方财政收支特征出发,选取评价指标,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1999—2014年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将样本数据划分为6种集群类型,并分别定义为:土地财政繁荣区、土地财政次繁荣区、土地财政发展区、土地财政萌芽区、土地财政潜力区和非典型土地财政区。总结各个区域土地财政特点发现:土地财政规模大小整体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很大。并不是土地财政规模越大的地方,地方财政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越高,土地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依赖度呈现负向关系。总体上土地财政规模越大,土地财政贡献率越高。但也存在例外。最后,围绕地方土地财政依赖度过高以及地方财政收支缺口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地方财政转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区域差异 财政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艾 向自强 徐合帆 余家凤
文章基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假设,利用200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从区域差异和省份差异角度,分别实证分析了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的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并加以排序。结果表明:全国各区域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主要呈现挤入效应,但同期的挤出效应不明显;区域间各地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消费的挤入效应区域差异明显;区域内各省份财政支农支出消费的挤入挤出效应呈现省区差异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璐 吕杰
利用1949~2008年之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总产出和农业内部的四大组成部分农、林、牧和渔各自产出以及全国财政支农总支出的数据进行面板估计(Pool estimation),研究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区域农业总产出及农业内部农、林、牧和渔各自产出对财政支农总支出的弹性。结果表明,原始禀赋的差异对资金使用绩效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绩效在农业优势地区要高于农业劣势地区,从地理的角度来看,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绩效要高于东部地区。这一点符合资金使用边际报酬递减的经济意义,也就是说财政支农的资金投入到缺乏资金的地区会更有效率。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农业总产值 面板估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亚芬
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25个城市及分类为一、二、三线城市的数据建立了面板误差修正模型,估计房地产市场波动相对于地方财政收入的长、短期弹性。得出以下结论:房价的长短期弹性表明,房价上涨会导致房地产税收和土地出让金的增加,从而使地方财政收入上升,房价下跌会导致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从而使以土地出让金作为抵押来筹集资金的城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从三个区域城市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结果可知,二、三线城市房价和销售面积的上涨或下跌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冲击大于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地方财政收入主要受房价波动的影响。这种差异性对于我国政府区别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调控措施具有重要的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佳 余国新
农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农业的发展更加需要政府财政的扶持,那么作为支撑农业发展的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是否存在着积极影响?本文使用中国31省市的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和地区差异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变化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效率的差异。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主要来自技术效率损失,但从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看,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年均增长3.4%,以现有的技术水平和不变的投入要素,如果消除技术效率损失达到前沿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