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06)
- 2023(5618)
- 2022(4033)
- 2021(3690)
- 2020(2889)
- 2019(6198)
- 2018(6169)
- 2017(11761)
- 2016(6714)
- 2015(7799)
- 2014(7900)
- 2013(7469)
- 2012(6476)
- 2011(5339)
- 2010(5357)
- 2009(4958)
- 2008(5136)
- 2007(4563)
- 2006(4082)
- 2005(3754)
- 学科
- 济(25076)
- 经济(25046)
- 管理(22862)
- 财(21875)
- 业(20002)
- 企(16237)
- 企业(16237)
- 财政(12234)
- 中国(11563)
- 农(9919)
- 政(9838)
- 务(8878)
- 财务(8863)
- 财务管理(8816)
- 企业财务(8466)
- 地方(8398)
- 制(8324)
- 方法(7829)
- 业经(7079)
- 数学(6666)
- 数学方法(6605)
- 体(6300)
- 农业(6012)
- 制度(5405)
- 度(5405)
- 发(5197)
- 策(5155)
- 体制(5058)
- 银(4654)
- 银行(4646)
- 机构
- 学院(87593)
- 大学(86433)
- 济(35847)
- 经济(35075)
- 管理(30500)
- 研究(29909)
- 财(27356)
- 理学(25962)
- 理学院(25702)
- 管理学(25134)
- 管理学院(24985)
- 中国(23349)
- 京(17795)
- 科学(17568)
- 财经(17232)
- 经(15570)
- 所(15004)
- 江(14779)
- 农(14177)
- 中心(13581)
- 研究所(12987)
- 财经大学(12381)
- 经济学(11945)
- 业大(11420)
- 范(11145)
- 州(11077)
- 师范(11047)
- 省(11004)
- 北京(10981)
- 经济学院(10837)
- 基金
- 项目(56231)
- 科学(44044)
- 研究(42904)
- 基金(40234)
- 家(34341)
- 国家(34033)
- 科学基金(29478)
- 社会(28139)
- 社会科(26630)
- 社会科学(26622)
- 省(22631)
- 基金项目(20780)
- 教育(19506)
- 划(17831)
- 编号(17659)
- 自然(17186)
- 自然科(16832)
- 自然科学(16828)
- 自然科学基金(16508)
- 资助(15870)
- 成果(15286)
- 课题(12676)
- 重点(12648)
- 发(12311)
- 部(12157)
- 国家社会(12136)
- 性(12030)
- 创(11488)
- 制(11125)
- 项目编号(10891)
共检索到142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志安 邱国庆
运用2006—2016年中国31个省份的动态面板数据,对地方财政分权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及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随着地方财政分权程度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先上升后下降,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地方财政分权主要是通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和改善环境质量来促进新型城镇化;最后根据上述的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财政分权 新型城镇化 系统GMM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志安 邱国庆
为了回答财政分权是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这一问题,文章对财政分权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运用2006-2016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呈现倒"U"型关系,存在一个财政分权的科技创新发展效应的最优水平,当财政分权达到最优水平前,有利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当财政分权超过最优水平时,则不利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外贸规模、人力资本、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据此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科技创新驱动 系统GMM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成涛林
新型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本文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通过大量数据详细测算了201★2020年新型城镇化地方财政支出需求、新增财力及资金缺口。实证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导致地方财政支出缺口较大。基于此,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地方财政支出 PPP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成涛林
新型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本文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通过大量数据详细测算了201★2020年新型城镇化地方财政支出需求、新增财力及资金缺口。实证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导致地方财政支出缺口较大。基于此,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地方财政支出 PPP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一花 安体富
我国的城镇化历程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民间需求到政府推动的制度变迁过程,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国家层面上的发展战略。但理论界对农民工群体的代际更替的特征和目标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对城镇化演进中涉及的利益主体的关系的研究还有待加强。本文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形势十分紧迫,适度强化中央财政职能和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责任,是当前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段龙龙 刘秀伟
借助31个地市2003—2012年的动态面板模型和拓展的STIRPAT模型研究财政分权、城镇化与城市空气质量间的关系发现:分权提高地方政府的环境支出竞争优化城市空气质量;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FDI并不必然带来污染天堂效应。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新型城镇化 城市空气质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建仁 陈盈盈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地区环境污染状况受到财政分权程度和城镇化水平的影响。采用中国30个省域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及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和城镇化对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表明:我国目前的财政分权体制易于刺激地方政府发展高污染、高经济效益的工业产业,因而不利于环境污染的减少;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具有以城乡均等化为标尺的门槛效应,城乡均等化水平较低时城镇化会导致环境污染增加,而城乡均等化水平较高时城镇化不存在这种负面效应;财政分权易于导致城乡差距扩大,进而会加剧城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海波 毛程连
地方政府的事权是所谓"县域竞争"的直接手段,那么地方政府事权在R&D投入领域的效果如何呢?通过构建精细化的科技财政分权的新指标系列,选取2008—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科技财政分权对于专利产出的弹性系数。研究表明:直接受益人群人均值作为分权指标具有合理性;分权因素对于科技产出有正向效果;东部、中部和西部分权因素对于科技产出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由于东部地区更加着眼于更加宏大和长远的命题,因此中部在仅仅按照专利作为产出指标的竞赛中取得了当期的优胜。
关键词:
财政分权指标 科技投入 区域竞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旭 李冀
土地财政为地方政府提供部分收入来源的同时,快速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地方政府需要拿出一部分财政支出直接或间接用于支付城镇化成本。但是,城镇化质量并不与地方财政能力成正比,而要结合支出结构及地区特征来看。运用2003~2013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对地方财政能力与城镇化质量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1)无论以人均支出还是单位GDP支出来衡量地方财政能力,该变量都对城镇化质量有抑制作用;(2)东部地区财政能力对城镇化质量的负面作用比中西部地区更明显;(3)科教支出比重越高,则财政能力对城镇化质量的抑制作用将相对弱化。因此,我国应遏止地方财政的粗放扩张,因地制宜地调整政府规模,强化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段宗志 程希莹 陈莉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政府的财政支持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三大城市群之一,对其研究具有示范意义。文章选取1995-2012年的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地方财政收入与城镇化率两者的关系,研究发现,城镇化水平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而提高,区域内城镇化的不均衡发展与财政收入有直接关系,从长远看应注重财政投入对城镇化的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博天
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城镇化水平对地方财政自给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与地方财政自给能力的关系呈曲线型,当城镇化率为46. 58%时出现拐点,高于拐点的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与其财政自给能力正相关,低于拐点的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与其财政自给能力负相关;地方财政自给能力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
关键词:
城镇化 财政自给能力 拐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小春 李婵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与这一系统工程中有关的各方主体都应肩负起相应责任。本文主要运用规范分析法,在讨论政府财政这一主体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负担责任的理论依据及现实要求基础上,提出政府财政应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负担统筹资源配置,消除城乡资源配置二元化结构;加大三农投入,缩小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差距;调整支出结构,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改革财政体制,降低新型城镇化风险等责任。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政府 财政责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沈蕾 查筱芳
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量大且复杂,需要依赖财政与金融的共同支持才能保证资金供给。本文从我国财政与金融支持城镇化的现状入手,切合城镇化进程中产业升级、人口市民化及城市布局对资金的需求特点,研究财政与金融协同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财政与金融的结合能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力量,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协同效益。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财政 金融 协同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松雨 吴满财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政府也将工作重心放到改善民生、建设民生上,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关于民生的施政纲领,民生财政因此引起广泛重视。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改善人民居住与生产环境、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多样需求的人性化宜居城市的使命。民生财政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民生财政的完善,两者之间互相推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
民生 民生财政 新型城镇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建立 赵哲
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对碳减排发挥关键作用。基于2007-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进行检验,考察了财政支出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提高非经济性公共支出占比有利于减少碳排放,非经济性公共支出通过规模效应、预算效应与替代效应对碳排放保持促进作用,而直接效应与环境规制效应对碳排放保持抑制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财政支出影响碳排放的重要路径,利用经济城镇化指标衡量中介效应时,发现非经济性公共支出与碳排放存在负向关系,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稳定经济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减少碳排放;利用人口城镇化指标衡量中介效应时,发现非经济性公共支出与碳排放存在正向关系,通过完善财政支出结构来调节城镇人口和就业水平,实现碳减排目标。因此,需推进财政支出政策向绿色低碳、生态协调发展模式转型,发挥财政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导向作用并加快产业绿色升级,形成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