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00)
2023(16206)
2022(13879)
2021(13251)
2020(11058)
2019(25611)
2018(25055)
2017(49042)
2016(26071)
2015(29168)
2014(28916)
2013(28352)
2012(25826)
2011(22527)
2010(22610)
2009(20596)
2008(19100)
2007(16312)
2006(13987)
2005(12033)
作者
(69954)
(57990)
(57566)
(55054)
(36871)
(27850)
(26384)
(22794)
(22243)
(20621)
(19745)
(19313)
(18277)
(18136)
(18066)
(17866)
(17270)
(17017)
(16561)
(16498)
(14073)
(14058)
(13891)
(13277)
(13149)
(12881)
(12679)
(12649)
(11601)
(11310)
学科
(99398)
经济(99292)
管理(78078)
(74198)
(62478)
企业(62478)
方法(48501)
数学(42986)
数学方法(42440)
(39526)
中国(31741)
(27849)
金融(27847)
(26754)
银行(26716)
(26546)
(25537)
地方(23719)
(22863)
财务(22791)
财务管理(22731)
业经(22299)
(22238)
企业财务(21675)
(19389)
农业(18160)
(17476)
贸易(17460)
理论(17266)
(16957)
机构
大学(346597)
学院(345935)
管理(140521)
(140356)
经济(137444)
理学(122314)
理学院(121080)
管理学(118947)
管理学院(118320)
研究(110368)
中国(89577)
(73514)
(71732)
科学(66448)
财经(55613)
(53189)
中心(53158)
(50844)
(50663)
业大(49549)
(48974)
研究所(48153)
北京(44810)
经济学(43260)
(42890)
师范(42478)
财经大学(41668)
(40516)
(40226)
农业(39427)
基金
项目(242434)
科学(191001)
研究(178654)
基金(176938)
(152715)
国家(151465)
科学基金(131877)
社会(113091)
社会科(107375)
社会科学(107347)
(94322)
基金项目(94171)
自然(85537)
自然科(83592)
自然科学(83573)
教育(82148)
自然科学基金(82054)
(78584)
资助(73183)
编号(72989)
成果(58273)
重点(53788)
(53574)
(50807)
(50803)
课题(49030)
创新(47396)
教育部(46732)
国家社会(46710)
科研(46628)
期刊
(145068)
经济(145068)
研究(103446)
中国(65299)
(61114)
学报(51632)
管理(50411)
科学(47037)
(44815)
(42749)
金融(42749)
大学(40399)
学学(38152)
教育(35293)
农业(30547)
技术(30528)
财经(27164)
经济研究(24365)
业经(23154)
(23127)
问题(18469)
理论(17541)
图书(17233)
财会(16807)
技术经济(16259)
实践(16073)
(16073)
科技(15639)
(15573)
会计(15143)
共检索到506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聂卓  席天扬  刘松瑞  玄威  
本文从财政分权和财政压力的两个角度研究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形成机制以及扩张路径,通过分析地方财政收入的结构变化揭示了2016年“营改增”全面推广对于地方财政压力的影响。基于2009—2018年间地级市“城投债”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财政压力与近年来融资平台大规模举债之间存在正相关性。造成这种相关性的原因可能在于,财政支持力度的减弱促使融资平台通过债务发行“借新还旧”和补充流动资金,而非用于新增基建投资。上述效应在地方主政官员晋升激励较强以及地方隐性金融分权较弱的情形下更为重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聂卓  席天扬  李力行  
本文研究了减税降费对地方政府公共支出效率的影响。文章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计算了2013—2017年间地级市政府教育和卫生支出的效率,围绕2016年"营改增"全面推广的改革,分析财政收入压力如何影响公共支出效率。我们发现,随着"营改增"试点推广导致财政压力增强,地方政府支出效率显著提升。这一提升来自财政投入的缩减和公共品产出水平的提升。在改革前支出效率较低、经济增速较慢、土地价格偏低的地区,财政压力对支出效率的影响更大。这些发现表明,严格的预算控制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支出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建勇  董晴  王玲慧  
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2010~2013年发放委托贷款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地方财政压力、融资平台举债与上市公司委托贷款流向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与委托贷款相关的公司特征的影响后,所在地区财政压力越大,上市公司委托贷款越易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表明在地方财政无力支持融资平台时,地方政府会干预上市公司通过委托贷款方式向举债困难的融资平台提供资金支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光宇  刘晨冉  周黎安  刘畅  
本文利用2004-2006年取消农业税的自然实验,使用1994—2009年的县级面板数据首次从实证上检验了财政压力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立这一假说。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取消农业税改革导致的财政冲击越大,县级地方政府在改革后设立融资平台的概率越高。这一发现在不同模型设定下保持稳健,并通过了基于改革前样本和利用其他税种收入变动构造的安慰剂检验。我们还排除了上述发现由扩权强县和财政省直管县等其他财政制度改革驱动的可能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面临更激烈的区域间竞争、初始财政禀赋较低的县更倾向于设立融资平台。本文丰富了关于财政压力对中国地方政府行为影响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财政体制与金融制度之间复杂的关联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许文  
在上海率先试点和北京等其他地区的积极跟进之后,2013年8月1日"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对"1+7"行业全面推开。试点地区一年多的运行结果表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对地方财政收入、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及地方税体系产生了影响,有必要正确认识,并合理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一、"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作为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举措,"营改增"在减轻企业税负的同时带来的是财政收入的减少,同时造成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减收,但具体而言,地方财政影响更为明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竹  马文强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继分税制以后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税制改革,对于完善我国税制、加强税收征管以及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带来了财政体制转型的压力。本文从地方财政稳定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营改增"同地方财政稳定性之间作用关系的经济分析,揭示这种改革对于地方财政稳定性的作用路径和可能结果。此番改革试点对地方财政的影响,既有对强化地方财政稳定性产生的积极作用,又有对地方财政稳定性带来的巨大挑战;面对这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在改革过程中实现加强地方财政稳定性建设、规避地方财政风险是在决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祝志勇  高扬志  
在财政压力和地方竞争制度框架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拥有的新竞争工具。投融资平台在发挥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关联效应的同时,可能使地方政府变相拥有货币发行权,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应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防止政府的"越位"、"缺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平衡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优化官员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一套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评价体系;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投融资,使其负债透明化、投资科学化,从体制机制上改革,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晓云  贺川  
经济增长放缓、大规模减税降费、叠加外部冲击使得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不断攀升,财政压力可能通过生产性财政支出、资源支持等政策变量,对辖区内投融资平台企业杠杆率产生影响。本文通过2007-2019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面板数据,利用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杠杆率调整与财政压力的关系,进而得出如下结论:财政压力逐年上升提高了投融资平台企业杠杆率;政府生产性财政支出,土地出让等行为对财政压力与企业杠杆率调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并具有一定的门槛效应,中等财政压力区间下对杠杆率调节更显著;基于准自然实验方法,重大财税政策冲击后,财力较弱区域的投融资平台企业杠杆率和破产风险上升更多。本文所研究问题有助于通过治理政府财政压力,调整地方政府行为,更好地助力企业稳杠杆、控风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学芳  
2012年1月至今,"营改增"使企业的整体税负减轻了,避免了重复征税,但地方政府损失了营业税收入的75%,使本已陷入财政困境的地方政府雪上加霜。"营改增"能否得到地方政府支持在全国范围内顺利推行,解决地方财政所面临的困境是其中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志刚  伍禄金  李峥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由于税率、抵扣项目等税收要素的变化,会使改革后增加的增值税额比改革前征收的营业税额要小,所以尽管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仍归属试点地区,但是地方税收从收入总规模而言也是减少的。据对广东省"1+6"行业的45户企业2011年的数据测算,税负下降的有23户,上升的有22户,总体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伟  李连发  
本文构建了有限承诺条件下的动态债务模型,考察了公共投资在私人生产中的作用,同时从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角度分析了融资平台举债对资源配置的负面影响,最终得出了市场配置资源主导下的融资平台适度举债规模,为融资平台债务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分析框架。文中还考察了因地方政府内在激励所导致的融资平台举债扩张偏向。从长期看,地方政府须减少对融资平台举债的依赖程度,尽可能调动民间投资,使得民间投资和市场力量发挥主导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亮  
"营改增"是分税制以来我国最为深刻的一次财税改革,它不仅从制度上消除了重复征税,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改变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入划分格局,极大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的运行状况。河北省在"营改增"过程中,需要在界定清楚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地方政府税费收入体系、合理确定地方收入规模结构、适当扩大地方收入管理权限、建立健全地方收入征管格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寇明风  
1."营改增"试点导致地方税收收入减少。"营改增"是减税政策,必然造成税收收入的减少。如2013年,北京地区"营改增"总减税267.95亿元,其中,试点纳税人减税170.95亿元,原增值税行业因增加抵扣减税97亿元。截至2013年年末,辽宁省"营改增"试点总计减税11.9亿元,其中,试点纳税人减税6.8亿元,原增值税行业因增加抵扣减税5.1亿元。2012年11月至2013年6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晓兰  许晏君  刘若鸿  
结构性减税虽然有着拓宽税基和涵养税源的作用,但也给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笔者选取2010—2014年全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财政反应函数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指标进行量化,以"营改增"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结构性减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营改增"显著提升了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并且政策效应存在滞后性,在政策实施当期表现为微弱的促进作用,而后逐渐增强。异质性检验表明,"营改增"的政策效应在东部地区及第三产业占比较高的城市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西部地区的城市存在抑制作用。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营改增"主要通过企业生产激励效应和地方政府行为扭曲效应两种作用渠道影响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在推进减税政策过程中切实保障地方财政长期可持续性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建民  梁合昌  吴金光  
2016年我国推行全面营改增并出台增值税收入划分调整过渡方案,改革后地方政府财力是否得到有效弥补,地方政府收入行为是否有所变化,值得我们关注。通过测算比较营改增后增值税收入划分调整前后地方财政压力的变化,发现增值税收入划分调整未能有效弥补省级政府因营改增带来的财政压力。由于各省的收入划分方案在改革之后并没有变化,甚至有的省提高了省本级税收分享比例,导致市级政府财政压力加剧,并倾向于选择非税手段作为应对财政压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地级市财政压力对政府非税收入的影响,揭示了营改增后导致地方政府非税行为变化的机制,最后从优化调整央地税收划分、规范省以下财税分配关系、健全地方税体系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