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2)
2023(7208)
2022(6205)
2021(6087)
2020(5230)
2019(11506)
2018(11225)
2017(21066)
2016(11922)
2015(13238)
2014(13490)
2013(13114)
2012(12492)
2011(10805)
2010(10978)
2009(10369)
2008(10849)
2007(9806)
2006(8603)
2005(7586)
作者
(34511)
(28719)
(28556)
(27688)
(18267)
(14176)
(13219)
(11140)
(10875)
(10624)
(9887)
(9841)
(9296)
(9260)
(9182)
(8748)
(8547)
(8354)
(8255)
(8185)
(7349)
(7111)
(6957)
(6578)
(6567)
(6560)
(6558)
(6307)
(6061)
(5893)
学科
(43256)
经济(43093)
管理(38674)
(33320)
(30087)
企业(30087)
(26826)
方法(21529)
数学(16970)
数学方法(16672)
中国(13763)
财政(12991)
(12836)
财务(12811)
财务管理(12754)
企业财务(12226)
(12091)
(11581)
(11576)
(10532)
理论(10121)
业经(9862)
地方(9631)
(8701)
(8344)
(8075)
银行(8060)
(7874)
(7462)
及其(7260)
机构
大学(165124)
学院(162874)
(61303)
经济(59799)
管理(59132)
研究(57012)
理学(50527)
理学院(49896)
管理学(48714)
管理学院(48404)
中国(44116)
(40477)
科学(36947)
(35231)
(30446)
(29152)
财经(27768)
研究所(27007)
中心(26389)
(26109)
(25084)
业大(24634)
农业(22767)
北京(22146)
(21553)
师范(21307)
(20609)
(20364)
财经大学(20327)
(20279)
基金
项目(106485)
科学(82631)
基金(76797)
研究(75154)
(67592)
国家(66986)
科学基金(56855)
社会(48831)
社会科(45125)
社会科学(45103)
(41964)
基金项目(40001)
自然(37033)
自然科(36251)
自然科学(36237)
自然科学基金(35565)
教育(35204)
(35066)
资助(32564)
编号(29100)
成果(25606)
重点(24335)
(23664)
(21376)
(21157)
课题(21089)
(21020)
科研(20900)
教育部(20057)
大学(19860)
期刊
(71112)
经济(71112)
研究(51424)
中国(39022)
(38284)
学报(31379)
(26249)
科学(26023)
大学(23783)
学学(22444)
管理(21792)
教育(19495)
农业(17570)
(15632)
金融(15632)
财经(14954)
技术(12922)
(12778)
经济研究(11575)
(10131)
财会(9763)
会计(9671)
(9246)
业经(9174)
统计(9170)
问题(8691)
(8268)
财政(8268)
(8149)
业大(7929)
共检索到258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马海涛  刘燕  师玉朋  
雾霾污染防治的内在财政机制是地方财政节能环保支出规模及占比与PM2.5正相关。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采用人均GDP作为门限变量,构建非线性模型对中国地方财政在雾霾防治中的社会回应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随着经济水平提升,地方官员对雾霾防治工作的态度经历了容忍、忽视、关注和重视四种特征。根据城市功能和发展定位不同,相对于行政中心城市,激励不完备导致非行政中心城市官员在雾霾治理方面存在政府失灵现象;环保模范城市门槛效应不明显,而非环保模范城市只有在人均GDP大于3.06时才会逐渐加大污染治理投资比例。研究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景坤  黄洁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频繁遭遇雾霾天气。在总结国外雾霾防治财政政策基本类型基础上,从财政预算、政府采购、收费政策、专项经费支持和财政补贴等方面介绍其雾霾防治财政政策的主要做法,得出我国应加大雾霾防治的财政投入,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增加雾霾防治产品的政府采购,建立雾霾防治相关基金等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少华  韩欣哲  
本文以财政回应性为研究对象,在财政回应性与公共服务需求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财政收入与地方政府财政回应性之间的作用机理。为了检验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回应性,本文选择财政支出结构作为财政回应性的度量指标,利用我国地级市财政数据,通过引入交乘项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以上因素如何影响地方的财政回应性。结果显示:第二产业的发展抑制了福利性财政回应能力的提升;对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模式的依赖,使地方财政倾向于回应企业的公共服务需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福利性财政回应。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力求揭示政府提升财政回应性的有效途径,以优化财政政策供给,助力服务型政府转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辉  杨烨  马月  向可  
文章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下,从财政分权视角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SDM)研究发现:首先,考虑空间溢出和效应分解的财政分权具有"舍己为人"的雾霾污染效应。政府科技支出存在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较低等问题,不利于减轻本地区雾霾污染,但对地理或经济因素邻近地区形成"警示效应"。其次,受财政分权影响的政府产业结构政策调整的结果有: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损人利己"的雾霾污染效应,即证明了"邻避主义"效应的存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利于本地区雾霾污染问题的解决但有助于缓解邻近地区雾霾污染。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立志  章力建  李红康  
农业污染防治的补偿机制涉及财政与市场两个方面。文章全面分析了农业污染防治补偿机制的内涵以及补偿资金来源、补偿标准、被补偿者识别和补偿方式,为我国农业污染防治的补偿机制建设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太原市财政局《防治环境污染的财政对策研究》课题组  
一、太原市的环境污染状况和基本原因 太原市现辖六区、一市、三县,面积69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6万人,为全国特大城市之一。1998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8亿元,人均11135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5亿元,一般预算支出20.8亿元。 太原市的空气污染相当严重。1998年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达1253亿立方米,其中含二氧化硫30.2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飞  董颖  
空气质量改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然而,在财政预算软约束的背景下,地方绿色发展任重道远。基于2005年全国取消农业税改革作为地方财政收入降低的政策冲击,利用连续型DID方法研究了地方财政压力上升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取消农业税之后,地方财政压力显著上升,进而恶化了城市空气质量。而且财政收入受冲击越大的地区,雾霾污染越严重。这一效应在经过共同趋势、度量方式、敏感性和其他政策冲击等检验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为降低农业税收入减少的影响,地方政府有动机扩大工业投资规模,同时降低环境规制,以保证税源稳定,但是以牺牲空气质量为代价。因此,迫切需要改善地方财政困境,管控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加强绿色发展的制度设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勋  王杰  
中国式分权带来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带来的雾霾污染问题也引发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关注,考究中国式分权、环境保护支出对雾霾污染的作用机理,可以为中国城市雾霾治理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利用2008—2015年中国73个重点监测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环境保护支出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1)无论是财政支出分权、还是收入分权亦或是财政自由度均与雾霾污染呈显著正相关,环境保护支出与雾霾污染呈显著负相关;(2)财政分权与环境保护支出交互项与雾霾污染呈显著负相关,交互项系数远小于财政分权系数;(3)经济发展程度与雾霾污染并未呈现出"倒U型"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雾霾污染呈显著正相关。基于此提出:完善地方政府环境考核体系,建立官员终身追责制度;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改革环境预算软约束问题;推进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阳  邢华  
水污染防治政策是环境保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水污染治理问题是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辽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研究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财政政策及绩效评价将有助于探索中央财政及地方政府合力进行流域污染治理的有效性,推动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丹  吴仲斌  
土壤污染防治中央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土壤污染监测、重金属污染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方面,近年来力度逐年加大,但仍存在财政投入不足、部门各自为战、污染责任追究不到位、社会参与激励政策缺失等问题。建议立法明确责任主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专项资金整合、设立土壤防治基金、实施财税优惠措施、引入污染防治PPP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勋  白蕾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生态环境高质量业已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根本遵循。基于73个地市级城市面板数据,使用GMM系统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政府行为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1)财政分权与雾霾污染显著正相关,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加剧了雾霾污染。(2)地方政府竞争与雾霾污染存在显著负相关,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对雾霾污染存在抑制作用。(3)雾霾污染与环境保护支出和财政收入分权的交互项系数显著正相关,说明地方政府行为通过加大环境保护支出进而改善雾霾污染。基于此,提出优化财政分权制度,规范地方政府竞争机制,完善雾霾治理支出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成奎  徐啸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中央政府、社会和居民对地方政府公共决策的监督缺失。所以,降低信息成本能够约束地方政府的自由量裁权,能够制约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进而增强地方财政的民生回应。互联网等现代ICT能实现这一影响机制。进一步研究表明,提高信息通信能力,能够增强地方财政民生回应,从而改善地区民生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因此,进行民生财政建设,除了要进行"治本"的财政制度改革外,还应该重视"治标"的外在技术约束;大力发展网信事业,发挥现代ICT技术对民生财政建设和地区民生公共服务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强现代ICT技术的专项教育,促使居民合理利用现代ICT技术向政府反映民生诉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成奎  徐啸  
信息不对称导致政府对居民公共服务偏好的回应出现偏离。如何在网络社会下修正这种偏离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课题。互联网等ICT技术通过降低信息成本提高政府透明度,有效增强了政府投资公共服务领域的外在约束和内在激励。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ICT对政府财政回应的影响机理,寻找政府财政回应的替代变量,并利用中国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加以检验。研究发现:(1)ICT发展加强了民众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促使地方政府支出偏好由寻租空间更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公共服务;(2)ICT发展增加了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威胁了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成奎  徐啸  
信息不对称导致政府对居民公共服务偏好的回应出现偏离。如何在网络社会下修正这种偏离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课题。互联网等ICT技术通过降低信息成本提高政府透明度,有效增强了政府投资公共服务领域的外在约束和内在激励。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ICT对政府财政回应的影响机理,寻找政府财政回应的替代变量,并利用中国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加以检验。研究发现:(1)ICT发展加强了民众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促使地方政府支出偏好由寻租空间更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公共服务;(2)ICT发展增加了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威胁了地方政府晋升考核体系中的社会治理指标,我国使地方政府的支出偏好主动转型;(3)ICT对地方公共服务水平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影响机制,对东中西部有不同影响。实证结果通过了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促进网信事业发展有助于刺激地方政府向满足居民公共服务需求转型,进而加速服务型政府建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根生  韩民春  
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相继遭受严重的雾霾污染,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财政分权引致的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变化和污染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利用中国2003-2012年29个大中城市PM10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财政自主度的提高可以激励地方政府加大对雾霾污染的治理力度,而内生于财政分权的地方政府竞争则削弱了这种激励作用;城市周边区域的污染溢出和工业化则进一步助推了雾霾的生成。进一步按重度与轻度污染区域分析发现,城市雾霾形成原因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性,因而雾霾治理既要因地制宜又要联防联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