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94)
2023(3447)
2022(2871)
2021(2972)
2020(2371)
2019(5462)
2018(5236)
2017(10055)
2016(5803)
2015(6758)
2014(7004)
2013(6931)
2012(6578)
2011(5566)
2010(5939)
2009(5748)
2008(6306)
2007(5664)
2006(5125)
2005(4970)
作者
(15558)
(12797)
(12732)
(12617)
(8279)
(6099)
(5767)
(4951)
(4873)
(4742)
(4344)
(4315)
(4294)
(4178)
(4008)
(3904)
(3747)
(3691)
(3559)
(3556)
(3328)
(3104)
(3081)
(3049)
(2870)
(2861)
(2830)
(2813)
(2660)
(2555)
学科
管理(23493)
(22842)
(21737)
经济(21693)
(19095)
(17430)
企业(17430)
财政(12557)
(10114)
(9666)
财务(9651)
财务管理(9601)
企业财务(9145)
(8615)
中国(8470)
方法(8012)
(6729)
理论(6217)
(5937)
地方(5927)
数学(5716)
制度(5644)
(5644)
数学方法(5564)
(5459)
(5422)
业经(5412)
(5352)
银行(5352)
体制(5153)
机构
大学(82141)
学院(81958)
(33919)
经济(33092)
(29286)
管理(29263)
研究(26982)
理学(23992)
理学院(23761)
中国(23561)
管理学(23381)
管理学院(23239)
财经(18001)
(17507)
(16016)
科学(14698)
(14177)
(14063)
财经大学(12806)
中心(12293)
北京(11826)
研究所(11707)
(11208)
经济学(11017)
(10842)
师范(10811)
财政(10223)
(10032)
经济学院(9768)
(9228)
基金
项目(42498)
研究(34956)
科学(32807)
基金(29738)
(24202)
国家(23944)
社会(21796)
科学基金(20620)
社会科(20506)
社会科学(20498)
(16594)
教育(16560)
编号(15018)
基金项目(14980)
成果(14812)
(13242)
资助(12890)
自然(11407)
自然科(11117)
自然科学(11113)
课题(10952)
自然科学基金(10895)
(10850)
(9768)
项目编号(9714)
重点(9688)
(9328)
(9229)
(9212)
阶段(9195)
期刊
(45826)
经济(45826)
研究(33433)
(29236)
中国(19879)
管理(11672)
教育(11491)
(10585)
金融(10585)
财经(10253)
学报(9688)
(8806)
(8754)
科学(8401)
大学(7943)
会计(7925)
(7605)
财政(7605)
经济研究(7317)
学学(7283)
财会(6891)
问题(6118)
业经(6078)
(6051)
技术(5983)
农业(5362)
(4988)
通讯(4623)
会通(4603)
理论(4271)
共检索到145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红英  
近20年来,推行财政分权,一直是世界大多数国家改革与发展政策的主旋律。本文结合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国情,探讨了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地位的关系,以及财政分权的利弊得失,提出了财政分权改革应遵循的四项原则。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赫东旭  胡筱  王善认  
财政收入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真实的财政收入能给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而虚假的财政收入则掩盖了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导致严重的后果。本文对当前一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质量不高的现实状况进行了探讨,重点分析了地方虚假财政收入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危害。在分析地方财政收入质量偏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忠益  
当前,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进程中,如何恰当界定地方财政自主权问题已变得日益重要,本文对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内容与范围,对地方财政自主权的限制等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廷星  
本文通过对我国财政从产品经济模式向有计划商品经济模式转换的分析,提出社会主义财政的特征.并指出,从我国财政经济的实践出发,研究国家在当代对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运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分配关系,把它抽象为财政基础理论,这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作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财政的出现与国家的存在无关"论、"财政不一定要以国家为主体"论、"财政多元"论和"财政没有生产建设职能"论等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明慧  张慧艳  侯雅楠  
规范财政分权治理、减税降费提质增效与保持地方财政压力适度性是"十四五"期间财税体制完善的重要环节。基于财政分权治理、减税降费与地方财政压力之间的内在逻辑,本文以财政分权治理理论、宏观经济调控理论和地方财政压力机理为导向,运用规范分析方法揭示财政分权治理与减税降费之间的三重关联性,以及减税降费对地方财政压力的影响路径及其效应。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收入汲取能力、系统性减税和规范清理收费是财政分权治理有效性的基本要件,减税降费对地方财政压力的影响及其方向取决于传导机制。为此,应进一步规范财政分权治理的保障机制,适时调整优化减税降费政策以确保地方财政高质量运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德祥  张磊  龚旻  
本文利用1998—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过滤周期变动对财政收支的影响测度地方财政的稳固状况,同时根据中国实际分权状况,估计地方政府收支分权水平,并从收支分权与体制设计两个角度分析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稳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8—2012年,地方政府总体财政稳固性在下降,财政收支分权水平显著下降,且财政转移支付依赖度显著提高。其中,2002年的所得税改革对促进省级财政稳固具有正效应。因此,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分税制改革,提高省级政府的自有收入占比,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调整支出结构,转移完善转移支付机制并逐步减少中央转移支付,合理深化税制改革,促进地方财政稳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秋霞  
本文介绍了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财税体制和行政体制,分析了行政体制与财税体制相分离的情况,指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财政效率的办法,并在此基础上批评了试图重新划分行政区划来提高财政效率的设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邦驰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我国财政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需要解放思想,转变传统观念,勇于突破陈规,大胆创新理论。本文作者以市场经济为体制背景,就近年来为财政学界普遍关注的若干热点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邦驰  
当前财政学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刘邦驰建立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是我国财政经济理论界孜孜不倦进行探索的重要课题。早在国民党政府时期,我国著名学者何廉、李锐合著的《财政学》一书,尽管被誉为中国人撰写公开出版的第一部权威性财政学著作,但该书的理论体系、结...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廷星  
一、当前理论界两种观点的对立 自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后,高等院校的财政经济学科的理论建设,就成为急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其中关于财政基本理论的建设,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财政学科的建设,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新问题,而是建国以后就已经出现。财政学科,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的一种理论反映。随着我国建国以来经济的改造、重建和发展过程,各门财政经济学科也就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总结发展过程各阶段的实践经验,形成各门财经学科,并随经济的发展,不断改革、不断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财政学科也就必然要求适应形势的发展,进行改革和完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永君  
本文主要研究在我国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下,省以下地方财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某地级市2007—2011年财政收支的实证调查,发现长期存在的事权划分不清晰和财权事权不匹配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与此同时财力向上集中趋势越来越严重,税收返还不能发挥均衡地区间财力的作用,专项转移支付占比过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较低,法定支出和上级要求配套资金的压力不断增加,地方税收体系不健全,地方债务超过了地区可支配财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突出。为解决我国省以下地方财政问题,新的改革措施势在必行,如建立完善地方税收体系,衔接政府级次和分税制级次,建立规范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建立科学的地方政府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贯成  汪勋杰  
本文基于地方财政赤字的视角,研究了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策略的内在作用逻辑。理论分析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所造成的地方财政赤字扩大化,激励了地方政府在利益觉醒后利用预算制度缺口,用"扭曲之手"来攫取预算外财政收益,进而驱动地方政府通过积极的土地财政手段来实现财政增收的政策目标。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财政分权、地方财政赤字对土地财政的正向驱动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林  郑尧  
财政韧性是当前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根基与有力保障。笔者基于财政分权影响财政韧性的逻辑机理,运用2005—2020年省级层面面板数据,评估地方财政韧性,并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VAR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影响地方财政韧性的现实逻辑。结果显示:(1)地方财政韧性水平呈先升后降的倒“U”趋势,区域间存在异质性,呈“东高西低”空间分布特征。(2)短期来看,财政收入分权对地方财政韧性具有促进作用,财政支出分权对地方财政韧性具有抑制作用;长期来看,地方财政韧性水平的提升具有惯性,地方财政韧性对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脉冲的响应均为正,但不具有持续性。鉴于此,建立推动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制度,提升地方财政应对外在冲击的能力;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提升地方财政恢复能力;继续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提升地方财政成长能力;规范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高地方财政治理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在我国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构成中,大约有50%的收入和80%的支出发生在地方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疆域广阔、人口众多、地方千差万别的发展中大国,研究地方财政体制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省以下财政体制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中央与地方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整体效果,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地方财政问题的恰当处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姜长青  
1953—1957年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经历了多次调整,总的趋势是扩大地方财权。这一时期,国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央集中财力推进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并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央政府在财政收支方面都占很大的比重,在国家财政体系中占据支配地位。"一五"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总体来看是成功的,推动了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